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孩子在家就像个小霸王,到了幼儿园之后就特别乖巧,该怎么教育孩子?

胖小子45


孩子在家像个小霸王,毫无疑问是大人给惯的。现在虽然放开二胎了,但还是独生子女多。家家都把孩子生成小皇帝宠着。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当年因为生活条件不好,儿女小的时候没能满足他们的很多要求,深觉有愧,现在对孙子孙女,很想弥补一下当年的遗憾,那是要啥给啥。父母要是稍微批评一下孩子,爷爷奶奶就犹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一边护着孙子孙女,一边职责儿子儿媳:“孩子还小不懂事,你们这么计较干什么?”

但凡父母有个什么好的教育想法,被爷爷奶奶这么一搅和,全黄了。时间一长,孩子有恃无恐,在家不像小霸王,还能像啥?当然,还有一些是父母就宠溺,根本不需要爷爷奶奶辈加持。


但孩子到了幼儿园之后就特别乖巧,显然是说明老师教育得好。幼儿园里孩子多,小孩子很快就会知道,靠家里的那一套是没用的,只有表现好,才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别以为这样的夸奖没用,小孩子的荣誉感其实很强的,幼儿园里的一朵小红花一颗五角星他们都很看重的。


但是一回到家里,小孩子自然又会变成家里的样子了。所以,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家庭教育要和幼儿园教育有机衔接起来。要让孩子明白,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都只有表现好才有奖励,表现不好是要批评的,而触犯某一些纪律,更是要惩罚的。


只要规矩明确了,才可能会有好的教育。但是制定规矩,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些规矩是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达到的,不能太难;二是规矩一旦制定,就必须严格遵守,父母尤其要带头遵守,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一旦触犯规矩,都必须罚。


越南天牛


在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我想造成孩子这样的根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不外乎内在心里和外在环境因素所影响,所以孩子变成“小霸王”的根源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

一、由孩子的心里特点所决定的。

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年纪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日常难免会对父母产生依赖心里。在幼儿园里过的是集体生活,和在家里的生活环境不一样,这样必然会对孩子的行为有所约束。而且幼儿园生活会激发孩子内在荣誉感,使他们觉得自己要在集体里获得一定的认可,所以孩子会在幼儿园表现的好一些,回到家孩子心理会产生放松的感觉。这样撒娇,任性的性格,在家里又表现出来了。

二、爸爸妈妈的本身原因所造成的。爸爸妈妈在日常孩子的教养过程中,会经常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

1、溺爱孩子,日常对孩子要求松懈。

在我们日常的家庭里,家庭成员通常对孩子过分的迁就,即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会严格的给孩子纠正错误,这样就让孩子养成了有恃无恐的心态,所以孩子在家就容易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2、大事小事都替孩子包办,过度保护孩子。

爸爸妈妈们总是觉得孩子还小,所以一切关于孩子的事情都帮孩子做好,导致孩子没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这样更加是孩子显得依赖心重。

3、教育方法不对。

有些家长教育孩子完全没有章法,该鼓励的时候不鼓励,该严厉的时候不严厉,这样改如何是孩子能有所遵循?

4、忽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本应该同时进行。假如在幼儿园里,老师会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在家里,爸爸妈妈却不这样教育孩子,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得好好的,孩子自然会变得随便,依赖性严重啊

说了这么多问题,那么家长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在做双重性格的人。即便在家里,也会表现的像幼儿园里一样好呢?

