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特別關注」她在克拉瑪依歷練成長

「特別關注」她在克拉瑪依歷練成長

「特別關注」她在克拉瑪依歷練成長
「特別關注」她在克拉瑪依歷練成長

她在克拉瑪依歷練成長

“嗚嗚嗚嗚……”當火車飛奔出山東濰坊火車站時,呂金枝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淚水充滿了對父母和家鄉的不捨,但更多的是對未來一年西部志願者服務工作的憧憬。

“我想去新疆看看,看看大西北的廣袤。我年輕,應該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讓我的人生更有意義。”呂金枝擦乾了眼淚,內心充滿了期待。

8個月後,已經非常適應新疆生活的呂金枝談起在克拉瑪依區工作的感受時表示,自己當初的選擇太正確了,她認為自己的青春沒有白費。

“在這裡的收穫太多了,我的綜合能力得到了全面鍛鍊和提升,我相信這一年的西部志願服務經歷將是我未來漫長人生中非常寶貴的記憶。”她笑著說。

放棄大都市

參加志願服務

「特别关注」她在克拉玛依历练成长

呂金枝(右一)與同事一起參加聯點社區升國旗儀式。

呂金枝是90後,去年大學畢業時只有22歲。

因為勤奮好學,加上能吃苦,在山東當地一家企業實習時,她很快就獲得了企業的認可,單位計劃正式錄用她。

“對不起,我想參加西部志願計劃,去新疆工作。”呂金枝拒絕工作的理由讓當時的部門主管有些吃驚。

隨後,她不顧親朋好友的極力反對,毅然決然地響應“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號召,牢記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來到我區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新疆專項服務工作。

“在親朋好友眼裡,我是個女孩子,就應該留在山東本地找一個穩定的工作,然後結婚生子,過安逸的生活。但我不這麼想,我覺得自己應該趁著年輕到全國各地去開闊眼界,尤其是新疆這樣神秘而讓人嚮往的地方。只有去挑戰、實踐過,此生才不遺憾。”她說。

呂金枝工作的地方是克拉瑪依團區委,她的工作任務是協助團區委進行基層青年管理和服務。

由於隸屬於綜合性辦公室,所以註定她的工作內容繁雜、瑣碎、枯燥。想要把工作幹好,就要把握好輕重緩急,對工作進行合理安排,做到周全、高效、有序。

為了讓自己儘快適應工作環境,呂金枝在短時間內總結了很多經驗——

首先,要做到當日工作當日完成,並計劃好第二天要做的工作。

從工作的第一天起,呂金枝就在電腦屏幕最顯眼處準備了一個備忘錄,每天下班前,她都會仔細梳理第二天所有的工作,並做好計劃。第二天上班後,她便按照前一天所列的計劃逐一完成工作。“備忘錄讓我的工作一目瞭然,也讓我不會遺漏任何一項工作。”呂金枝說。

其次,她要求自己做到做任何工作都要有條不紊,傳達到位。

上傳下達是她每天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她每次接到上級部門和相關科室的通知內容,都會快速瀏覽,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便及時與對方溝通,之後再進行上傳下達。同時,她會登記她經手的每一份文件,做到心中眼前都有一本賬。

3月初,呂金枝接到一項重要工作——核查克拉瑪依區所有團員的信息。各單位需要填寫的表格有三四份,而其中一份表格就要填寫13項,而且每一項都要填寫準確。這就需要非常多的細心和耐心才能完成好工作。

與各社區和單位相關人員溝通,教他們如何填寫表格、提交審核,再與他們溝通進行修改、再審核……

每天,呂金枝都要不厭其煩一遍遍地反覆教大家,每天接打幾十個電話已成家常便飯。

一個星期後,呂金枝的嗓子就已經啞得快說不出話來。

三個星期後,她所負責的工作就基本完成,得到了單位領導和同事的認可。

邊學變幹

能力不斷提升

只有幹了才知道差距,才知道要學的東西很多。

工作期間,呂金枝堅持學習,尤其是在“知其所以然”上下功夫。每天下班前,她都會把當天遇到的問題弄清楚,絕不會把疑問留到第二天。

有一次,單位需要給上級報送數據和資料,呂金枝寫好後直接傳輸到了網上。

可後來才發現,自己傳輸的資料裡有錯別字。

“你不知道傳輸後,去前網審查一遍嗎?”領導問她的時候,她蒙了,完全不明白“前網”是什麼。

隨後,她趕緊請教身邊的同事,尤其是之前幹過此項工作的前輩,這才完全弄懂。那天后,她工作更加認真細緻了。

同事都說,坐在辦公室裡是無法瞭解基層工作的困難與問題的,為了能將服務工作做得紮實,呂金枝吸取同事的經驗,利用有限的時間,到社區團支部走訪瞭解他們的工作情況。

沒多久,她就走訪了二十多個社區團支部。走訪期間,她認真記錄每個社區好的工作方法和經驗。

在遇到社區詢問的、自己也不太清楚的問題時,她靈活應變,及時反映,確保為每一個團支部解決難題。

回到辦公室,她認真努力學習業務知識,積極地配合辦公室有關領導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今年春節,呂金枝放棄了回家和家人團聚的機會,留在克拉瑪依,跟著辦公室的同事體驗不一樣的春節。

「特别关注」她在克拉玛依历练成长

除夕夜,她和單位同事到同事家的民族團結對子家去拜年、貼春聯,更深入地瞭解了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

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她去社區辦事,社區一個認識的叔叔問她,春節前為什麼不到社區吃餃子?這讓她很感動。

“克拉瑪依的市民太熱情了,大家對我的關心讓我特別感動。雖然遠離家鄉,但我一點也不覺得孤單寂寞。克拉瑪依就是我的第二個家。”呂金枝說。

從去年8月來到克拉瑪依至今,呂金枝主動參與了很多青年活動,她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拓展視野。

去年8月,她參與小黃車開幕式,體驗油城小黃車的魅力;去年9月初,按照共青團服務群眾的理念,她積極響應青年交友活動,與大家一起遊覽油城。

今年2月,她還主動參與共青團中央“青聽·特輯——‘過年不回家,陪你度年華’”投稿,投稿文章已被髮表。

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市舉辦第十二屆團員代表大會時,她作為大會工作人員與計票人員,參與了全部過程。

“從準備到大會召開,無論是材料裝袋,還是會場物品擺放,我們都進行了多次排練。在這次會議中,我深刻體會到了會議的嚴肅和嚴謹,我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她說。

「特别关注」她在克拉玛依历练成长

如今,呂金枝已經在克拉瑪依區工作了8個月,她每天都非常認真地對待工作。因為她認為只有拼搏過,才能為自己的青春留下充實、溫暖的記憶,而這些記憶是人生中最寶貴的回憶,是任何金錢都換不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