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軍校大學生畢業一般分配到哪才算是有出路?

Dawn-遠


軍校大學生畢業一般分配到哪才算是有出路?

我來正確解答。軍校畢業生分配到部隊的任何地方都有出路,你可能說我這是廢話,其實不然,學員分配到部隊後工資待遇都是一樣的,除海島、高原、邊疆外,都是在一個起跑線上,從問題上看潛臺詞是分配到哪個地方更有發展,其實靠的是能力素質來決定自己是否有出息、有發展。


一、想有發展畢業後就要快速適應部隊基層。

按現在規定,學員畢業後首先到基層連隊去任職,任滿二年後,可以考研究生,畢業學員原則上不分配到團以上機關。有很多畢業的學員一到連隊後,看到連隊現狀與自己想象差距很大,牢騷滿腹,特別是從地方高考上軍校的國防生大部分不適應,有的甚至想脫離部隊的想法。連隊是基層,作為一名軍官,必須要有“兵味”,沒有帶過兵軍官,對連隊的學習、訓練和一日生活制度都沒有經歷過,發展很難,很多將軍都是從連隊一步一步的幹上去的,象現任聯合參謀總部總參謀長李作成,自衛反擊戰時是連長,對基層非常熟悉,數次立功。所以要儘快適應基層,要有紮根基層思想準備,儘快由一個軍校學員向一個基層合格的指揮員轉變。

二、想有發展就要不斷的學習和實踐。

連隊幹部每天都和兵們在一起學習訓練,有句話形容連隊幹部工作“早上褲子一蹬、忙到晚上熄燈”,確實是這樣,很多剛畢業的學員想上機關,機關不用帶兵,跟首長後面好提拔,還有兩人住一起的公寓樓待遇。想上機關也是好事,機關選人用人的基本標準是三會:“會辦文、會辦會、會辦事”,首先就是要會辦文,這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有二個例子,A學員畢業後到連隊,平時著重學習,邊帶兵邊寫新聞稿件,堅持寫基層官兵的學習訓練生活的點點滴滴,在報紙上發表,二年後A被軍區機關直接調走。B學員在軍校時學的指揮專業,平時對連排戰術很有研究,團年底進行軍官編組作戰作業,他在討論發言時,思路清,觀點明確,戰法得當,口才好,被團長和參謀長看中,第二天調入作訓股,所以要想有發展,離不開學習和實踐。



三、想有發展就要靠組織培養和戰友幫助。

雷鋒說過:“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永遠不會乾枯”。這非常形象地比喻了個人的成長進步是不能脫離組織的培養。部隊各級組織都會關心每位軍官的成長進步,各級政工幹部就是對每個軍官特點和能力都熟記在心,在工作上會積極幫助,生活上關心,成長進步上會積極向組織上反應,在推薦上機關和提升上,各級領導都非常關心部屬,自己平時要主動向組織彙報思想。陳毅元帥有這樣的詩句:“一喜得幫助,周圍是友,平時要團結同志,幫助別人,在戰友們當豎起威信,得到組織關心、同志們幫助,個人努力,前程似錦。


忠告:根據自己的專業,結合自己長處和能力,看看自己在軍事、政工、後勤、裝備這幾個方面哪個是強項,就向哪個方向發展,要堅定目標。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大橙說事歡迎提問。


大橙子說事


多年以前,我和你有同樣的疑惑。從邁進軍校大門,大家都說有出息了。軍校包分配,不用擔心出路。真的如此嗎?並非如此!