给爸爸妈妈以下几点参考:

1.正确地爱孩子

不要溺爱孩子,对孩子没有原则的迁就,虽然爸爸妈妈都是爱孩子的,但是这么做实际上却是伤害孩子,这样会更加让孩子形成依赖感,原本孩子努力做就能完成的事情,全部都由爸爸妈妈代替动手,极为容易养成孩子小霸王的不良性格,所以,爸爸妈妈在疼爱孩子的同时也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尽力做到有理智,有分寸的对待孩子,这样才能把爱与教育结合起来

2.不要事事包办代替

在我们的家庭里,独生子女比较多,作为家长经常认为孩子年纪小,能力不够,所以吃饭穿衣都不让孩子自己去做,一切代办,同时有些家长也害怕让孩子自己做事情会惹出更多的麻烦,为了省心,省时省力,所以孩子要做的事情,全部由家长代劳。其实这样会影响孩子在很多的能力上的发展,同时也滋生了孩子过分依赖的心里,使孩子缺乏锻炼。我们作为家长的除了要注意孩子的能力发展,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还要学会信任孩子,把孩子能做的事情让孩子尝试自己去做,并积极的给孩子创造动手,动脑的条件及环境,这样才能训练孩子的能力和自觉性。

3、正面教育孩子,鼓励孩子。

家长可以多和孩子沟通,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期望,多给孩子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

4、保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多注意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当孩子回到家以后,不能过于放纵,也按照学校的纪律来要求孩子,坚持不懈,养成有秩序的生活习惯。

5、利用孩子的心里特点,请老师帮助孩子

老师在孩子心中,是一个权威的象征,所以孩子非常期待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个心里弱点,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反馈给老师。孩子在家里表现的不好,家长可以请老师帮忙协助教育。如果孩子在家的表现有所进步,也能让老师及时鼓励孩子。

家长要在自己身上多找原因,在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多做改进,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不在会是家里的小霸王了,而是一个在家里学校都表现的非常出色的好孩子了。


林林爸


其实这个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关键要看你能不能把我以下说的几点都坚持做到。

首先我们来说说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就特别的乖巧,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因为在幼儿园都有统一的规矩,统一的规则,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应该什么时候做,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的。

不管哪个孩子犯了错,老师都会统一的给出相应的惩罚,不搞特殊,没有例外。不像我们平时在家里,孩子想做什么,然后你就让他去做,不管这个事情对不对?你都是看自己的心情,今天想管他就管他,不想管他就由着他去了。

或者你要管他,看他哭两声,然后心软了放款一次政策,那么久而久之的,孩子就会掌握你的心里,只要我哭,我闹,我坚持,然后妈妈就会妥协。

那么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孩子肯定会像在幼儿园一样乖巧。

第一,有一定的规则,家里作出明确规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应该什么时候做,都有明确的规定。

第二,犯错就要有相应的惩罚。不搞特殊,没有例外,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做错了就应该给他相应的惩罚,但是不能惩罚的太厉害,不然会让宝宝心里受到伤害,比如说犯了小错就应该罚他,晚上不许看电视,几天不去看动画片什么的。一定要做到,否则前功尽弃。

第三,做对的事情就要表扬,给出明确的奖励机制。比如今天宝宝帮妈妈干活了,然后你就奖励他,今天可以多看一集动画片,或者奖励一朵小红花,或者给他制作一个卡片,以示奖励。宝宝都是非常高兴的,然后特别有积极性,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向发展。

总结一下,就是奖罚分明,没有例外,不搞特殊。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求关注,求评论,求点赞,谢谢!


倾心辣妈


首先,你要判断,是什么情况造成的。是不是家里的老人太溺爱了。是不是孩子每次发脾气,你们都顺从他。是不是孩子这种习惯已经养成了,而且很喜欢这样的习惯。 其次,针对他的问题作出对策。如果是老人太溺爱了。父母可以跟老人商量,不要把孩子宠得太过了。讲道理,老人已经能了解的。 如果是孩子每次发脾气,你们都顺着他。那么,孩子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只要通过发脾气来就可以了。所以,要逐渐减少这种情况。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了。那就要一点一点的来改变。不要一下子来,孩子会接受不了的。 最后,不管如何做。都是有一个过程。不要心急。相信你的孩子是一个明事理的孩子。



槿年的后花园


其实很正常的!孩子自己会吃饭、会穿脱衣服,知道帮老师干活,其实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啊!如果没有家庭教育之前的基础,光靠幼儿园的教育,孩子要学会这些独立生活的能力,会很困难。回家小霸王,出门小大人!这是孩子这个阶段的一个特性,没必要硬逼着孩子做改变!

