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驅逐艦裝備無人偵察機的作用體現在哪裡?

十分熟兒的牛排來一份


此前媒體都盯著美國航母艦載無人機X-47B,其實真正需要關注的是護衛艦、驅逐艦上的無人機。首先無人機上中小型水面艦艇有著巨大的優勢。一是費效比高,艦載無人機研製、生產、維護成本低,偵查性能突出。二是結構簡單,發射方便。艦載小型無人機大約只有500公斤左右,發射方式多樣,使用簡單方便,便於艦上操作。三是機動性好隱蔽性高。由於這種艦載無人機體積小、使用低可探測塗料,不易被敵方發現,所以大大提高了隱身性能。最後就是可以按照隊的需要靈活部署,在戰時具有很好的伴隨性,基本上可以保證戰時不間斷的海上偵查,以彌補艦載雷達預警能力的不足。

通常我們常見的無人機有固定翼與旋翼兩種,不過整體上還是存在航程短、速度慢、載荷小等弱點,不過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這些問題都會被一一克服,總體上看,各國對於中小型水面艦艇的艦載無人機需求還是很大的。我國很早以前就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總體上不落後於西方,預計新型艦載無人機即將上艦。

美國的“海上覆仇者”無人機預計今年就要上艦,這是一種重型無人機,兼具航程遠、載荷大、攻擊能力強的特點。總體上看隨著這種重型無人機的出現,驅逐艦、護衛艦的攻擊模式將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目前限制艦載無人機的主要還是在技術應用層面,一是由於自身體積較小,所以電磁設備工況比較惡劣,容易產生電磁重疊和干擾,數據信息傳輸受限。其次是降落回收問題,重型無人機的著艦是個大問題,護衛艦、驅逐艦由於自身甲板狹小,如何安全著艦十分考驗設計者的智慧。


紫龍防務觀察


經過近年來大量無人機的研製及多次戰爭的使用,我們不難發現無人機的幾個主要優點:

其一,避免犧牲空勤人員,較易解決入侵其它國家失事或被擊落後由於飛行員被俘引起的外交糾紛。


其二,無人機尺寸可以相對較小、隱身性好,因此難於被敵人發現和擊落。

其三,無人機設計不受駕駛員生理條件限制,可以有很大的強度,可具有較大機動性,在作戰中有較好的生存力,且不需要人員生存保障系統和應急救生系統等,可有效減重。


其四,製造成本與壽命週期費用低。因成本與飛機重量基本成正比,而且在使用維護方面有人駕駛飛機也多有不便,而無人機剛好相反,一個操作員可控制多架無人機,也無需花費各種昂貴訓練費用,對機體疲勞壽命要求低,因此性價比極高。

其五,適用範圍很廣。同一種無人機只需要更換不同設備即可完成不同任務,例如光學偵查、電子對抗或通信聯絡等,效費比極高。


而具體說到驅逐艦裝備無人偵查機的作用,其實根本上還是為了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達到最大的作戰效果。


無人偵察機在驅逐艦上便於裝載,不像艦載直升機一樣還得專門設置機庫,而艦載偵查直升機能完成的任務,無人偵察機大多也能勝任,但是花費成本相比之下就小很多了,任何一個財大氣粗的國家都不可能說我就願意多花錢來達到同樣的效果。

而且現在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發展,無人機的應用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就連戰鬥機都在向無人駕駛方向發展。將來的戰爭必將是不見其人的戰爭,佔領科技制高點才能有立足之地。


臭弟弟講故事


想要現在海軍的軍艦最需要什麼,就去看看海軍是如何改裝舊軍艦的,或者是看看最新的一型軍艦有什麼改進。現在的驅逐艦都帶有一段供直升機起降的飛行甲板,讓驅逐艦擁有了強大的反潛能力,直升機的探測範圍比軍艦上的雷達大的多,不過把反潛用的直升機用於偵查任務太過浪費,速度較慢的直升機在危險的區域稍有不慎還會被擊落,所以驅逐艦要與航母編隊,才能獲得預警機的支持,驅逐艦要在航母附近行動,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當驅逐艦獨自作戰時,難以發揮驅逐艦的完整戰鬥力,偵查任務往往要依靠空軍或陸軍來協助。

美國海軍是最先遇見這個問題的,為了維護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美國海軍逐漸成為一股強大的海上力量,這時的美國海軍往往都要執行對陸攻擊的任務,海軍就需要能夠偵查陸地狀況的手段,這個時候海軍開始裝備劃時代的戰斧巡航導彈,與這款導彈擁有相似技術的無人機開始被海軍選中,並且開始裝備在各型軍艦上,依靠火箭在戰艦上起飛。

海軍認為無人機會改變海戰的形式,首先是裝備了先進無人機的軍艦能夠獲得一個更大的搜索範圍,而無人機也只需要佔用小面積的甲板,避免了飛行員的培訓,開支減小了,但是效果卻與有人駕駛飛機一樣,小型無人機難以被擊落,可以深入腹地,引導巡航導彈,實時監控戰場,海軍對於陸地的掌控能力強了不少。早期的艦載無人機只要做到引導和觀察以及自主飛行,美軍卻不只是侷限於此,他們想要可以對陸攻擊的大殺器,於是就誕生了賊鷗計劃,一款能夠掛載武器的艦載無人機,如果研發成果,那每一艘戰艦就會成為小型機場,隨時對海岸線附近的目標發起攻擊。


