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黄权冲


时光倒流千年,停在那旖旎多情,风月成韵的大唐,入耳声声佛音,眼前檀香徐徐,高阳公主和辩机大师,一念情缘起,一念情劫生,岁月穿梭千载,他们的故事始终不朽,至今广为流传。

高阳公主的爱情是凄美的,今时今日读来更是令人唏嘘不已,那年桃花灼灼,大唐最美艳高贵的高阳公主,纵马郊外,山水之间,一间草庐里遇见了命中注定的男子辩机,他一身素衣,眉眼温和,不过初见,就让眼高于世的高阳沦陷在他的眼眸里。他们郎才女貌,一双璧人,可是,这是一段禁忌之爱,他们之间隔着皇家身份,僧家禁忌,彼时的高阳已为人妇,皇上亲自赐婚,嫁的是大唐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而辩机,他是道岳法师的得意门生,佛家子弟,修的是大乘佛法。饶是如此,在爱情面前,高阳的炙热疯狂烧毁了所有清规戒律,彼此以朝生暮死之心守候在一起,缠绵悱恻,这样的时光,一晃数载。公元645年,辩机被玄奘大师挑选为译经僧人,在去弘福寺长住前夕,高阳公主将自己的“金宝神枕”送给他,希望能慰藉相思,可是没有想到,四年后,这只镶满珠宝的玉枕,被小偷偷去,贼人被抓后,官府根据小偷的招供,一番顺藤摸瓜后,一本奏章呈到了唐太宗李世民面前,高阳公主和辩机私通一事,天下传的沸沸扬扬。太宗立即下令,腰斩辩机。四载相思,当日一别竟成诀别。辩机被处刑那一日,长安城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百姓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这个年轻有为,温和如玉的辩机居然会和公主私通,生活淫乱,而那一日的高阳公主在唐太宗寝门前苦苦哀求,那是她之中最狼狈,最绝望的一天,可她昔日最疼爱她的父亲却对她闭门不见。

这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最终徒留一声叹息,只是这惋惜背后,却也是疑点重重,且不说唐朝世风开放,皇室对情爱之事更是格外宽容,而高阳公主作为大唐明珠,既然她和辩机情投意合,唐太宗完全可以成全他们,就单单来说,哪怕唐太宗顾及皇家颜面,也碍于房家面子,必须处置辩机,按照大唐律法,私通罪的罪犯处以流放一年半为刑罚,辩机也罪不至死,可他却是被动用了腰斩这样的极刑,实在很难不去猜想,辩机之死背后,是不是还有不为人知的隐情?答案是肯定的。

辩机并不是非死不可的,可是,他又必须死,并不是因为他和高阳公主的私情,而是因为他是个僧人,他信佛。

或许是受《西游记》的影响,在大众的印象里,大唐礼佛,唐太宗还派玄奘大师去西域求取佛经,后来又兴师动众译经。可鲜为人知的是,这并不是历史全部的真相。事实上,李唐朝统治阶级最为推崇的是道教,他们以老子后人自居,利用道教的来维持唐朝皇权的正统性和神圣性。而玄奘大师,当年也并不是受皇命所托出使西域,他其实是偷渡过去的,贞观初年,唐王朝一度封闭河西一带,严禁百姓擅自西行。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于贞观三年九、十月间抵达瓜州晋昌城,瓜州刺史独孤达,州史李昌被玄奘西行真意深为感动,违背朝廷旨意,当面撕毁追捕玄奘的牒文,玄奘由此才出玉门关,渡葫芦河,到西突厥、阿富汗,南下巴基斯坦、北印度的佛教圣地——那烂陀寺。