首先,幼儿园孩子多,孩子多对于老师管理比较头疼,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可以有更多交流和模仿的对象,所以幼儿园里孩子更乖巧、懂事!

孩子去了幼儿园,认识了更多的小朋友,小朋友之间都会互相学习、互相模仿、互相交流的。本来比较排斥自己用勺子叉子吃饭的孩子,去了幼儿园,发现原来大家都会用叉子勺子吃饭。孩子就会有样学样的自己去尝试用叉子勺子吃饭。

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喜欢模仿,他们模仿的第一对象,就是爸爸妈妈。会下意识的将爸妈的一些做事方式和说话习惯,模仿出来。

再加上,老师是孩子接触的除了父母、爷爷奶奶这些家人以外,一直被灌输的要尊敬的第一个人。所以,看着大家都那么喜欢和尊敬老师,孩子们也会更愿意听从老师的安排。再加上,老师毕竟不是父母,她们不会溺爱孩子,更多是用方法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习的姿态和能力。所以,去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数都比家里要乖巧懂事。

但是回家就不一样了,家是什么?对于孩子来说,家就是完全可以释放自己天性的地方,我的地盘我做主,我想怎样就怎样。反正就算犯点错误,爸妈也不会责罚我。再加上很多孩子早上送去幼儿园,晚上回来才能见着爸妈,爸妈一天见不着孩子,也不想总管着孩子。

这也就造成了孩子幼儿园懂事,一回家就各种闹腾的情况出现。

其次,这样的情况要不要去改变?爸妈要有自己的底线!

这样的情况要不要去改变呢?难道你让一个三岁的孩子,天天装的跟大人似的,回来就捧着一本书,安静的看书,到点吃饭,到点睡觉?如果是那样的话,要么是天才,要么是傻子!

所以,其实这种情况不需要刻意去改变的!但是爸妈也要有自己的底线。

底线是什么呢?爸妈要多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请教。了解最近孩子的情况,以及最近学习的方向。尽量做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不冲突,能同步最好。

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又撒娇,一天见不着妈妈,想让妈妈喂。这种情况,妈妈必须坚持住原则。可以用幼儿园其他小朋友举例子,也可以用老师的话去做参考。总之,要坚持住底线,让孩子自己开开心心的吃完饭。吃过饭以后,爸妈可以陪孩子尽情的玩闹,毕竟这个时期孩子的天性,就应该是玩、闹!

最后,还想说一句,现在的孩子们压力也越来越大,每天除了幼儿园,很多家长还有各种早教班。每天除了上床睡觉是自己的时间以外,大部分的时间,孩子们也挺不容易的。回了家,该让孩子释放就得让孩子释放释放。而很多时候,孩子无理取闹其实是希望得到爸妈更多的关注而已!爸妈也要和孩子多沟通,每天学到什么了,今天做什么游戏了。做好亲子教育,让孩子在家里可以玩闹,可以放松,但不会任性。

其实,我想说的是,幼儿园懂事,回家闹翻天,这样的孩子成长发育其实更健康!各位爸妈,你们觉得呢?

我是多宝妈,国家健康管理师。专注健康育儿、实用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关注、点赞、分享!

带娃的那些事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第一:在家里溺爱孩子造成的!第二:3岁前和同龄小朋友接触过少。三:父母可能陪伴过少,孩子用“横”的方式吸引你们的注意。

先说第一种情况:父母往往过于包办孩子的事情,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很差,对孩子言听计从,往往顺着孩子,尤其是隔代教养的孩子大多骄纵,在家里想怎样就怎样,无所顾忌!因为他知道大人不会批评他,反而表扬过多,在心理上自然就放纵,而在幼儿园就不同了,只有真正做好了才能得到表扬,所以,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己的小袜子自己洗,自己的小被子自己叠,在家里也要让他明白真正去做了才能得到表扬,一句话:孩子的心理感受是,在幼儿园的表扬珍贵,在家里的表扬廉价,这就是根本原因。

