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这位王子的“先见之明”为什么让子孙在数百年里屡遭战乱?

自从出现在地球之上以来,人类对于自己的未来便充满了好奇与恐惧,以至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预言”或者“预测”。那些成功猜到未来的人被认为有“先见之明”,受到当时以及后世很多人的赞赏和崇拜。

这位王子的“先见之明”为什么让子孙在数百年里屡遭战乱?

不过“福兮祸所依”,某些“先见之明”可能一时非常管用,但后来却成为祸患的根源,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也是经常发生的。西周末年一位王子的“先见之明”就让他的子孙在之后数百年里屡遭战乱,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位王子的“先见之明”为什么让子孙在数百年里屡遭战乱?

自从周厉王时期的“国人暴动”之后,虽然有所谓的“宣王中兴”,但西周的衰落已经是不可逆转。当时周厉王之子,周宣王的弟弟王子友被周宣王封在郑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是为郑国的第一代国君郑桓公。

这位王子的“先见之明”为什么让子孙在数百年里屡遭战乱?

郑桓公当时觉得西周王室的灭亡已经是个时间问题,而郑国处在西周镐京附近的畿内地区,很可能会为西周王室陪葬。于是利用自己担任周王室司徒的机会,郑桓公主动向主管典籍的太史请教如何让郑国逃过一劫。

这位王子的“先见之明”为什么让子孙在数百年里屡遭战乱?

在经过一番思考后,太史建议郑桓公利用自己的王室大臣身份和虢郐两个国君的“骄侈怠慢之心”,在没有大国存在的“济(济水)洛(洛河)河(黄河)颍(颍水)”一带获取土地,将整个郑国迁移过去,离开镐京王畿地区。

这位王子的“先见之明”为什么让子孙在数百年里屡遭战乱?

郑桓公立刻按照太史的建议去做,将郑国的贵族国民迁移到了今天的河南省中部,让郑国幸运地躲过了后来灭亡西周的“犬戎之乱”。周平王东迁之后,郑国凭借靠近周王室的地理优势一度称霸诸侯,史称“郑庄公小霸”。

这位王子的“先见之明”为什么让子孙在数百年里屡遭战乱?

但随着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的崛起,郑桓公之前选定的避难之地逐渐变成了大国争霸的战场,导致郑国此后在数百年间屡遭兵祸,几乎每个春秋时期实力较强的诸侯国都讨伐过郑国,搞得郑国疲于应付,日益衰落。

最终在周烈王元年(前375年),郑国被刚刚出现的韩国灭亡,是春秋有影响力的诸侯国中第一个灭亡的。而导致郑国衰落和灭亡的主要外因就是郑国处在大国争霸的争夺地带,也就是郑桓公的“先见之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