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抗日時期,我軍吃的伙食和日軍的伙食都是什麼?對比下差距有點大

中國有句古話,人是鐵,飯是鋼,尤其在戰爭時期,糧食可以說是非常寶貴的東西,沒有糧食,士兵就沒有戰鬥的動力,會處於萎靡不振的狀態,而且體力跟不上也會影響戰鬥力!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在抗日戰爭中,我軍和日軍伙食的對比差距。

抗日時期,我軍吃的伙食和日軍的伙食都是什麼?對比下差距有點大

在抗日戰爭,當時的中國經濟水平非常落後,能夠吃上飽飯日子就算過的很不錯了,中國軍隊的伙食主要以粗糧為主,菜基本上都是野菜,即使有大米也只能熬成粥,沒有什麼營養,勉強用來填飽肚子,大多情況下都是吃不飽的,很多情況下,只有打了勝仗之後才會有開慶功會改善伙食的機會,即使在慶功會上,士兵們也只能多吃些白米飯,沒有什麼雞鴨魚肉的葷菜,不過在那時,吃上白米飯對於抗日戰士們來說,已經是很滿足的事情了。

抗日時期,我軍吃的伙食和日軍的伙食都是什麼?對比下差距有點大

而日軍的伙食又是怎樣的呢?和中國軍隊伙食恰恰相反,可以說基本不在一個水平上,當時日本組建的隊伍是工業化的軍隊,伙食方面多種多樣,每天各種營養罐頭作為伙食(抗戰時期,繳獲日軍的軍糧罐頭也成了戰士們改善伙食的好東西。),後勤部會源源不斷地供應,以提升士兵的體力,夏天日軍會吃到爽口的西瓜,而我軍很少能吃到,大多隻能喝井水解暑,日軍在空閒的時候會去打獵,吃一些野味,而我們士兵卻不會將子彈用在打獵上,留著子彈殺敵才是最重要的。

抗日時期,我軍吃的伙食和日軍的伙食都是什麼?對比下差距有點大

眾所周知,日軍掃蕩期間,所到之處基本都要掠奪乾淨,那些百姓家中的糧食,家養的牲畜也都會被帶走,不一例外的都成了他們的伙食,吃飽就有力氣打仗,雖然我們沒有敵人吃的好,但是我們的戰鬥精神卻是他們比不上的,所以在眾志成城之下,我們才將侵略者打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