五年之后,玄奘载书而归了,面对这样一位公然违反朝廷禁令,而且还是佛教子弟的高僧,唐太宗心里恨的牙痒痒,却又只能不动声色,毕竟当时玄奘名满天下,要把他就地正法,舆论压力他也扛不住。可偏偏玄奘不见好就收,他请求借助朝廷的力量去完成翻译经文这项浩浩荡荡的工程,唐太宗一开始是婉拒的,几次三番的不给玄奘正面回答,直到玄奘和他做了一个交易,这个交易是什么呢?答案就藏在《大唐西域记》里,这本书里全是西域风土人情、政治、历史、文化等,最重要的是,唐太宗通过它,能间接还原西域路线图——在冷兵器时代,地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以后的军事大有益处。

佛教在当时已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与此同时,在百姓看不到的地方,佛教和道教的矛盾日益尖锐,唐太宗虽然表面上支持翻译经文工作,心里其实也在琢磨怎么样控制眼前的局势。就在他左思右想,没有一个好的锲机的时候,高阳公主和辩机事发,辩机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了唐太宗打压佛教的一颗棋子。

而一切,也正去唐太宗所预想的那样,一时之间,天下悠悠之口,都在唾骂辩机为“淫僧”,连带着,对佛教也开始怀疑,就连他们之中优秀的僧人都如此不堪,何况其他人?百姓对佛教的信仰多少减去三分。

辩机死后,从唐太宗对高阳的一系列行为来看,他是有意弥补这个亲生女儿的,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公主终于不用去和亲,不用沦为政治牺牲品,在唐太宗的本心里,是希望自己最宠爱的高阳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所以,他把她许给了长安最好的人家。可最后,他还是牺牲了高阳一辈子的幸福,于心有愧,所以唐太宗最终还是没有再过多追究高阳公主的过错。而历史的风沙也慢慢掩盖住了这一个的秘密,或许这对辩机和高阳公主来说并不公平,而且残忍,可在那个年代,他们没有选择。唯一幸运的是,他们的爱情没有被历史希望,唐人虽已没,千古有余情。


亭殿阁


这个还能怎么看?无论怎么看都是耻辱呀,尤其是辩机还是一个大和尚,别说什么追求自己的爱情,要知道高阳公主还是一个有家室的女子,辩机不用说,他做这些事明显是违背教义的,即便是现在都无法接受他们的偷情,更何况是古时候呢?当然唐朝的时候社会风气开放,由其是皇家经常发生这种事情。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儿,唐太宗非常的宠爱她,在其年仅十六的时候,唐太宗就把她嫁给了一个叫房遗爱的人,这个房遗爱比较闷,所以高阳公主不怎么喜欢他,高阳公主每天都是出去打猎游玩,有一天高阳公主就看到了辩机和尚,不知为何高阳公主就对他动了心,他对辩机和尚展开了攻势。

辩机从小到大哪接触过女人,不出三天便跪倒在高阳公主的石榴裙下,两人好上了之后整日在一起厮混,房遗爱也觉得奇怪,自己老婆整日不知道去干嘛,值得一提的是房遗爱还是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根据调查发现,高阳公主每次出去都是偷情的,他知道这件事之后不仅没有大怒,还帮高阳公主。

他帮高阳公主,所以他干什么高阳公主也不管,一直到后来有个窃贼盗了辩机的家,官府捉拿窃贼后发现赃物里有个非常奢华的枕头,官府知道这是皇家御用的,追问之下找到辩机,没多久全天下都知道高阳公主和辩机在偷情。