軍校大學生畢業是指令性分配,一紙命令宣告了你下半生的歸宿,甚至一生的命運,一點也不誇張。什麼是好單位?哪裡是好地方?地方上講好單位是“錢多事少離家近”,其實我們也差不多了。不過順序可能要換一下。

第一,離家近。

俗話說“好男兒志在四方”,非也。邊疆,海島,南沙,西藏,漠河……去了哪裡,你自己想想吧。離家近,對你以後的家庭組建,照顧父母非常有好處的。我覺得離家近是第一選擇,多年後我還堅信不疑。

第二,框架大。

什麼叫框架大,就是級別高,級別高意味著位置多,晉升空間大。軍級單位,你晉升到團里根本沒有問題。團級單位,你升到副營都難了,然後就得去遠方找位置了。


第三,事少

這是什麼樣的單位呢,軍事院校,科研院所等等吧。

第四,福利好

這個方面,我就不用多多解釋吧,大家都懂得。

多年親身經歷,辛酸總結,望對你有用。


子衿觀天下


可以給你一點忠告嗎?

到大機關去,到大城市去,回老家去。



一粒種子播種在肥沃的土壤裡,和播種在貧瘠之地,你選擇哪一個?

大機關就是一塊肥沃的土壤,想鍛鍊自己,學習成才,沒有問題,這裡匯聚的都是各部隊的人才,不優秀,不成功,不會被選拔來到大機關。跟著他們學,進步的肯定更快。大機關,規格高,架子大,幹參謀和幹事都能輕鬆幹到副團,和你在基層部隊摸爬滾打十幾年,幹到副團是一個樣子,而且你所經歷的,你所學到的比在基層部隊要豐富得多。這裡充滿各種機會和挑戰,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機會和機遇不是基層部隊所能比的。



軍校畢業分配,有大城市,有小山溝。往大城市去是人的本性,農民工都知道,打工要往大城市跑,往大城市去的優勢不言而喻。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人都要成家,都要娶老婆,你要是分到了小山溝,基本上也就只能在老家找一個老婆了,兩地分居,千里共嬋娟。一年就盼望著休假回家看一下,還不一定能回得去,等你有了孩子,你的體會就會更深刻。到大城市以後,娶妻生子,安家在駐地,安心服役,努力上班,家裡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及時解決,承擔起你作為一個父親和丈夫的職責,有什麼不好呢?

至於回老家去,這也沒什麼解釋的。老家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關係,肯定對你的軍旅生涯有幫助。而且,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早晚有一天會面臨轉業的問題,大部分人轉業還是要回到老家。家裡有事也可以及時有個照應。



怎麼講呢,這篇回答可能有點不太適合很多人的胃口,希望大家口下留情,事物不止一面,人也有不同的志向。志向遠大的人,他的選擇永遠是在遠方。我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如果有不妥的地方,大家可以一笑了之。


一坑四彈


軍校畢業生,本身就一個“王牌”,到哪裡只要不停止思考、不停止奮鬥,都有自己的出路!

英武也曾經是國防科大畢業的軍校學員,20年後選擇自主擇業的。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1.基層,是必須走好的第一步!

無論你當初有何高大上的目標,如果對於基層不明白,沒有正兒八經地當過排長,沒有當過連長或者指導員,而是直接排長畢業就到機關去了!

你的提升要比直接在基層的快!但是,如果將時間拉長到10年來看,沒有經歷基層鍛鍊的幹部,未來的提升空間不會太大!

當然,這裡也有一個事實:哪些及早到機關的軍校畢業排長,文字功底相對而言要比在一直在基層的幹部來說要好很多。而且,提升速度絕對比基層的快!

2.無論職務高低,要不斷充實自己、不斷進行學習!

跟英武在一起的很多幹部今年因為轉文不確定,都選擇了轉業,但是符合條件選擇自主的很少。有很多戰友問我現在:地方好不好混?這樣的問題,去年就有人問了!

這個問題比好回答。因為詢問的人,在部隊雖然是中層領導了,但是除了籤個字,基本上很少自己寫稿子,剛不用說有其他技能了?唯一的能力就是善於處理各方的關係,姑且叫做“公關能力超強”吧!

問題是,如果他選擇自主擇業呢?就在前幾天,半夜快三點了,給我發截圖,讓我給指導指導。看到截圖後,英武很無語!明知自己出了搞關係,本科學的東西早沒了,還要選擇自主!自然,混得不夠好了!

