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衢州失守,明朝官员着官服大骂清军,被割舌后选择这样结束生命

崇祯十七年(1644年),吴三桂在山海关引清军入关,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走向。随后清军南下,先后攻入扬州、南京、福建等地,直至最终统一全国。在抵抗清军入侵、镇守城池的明朝官员中,有很多逆天下大势而行的刚烈之士。他们最终惨死沙场,虽然很多人默默无闻,但却象征着那个时代的忠诚和内心的抉择。

衢州失守,明朝官员着官服大骂清军,被割舌后选择这样结束生命

形势图

1645年五月,南明弘光政权灭亡,随后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建重新建立了政权,史称隆武政权。隆武帝算是一位励精图治、有谋略和志向的藩王与帝王,但无奈寡不敌众,他并没有忠于他的军队,所以很快就被清军消灭。隆武帝在福州建立政权时,任命了一个兵科给事中,名叫黄大鹏,此人虽然没有名气,但是他的事迹却值得传颂。

衢州失守,明朝官员着官服大骂清军,被割舌后选择这样结束生命

隆武帝

黄大鹏,字文若,崇祯十三年(1640年)考中进士。最初为义乌知县,受到百姓的爱戴,政绩突出,改授衢州龙游县令,随后又升迁衢州道台。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逼近建宁府,杭严道按察司和建宁、浦城知县三人全部悄悄投降,清军命令衢州城的官员们投降。清军向城内喊话道:“天下大变,良臣择良木而栖,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如今天下归顺大清朝统治,已八九不离十,单凭衢州一郡岂能抵抗住清军的进攻。还不如早一点投降。”

任衢州道台的黄大鹏坚决不投降,并亲率城内军队抵抗。但是时运不济,衢州陆知府与各属县令几乎全部望风而降,投降了清朝。黄大鹏实力大挫,孤掌难鸣,最终城破被俘虏。清军攻占衢州后,各位投降或被俘虏的官员都跪在贝勒面前等待发落。只有黄大鹏身穿明朝官服挺立在人群中,鹤立鸡群一样,显得额外扎眼。

衢州失守,明朝官员着官服大骂清军,被割舌后选择这样结束生命

明朝官服

清军头目贝勒见状十分奇怪,连忙问周围手下:“那个站着不下跪的人是谁?”周围人回复说是前任龙游知县,如今是衢州道台黄大鹏。清军贝勒便走上前,问黄大鹏:“你为何不向我下跪?”不料,黄大鹏大骂清军仗势欺人,抢夺明朝天下,残杀忠良,坚决不下跪。贝勒大怒,命令刽子手将其舌头割掉。黄大鹏口吐鲜血,仍断断续续地骂。等到骂累了,便趁守兵不注意撞台阶而死。后来浦城人为纪念黄大鹏的忠义,专门筹集款项,建祭祀的祠堂年年供奉。

衢州失守,明朝官员着官服大骂清军,被割舌后选择这样结束生命

祠堂

黄大鹏的忠肝义胆赢得浦城人的尊重,一贯坚守的仁义受到历史的纪念。纵观黄大鹏的一生,有非常重要的三个节点:第一个是考中明朝进士,任命地方官县令,勤恳为民办事;第二个节点是接到南明隆武帝诏令,仓促间就职;第三个则是面对清军的诱降,毫不犹豫选择自己早年的理想——忠义。他的一生是为人们勾画出了一位坚守儒家信义的平凡英雄形象。

参考文献:《明季南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