唐太宗知道后直接将辩机给腰斩了,有趣的时候后来高阳公主还和房遗爱后来还参与了谋反,让人感慨皇家太乱,他们两也因此被高宗给杀了。有人要说高阳公主和辩机是真心相爱的,即便是真心相爱,可是这也是为人所不齿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贞观二十三年,长安城发生了一起离奇的盗窃案件。长安弘福寺被盗,窃贼卷走了寺庙中的金宝玉枕。盗贼被缉拿归案后,玉枕落到了官府手中。官府中有人认出那件玉枕是皇室用品,向盗贼逼问玉枕的来历。那盗贼受不了严刑逼供,就供出了宝物来自于弘福寺辩机和尚的禅房。由于牵扯到皇家,办案的官员不敢怠慢,立即将宝物上呈给了宫内。唐太宗李世民派御史彻查此事,最终牵扯出了当朝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之间的惊天丑闻。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爱女,在宗室诸位公主中排行第18(一说17),性格开朗,容貌姿美,素来受到太宗皇帝的宠爱,这也导致她从小养成了恃宠而骄的性格。在她15岁左右的时候,她就被唐太宗许配给宰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河东房氏本身就出身望族,特别是房玄龄执掌中央长达16年之久,按理来说高阳公主嫁给他的儿子房遗爱是件很寻常的赐婚事件。可是这位高阳公主生性风流,不喜欢公子哥儿出身的房遗爱,反而与弘福寺里相貌英俊的辩机和尚勾搭成奸。那位辩机和尚也不是普通和尚,正是高僧玄奘(唐僧)的嫡传弟子,曾经帮助玄奘完成《大唐西域记》的编写。两人干柴烈火,情深意浓,也顾不得身份悬殊。高阳公主后来还特意将自己陪嫁的金宝玉枕送给辩机作为定情信物,这才牵扯出了后来的盗窃案。

唐太宗李世民对此极为震怒,认为皇室威严扫地,他下令将高阳公主的几十名婢女全部处死,又将辩机和尚腰斩,把高阳公主圈禁起来。高阳公主对于父亲处死辩机的事情十分不满,父女间最终反目成仇。这年冬唐太宗病死,高阳公主去送葬时连眼泪都没有流下一滴。(《新唐书》)

唐高宗李治即位,本来还十分同情他这个妹妹的遭遇,宽恕了她以前胡作非为的事。可是在永徽4年,高阳公主怂恿丈夫房遗爱与哥哥房遗直争夺爵位,还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唐高宗让长孙无忌来彻查此事,长孙无忌却意外发现房遗爱、高阳公主等人牵扯进了荆王李元景的谋反案。唐高宗极为愤怒,立即下令严惩不贷。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将高阳公主赐死,而吴王李恪、荆王李元景全部被杀,株连甚广,成为唐高宗初年的冤案之一。



高阳公主并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她的荣耀只是伴随着父皇李世民的恩宠而存在,随着李世民的去世而消亡。因此,她无法与后世的武则天、太平公主这类政治家相提并论。她在私生活上的混乱表明了当时的民风还较为开放,伦理约束力不强。但她的不幸遭遇也跟她自己娇纵的性格有关。不过,没有进入大唐权利中枢的她也只是权利斗争的牺牲品而已。


世界人文通史


男欢女爱本是人之本性,就如同人要吃饭,要睡觉一样。

是人就有私欲,所谓温饱思淫欲,就是这样来的。

但是,在封建社会,尤其是那个男权至上的国度里,像高阳公主这样公然勾引辩机和尚的事,我们还是要谴责的。

你说,你若是尚在闺中,没有出嫁,看上了一个和尚,两个人也确认过眼神,是要找的对的人,这也无可厚非,让和尚还俗娶你就是了。

可是,你高阳公主明明就是有老公的呀。

说白了你这就是公然的给自己的老公戴绿帽子,再说了你也不是出生在寻常人家呀,一点公众影响都不注意。

你可是生在帝王之家,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你这么随便,让你的老爹,那个天底下最有权威的男人,知道了你这样胡搞,试问你让他颜面何存呀?

想必大家对高阳公主的身份很疑惑吧,她到底是谁呢?

