03.05 琅琊榜中梁帝杀了林燮跟祁王真的错了吗?

原谅帽vip执行董事


题主的问题问得好,只要是琅琊榜粉都一直是站在正面人物的角度去分析,也一直都说这剧就没有配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哪怕是反面人物,很多时候也让人讨厌不起来。

那么,站在梁帝的角度上,他的做法,真的就错了吗?其实,说错,并不全对。

自古帝王多无情,壮年时期的梁帝刚上位不久,自然有自己的东西要守护,在这个角度上,守护自己的东西不受他人的侵扰,也是他自己的大义。十多年前发生赤焰军这件事,只能说是他在自己的大义和对他人的大义中,选择了自己的而已,就像蔺晨说的,滑族复国之愿,在她们眼中,那也是她们的大义,站的角度不同而已。自古以来,功高盖主,很多时候都是帝王的底线,逆鳞,正如网友说的,林燮祁王之罪,罪在将来,是将来,也就是未发生之时,而梁帝,不过是狠绝了点去防患于未然罢了,也不能说他错。

何况,在这件事之前,梁帝还明里暗里的做出过一些事情,用以警告他们了, 只不过他们没有当回事。那么是哪些事呢?

他做的第一件警告林燮的事,就是让林燮去屠杀滑族余孽,林燮和玲珑公主都属于军方的势力,当年共同扶持梁帝登基,他们之间必然是认识,而且必然是对梁帝登基的手段光明与否一清二楚的,可梁帝选择灭了滑族,杀了玲珑公主,而且是让林燮去的,让他亲眼看着当年的同盟伙伴被灭族灭国,惨死沙场,这就是在警告林燮,如果他有任何不忠不义,或者无视君威皇权的事,下场同上,可林燮,对这些事,只怕是后知后觉,没太在意。要知道,他可是知道梁帝登基秘密又手握军权的重臣,他的存在,会让梁帝如刺在喉,难以下咽的。

而第二件事,我之前分析过,那就是梁帝阻断了言侯爷和林府之间的联姻,强行把林乐瑶娶进宫,三人一起长大,梁帝肯定是知道言侯爷对林乐瑶的感情的,可依然强行纳妃,言侯强调,梁帝是上位第二年就强行做了这件事,为什么强行做,不顾一起长大的兄弟情,这还不明显吗?他怕朝中一文一武的结合,会危害到自己的皇权。可惜,林燮也没放在心上,又或者,他放在心上了,但没去掩饰自己的锋芒。我们从林燮游历江湖和琅琊阁老阁主的结识过程的描述,也能看出,林燮当年应该也是一个风华不羁的少年,对于兄弟情义这些,抱有太大的幻想,也不懂得掩藏自己的锋芒。

从誉王和太子相斗的情形来看,梁帝爱好制衡之术,恐怖不仅仅来自于对祁王一人独大的忌惮,而是早已有之,所以他在强娶林乐瑶之后,立刻又把自己的妹妹晋阳长公主嫁给了林燮,这一方面,有和言侯爷相互制衡的意思,他们虽然一文一武,表面上看,好像没什么需要制衡的,可言侯的妹妹是皇后,总要有个人可以压制皇后,一家独大,这也许也是梁帝强娶林乐瑶的其中一个用意,而晋阳嫁给林燮,既有安抚林燮的意思,晋阳和林乐瑶这两个人,也是有制衡皇后,让言家和林燮对立的意思。