3.“基層-機關-基層”,這個曾經被認為的快速提升的捷徑,甚至英武身邊都有這樣的人,當然也跟有人有關係。但是,在英武看來,他現在需要做的是趕緊提升學歷,否則返回地方,只能是轉業安置,而不能選擇自主。因為,學歷低、年齡大,幾乎是轉業幹部的最大劣勢!

4.當然,上面說的是在快速反應一線部隊,即野戰部隊。跟英武一起畢業的戰友,有好幾個因為排長期間就到了大機關,提升速度、認識人的圈子,確實要比我們強太多了!

任何一名幹部,不論是基層還是機關,在完成工作的同時,要積極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淘汰!


英武


軍校的分配原則為“計劃分配、按需補充、面向基層、專業對口、合理使用”。學員到部隊後一般從事與所學專業相同或相近的工作。

一般情況下,分配到基層部隊的被任命為現役軍官;分配到院校、科研等單位並從事教學、醫療、科研工作的,大部分被任命為文職幹部。

初級指揮專業畢業的學員,專科畢業定正排職,授少尉軍銜,特別優秀的可授中尉軍銜;本科畢業定副連職,授中尉軍銜。

那麼,出路在何方?《西遊記》給我們的回答是:“路在腳下”!這裡我重點介紹分配到基層連隊的大學生軍官的“出路”問題:

基層連隊與軍校相比,基本特點是環境條件較差、工作生活更為緊張艱苦、任務繁重壓頭等等。走進連隊,真正的軍旅生涯才算開始,但是你在連隊將受益終生。從這個意義上說,連隊是軍官成長進步的奠基石。這是因為:

(1)連隊是部隊爭先創優的前沿先鋒。其工作特性就是評比競賽,爭先創優,小到內務衛生,大到教育訓練,競賽奪標接踵而來,可謂“眼睛一睜,忙到熄燈”。這對一些氣質較弱、膽識較小、上進被動的大學生軍官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通過幾年磨練你會發現,自己的競爭意識強烈,魄力增大,氣質氣度氣勢有明顯變化,為今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2)連隊是戰鬥力生成的基礎單位。軍隊的使命是要打仗的,連隊是人員兵力、武器裝備、戰術技術的集合體,謀打贏就是從連隊開始的。經過幾年的實踐,組織指揮能力會得到快速提升,尤其是擔任連隊軍政主官後會鍛鍊更大,是邁向中級乃至高級指揮員的階梯。軍中有句老道的話叫,能幹好連長指導員,就能當好團長政委!可見連隊之重要。

(3)連隊是知兵帶兵的“教科書”。連隊象一本書,更需大學生軍官讀懂讀通。兵是連隊的主體,兵強連隊興,我們通常說“帶兵打仗”,帶兵就是科學。而知兵帶兵恰恰是一些軍校軍官的弱項,通過幾年與兵朝夕相處,摸爬滾打,不僅增加與兵的感情,也會提升知兵管兵的經驗能力,對自己今後從事任何職業的領導工作都是一本萬利。

(4)連隊是軍中寶庫。連隊的生活象萬花筒,五彩繽紛。有了連隊生活經歷,才能真正體味“什麼是軍人”“什麼是軍人情懷”“什麼是高尚的奉獻”等,對一個人今後無論做領導做商人做作家等都會影響深遠。我軍大凡後來軍事學術研究成功者、軍事文學藝術創作功成名就者,追根求源都有豐富的連隊生活。“我的連隊,我的兵”,這是多麼深沉的情感和無限的豪邁啊!

祝願我們的年輕軍官紮根連隊,前程似錦!