高阳公主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而且她的老公公就是唐朝初年有名的宰相房玄龄。

高阳公主的老公叫房遗爱,房遗爱是房玄龄的第二个儿子。

那么高阳公主是如何遇到真爱辩机和尚的呢?她的老公知道她给自己戴绿帽子之后,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其实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相识的时候,房遗爱是知道的。

那一次高阳公主和老公房遗爱去打猎,在打猎的路上,高颜公主遇到了小鲜肉辩机和尚。

然后高阳公主就对辩机和尚一见钟情了,这件事对于辩机和尚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呀。毕竟是堂堂大唐的公主,这个人间少有的金枝玉叶,看上了一无所有的自己了。可以说这是能让祖坟上冒青烟的事情呀。

两个人自结实之后,就互相看对了眼,表达了爱慕之心。

从此,两个人就在一起过日子了。

要说有第三者插足,作为老公的房遗爱怎么会答应呢?

这还要说人家高阳公主会办事,我不是包养了一个美男吗。你也不用眼红,我额外赏赐给你两个美女不就行了。

就这样房遗爱得到了两个美女,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追究此事了。

可是,这种事情早晚会败露的呀,若是事情败露了又要怎么处理呢?

这要是传出去,还不让皇帝和宰相,在百姓面前丢尽了脸呀。

你还别说,这件事还真的被传了出去。就在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同居了几年后,这件事被告到了唐太宗那里。

唐太宗这个气呀,真是家门不幸,怎么养了这么个水性杨花的闺女。

但是,他又不能把自己的女儿给杀了。

那只好拿辩机和尚出气了,唐太宗下令,把辩机和尚给抓了起来,杀了头。

这件事才算完。

话说高阳公主的小鲜肉被老爹弄死了,她是怎么个反应呢?

从此,她就恨死了老爹李世民。也不给李世民说话了,到了李世民死的时候,她都没有流一滴眼泪。可见,李世民杀辩机和尚对她造成的伤害有多深。

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本就不是一路人,即使勉强在一起,也不会长久。

毕竟这个世界还是有法礼存在的,一切肮脏的事,终究会暴露在阳光之下。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说的就是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孽缘,仅此而已。


史学达人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的关注和点评。

我是辩机,十五岁出家,是会昌寺的主持,在大唐贞观皇帝在位的时候,拜一代佛门高僧玄奘大师为徒。协助师傅翻译佛经。深得师傅的喜爱和重用。同门师兄弟都说我是唯一可以继承师傅衣钵的人。

但一切都在那一天改变了,我生命的轨迹从此改变。我从一个佛法高深,前途远大的佛门高僧,变成了一个破戒的和尚,破荤戒。破色戒。起贪念。如此堕落,如此颓废。这所有的罪责首先都怪我,怪我不守清规戒律。不守佛门之则。成为佛门败类,是他们嘴里的淫僧。但这一切的一切都起因于那个女子,那个美丽的而魅惑众生女子,她是大唐的公主,贞观皇帝的女儿,宰相的儿媳。高阳公主。

我最初开始认识高阳时候,她已经二十多岁了,已经是为人夫,为人母。高阳很奔放,很高傲,当然额是很美丽。但我初次遇见她 的时候,高阳和他外貌臃肿的丈夫出门打猎。而我在附近的茅屋里做禅,这是我和高阳的第一次相遇。我从她美丽的眼睛里看到了的哀伤,也看到了无奈她是皇帝最宠爱的女儿,是宰相的儿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难道还不幸福吗。但我意料不到是,高阳遇见我的时候,她的眼睛里立即充满的兴奋和异样。立即开始闪烁灵动的光辉。后来,高阳的告诉我,她从我的眼里也看到了羞涩和爱慕。会吗?难道第一次我遇见她的时候都动心了。那个时候就犯了色戒。不会的,我是玄奘大师的高足。未来的大唐第一高僧,再说,高阳是谁,贞观皇帝而女儿,宰相的儿媳。她怎么会看上一个和尚。

