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杨贵,我不想让你走(五)

4月14号,是杨贵老书记逝世的第五天。我们几个和往常一样,守候在老书记的灵前。北京的天气有些晴朗,气温也有些回升。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依然是络绎不绝的来老书记家中悼念。

杨贵,我不想让你走(五)​ 一个八十八岁的老太太来了,被三个女儿搀扶着,慢慢的走到灵堂前鞠躬、抽泣,等坐到沙发上老太太才说,她老家是姚村镇坟头村的,她叫王建平,现在常在北京,住国防大学,老书记曾经在她家里住过,听说杨贵老书记去世了,她整夜都没有合眼,女儿劝都劝不住,不来看看老书记她解不开这个心结。

她握着我的手,你们年轻,没有受过我们年代那个苦,你们不知道今天林县的幸福是如何得来的,那时候没水,许多人一年都用不了几桶水,许多人家就因为儿媳爱干净多用了几碗水,就出现家庭生气婆媳不和,有的儿媳跑了都没有回来。老书记是咱们林州的大恩人啊!你们年轻人可不能忘记他啊!

老太太说,修渠那时候我是妇女队长,大家都听杨书记的指挥,我村成立了一只铁姑娘队,孩子才一两岁就离开家去工地,一两年都不回来。我负责看护这一堆孩子,都哭着喊着要妈妈,我去哪里给他们找妈妈,工地上铁姑娘任务重,妇女干的都是男人的活儿,她们一样挂在悬崖打钎点炮,一样推车挑担搬石头,哪里顾上这些孩子们。她对在场几个自称自己是渠二代,又在北京工作的几个同志说,你们的许多母亲都受过那个罪!你们在北京做官了,成老板了,不要忘了老家,常回家看看,你们千万不要忘了老书记!

临走时她三个女儿搀扶着她,又到老书记灵前鞠了三个躬,大声的哭起来,老书记你是个好人啊!你救了林县人啊!你让林县人有了白面膜吃了啊!往门外走还一直哭着,大好人啊!出了门,几个渠二代都和白发苍苍老太太合影留念。

送走老太太没有五分钟,红旗渠义务宣传员郝顺才红旗渠管理处退休职工,今年七十二了,专门从林州赶来悼念老书记。他也是踉踉跄跄的进了门,跪到老书记灵堂前,又是一阵嚎啕大哭,记者鹏勇和冯琛把他拉起来,他坐到了我身边,他了解老书记的故事多,滔滔不绝的对我讲述老书记在林县和他在一起的经历。

他说,我六零年在工地干活,就一个普通民工,后来写了几篇修渠的文章,就和老书记见过一面,阔别二十年后,老书记回到林县,一见面就喊我的名字,当时我像个小孩抱着老书记就哭起来,老书记你总算回来了。那天的当天晚上我们又在剧院看节目结束后,剧院上千人都不走,非要请老书记讲讲话,最后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老书记上了主席台向大家挥手示意。而当时第二天看红旗渠,他看到有些红旗渠末级渠有损坏后,他特别心痛,渠的损坏就是损坏他的心脏,于是当时欣然写出自由诗词《赠十水言》,他本来计划写批评话语用《争十水言》,考虑阔别二十年第一次回来,就调整了一个字,照顾了同志们的情绪。

顺才时而哭泣,时而擦鼻涕,他说,而今老书记走了,我心里真难受啊!

关键是要出版一部老书记过去在基层工作经验的书,书名《杨贵作品选》,人民出版社刚审核过了,合同盖章了,等着老书记签合同。现在我找谁签这个合同啊!说着他又情不自禁的爬到老书记的灵前痛哭起来,杨书记,这本合同您得亲自签啊!我和你跑跑腿行,这个签字人家只认你啊!您让我咋去出版这个书啊!老书记!杨书记!你看看我,我是顺才!他整个脸上说不清是鼻涕还是泪水,连手背上都是黏黏糊糊丝丝网网,我给他一张餐巾纸,他又坐在沙发上让我看与人民出版社的合同和样书。

我打开样书,翻了几页都是老书记基层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其中一个故事深深吸引住了我,那应该是在五十年代,农村构筑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梦,“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点灯电话”,而群众自己说,社会主义就是拖拉机。有大队买了个拖拉机,有一个山里老头在山坡镢地,听说大队买了拖拉机,扔下镢头就跑到山下,问拖拉机司机能开到山上吗,拖拉机司机说开不到山上,说的老头丧了气,背着手赌气就走,把镢头扔了不去种地了!原来社会主义还远着呢!

不仅如此,老书记了解到山里出现所有媳妇都往城里跑,一个村里往往有八九个光棍汉找不到媳妇,老书记实施“一件事”工程,每个村做一件事情,让群众看到山区希望,同时充分挖掘山区资源,大干水利工程,1957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有十个典型发言,每个人十分钟,而听了老书记讲的很好,主持会议的人就让老书记放开讲,发言几乎整个一上午,都是杨贵老书记介绍林县经验,朱德委员长高兴的说,我们终于找到了山区发展的路子,周恩来总理又专门安排办公厅的同志整理林县治山治水的经验,于是毛主席也知道了,后来在新乡火车站专门接见杨贵老书记!

张启生同志对老书记情谊深厚,前段时间还亲自去老书记卫辉罗圈村去看了看,老书记出生地那个村很是壮观。他回忆和老书记见过三十余次面,只要来北京开会,他总是过来看看老书记,如今老书记走了,真是太遗憾了!一直感觉老书记身体还很硬朗,没想到这么快,确实意外,真是太遗憾了!

坐在旁边的三个小红,三个人都小红,李秦王姓氏不同,但都是老书记曾经一起战斗过搭过班子的第二代人,大家都是红色的心灵,传承着对党的忠诚,传承者老一代的深厚友谊,传承着做人的优秀品质。秦小红谈着谈着就哭了,她母亲每年都要给杨贵老书记邮寄名信片,过年时邮寄了几次老书记都没有收到,电话里母亲痛哭流涕的和杨贵老书记通电话,大年三十还惦记着没有收到的明信片。后来她给母亲买了4G手机,想让母亲和老书记视频,老糊涂的父亲又把手机当废品给扔了。

作者 林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献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