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雍正明明有3个儿子可以选择,为何偏偏选中了老四乾隆?

MYR00


如果把弘历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几件事情连起来看,会发现他成为皇位继承人其实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结果。

第一件事发生在弘历生母钮祜禄氏的身上。钮祜禄听起来是位列“满洲八大姓”的高贵姓氏,但皇帝还有三门穷亲戚呢,这位钮祜禄氏就是出自于钮祜禄家族很底层的家庭。钮祜禄氏进入雍亲王府时,只是一位来自白丁家庭的普通丫头。这个在府中干杂活而又其貌不扬的婢女,能开花结果生下乾隆,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同之处正在于此。在康熙的97个孙子中,他们的生母即便不是名门闺秀,也必定是娇俏女子,她们生下来的孩子也多是清一色的秀弱体貌。相比之下,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自小做惯了杂活,长成的是一副高大健壮的敦实身材,所生育的弘历之所以能让康熙青眼有加,靠的就是身上那一股子来自母体的刚健之气。

应该说,正是这一点吸引了康熙。以至于康熙当时还特意要见一见弘历的生母,并连声称赞这位健壮、淳厚的儿媳是“有福之人”。

第二件事发生在康熙临终前对遗诏的安排上。根据《朝鲜李朝实录》当时的记载,康熙在言明立雍正为嗣皇之后,还对两位孙子做出了安排。其中一个是废太子的儿子弘晳,要求雍正即位后封弘晳为亲王。其实,废太子如果在兄弟的逼迫下没有慌了神,就凭康熙对弘晳的钟爱,皇位压根不会有雍正的份。

康熙在遗诏中安排的第二个孙子就是弘历,他说弘历“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用了非常强烈的口气,要求雍正必须这样做。但雍正是怎么做的呢?他搞出了一个秘密立储的把戏,这等于是既不抗旨也不遵旨,以示选择继承人的权力还握在自己手中。

而此后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几乎专门就是用来对付雍正秘密立储的。先是乾隆唯一在世的异母哥哥弘时卷入允禩的案子,很快被整死了。接着是年贵妃所生的三个皇子相继早夭,然后最后一位皇子弘曕直到雍正去世前两年才出生,弘历在很长时间里的竞争对手只有异母弟弟弘昼。而弘昼显然是受了弘时之死的刺激,一心只想做个瞎胡闹的荒唐王爷,名声怎么差他怎么混。

所以有这么几件事作为铺垫,当雍正突然去世时,所谓秘密立储的遗诏已经可看可不看了。兄弟三人里面,弘昼早早地就不争了,不满三岁的弘曕更不可能争,弘历自然落个当仁不让。


读历见闻


公元1735年,58岁的雍正皇帝去世。雍正皇帝去世以后,他第四个儿子弘历继承了皇位。弘历的年号为乾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段子最多的乾隆皇帝。其实乾隆皇帝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雍正皇帝有弘时、弘历和弘昼三个儿子,弘时是长子。那么,雍正最后为何选择了弘历,而不是老三弘时呢?这里边大有文章。


在中国历史上,因为自己有个好儿子才得到皇位的人比比皆是。在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很不喜欢自己的太子,而是喜欢二儿子朱高煦。可在孙子辈的竞争中,朱瞻基遥遥领先。最终,朱棣还是没有改变原来的太子。雍正继位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当年的康熙皇帝很喜欢自己的孙子乾隆,这是其他皇孙不具备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乾隆为雍正赢得了不少分数。


除了祖父康熙的宠爱,还有就是后宫的较量。虽说,弘时是雍正皇帝的长子,但是他的母亲并不受宠。俗话说母凭子贵,既然母亲不得宠,儿子也好不到哪去。与之相比,老四乾隆就强悍多了。乾隆的母亲是贵妃钮祜禄氏,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甄嬛。在历史中,雍正对钮祜禄氏还算宠爱。自然,也对乾隆多看几眼。


最后就是个人能力的比拼,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弓马骑射,乾隆都技高一筹。乾隆具有这么多的优势,三哥弘时压力很大。其实皇位的争夺就只有老三弘时和老四弘历,老六弘昼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为了自己有更多的优势,弘时联合了重臣隆科多,这犯了雍正的大忌。雍正最终清洗了老三弘时和隆科多,接下来,乾隆自然没有任何对手。


其实乾隆皇帝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重的人,乾隆皇帝继位以后,对自己的母亲也几次敲打。潜台词就是老妈你好好享清福,朝中的事情连问都不要问。那位钮祜禄皇太后曾经询问了一件所谓的国事,乾隆皇帝勃然大怒。虽然不能处理自己的母亲,但严厉处分了太后身边的太监。由此可见,在对权力的控制方面,乾隆比起雍正有过之而无不及。


乾隆的弟弟弘昼十分精明,这位王爷整天到处花钱,一旦惹了什么事,就找哥哥乾隆处理。但对政务丝毫不理会,这才是大智若愚。乾隆对这个弟弟无可奈何,但是十分放心。当年,雍正对自己兄弟们的清洗,大家都看在眼里。作为雍正的儿子,弘昼自然懂得如何明哲保身。尤其是面对那么强悍的乾隆,能一口气活几十年当真不容易。


朱富贵说历史


向敬之

1735年,雍正离奇去世,留下了三个儿子: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和皇六子弘曕。

