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赴港上市潮将创香港IPO纪录?A股市场发行CDR或从港股抢走部分资金

赴港上市潮将创香港IPO纪录?A股市场发行CDR或从港股抢走部分资金

在港交所为内地独角兽量身定做一套上市规则后,香港迎来了IPO热潮。目前,包括小米、滴滴、中国铁塔赴港上市基本上已板上钉钉,《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每家公司都寻求融资500亿美元。若结果果真如此,那么将创下香港金融市场年度IPO融资纪录。不过,CNBC指出,内地即将推出的中国存托凭证(CDR),可能会削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赴港潮之前,许多中国科技企业的首选上市地点是纽约,为了给内地金融市场分享上市红利的机会,今年5月4日,证监会发布了《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意味着CDR的推进工作进入实操落地阶段。

所谓CDR,是指在境外(包括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将部分已发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当地保管银行,由中国境内的存托银行发行、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以人民币交易结算、供国内投资者买卖的投资凭证,从而实现股票的异地买卖。

有分析认为,内地的这一举动,可能会削弱香港在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最直接的结果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未来会更多选择发行CDR,而非在香港二次上市。

不过,光大银行驻香港策略师Kenny Wen表示,在CDR计划公布后,港交所股票初期承压下跌,但随着相关计划更多细节披露,人们的担忧有所减弱。这主要是因为,达到CDR发行条件并不简单。根据证监会的规则草案,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要发行CDR,市值至少要达到2000亿元(313亿美元)。

根据星展集团上月的调研报告,目前,只有5家上市公司——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和网易——确定达到发行CDR的要求。此外,集团分析师表示,一些还未上市的公司,包括蚂蚁金服和陆金所,如果有意参与,也“应该能满足”要求。

另一部分人不那么担心的理由是,CDR和港交所的目标人群不同。香港主要是企业筹集国际资金的地方,而CDR针对的主要是内地散户投资者。普华永道香港资本市场服务合伙人Eddie Wong认为,鉴于这种明显的差异,香港不太可能因内地市场变化失去业务。相反,预计新规将使香港和内地的资本市场更具互补性。

Eddie Wong向CNBC表示,具体而言,现在至少有5家大型公司在准备在港进行IPO。他估计,其中至少有2家公司的融资规模达到1000亿港元(合127亿美元)。Kenny Wen认为,即将推出的CDR,以及将在6月1日到来的A股“入摩”,确实会导致部分资金流入内地,但是其对香港的消极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显现出来,也许需要5-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