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印度的經濟和工業實力到底有多強?

一米漫畫連載


印度是世界發展最快的經濟體,在世界經濟體中在第六到第七之間徘徊,最近數年外資流入印度不斷增加,說明投資者看好印度投資前景。印度2017年的GDP為2.439萬億美元,經濟增長率為6.7%。也就是說,中國的GDP是印度的5倍多。

印度人口13.24億這就導致了人均GDP僅為1670美元,世界排名在136名。印度貧富差距分化極其嚴重,1%的人群擁有印度53%的財富,而且集中在高種姓的人群裡。





印度的社會結構類似金字塔,相互之間完全割裂,互不交叉,不存在中間過渡層,也許會有人從底層社會進入上層社會,但他會立刻切斷與原有階層的聯繫,這可能和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有關。處在最頂端的是人群只有數百萬的社會精英,他們大多受過良好教育,工作體面且穩定,生活奢華。第二階層是中產階級,人數約2億多,在大中城市擁有工作和住房是最明顯的標誌。處於最低端的是8億貧民階層,他們生活在農村和城市裡的貧民窟裡,每日為生計發愁。





由於基礎措施並不完善,稅率混亂,導致國內生產成本高居不下,工業基礎尚未成形,印度1994年到2017年的工業平均增長率為6.61%,而中國的這一數據為12.37%。工業的缺位讓印度的品牌力量也難有增長,根據調查,全球排名靠前的工業產品無一來自印度品牌。

印度是世界的後勤辦公室,擅長的是呼叫中心服務,信息技術和軟件開發。除了擁有印孚瑟斯等世界知名的IT企業外,還有將近1000萬的IT行業從業人員,但要想支撐13億人口的就業還要靠大量生產和大量僱人的製造業,製造業的落後使印度並沒有發揮人口紅利的優勢。


灞波兒奔WOO


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陸地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3億,2017年印度的經濟總量為2.597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六。近年來印度經濟發展迅速,其經濟增速已經超過中國。有關印度經濟狀況筆者就不多做介紹了,這裡主要介紹一下印度的工業實力。

印度的工業實力到底如何?以下是2016年世界工業產值最高的十個國家。其中2016年中國的工業產值達到4.566萬億美元,比歐盟和美國高,位居世界第一。而2016年印度的工業總產值為672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六。當然,與中美兩國相比,印度的工業產值還是遠遠落後的。印度的工業水平較為落後,雖然它的工業產值高於韓國、英國和法國等發達國家,這主要是以規模取勝,“量”是超過了,但是它的“質”差距甚遠。

印度的主要工業區分佈在東部和西部的沿海地區,主要的工業城市有孟買、加爾各答、班加羅爾、艾哈邁德巴德等,值得一提的是,孟買是印度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還記得“孟買再不努力,20年後就要被上海超過”這個梗嗎?而班加羅爾是印度的信息科技中心,有“軟件之都”、“印度的硅谷”之稱,這裡的IT產業發達,集中了印度35%的IT人才,佔據了全球軟件出口市場20%的份額,規模僅次於美國。

印度的GDP中,第三產業佔比最大,而它的製造業產值佔GDP的比重只有16%~17%左右。莫迪上臺後,推出了“印度製造”計劃,力爭把印度製造業佔GDP的比例在2020年之前提升至25%。雖然印度擁有充足而且廉價的勞動力,但是近三年來印度的製造業並未出現政府預期的高速增長。下圖是2015年各國製造業產值排名:

總的來說,印度也算得上是一個經濟大國了,工業產值也不弱,但是印度的經濟還是比較落後的,工業化水平也不高,印度的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錦繡中源


在全球經濟格局中,印度的地位並不算高,只是在南亞地區有較大影響力。國際媒體,尤其西方媒體捧印度,主要是看中了它龐大的市場,希望從中分的一杯羹。為什麼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製造2025不會力捧呢?因為中國會對他們產生挑戰。



2017年,印度是全球第6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為2.61萬億美元,佔全球的比重不足3%。但是以購買力平價方法得出印度的經濟總量卻達到了9.46萬億美元,僅次於中國(中國購買力平價GDP2014年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和美國,位居世界第三。

雖然印度經濟總量排在全球前列,而且經濟增長同樣位居世界前列,但依然掩蓋不住印度經濟水平不高,整體經濟實力不強的局面。無論是以匯率法還是購買力平價法,印度的人均GDP都排在世界120位之後。

工業實力是一國經濟實力的重要表現。印度的工業確實不強,看一看它的維繫一國國防安全的軍事工業就知道。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從立項、開工至今自由十幾二十年,服役一推再推,遙遙無期。

2018年,印度有8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這個數量,遠比GDP更小的韓國少得多——同期韓國有14家企業。

從它入圍世界500強的企業就可以看出,印度的工業實力不強,僅有信實工業、塔塔汽車、石油公司等幾家工業企業。


財經知識局


印度不是一直要說超越中國的麼,所以今天印度經濟實力有多強,我就通過與中國的對比來展現。說實話,印度人口和中國人口相類似,但是印度所面臨的經濟環境比中國好多了,那我們來看看印度多年的發展成果如何。首先我們來看中國與印度GDP走勢圖,我們可以看到在1990年前,中國和印度GDP總值不相上下,都是相類似的,可能有時印度GDP還高於中國,但是在1990年年後,中國開啟了飆車模式,雖然說印度的增長也開始增加,但是由於中國連年GDP增長率高於印度,所以在連續增長複利的情況下,中國遠遠的將印度甩在了背後,到2016年,中國GDP為11.2萬億美元,而印度GDP為2.26萬億美元。

事實上和中國對比後,印度看起來似乎很差勁一樣,但是事實上,印度的GDP增長率一直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我們可以從表中發現印度的GDP增長率雖然大部分時間低於中國,但是其實印度也是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的,我們可以看到,在2016年,印度GDP總量已經位於世界第七了,也是屬於世界上較強的水平了。

工業方面我們從企業入手,我們從進入《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企業的數量上來對比中國和印度的工業情況,我們會發現印度與中國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在2017年度中,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共有115家企業上榜,上榜企業整數超過了五分之一。而印度只有7家企業上榜,上榜數量真的也就是中國的零頭。

然而,印度企業在一些領域在世界上還是很出名的。在發佈的“2017全球最有價值的IT服務品牌15強”排行榜上,印度進榜五家,佔了三分之一。塔塔諮詢服務(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印孚瑟斯(Infosys)、HCL(HCL Technologies)、維布絡(Wipro)、馬恆達科技(Tech Mahindra)這些印度IT服務企業與IBM、埃森哲、慧與 (HPE)等美國巨頭相比也毫不示弱。這裡的前四大印度品牌也進入了全球科技企業品牌的百強行列。另外印度的汽車和製藥行業在世界上來說都是還可以的,在世界上小有名氣。

喜歡的麻煩點贊關注,歡迎各位在下方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