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第3期|實例分析:長期項目應該怎樣選題?

縱橫視覺

本著幫助中國攝影向國際走出去的理念,縱橫視覺在2018年推出的#攝影師職業發展#欄目將圍繞國際投稿、獎金申請、項目申報、獎項申請展開。在這個欄目中,我將從在普利策中心獎項審核和申報的多年經驗出發,為大家嚴選材料,推薦符合中國攝影師要求的發展方向,分享新鮮生動的經歷和經驗。在這個欄目裡,我們只談乾貨。

第3期|实例分析:长期项目应该怎样选题?

從Tomas van Houtryve談

長期項目選題

第3期|实例分析:长期项目应该怎样选题?

Tomas van Houtryve拍攝的中朝邊境

我辦公室整面牆上目前掛著的就是這一幅

有個攝影師利用自己的美國與比利時雙重國籍,假扮比利時巧克力商人,參加了一週朝鮮官方組織的商業參訪活動——能想到裝成巧克力商人去朝鮮,我除了被他的膽識震驚,也開始對他選題上的精明另眼相看。

我在普利策中心第一次見到Tomas van Houtryve是2013年。彼時,他從我們這裡拿了一筆基金拍攝朝鮮——那是他拍攝全世界共產主義國家的項目接近尾聲。他從內部拍攝了朝鮮,又去了延邊和三八線。

Tomas認真負責地研究了比利時巧克力,帶了全套樣品去朝鮮。“我每天都裝一個比利時口音,”他是加州長大的,雖然現在也在歐洲生活,但其實聽起來完全是美語,“剛開始還算兜得住,後來他們請我們唱卡拉OK,拱我上去唱歌,我還裝得比利時口音唱英文歌。”

出發之前,他的比利時護照只剩一下兩張空白頁了,而去平壤必須經過中國,這本護照不夠貼朝鮮簽證和中國簽證。他腦子發昏,用美國護照申請了中國簽證,又帶了兩本護照進朝。在商業參訪團接近尾聲時,被發現,他交給平壤官方的比利時護照上沒有中國簽證。他連蒙帶騙,才沒被發現是美國人——第一次跟Tomas吃飯,他的朝鮮故事繪聲繪色,太過精彩。

從2013年到現在,我辦公桌背後的牆上從一幅三米長的照片換了另一幅,但都是Tomas拍攝的中朝邊界。在過去的這5年裡,普利策中心連續資助了他的四個項目。審閱過四次他的基金申請,我對Tomas van Houtryve的評價是:他是一個選題上不世出的天才。

第3期|实例分析:长期项目应该怎样选题?

Tomas van Houtryve拍攝的另一張中朝邊境

在我辦公室整面牆上掛過三年

Tomas van Houtryve是一位概念藝術家、攝影師。他的作品往往將調查性新聞與哲學交織在一起。從19世紀的銀版攝影法,到熱成像和增強現實,他使用多種多樣的技術拍攝。他的項目往往挑戰個人身份、記憶、權利的概念。Tomas van Houtryve是VII圖片社成員。

緊跟時事熱點,瞄準空白來切入

2012年10月,巴基斯坦東北發生了一場無人機襲擊,一位67歲的老嫗在家門口被殺。第二年,美國華盛頓針對這場襲擊召開了一場公聽會,死者的兒子年僅13歲,也在那場襲擊中受傷:“我不再喜歡藍天了。事實上,我更喜歡陰天。當天是灰灰的時候,無人機沒辦法飛。”

美國在過去十幾年中開始使用無人機作戰,但直到最近幾年,無人機在戰場上的使用才得到關注。“我很震驚地發現,並沒有人從這個角度來做影像記錄。通常無論美國在任何地方作戰,媒體都會趨之若鶩。不管媒體是否報道失真,至少他們會引發一些討論。無人機的作戰已經持續十年,但都是秘密進行的。相比越戰時期,我們如今的生活中,媒體更加飽和——但在這一點上,媒體缺席了。”

第3期|实例分析:长期项目应该怎样选题?

Tomas van Houtryve“藍天的日子”項目

利用新技術,尋找特殊視角

Tomas並不是剛開始就想到了無人機航拍的點子,“我想做一些無人機作戰造成的遇難者和家屬的肖像。但我並不擅長肖像拍攝,因此這個點子沒發展下去。”

當時,無人機的民用發展還不那麼高級。Tomas買了一個小無人機,將自己的相機裝了上去。“我在給《國家地理》拍攝一個項目的時候,他們需要我去拍一個礦的照片。用直升機航拍的話高度不夠,只能用無人機。”他自己剛開始也不會操作,需要一個工程師操作無人機,而他只操作相機,“那次拍攝讓我想到,何不用一個小無人機來展現美國軍方用的大無人機呢?”

第3期|实例分析:长期项目应该怎样选题?