但事实却无法改变,至少我彻底地改变了,从一个高僧变成了一个自己都唾弃了的淫僧,从一个本应成为高僧的出家人变成了勾引有夫之妇的龌龊男人。但必须指出的是,一切都是高阳勾引我的结果,我至少没有主动侵犯过她,但也必须得承认,我也深深地爱上这个外表看上幸福,而实际上婚姻并不幸福的公主。我很难相信,大唐最杰出的宰相房玄龄怎么会有这样一个愚蠢的儿子,对了,高阳的丈夫叫房遗爱,既无情趣也无能力。我很理解高阳为何对他不懈表情。任何一个男人都会对绿帽子愤慨,但房遗爱没有,当我和高阳在一起的时候,他会给我们把风。封堵消息,可真是个可人啊。高阳在我的劝导之下,把自己的两个婢女送给房遗爱做妾,房遗爱很高阳,但他不知道是我的主意。这也许是我对他有所愧疚的表现吧。

但必须要说的是,我每天都生活在矛盾之中,极其痛苦,当翻译和诵读佛经的时候。我是得道的高僧,而晚上,我又成为触犯戒律的僧人,我多次想摆脱这种纠缠。但高阳始终不答应。,当然。我也已经是欲罢不能了,我也觉得我自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种生活。确切的说,我也我喜欢上了高阳,佛法的高深也无法阻止我对高阳的迷恋。为此,即便来生下阿鼻地狱我都愿意。那天晚上,高阳送给我 一个礼物,是他父亲,就是贞观皇帝送给他的一个玉枕,如果能够玉枕睡觉,可以养心明目,我偷偷和高阳说,如果能够遇见你那是最好的。但我不会想到,这个晚上是我和高阳 的最后一面,我无法想象。如果知道最后的结局,我一定会拒绝这个不祥的礼物。

玉枕送我的第三天失盗了,我没有在意,高阳送给许多礼物,我没有在意。但意料不到是。事情过去不久,我就被官府缉拿了。面对官府的问询,我吓瘫了。与公主和宰相的儿媳通奸是多么大的罪责,何况我还是个和尚、对我是个和尚,现在我也许才意识到我是个和尚。很快。皇帝陛下的判决下来了。我被判以最惨烈的腰斩。我没有怪罪皇帝,这是我罪有应得,我甚至是有些感激那个窃贼,让我早些结束这个浪漫但不应该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我并知道以后发生的事情,高阳曾经为了我的事情向他 父皇苦苦求情。但皇家的威仪不许有这样的丑闻,功勋家庭也需要颜面,而我这个不守清规戒律的和尚就是他们发泄对象。从此高阳就深深地恨上了他的父皇,当他父亲驾崩的时候她没有哭泣,她要报复。但一个没有任何头脑的公主很快被别人利用,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她的丈夫房遗爱,包括她自己因为“谋反”都被赐死了。而赐死高阳的就是她喜欢哥哥。大唐的第三位皇帝。

我不知道如果再有一次这样的机会我会怎么办,是远离高阳,远离长安,还是保证那个玉枕不会丢失。还是精研佛法成为和师傅一样 的僧,我不知道,真不知道,但有一点我可以告诉你,高阳很可爱,我也很爱高阳。


清水空流


唐朝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公主,比如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以及这个题目中提到的高阳公主。

这些公主,都不是省油的灯,不但私生活特别任性,还动不动就参与造反,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不折不扣的“作女”。

因为太作,往往难以善终。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高阳公主最终都因参与谋反而被杀。其中安乐公主被杀时只有26岁。

在这种背景下,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偷个情,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大事情了。

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暗度陈仓时,她其实早已经结婚了。她的丈夫,是大唐名臣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

根据经验不难看出,这应该属于包办婚姻和政治婚姻。皇帝为了拉拢重臣,就与他联姻,把女儿嫁给了他的儿子。

对于父皇为自己挑选的夫婿,高阳公主并不太喜欢。因为房遗爱是个典型的武将,而高阳公主是个文青。

俩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聊不来。

正是在这个情况下,高阳公主偶遇了辩机和尚,然后双双掉进了爱河。

实事求是的说,辩机和尚是个十分优秀的和尚,尤其是富有文采,温文尔雅,正对高阳公主的胃口。

还有一个隐秘的原因是,古代妇女貌似对和尚特别感兴趣。不管是史实中还是文学作品里,经常能看到古代妇女与和尚偷情的故事,比如《水浒》中的潘巧云与裴如海。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高阳公主被辩机和尚迷倒了,然后出轨了,双宿双飞。

此事怎么暴露的呢?