第二种情况:孩子只有多接触小朋友,才能渐渐学会如何交际,面对拒绝应该怎么做,面对友谊应该怎么回应,受了委屈要怎么办,这些都是小孩子从小在接触中锻炼出来的,情商高的孩子能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会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才能更好适应不同的环境。

第三种情况:父母忽略对孩子的陪伴,孩子在家里孤独,觉得受到了冷落,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这就需要家长多和孩子玩耍、沟通。亲子陪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春秋公社


我是一个4岁孩子的宝妈,虽然我家宝贝并不像你说的孩子在家是个小霸王,一到幼儿园就特别乖的那种,但平时的很多表现,还是会有在家和在幼儿园的不同哦!

首先,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家比在幼儿园表现得更乖巧一些呢?其实这个问题挺简单,因为孩子也是人啊,人是与生俱来的社交动物,他在一个社交圈中,就必须要去适应两种东西,一个叫巴结,一个叫讨好。我们的孩子一般3岁左右就有了自我意识,甚至他的自我意识到了一个发展的高峰阶段,他们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那么孩子去了幼儿园,不像是在家里那么自我为中心,多被家里人宠着,他到了幼儿园之后,他也希望得到幼儿园老师的欣赏和认可,这时候他们本能的只能去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甚至去巴结和讨好老师,向着老师要求的那个方向去做,因为只有这样,老师才会多给他一些赏识他的东西,所以很自然,孩子就变乖了。

其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一合格的幼儿园都会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规章制度,而这些规章制度都是带有强制性的,是针对幼儿园所有小朋友的,任何人都不例外,孩子在长期的幼儿园生活学习中,慢慢学会和养成了那样一种好的习惯行为。而在家中就不同了,没有各种规则的约束,加上孩子有时一哭闹,家长就容易妥协,孩子不需要自我控制,所以孩子在家就不那么听话了,甚至发展成蛮横不讲理的孩子也比比皆是。

弄清楚了原因,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在家养成好习惯,那么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会一样棒棒的哦:

1.依据幼儿的特点,建立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有规律,譬如起居时间、吃饭时间、学习时间、玩乐时间的规定等;

2.制定合理的行为准则:哪些允许、哪些不允许一定要明确,譬如:玩过的玩具要及时整理归位、懂礼貌,见到亲戚朋友要主动打招呼、做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等;

3.注意循序渐进,不要让孩子一下子接触太多,孩子记不住,每天融入一点,让孩子自然养成好习惯。

4.少不了老师和家长的鼓励,这里可以请幼儿园的老师多多鼓励和互动,放学回家,可以让孩子多和老师电话交流,不听话时,老师说的可能就比家长更管用哦,也可以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对一互帮,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多交流其实也是不错的方法。我家宝贝在幼儿园就有两个固定的好朋友,放学回家,在妈妈的监督下,会用妈妈的手机微信上常和小朋友互动,如:问问好朋友吃饭没有,是不是自己吃的,有没有帮妈妈做家务,是不是准备要睡觉等,真的帮助很大。

5.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有的家长下班回家就只记得玩手机的很多,这样家庭的孩子往往也关注于电子产品,养成不好的习惯,关于玩电子产品的危害,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的相关文章有提及过。

以上就是我针对这个问题发表的一点点个人看法,上面的方法大家不妨试一试!


湖湘印象


哈喽,我是巧微来哒!



我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家里也有两个熊孩子,闹起来,曾经也是分分钟钟想崩溃。



曾经在幼儿园代过课,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来说说这个问题——孩子在家是像个小霸王,到了幼儿园之后就特别乖巧,那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首先我们要找出问题关键所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才有更合适的处理方法。



1,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我们是不是都有同样的经历,在家的时候,有时候宝宝想干啥。不让干的时候,刘开始拿出他的杀手锏——哭。



然后我们大人看见这种情况,就开始妥协了,缴械投降了,好了,干吧!弄吧!你是祖宗,你咋高兴咋来,只要你乐意就成!然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思维,就是说只要哭哭闹闹,没有不让干的事儿。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是统一行动的,没有特殊。就算是哭也不行,还是这样的!