Tomas van Houtryve“藍天的日子”項目:部隊

拍攝只是最後一步,研究先行

“我首先對所有我能找到的在巴基斯坦實施的無人機打擊進行了分析研究。很多都是絕密信息,但仍有人權組織和調查記者將支離破碎的信息組合在一起。”他在那些報告裡發現了更多的細節,“很多時候都是說兩個駕駛一輛卡車的男性受到了無人機打擊。但也有的時候,會說’婚禮車隊被無人機擊中’這樣可怕的故事。”

他利用這些細節,列出了一個單子。之後,他開始帶著自己的小無人機,在美國各地尋找與這個單子上相似的場景來拍攝。美國人用一個無人機來看巴基斯坦,那如果從同樣的角度來看美國,會是什麼樣的呢?“逐漸的,我從只拍攝無人機場景,擴展到了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美國。”

第3期|实例分析:长期项目应该怎样选题?

Tomas van Houtryve“藍天的日子”項目:婚禮

新聞選題也能兼顧藝術發展空間

“我內心中有一種渴望,要做出美麗的作品,在其中找到詩意的時刻。就像是畫家想用畫布和調色板來回應一樣。如果這個人已經畫過無數作品,那他就會產生一種習慣,他知道有些姿勢能讓人看著歡喜。我經過16年的拍攝已經諳熟此道,因此即便我在做這個有關人性之惡的故事,我也能在其中尋找到秩序、詩意與美——而惡與美就在這個項目中交匯。”

Tomas的這個無人機拍攝項目“藍天的日子/Blue Sky Days”於2015年獲得了攝影新聞無限獎/2015 Infinity Award for Photojournalism——新聞攝影中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哈珀斯》雜誌創刊164年來,為《藍天的日子》破例,首次刊登大型影集。同一個項目也陸續獲得POY、荷賽、白宮新聞攝影師協會等機構的獎項。

Tomas van Houtryve“藍天的日子”項目:瑜伽

新視角檢驗已經被做爛的題

2016年,Tomas交上來的申請是關於歐洲難民危機的。普利策中心是英文媒體中最早介入敘利亞難民報道的之一,到16年,已經投入過至少十幾個基金在這個選題上了。從土耳其、希臘、約旦,到北歐和北美,所有的報道在難民的選題上,似乎落入了一個重複、重複再重複的死循環。

不負所望,Tomas的選題雖老,呈現方式卻讓人耳目一新。“我不希望用記者、攝影師的角度來看難民危機,我希望用難民自己的角度來講他們的故事。”他選擇了AR增強現實的技術手段。

智慧型手機讓如今的難民危機與以往完全不同,這些人儘管背井離鄉,卻仍能用新技術與故土、家人、愛人保持聯繫。在完全陌生的土地上,手機app是難民遷徙過程中的指南針,也是他們聯繫走私客的渠道。他們用手機拍攝了無數的照片,也不斷地上傳到社交媒體。

。“他們在絕望中選擇了冒險,但仍渴望與家人保持聯繫。很多人的自拍都以地中海為背景,這些圖像也顯現出社交媒體在塑造個人身份中的作用。去一個完全未知的世界,如果有選擇,許多難民都會選擇帶著手機而不是護照。”Tomas用增強現實,將難民拍攝到社交媒體的照片,與他們所處的現實相結合。“他們拍攝那些照片的動機與攝影師完全不同,他們的照片是用來與家人朋友分享的——報喜不報憂,他們希望分享那些歡樂的瞬間。”

這段15分鐘的短視頻《流放的痕跡/Traces of Exile》被紐約的國際攝影中心ICP收藏——成為ICP歷史上首次收藏的動態影像作品。

第3期|实例分析:长期项目应该怎样选题?

Tomas van Houtrye“流放的痕跡”截屏

走在新聞熱點的前面

如果說前面兩個題,Tomas都是踩在了新聞熱點的上面,這個月他剛剛發表的《邊界之間》項目卻是紮紮實實走在了新聞熱點的前頭。這個項目是普利策中心和Catchlight共同做的一個fellowship——三萬美金的基金剛開放,就收到雪片般的申請信。Tomas能在其中脫穎而出毫不意外,因為他的選題實在讓人拍案叫絕。

上週我,戳鏈接可看,在此就不贅述這個項目的內容了。他用一個古董店淘來的二手木質相機,和19世紀中葉的攝影技術,重新拍攝了美國境內曾經屬於墨西哥的土地。從17年年初開始拍攝,伴隨著美國新總統川普的美墨邊境政策,在所有媒體還在關注邊境之牆的時候,Tomas的選題已經超越當今的牆,從歷史的角度劃下了另一條邊境線。

能先新聞熱點而行,在一年前做出預測,判斷接下來一年,甚至兩年的熱點話題,確保自己在拍攝之初,就有發表、開啟討論、衝擊獎項的潛力——長期項目的執行典範也不過如此。這個選題中不僅有攝影師豐富的想象力,還又一次地展現了他紮實的研究功底。

第3期|实例分析:长期项目应该怎样选题?

Tomas van Houtryve“邊界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