源于一起盗窃案件。

有一个小贼,到辩机和尚的禅房里去行窃,偷到了一个女式的玉枕。小贼被抓后,审讯的官差对于和尚房间里出现女式玉枕这件事特别感兴趣,便把辩机和尚请来询问。

辩机和尚的心理素质有点差,一张口就把高阳公主给卖了。于是,二人偷情的事情就曝光了。

此事曝光后,最愤怒的不是房遗爱,反而是高阳公主的父皇——太宗皇帝。他一生气,让人把辩机和尚给腰斩了。

好好的和尚不念经,无故招惹贵族少妇,最终命丧黄泉,也算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吧。


趣谈国史


扯,题主题目都错了,错得没有常识啊。

我也是一名皈依弟子,必须得给你拨乱反正了。这哪里是什么禅门公案?辩机是玄奘弟子,根本不是禅宗,而是唯识宗的弟子,公案本义指公文案牍,官府文件。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

大家知道,达摩祖师一花开五叶,功到自然成。禅宗自唐宋以来形成一种风气,禅宗又不著文字,非常重视对前代宗师间典范言行的教化启迪意义,或者创设一些特殊的言行,曲折地阐发禅宗某些特定的教义、规则,其中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思辨的禅机和独特的佛家意趣,修行真谛。这种被记录下来的高僧大德言行,由于具有如政府公案那样的权威性,同时又作为后学参禅的重要资料,可以供学禅者研究参考,启发思想,定夺宗门是非,达到开悟定慧,所以禅家亦把它称做公案。


所以,禅门公案一定是包含了高深佛理的言行故事,例如僧问青原:“如何是佛法大意?”源云:“卢陵米作么价?还有苏东坡的“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的故事才算得上是禅门公案。不是讲跟佛家有关的故事,连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偷情出轨野合也成了公案?简直荒天下之大谬,不知道出题的人是否有一点基本的佛家常识。


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留下的故事,其实是太宗宠爱的女儿,生性风流,勾搭玄奘高徒,破和合僧,败佛法,然后酿成惨案,奴仆被杀,僧人被杀,又谋反和镇压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如果真要说是佛家故事,那也应该是因果报应的故事,而非包含玄机义理,修行真谛,顿悟法门的禅门公案。

至于如何去看待,我觉得可以当因果故事看待,也可以当出轨故事看待,还可以当一代野蛮骄横风流公主的作死史看待,或者按另一个说法,一位自由女性的不伦之恋看待,但绝不是禅门公案来看待。


我是文艺的,也是犀利的“李艺泓非虚构写作”,欢迎大家关注我


李艺泓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的女儿,与当时的辩机和尚发生了一段爱情故事,属于婚内出轨,最后因为一个枕头被发现公之于众,李世民下令腰斩辩机,高阳公主随后也被赐死。我怎么看?羽评君以为这段禅门公案应该从三个人物去入手,分别是高阳公主、房遗爱、辩机。

一:喜欢温柔浪漫的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他把高阳公主许配给了宰相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一开始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的感情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后来高阳公主发现房遗爱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对象。精神上早已经出轨了,从小受到的教育导致高阳公主空前开放的性格。就因为一次和房遗爱外出打猎遇到了辩机和尚,辩机和尚的言行举止、样貌清秀、富有才华都让高阳公主如痴如醉,第一次见面就跟人家好上了,在后面的日子,两人经常私会缠绵,出身高贵的高阳公主怎么会在辩机和尚的茅草屋住的习惯,于是把自己最心爱的枕头也搬了过去,没想到却因为这个枕头让事情败露。有个盗贼被抓,而这个装饰豪华的枕头便引人注目,在严刑拷打后说出了枕头是在辩机和尚那里偷的,李世民知道实情后腰斩了辩机。