蒼龍牛子


敢問路在何方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我想用我自己的故事回答你這個問題。我也曾是一名軍校畢業生,一所西南城市普通軍校的普通學生,現在自認為基本實現了自己的價值,為國防貢獻了力量。我的經歷告訴我,沒有永遠的康莊大道,也沒有永遠的獨木小橋,路就在你的腳下,就看你是否願意一如既往、不忘初心地走下去。
我畢業後分配到了廣西一個偏遠的小城,那是一支駐守在中越邊境的一支英雄部隊,參加過著名的塔山阻擊戰,新時期98抗洪英雄李向群也來自於這支部隊。英雄的部隊定然傳承著艱苦奮鬥的紅色基因,這支部隊不僅駐地艱苦,而且訓練非常辛苦。剛剛畢業一週,我就參加了部隊的海訓,七月八月兩個月下來,身上掉了一層皮,腦袋上長了一頭包,軍校畢業時的美好憧憬蕩然無存。彼時,真的是非常不適應,感到沒有出路,甚至動了打揹包回家的念頭。


可是,能走嗎?走了就是逃兵了!你說分到這樣的基層部隊能有出路嗎?那時我自己都覺得沒有。但命運往往會眷顧甘於吃苦、懂得堅持的人,機會也往往留給有準備的人。海訓回到單位後,我們部隊新配發了一批新裝備,是一批新型衛星通信系統。部隊首長指示,這批裝備三個月內要形成戰鬥力!三個月,時間緊迫,必須集中攻關!集團軍成立了新裝備攻關小組,剛好我是學衛星通信的,就這樣,我被順利選入,那個時候部隊學衛星通信的還是很少的。機會就這樣降臨了,我大學所學得到了用武之地,在三個月的攻關中,我的專業知識發揮了重要作用,後來,年底我榮立了三等功,同時,被選調到了師機關工作,當了一名通信參謀。

後面的故事就不多說了,到基層部隊後我走的這第一步,為自己以後的成長進步打開了一扇門。通過自己的堅持與努力,後來自己當了連長營長,能力和知識得到了儲備,後來也順利走到了更高級別的機關工作。現在的工作忙碌而充實,回想走過的路,從來沒有為自己的選擇後悔。而且,對於剛畢業就分到最基層的部隊這個事,我感到非常慶幸,正是有了基層部隊的鍛鍊,才有了後來的務實工作作風和不怕困難的底氣,這也是我一直前進的動力法寶。所以說,你說路在何方?一句話,好男兒總要走向遠方,走向遠方是為了更輝煌!


軍林楓語


軍校大學生畢業分到哪兒才有出息?

軍校畢業生分配到哪的確有門道,但是否有出息這裡有幾個原因,一是你的人際交往,二是個人的才能,三是仕途的機遇,這些都特別特別重要。要想畢業分配一個好地方,為以後的成長進步打好基礎,我作為一個二十幾年的老軍校學員給你提點建議,僅供參考:

軍校期間早計劃早準備。這裡有幾個準備:一是文化課的準備,在軍校期間一定要把文化課學好,假如你是指揮類專業,以後到部隊是帶兵幹部,所以把各科成績保持在中等偏上就可以了,假如你是技術類專業,就要保持在每科成績在優秀之上。二是個人軍人素養的準備,軍校的三五年,學員的軍人素養特別重要,你比如隊列訓練、日常內務、公差勤務、還有模擬隊幹部的擔任要出色,要排在前面,幾年時間一定要有區隊長、班長模擬隊長的角色,這是你以後到基層帶兵的基礎,也是看你能力素質的最有力證明。三是業餘特長愛好的準備。軍校最喜歡有特長的學員,尤其是文藝兵、有書法特長、文字功底好的,有播音主持和演講特長等等,這些特長一定要好好表現,要是拿到證書獎狀就更好了。

畢業前的志願很重要。每年在畢業前夕都有一定的名額去邊疆海島的(比如西沙南沙新疆西藏),這個要第一時間遞交申請,這都是你的政治資本,現在的邊疆海島都不苦,是鍍金的好機會。

畢業分配優先作戰部隊,作戰部隊鍛鍊人,也提升的快,後勤部隊雖然舒服不少,但進步受限,就差很多了。

畢業到基層,切記要走基層機關再基層再機關的成長之路。什麼意思呢,就是剛分到基層以後一定要會表現自己,把你在軍校的特長髮揮出來,部隊的機關特別缺乏書法、文字功底強、演講主持等人才,這個時候你的證書和獎狀就好使了,要讓機關的領導發現你,這樣你就有進機關的可能。在機關呆上兩年,人際關係熟了立馬申請下基層鍛鍊,現在提拔要求領導幹部必須有基層主官的經歷(連長指導員或者營長教導員),這一環不可缺,否則後面很難進步。有了主官經歷後立馬再進機關,這樣來回幾次,就會快速成長起來,人挪活樹挪死嘛,不挪怎麼進步!

