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刘备是小人吗?

刘备是小人吗?

世人都认为刘备是一个忠厚的君子,唯有曹操说他是“外君子,内小人”。不得不承认,曹操的眼光最毒,看人很准。从创意草鞋工作室创始人一路走到蜀国之君,连续创业者刘玄德先生当得起小人这俩字。

我举几个例子,来说说为啥刘皇叔这样浑身塞满好人卡的正面人物也是个小人。


第一,口口声声匡扶汉室,心心念念自立为王。

刘备是小人吗?

刘皇叔动不动就时候要伸张大义于天下,可是作为刘家人,也没见他为汉帝做过什么贡献,最常干的事情就是在阵前摸出血书衣带诏声情并茂的扮演一回朗读者。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自己家谋福利,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也是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君不见北方传来汉帝驾崩的消息,真假都还没有核实。刘老板干哭两嗓子之后赶忙竖起了建国的大旗么?最为不堪的是,想当皇帝没有错,想当皇帝又装作不想当皇帝,推三阻四的谦让好几回,骂了劝进大臣之后,才扭扭捏捏坐上心心念念的王座,这才有点凑不要脸的感觉呢。我要是那几位大臣,劝说挨骂之后,老子就不再劝了,让刘备干着急,把他气成肺气肿!

第二,刁买人心,愧对赵云。

刘备是小人吗?

三国里面最委屈的就是常山赵子龙,一生本领不能建功立业,被刘备耍了一辈子。长坂坡单骑救主,把阿斗送还刘备,刘备伸手要摔儿子:为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说实话;刘备这场戏演得实在有点过了,李渔点评这一段就说:玄德果然奸滑。老百姓讲的更明白:刘备摔儿子——刁买人心。而赵云更着刘备一辈子打江山,始终没有提拔机会,还傻乎乎的一头白发还去给刘家奉献余热,一生木有封侯,最后还是傻皇帝刘禅良心发现,在他死后追封了顺平侯。

第三,双重标准,愧对孔明。

刘备是小人吗?

作为一个创业者,刘玄德特别擅长做思想工作,用语言留住人。最典型的的就是对待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时候要死要活的求人家: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诸葛亮出山之后,两人好的差点没穿一条裤子,睡觉都在一张床上,把孔明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可是在心里面,刘备还是把诸葛亮看做外人的,真正的自己人,估计只有关羽和张飞俩弟兄。因此当关羽中计挂掉之后,刘备脑袋进水要打东吴,就连赵云这样的武将都知道打不得,诸葛亮上表劝阻,结果刘皇叔直接把意见簿摔在地上:朕意已决,再谏者插剑为令!等到出征之后,部下让他画影图形,听听诸葛亮的军事建议时,老刘头桌子一拍:朕素知兵法,又何问之?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老子不爽诸葛亮很久了!最后被东吴小朋友打的丢盔弃甲,用广东人说的话“输到脱裤”,后来见到诸葛亮之后,没有脱裤反而托孤。托孤这场戏足以见得刘备就是一个戏精,拉着诸葛亮的手:我儿子能干就干,不能干,你来干!结果把诸葛亮吓得肝儿颤。李挚说了:只此一语,便夺孔明之魄。玄德之奸雄哉。

刘备是小人吗?

总结:春秋无义战,三国何尝不是如此。认为刘备是君子的,那是中了三国的毒了。古今中外,能当老大的,怎么可能是君子呢?孔子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像当官,可是国王们看见他就像看见鬼一样敬而远之,能干成事的,还是得像管仲那样的人,有才也爱财,为了搞垮敌人可以搞阴谋商战,为了招商引资,可以修建官方怡红院,务实的人才能把事情做成,所以我们说刘备外君子内小人,也不完全是贬义词,小孩子才讲好坏,成年人只讲利益和结果,毕竟,人家最后创业成功了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