二:榆木脑袋房遗爱

房遗爱比起他老爹差的不止是一条街,尤其在感情方面。本来因为高阳公主的缘故,李世民爱屋及乌,对房遗爱也很重视,可是后来因为和哥哥争夺继承权的事让李世民颇为头痛,李世民因此不在宠溺高阳公主,这件事让他们夫妻俩有间隙,然而房遗爱以为女人都爱阳刚的男人,为了补救这即将消失的爱情,房遗爱天天锻炼身体,经常外出打猎。有一次就邀请了高阳公主,就这一次直接把老婆送到了别人的怀抱,高阳公主说累了要休息,房遗爱正好想起前面是辩机和尚的住处,于是就把高阳公主送过去休息,自己又去打猎了。你说房遗爱是不是榆木脑袋,一是对妻子的不了解,二是认为和尚有戒律,可你得知道和尚也是男人啊!辩机和尚儒雅俊朗的外表和内敛蕴藉的气质,恰恰符合了高阳公主对男人的审美要求,于是乎,高阳公主“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



三:内心躁动的辩机

玄奘法师取经回归大唐后,辩机作为最早的一批译经助手,因为辩机的高才博识、译业丰富,成为了轰动一时的翻译官。为了能静下心来翻译经文,大臣许敬宗批准了辩机在外居住的请求。虽说和尚有戒律,要戒色,辩机也做到了,可是那是因为没怎么接触女性,然而高阳公主的到来,辩机被眼前美丽妩媚的高阳公主一下子吸引住了,内心开始狂热,加上高阳公主的主动,干柴烈火一下子就烧起来了。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最后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其实这三人里面房遗爱应该负主要责任,不但不及时制止,而且还帮他们偷情,如果没有房遗爱的掩护,高阳公主怎么可能一帆风顺;其次就是高阳公主的热情豪放,内心不甘寂寞;最后只能怪辩机定力不足了。


猫眼观史


一个毛贼引发的惊天大案,这也算得上史上最有成就感的贼了,一个贼居然牵涉到了佛门,皇家,公主,唐玄奘,李世民,所以这些名人都在这一场漩涡中焦头烂额,这个毛贼早就不重要了,只剩下帝国权力核心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

高阳公主,李世民最疼爱的女儿,辨机,唐玄奘最喜爱的弟子,唐僧取经归来,荣耀备至,经常伴随李世民左右,常出入宫中为李世民及皇室讲经说法。而唐玄宗身边带着的就是他非常喜爱的徒弟辨机,唐僧翻译佛经一个非常重要的助手。



结果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高阳公主和辨机私通,还把自己的“神禅玉枕”送给了辨机,一段因缘,如果不是因为身份悬殊,也算的上知郎才女貌,只可惜一个是公主一个是和尚。

最致命的不是身份,李世民是伟大的政治家,做事情当然不会那么冲动,他最后给辨机定的是腰斩,一个比杀头更残酷的刑罚,除了他们身份悬殊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使得李世民必须这么做,哪怕他是唐玄奘的徒弟。

高阳公主是和房遗爱定了亲的,定亲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的公公是房玄龄,李世民最器重的宰相,你说未来儿媳妇做出这样的事,让未来的公公脸面往哪里放。

辨机必须以最惨烈的方式死去,玄奘也受到了重大的打击,翻译佛经的工作也收到很大影响,从此玄奘再也无心积极参与政治,身心俱疲。

一段缘分,一段公案,一场悲剧,一次意外,命也,缘也~


昭烈名臣


《新唐书》记载“初,浮屠庐主之封地,会主与遗爱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更以二女子从遗爱,私饷亿计。”这是宋代《新唐书》记载的高阳公主与辩机私通事件的细节,说高阳公主和辩机是在公主封地打猎的时候见面,然后就在帐中发生了淫荡行为。而且从这个记载来看,高阳公主的丈夫房遗爱也知道这事,为了堵房遗爱的嘴,高阳公主私下给房遗爱钱上亿,并且送给房遗爱两个女子。