作為一個老兵,一個老軍校學員,願意為準軍校學員們提供免費的諮詢服務,如有需要,敬請關注,私信一一作答,謝謝!





我愛我家lcx


考上軍校的大學生,要想在畢業後有好的出路,光靠學校分配是沒有用的,還是得靠自己。


所有的軍校畢業分配也都是根據考生在大學期間的綜合評分來分配的,分數高的學校提前分配到某個地區,然後由考生自己來選擇留在那個單位,學校把大的分配位置劃定,學生才能自己來選擇。可能大家也關注到我說的了,學生分數的高低,決定考生未來會被分配到哪!


畢業生們要想將來有好的出路,在校期間一定要自己努力,紮實自己的基本功,爭取每項取的好的成績,才能有被優先分配的資格。成績好的將來分配的地方可能會好點,成績差的只能被分配到邊疆地區去。就算是分配到好點的地區,也是要到基層去,軍校出來的人必須要在基層歷練幾年,有了軍功才會有機會提升。


基層是每位軍人都要經過的,不管是分配到大城市還是邊疆小地方,只要學生自己肯熬得住,吃得了哭,堅持住自己的信念,相信國家會給你一條好的出路。


有的人可能想說,分配不到好的出路,我選擇轉業總可以了吧,可以,想轉業必要在部隊呆滿八年以後或者出任務負傷,不能再在軍隊接受訓練了的情況下,否則想轉業就慢慢等吧,而且軍隊是紀律最嚴明的地方,是容不得逃兵的,想要逃避一旦被領導發現,後果可想而知。俗話說沒有永遠的康莊大道,也沒有永遠的獨木小橋,軍人想要有好的出路,就得靠自己,路在自己的腳下,只要一步步踏實的走過,前方會有的風景在等著你!


決勝網


先給你一個正能量的回答:事在人為,只要努力的去工作,到哪裡都是大路朝天一片光明,反之到哪都白瞎。

除非自己志願到邊疆海島偏遠地區,可以分配到心儀的地方,不然就只能聽從軍校的分配,無非就是三條路,一是留校,二是進機關,三是到基層,而絕大多數的人基本都到了基層一線,從排長幹起。軍官不像士官,終其當兵生涯也出不了連隊,軍官範圍就不一樣了,只要你不斷的職務晉升,單位就會不斷的變化。

軍校大學生,缺乏軍營生活經驗是硬傷,千里之堤起於壘土,將軍起於卒伍,當下的用人思路比較務實,注重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幹部,所以建議還是從基層排長幹起比較好,不斷積累基層經驗,為以後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元芳有看法


軍校畢業,不到基層,不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那就基本沒有什麼好出路。這是作為軍人的本分。服從命令,分配到那裡就去那裡,在基層鍛鍊成長,就有出路。

身邊見過多位軍校畢業的大學生,研究生,都是從基層做起來的。不管是大學生還是研究生,都要到連隊當兵,和戰士一起訓練,一起野營,站崗放哨,巡邏。甚至是適應叢林生存訓練,吃生水,靠野獸生存,長途夜襲等等。

軍校畢業的畢業生只有適應強化戰爭訓練,才有可能逐步成長起來,從初級指揮員成為中高級指揮或技術人才。

所以,軍人是不講條件的。尤其是現在國家強調戰爭準備,軍校大學生畢業一定要有吃苦耐勞的思想準備。哪怕是技術軍人,也要經歷嚴格的作戰訓練。要想畢業後就享受安逸舒服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趁早打消念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