利刃號


艦載無人機正在成為未來海軍艦艇的標準配置,它代表了海軍未來作戰的趨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一、無人機滯空時間長,巡航半徑大,可以對目標區域全方位,全天候的偵察和監視。

艦艇雷達受地球曲率的影響,遠距離目標發現識別能力差。而無人機就好像艦艇延伸到高空中的大眼睛,對遠距離目標一覽無餘。



二、無人機可以為艦載武器提供遠程中繼制導。利用無人機在空中發現距離遠的特點,為各種對艦導彈,提供目標中繼指引,提高打擊精度。

三、可用於反潛巡邏和反潛作戰。

潛艇隱蔽性好,是水面艦艇的重大威脅。無人機可以攜載聲納浮標、磁探儀、深水炸彈等探測攻擊裝備,快速到達潛艇出沒區域。對潛艇實施跟蹤監視和打擊,或引導艦上武器實施反潛作戰。

四、無人機可以快速對攻擊效果評估,對武器射擊校射,還可以對目標艦艇實施電磁壓制,甚至未來大型無人機可以攜帶對艦武器直接實施打擊。



美軍 MQ-8B 火力偵察兵 無人機

五、無人機成本低廉,使用靈活,效率高,可以有效避免人員傷亡,受到了各國海軍的喜愛。

1984年,美國率先在“關島號”兩棲攻擊艦上裝備以色列製造的”猛犬”無人偵察機。隨後各國海軍紛紛跟進,更先進的無人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目前全球30多個國家,裝備了數百種不同型號的無人機,成為提升現代海軍戰力的倍增器。



美軍最早裝備的 “猛犬”無人機

六、目前艦載無人機中,固定翼佔較大比例。

固定翼無人機結構簡單,速度快,機動性強,滯空時間長,作戰半徑大,缺點就是起飛與降落比較困難,一般採用撞網,降落傘,垂直起降等回收方式。

旋轉翼無人機,就是無人直升機類的,優點是起降方便,重量輕,可以垂直懸停。缺點是載荷能力有限,航程近,速度慢,生存能力低。



X-47b 新一代艦載無人攻擊機

我國的無人艦載機一直非常先進,各項指標都位居世界前列,是我國海軍艦艇強有力的好幫手。

總之,艦載無人機的出現,改變了現代海軍作戰的方式和理念,陸戰、空戰同樣如此。未來的戰爭將是一場高科技的戰爭,而人,將成為科技背後的指揮者。


和風漫談


和二戰戰艦尾彈射水上飛機類似。由於地球曲面,對海雷達只能40公里。現代反艦導彈動不動60~350公里射程。

一偵查,對目標發現,提早發現對手,也降低被對方提先發現的概率。

二中繼制導,導彈射程大於艦船火控雷達距離。無人機可實現中繼制導。

三可實現反潛任務。遠距離發現與摧毀潛艇。

四未來可實現對空防禦能力。無人機加裝空對空導彈。

五可實現小型反艦導彈的發射。

但是有幾個問題,一無人機在狹窄的軍艦平面臺上,起飛與降落的技術難題。

二 體積與航程之間的正比。體積越大,可裝燃料也越多,其續航力也就相對應的提高,但是對於軍艦而言,其儲存是個非常很頭疼的問題。

三軍艦與無人機間通訊數據鏈。要實現高效快捷實時的,高保密的數據通訊。

四無人機可攜帶的彈藥與裝載量。

五無人機是固定翼還是旋翼式的?不同類型各有各的優缺點。目前最好的選擇就是類似於美軍的V280。


雲無相22974309


驅逐艦裝備無人偵察機的作用有很多方面,需要一一的進行闡述。驅逐艦搭載無人偵察機是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無人偵察機在驅逐艦上的應用是科技發展下的不可缺少的產物,隨著其應用會給未來海戰提供更便捷的技術和戰術支撐。

首先,無人偵察機在驅逐艦上應用,大大提高驅逐艦信息科技的應用。可以為驅逐艦提供遠程偵察數據的收集,有效降低了有人艦載機直升機的工作負荷。

其次,無人偵察機可以為驅逐艦提供信息中繼和遠程目標的引導攻擊,同時還可以為艦炮瞄準時的矯正炮擊。無人偵察機的信息可以經過遠程數據傳輸來完成實時戰術作業或戰略作業上的任務。

再次,由於無人偵察機體積重量都較小,使得驅逐艦在執行遠海任務的時候可以根據情況需要搭載多架,有效的提高偵察機出勤的頻率和維護保障的協調。這是有人艦載直升機無法比擬的。

最後,無人偵察機可以為驅逐艦之間在海面上空支撐起一個複雜綜合的多維數據鏈,使得艦艇與艦艇之間,以及艦艇與空軍形成一個多維度的信息共享與支撐。

無人偵察機的發展以及察打一體無人機的應用,使得未來的戰場有一個多維度的攻防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從而不但降低了人員上可能帶來的傷亡,同時還能夠完成更高難度的戰術科目,並且可以推動信息技術革命的飛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