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董希德:心系“帮扶村”,离岗不离责

5月22日,这天正是祁县西六支村赶集的日子,小商小贩一个挨着一个分布在巷道边上,“闯过”摩肩接踵的人群,西六支村委会就在道路边上的大院中。

村委会二楼的会议室中,已经挤满了60岁以上的老人,让本就不宽敞的会议室显得愈发拥挤,此起彼伏的细语声,在大厅中嗡嗡作响,空气中跳动着喜悦的音符。

今天,他们熟悉的“老朋友”——山西省农业厅原巡视员、省福利养老机构联合会长董希德又来看望大家伙了,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山西曦晟源有限公司专程给老年人备了一份“健康礼包”,60岁以上者人人有份,健康礼包中是该公司生产的钙片、有机沙棘汁、棘时美原浆等产品,共计56万元。秉承让人民多一份健康,让山里人多一份收入的发展理念,自2011年成立以来,这个沙棘行业的“后起之秀”已累计为地方的公益事业捐赠近亿元。

作为“编外村民”,村里的大多数百姓都认识董希德,这里是他在农业厅担任副厅长和巡视员时的“定点帮扶”村,即便现在,他的心也从没离开过这里。在此期间,他和村委会干部、村民代表多次召开座谈会,共谋西六支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在岗期间,基本上1个多月就要来转一转、听一听、看一看合作社的发展情况,给大家出谋划策。现在退休了,比以前来得更勤了,平均10多天就来一趟。每次来都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想法、思路,让我们受益匪浅。”在宏艺集团党建指导员、合作社负责人郭进眼中,董希德就是个“闲不住”的人,身体闲不住、思想闲不住,“你看,今天我们就和企业家们初步达成了种植羊肚菌的协议,如果这个项目能实施,那咱们村民的收入就能再上个台阶。”

如今,村里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好。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典型的以工补农、工农共赢的发展模式。站在合作社办公楼上放眼望去,一个个苗木基地生机盎然,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农民朋友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该合作社由440户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形式组成,共流转土地2100亩,目前合作社蔬菜面积达到1100亩,其中600亩为温室大棚蔬菜,400余亩为拱棚蔬菜。合作社经营规模和经营模式已经发展成为当地乃至全省的设施蔬菜发展的标杆。

在合作社大厅中的醒目位置,悬挂着“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设施果树试验示范基地”的牌子,这是2017年6月10日,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与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举行合作发展座谈会时颁发的。“有了这块金字招牌,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了,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要发挥其试验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推广其好的经验、成果、模式,建立以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科工农融合发展平台,组建“专家+本土”技术队伍,推广一批好的技术成果。促进农业合作社与新农村发展。”

在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近几年来,西六支村本着“招商引资强村,二三产业富村,文明和谐兴村”的发展思路,全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去年经济总收入34613万元,人均收入12708元。合作社也先后被农业部、农业厅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山西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

生于1956年的董希德,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责。每次下乡住村期间,董希德都会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群众心声,同时,他也期待全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参与进来,干群同心,各方协力,共同打赢这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董希德在老有所为中,累积着生命的高度。他希望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再亮亮光、发发热。

本报记者 翟步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