2,意见统一,

有时候家人成员比较炖,宝宝是爸妈的心头肉,也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儿宝贝,也是见不得宝宝受一星半点的委屈,见不得哭。所以要和家人意见统一,啥能做,啥不能做。



原来接触过一家人,男的教育孩子的时候,女的不让教育,还当着孩子面给男的吵,然后孩子就在一旁看着,久而久之,孩子和爸爸妈妈都没话说,基本上见不到一家三口的互动。



3,态度坚决

说了不能做什么就是不能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做,要从一而终,不可半途而废。不能说我今天想起来了,心情好了,就放松了,哪天心情不好了再去管。要做到你哭,你闹,我还是我,要做的事情必须做,比如写作业!



4,不可急功近利,

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来。教育宝宝也是,不能一下就刹住了。就好比突然之间不让你玩手机,你是什么感受?



5,奖罚分明

孩子都是喜欢得到表扬的,因为那是他的骄傲。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就当时就夸奖他,然后给予一定的表扬,比如带他去一直想看的电影



犯错的时候,没有什么原因,那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了!但是注意度,比如说不让他看他喜欢的动画片。



6,倾听,分享,表扬

我那会接大宝时候,大宝就会巴拉巴拉给我说她怎么表现好了,老师怎么表扬她了。然后我一高兴就奖励她一个我认为好看多发卡!



我也是边带娃,边学习摸索的,欢迎评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琳妈简笔画


为了更好地达到家园共育的目标,一线的老师需要经常跟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情况。很多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都受到老师的表扬:自理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爱帮助同伴;讲卫生、有礼貌......刚开始时很多家长都质疑:这说的是我们家孩子吗?怎么跟在家里的表现完全挂不上钩!每每这时候,我就会耐心地解释给家长听:其实没什么好惊讶的,为什么孩子在家跟在幼儿园的表现会完全不一样,像变了个人似的呢?那是因为环境的不同

1、孩子在家的一切很多时候因为家长的一手包办,慢慢地变得不会做也不愿意做了,动手能力也就弱了。在幼儿园,我们主张——让孩子多动手,在操作中获得各种经验。

2、很多孩子在家食无定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零食吃多了,正餐就不想吃也吃不下了。在幼儿园,因为有规律地合理地安排孩子生活作息,孩子自然身体也好起来了。

3、孩子在家没有比较的对象,自然就不会有表现的欲望。但在幼儿园,只要老师一说:今天谁谁谁真有礼貌,会说“请”和“谢谢”了。还奖励小红花一枚。被表扬的孩子乐兹兹的,其他小朋友纷纷效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就在幼儿园习得了。

重点来了:怎样让孩子在家也能像在幼儿园一样乖巧听话呢?

首先你自己以及孩子经常接触的家人都要给孩子树立好好的榜样。孩子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爱模仿,你们做好了,无形中就影响了孩子。其次做家长的要跟老师密切合作,如孩子平时在家在外都不跟别人打招呼的,就要跟老师反映。在幼儿园孩子都听老师的,当他在这方面有一点好的表现时,你请老师及时告诉你。然后你今天之后就要在多注意了,多跟他说老师表扬你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你在家也要这样哦。还可以多讲相关的故事给他听。一个好的习惯是要坚持不懈地重复再重复才能培养出来的!


这孩子有点皮


这种现象很普遍。现在的孩子特别聪明,能很好的感知大人的态度。在家像霸王是孩子知道家人都宠着他,有时无理取闹也会被宽容;在学校就不同了,首先是环境就与家里不同,舒适度、秩序感等等,明显会让孩子有拘束感。即便熟悉之后,放松下来,孩子依然知道这里的人不会如家里那般纵容自己,还有可能是孩子胆子小的缘故。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经常做锻炼孩子胆量的事情,告诉孩子要敢于积极的表达自己想法和情绪。让孩子多跟人交流,积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