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二战时日本为何没有动用关东军进攻苏联?

a398181531


因为在1939年爆发的诺门坎战役中,苏联打败日本,取得战役的战略性胜利。这也让日本不敢再对苏联发动进攻。

诺门坎战役中,苏军坦克对日军发动进攻

诺门罕战役,是苏联与日本在远东发生的一场战争。日本称1939年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战事为第1次诺门罕事件。从6月上旬至9月16日停火为止,称第2次诺门罕事件。在这次战争中,苏联、日本的军队,各自代表蒙古人民共和国及伪满洲国作战,但双方并没有正式向对方宣战。这次战争的结局是,日本关东军战败,苏联取得胜利。从诺门坎战役结束后,一直到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前,苏联都与日本保持着和平状态。

苏军检查日军坦克

诺门罕战役,是自日俄战争以来,两国之间发生的规模最大的战争。相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其他战役,诺门坎战役可以说是非常“不显眼”,但是这场战争,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诺门坎战役爆发前,日本制定了“南进”和“北进”的部署。其中“北进”,指的是日本针对苏联的战略部署。而“南进”,指的是日本为确保东南亚石油等资源的通道,针对美国的战略部署。诺门罕战役日本的失败,一改日俄战争以来,日本对俄国形成的固有观念(觉得苏联很好打,实际上并不是),使得日本决策者不得不重新评估苏联军事实力以及搁置“北进”计划,转而掉头实行“南进”计划,最终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诺门坎战役中的日军战俘

对获胜的苏联方面来说,诺门罕战役的胜利解除了来自远东方面的威胁。1939年9月17日,在诺门罕停火协议之后两天,苏联入侵波兰,和纳粹德国瓜分了波兰。远东的安定也使得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得以地将远东部队调往西线,使得苏联在这个战争中避免了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鼎盛成宁


理由很简单,是国家不同,日本是海权国家,而苏联是陆权国家,它们之间最大区别就是,海权国家最强大军队是海军,而陆权国家最强大军队是陆军,日本陆军对抗苏联陆军,绝对弱势,惹门坎战争证明了一切,所以后来日本后来宁愿对强大美国发动战争,已不愿意招惹苏联军队,至少招惹美国还可以撑几年,如果招惹苏联,后来事实证明,150万红军一个星期就消灭70万关东军,如果当时日本进攻苏联,德国战败后,800万苏军可以一个月扫平整个日本本土,日本将彻底从地球消失,今天日本只是俄罗斯一部分,所以说当时日本南进政策是正确的,需然被打惨,至少命保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