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讓“健身不斷進步”的關鍵是:不受傷!

每個人對於健身,都有種“急於求成”的心理,但是很多人還是深知這僅僅只能想想而已,實際情況下,健身的進步,無論是增肌還是健力,都是很慢的並且需要日積月累,而且還不能百分百的規避一些阻礙點,比如受傷就是進步的一大阻礙。那麼有哪些原因會讓我們更容易受傷呢?主要有以下三點:

讓“健身不斷進步”的關鍵是:不受傷!

原因一:訓練不平衡

這似乎是健身新手的通病,他們都會著重於訓練自己喜歡的部位,從而少練甚至忽略其它部位的訓練。比如有些人會偏向於胸部、肱二頭肌的訓練而忽略背部以及肱三頭肌;也有些人會更喜歡上肢訓練而忽略下肢訓練等等。

可以說,我們身上的每一塊肌肉都有用,不然它也就不會出現。而不同肌群通過關節的連結形成一個動作的整體,同一塊肌肉的不同肌束的發展程度決定了關節活動的習慣。所以,如果要讓關節能夠穩定、正確、安全的參與健身動作,不同肌群以及不同肌束之間要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

例如練胸不練背,由於胸肌相對於背部過於發達,從而讓肩關節活動的範圍發生變化,甚至它的位置發生偏移,這時候不僅會讓肩關節無法在臥推時保持足夠的穩定,更易受傷,還會限制臥推的發展,因為背部所起到的穩定有限,這就是很多人臥推成績停滯的原因之一,不妨加強背部訓練。

讓“健身不斷進步”的關鍵是:不受傷!

原因二:盲目突破、過度訓練

這是急功近利的常見表現方式,認為突破重量,就能更快的進步。不可否認,突破是進步的必要方式之一,但是很多人並沒有拿準度,而變成了盲目突破。在我看來,盲目突破有兩種:①使用大於極限重量過多的重量;②頻繁突破。

一個重量能夠順利做完,無論借力與否,都說明你的參與肌群有足夠的力量來完成,但是突破時,這就意味著肌肉的力量必將小於你使用的重量,所以不可避免的就是會施壓在關節上,如果動作不符合發力標準,那麼還會有更多的力施加在關節以及關節周圍的組織上。所以如果使用重量超出本身力量過多,關節以及周圍組織,包括肌肉都會有損傷,這時候就會出現一些影響訓練的傷痛;而合理範圍內的關節損傷是正常的,只要給關節充分自愈的時間,是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頻繁突破,關節等會重複過度受壓,久而久之並沒有什麼好處。

至於過度訓練,一方面也會有關節磨損而得不到足夠修復時間的原因,還有另一方面則是影響增肌、健力的進度。要知道,健身並不是多多益善的,影響健身效果的並不止飲食與肌肉狀態,還有激素水平等內在因素。所謂的過度訓練,是反覆刺激同一肌群、一次訓練的時間過於冗長。

讓“健身不斷進步”的關鍵是:不受傷!

原因三:對於熱身的忽略

熱身是什麼?很多人認為熱身就是訓練前進行幾分鐘的低強度有氧,以及從輕到重的訓練,我不能說這個是錯的,但是的確很片面。正確的熱身包括關節的潤滑、目標肌肉的激活、穩定肌群的激活以及拮抗肌的削弱,如果做不到這幾點,我不能說這樣會受傷,但是會影響到目標肌肉的調用程度,也會有受傷的風險;而如果是著重於健力,沒有足夠的熱身同樣會有受傷風險。

讓“健身不斷進步”的關鍵是:不受傷!

健身本是一個非常長遠的項目,甚至可以說伴隨你的一生,所以我們的目光也要放的長遠,成果不在於一朝一夕。瞭解你的身體,服從你的身體,從而讓身體隨著你思想、技術的進步而正常突破,這才是健身的正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