公主的公公是大唐名相房玄龄。房玄龄善谋,和杜如晦合称为“房谋杜断”。善于谋国的房玄龄难道不善于谋家?高阳公主和辩机私通如果连房遗爱都知道了,房玄龄会不知道吗?假如真有高阳公主和辩机私通让房玄龄知道,以房玄龄的谋略一定会悄无声息地把这件事处理好,不会任事态发展到无法收拾的程度。

再看高阳公主父亲唐太宗的态度。一直到房玄龄去世时,太宗临视,与房玄龄诀别时,因为房玄龄劝谏东征的事,唐太宗对女儿高阳公主赞房玄龄,“病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可见对房玄龄和高阳公主一点芥蒂也没有。如果高阳公主真和辩机私通,房玄龄知道了而不告诉太宗皇帝,太宗皇帝知道了房玄龄帮着公主隐瞒,不可能不怨恨房玄龄。看房玄龄临死前还要劝谏未了之事的脾气,也不像是会替高阳公主隐瞒的人。太宗对公主如此称赞她的公公,可见还是和高阳公主非常亲近而信任她的,如果真有私通事件,还会这样吗?

另外还有一个人,就是房玄龄的夫人,据说是出了名的暴脾气、醋坛子,连唐太宗赐给房玄龄的美人都敢打出去。就这样的脾气,如果真有高阳公主与辩机私通的事,婆婆会放过儿媳妇吗?连皇帝光明正大所赐都敢打出去的房夫人怎么会允许公主这种私通的污行?房夫人怎么会允许自己的儿子房遗爱戴绿帽子?

种种推测,感觉高阳公主是被泼了一身污水,连带着辩机也得了污名。早于《新唐书》的《旧唐书》记录了房玄龄临终病笃时太宗探视,对公主称赞房玄龄忧国,而没有记载高阳公主和辩机有私通的事。

那么高阳公主为什么被泼了一身污水呢?

据史书记载,房玄龄死后高阳公主希望丈夫房遗爱能继承爵位,但房遗爱是房玄龄第二子,爵位应用房玄龄长子房遗直继承。所以高阳公主就污告房遗直对她无理,希望能因此而取消房遗直的继承权。这一举动引来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奉命彻查,而彻查的结果是房遗爱参预了谋反。

这桩谋反案的谋主是唐太宗的异母弟弟荆王李元景。不只房遗爱家被牵连进去,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唐太宗第七女巴陵公主都被牵连进去。于是高阳公主夫妇、巴陵公主夫妇、吴王李恪都在这场谋反案中被清洗了。

但这一桩所谓的谋反案,很有可能是长孙无忌为了自己的外甥高宗李治能够坐稳皇位而对李唐宗室的屠杀。有种观点认为,在这一宗谋反案中,辩机的作用是占星而帮助高阳公主施巫蛊之术。

荆王李元景后来又被追封为沈黎王;巴陵公主后来又被追赠为北景公主;吴王李恪也在武周神龙元年被平反昭雪。只有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夫妇没有被平反过。

如果真的是谋反,为什么高宗和武则天夫妇后来一一为此案中人平反追封爵位?作为主要谋反人的房遗爱,如果是个连自己妻子私通都不敢管的人,还有什么能力去谋反?长孙无忌老谋深算,难道不知道像房遗爱这样的懦弱的性格,而且只是个没有政治资历的贵胄公子,怎么可能谋反成功?

高阳公主显然是性格比较强势,又曾是太宗爱女,与太宗其它子女的地位差异很大,很有可能因此而遭受长孙无忌的忌讳,所以被清洗,而因此被泼了污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