从年龄上看,弘曕还不到三岁。雍正生十子,一个死胎,五个幼殇,好几个是快十岁夭折,这无疑是雍正挥之不去的痛苦。

弘昼虽有二十四岁,但是个荒唐王爷,喜欢在府上办丧事,吃祭品。他是聪明之人,真实隐没自己,在老三弘时、老四弘历缠斗不休时,以荒唐自乐,保全了自己,最后活了近六十岁正常死亡。

剩下弘历成了唯一可以也必须选择的继承人。弘历成为了乾隆,所以史官们给他创造了康熙指定继位的神奇身份。

《雍正王朝》康熙与弘历剧照

一、康熙六十年,圣祖来雍亲王府游玩,第一次见到了十岁的孙子弘历,见而惊爱,令养育宫中,亲授书课,并带着巡幸热河避暑山庄。康熙对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说,弘历福分会超过自己,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潜台词是弘历将来做皇帝,其母便是皇太后。

二、朝鲜《李朝实录》称,康熙选择胤禛为储,是有条件的,其中之一即封弘历为皇太子。这并不见于清廷正史,但清廷正史说雍正元年八月,世宗秘密建储,书皇四子弘历名于上,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其实,雍正初年,是有两个皇子可以选择的。但因弘历成为了乾隆帝,史书也就说皇三子弘时性情放纵,行事不谨,失欢心于父,故雍正早早地选择了弘历。

《雍正王朝》中的弘时、弘昼

弘时性情放纵,行事不谨,于雍正五年削去宗籍,不久死于幽所。此时,正是雍正严惩阿其那(允禩)、塞思黑(允禟)、隆科多等扫尾时期,允禩、允禟被拘禁后不久死于非命,弘时可能与他们有牵连,触怒雍正冷酷地将儿子秘密处死。弘时死得不明不白,也为弘历成为后继之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能干的弘历,已是雍正立储的不二人选。


以礼观书


因为康熙驾崩后留有遗诏:皇位传位给雍正,并指定隔世之君必须为四阿哥弘历。这就是为什么雍正明明有3个儿子可以选择,却偏偏传位给乾隆,因为他必须遵循先帝旨意。至于康熙为何指定弘历为隔世之君 因为幼时弘历聪颖,偏得康熙宠爱,就在一次狩猎中,爷孙俩合力击倒大黑熊,更让康熙见识到弘历非一般的冷静、沉着,并相信他是天命所归,而且康熙传位给雍正很大原因就是他看好弘历这位隔世之君。



富阳居士527


我想说明一下我的观点:不是雍正选的,是康熙选的。

先说说三个人选:弘历,弘昼,弘瞻

弘昼从小骄傲,盛气凌人,不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弘瞻年纪太小 ,乾隆继位时,只有两岁,也不合适

弘历少年老成,最得雍正喜爱。此外康熙晚年去圆明园时,见到了弘历,弘昼,对弘昼无感,对弘历甚是喜爱,觉得他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回宫后决定把弘历接到宫中抚养。在康熙那么多孙子中,只有前太子的儿子有此等待遇。临死前除了说传位于四阿哥,还说了要立弘历为太子。所以弘历成为太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有人甚至猜测康熙立雍正为太子,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喜欢弘历。

事实证明,康熙和雍正没选错。他们祖,父,孙创造了康雍乾盛世—落日的余晖。


我是牛油果呀


题主指的三个儿子应该分别是老三弘时、老四弘历(即乾隆皇帝)、老五弘昼。

其实题主的问法有些不太对,因为皇帝总要选一个继承人,选谁都有可能,不能说“偏偏选中乾隆”,乾隆又不是晋朝那个傻子皇帝,被选中也属正常。

要说为何选中乾隆,肯定还是其本身有过人之处,优于其他二人。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儿童时期就表现聪慧,很受康熙帝的喜欢,传说康熙之所以传位雍正也有乾隆的原因,就像明朝成祖朱棣最后传位于朱高炽也有朱瞻基的原因。

再说老三弘时,老三是雍正继位后实际额长子,雍正早期乾隆年龄较小,老三也曾代雍正处理过一些政务,但是老三犯了个大错就是在雍正处理八爷党之时,替这个八叔鸣不平,这一下就把雍正得罪死了,将其宗室都罢黜了,让其转至老八一脉,雍正五年弘时忧愤而死(野史说雍正下令处死)。

再说老五弘昼,有名的荒唐王爷,做生祭,吃供奉都是他干的事。没什么好的表现,更不可能选为继承人。最后只剩下老四弘历了。


天佑光明


雍正会选中选乾隆其实并没有什么意外的,当年康熙在位时就很喜欢所以乾隆,这也为雍正继位赢得了不少分数,除了康熙的疼爱外还有就是后宫的较量,乾隆的母亲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甄嬛,雍正对这位甄妃还是比较宠爱的,自然也就对乾隆多看几眼。 再有就是 个人能力的比拼,乾隆无论时候学习成绩还是骑马射箭都要好于其他兄弟,在乾隆这么多的优势面前,老三弘时面临的压力自然会很大,所以弘时联合了重臣隆科多,这也正是犯了雍正的大忌,招来了雍正的清洗。 这时乾隆自然就没有了对手,所以在这些因素下能够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也就只有乾隆了,个人意见,不知大家觉得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