可惜,在梁帝做了这些事情之后,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意思,因为皇后的儿子早夭,也许言氏一族的锋芒慢慢的也就没那么明显了,而林乐瑶的儿子却顺利长大成人,不仅贤名在外,还跟舅家过于亲近,这难免会让梁帝害怕,历史上,舅家扶持外甥夺位的事情,还少吗?梁帝容忍了这么些年,眼看着自己的皇权慢慢的被架空,眼看着自己用命拼来,逼宫夺来的君权慢慢不起作用了,朝廷上下对祁王一片顺意,群臣眼中只有林帅和祁王,他怎么能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权意识,当自己的主权被侵扰的时候,我们都会火冒三丈,何况他是一国之君呢?他不是没有给过他们机会,是他们一再得寸进尺,是他们不懂得为人臣子的道义,他不止一次警告了,也是给他们面子,给他们机会,只是他们不珍惜,既然有人替自己铲除他们,他何乐而不为啊。

所以,站在梁帝的角度上,他是并没有错的, 错就错在,狠绝起来,残酷无情,不讲任何情面,错就错在,他把这件事做绝了,而不是给其他人留一丝生机。


兮言小姐


从一个看过三遍《琅琊榜》的琅琊粉来说,梁帝杀林燮和祁王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个人站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态度自然不同罢了。

导火线

相信看过《琅琊榜》的都知道,剧中悬镜司夏江与一品军侯谢玉联手制造了梅岭冤案,让百年林府瞬间成众人忌讳之地,也让祁王蒙难至死,看似一场朝廷权益与争宠相争,梁帝也说他是受了小人的蒙蔽,但其实那只是表面的导火线,于是借他人之手导演了一场不受世人待见和自身愧疚的愚案。

林燮遇难

祁王蒙难

功高盖主

顺着导火线往下,不难发现,导致梅岭冤案的真实原因正是功高盖主,不管是林帅的征战战绩,还是祁王在朝堂的声望,都已经超出了当时梁帝的控制范围,让他感到了忧虑,从自己皇位的来历加上历朝皇权的争夺,梁帝不得不有所返防;起初梁帝对助自己登基的林燮还是存在感激的,但称帝后所面对的一切开始发生变化,而兵权在手的林燮希望一种天下太平的社会,没有杀戮,人人平等,祁王也希望通过一些改革来富国强兵,朝廷上下对他们的呼声日渐高涨,多疑的梁帝对此无不恐吓;清楚陛下所想的夏江和谢玉接机制造了一场谋反假象,为了皇权,梁帝没有多想......


如林殊所说: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梁帝多疑,林燮、祁王以为陛下会明白他们的忠心,梁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没有错。


行走在车城


其实,从皇帝的角度,林燮手握重兵又在北境重地,若一朝谋反那便是一场大灾。受奸人蒙蔽而自毁城墙的君主,自古绝不少有,令谢玉“平乱”梁帝有错,但可以理解。但赐死祁王一事也的确过于草率轻信。这桩冤案最令人寒心的是梁帝缺少人情的处决:从前的兄弟情谊变成了君臣相疑,父慈子孝变成了夺位逆案……一切的一切不过是源于皇帝心中的猜忌,这才让所有人都为之忿忿。


桃之夭夭3251557451


如果我是帝王我不看忠心不忠心,我看你有没有造反的能力。只要你没有造反的能力,你不忠心也不要紧。你有造反的能力就算你再忠心我也忌惮你。我个人不相信忠心,所谓忠心其实就是怕,或者是需要。

林燮,祁王萧景禹的舅舅,身经百战的统帅,手握七万精锐赤焰军,联姻掌握南境兵马的穆王府。他跺一跺脚,整个大梁都要抖三下。他若反,大梁不亡也得残。我是皇帝我是不允许这样一个人存在的。

祁王,最有威望的王子,朝臣唯祁王马首是瞻,妄议朝政,撤销皇帝依靠的玄镜司,最要命的是他有显贵的外戚。

祁王和林燮走到一起天下基本可以定了。


安凝轩


风起长林荀白水代表梁帝观点,小皇帝说心中惶恐,萧庭生退出朝堂。萧元启谋反,萧平荆凭长林之名起兵勤王,之后退隐江湖,不然就是林燮的下场。皇帝要用你时是护国大将。国家平顺安稳,朝堂上则功高震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