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么看待奔驰2022年全面停产燃油汽车?

ipgks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我们一定要知道奔驰公司所说的2022年全面停产燃油汽车的含义,近几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汽车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的车企列如:宝马、捷豹路虎、大众等因为无法达到其排放标准而被陷入两难的境地,对此,各大车企都纷纷加快了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工作,从而规避了,因不符合排放标准所带来的风险。这样看来,不是说奔驰在2022年就不生产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了,而是受到欧盟环境保护法案的原因,改为生产混动和电动汽车,奔驰车的动力即有内燃机又有电力驱动,这就是所谓的电汽化(注:也就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并存),以现有的科技水平,没有突破电池续航里程和充电问题时,汽车的电动是不可能完全取代内燃机的。

1.首先我们要明白奔驰停售内燃机车这个概念是什么:

所谓停售内燃机汽车,实际上是受到欧盟最新的环境法案颁布后被迫停售了现有的燃油发动机而已。但燃油发动机本身不会停产,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减少气缸数量,从新优化气缸布局,增加一台电动机,让奔驰旗下的车型成为插电混合动力车,或混合动力车。这就和现有奔驰发动机上都有一台涡轮机一样,电汽化不代表内燃机的终结,而是帮助内燃机在更加环保的情况下,拥有更好的动力输出表现。



2.其次面我们要明白新能源车和内燃机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燃油汽车指的是传统燃油汽车,也就是不加装电动机的情况下,完全靠汽油或柴油驱动的动力系统。所谓的停售,也就是停止生产和销售这种纯燃油动力的车而已,但是问题中您提到的零配件供应问题,其实是不用担心的,现在的奔驰和其他车企,都采用模块化设计,也就是大部分零件都是通用的,相同类型的零部件在价格上都是一样的。

所谓的新能源车就是,改变了传统单一靠燃油作为动力来源的方式,但新能源也绝非是电动车的代名词,混合动力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的汽车这些都是新能源车。



3.为什么说新能源是发展主流趋势:

随着欧盟推行新的环境保护法案后,欧洲各大车企也纷纷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停售现有的内燃机。在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针对一些国家已经制订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目前工信部也启动了相关研究,将制订出符合咱们自己的时间表,对你没有看错,这意味着继德国、英国、法国等国之后,中国也要禁止销售内燃机车了!


总结:

新能源汽车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从各国已颁布对新能源车领域发展和推行的政策再加上今年的日内瓦车展就可以看出来,各大车企若想分得更多得市场,就要出台一个长远的战略,所以说奔驰2022年停售内燃机车这一战略举措,既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又表现出这个百年车企进军新能源车领域的决心!


买车家


与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主管技术研发的康林松和负责销售与市场营销的贝思格不同,让戴姆勒大中华区总裁、主管中国市场业务的负责人唐仕凯在本届法兰克福车展上登台主讲EQ品牌,已透露出戴姆勒集团对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未来的市场表现委以重任。

戴姆勒集团董事会成员、大中华区总裁兼CEO唐仕凯

法兰克福车展身处欧洲,因此德系车一直以来都是这个舞台上唱主角的不二人选,全新概念车、量产车以及车企重要战略的集中发布都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而这其中,又尤以戴姆勒集团最为聚焦外界的目光,从媒体记者围绕地水泄不通的展台就可“管中窥豹”一般知晓其受关注的程度。

汽车预言家从现场了解到,今天戴姆勒集团展台的主题围绕着旗下的一个全新品牌展开——EQ。在聆听戴姆勒集团多位董事会成员轮番上阵讲解EQ品牌概念车及未来新能源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汽车预言家发现一个令外界值得玩味的细节。

身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的蔡澈,第一个登台做总揽全局的概述是长久以来的惯例,而负责集团研发业务的康林松以及主管销售与市场营销的贝思格的上场同样是一贯的流程。在此背景下,担任戴姆勒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的唐仕凯能够在此重要场合上台发声,或许是集团在向外界传达一些深层次内涵——戴姆勒将中国视为贯彻推进集团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市场。

上台讲解EQ的唐仕凯向外界传达了什么信息?

低调务实、谦逊谨慎、亲和力十足,同时给予在华合作伙伴最大的尊重和诚意,是能够将戴姆勒集团战略在华完美贯彻,并将中国区域市场意见反馈上级的“上传下达”的实践者。这是戴姆勒大中华区总裁唐仕凯给所有接触过的人的最深印象。

戴姆勒集团董事会成员、大中华区总裁兼CEO唐仕凯

唐仕凯在2012年底正式成为戴姆勒股份公司的董事会成员,随即担任了戴姆勒大中华区总裁兼CEO一职,负责集团在华所有业务的战略及运营。2015年合同即将期满后,鉴于其成功推进了戴姆勒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巩固了梅赛德斯-奔驰在豪华车市场的地位,董事会决定将其任期延长至2020年底。

继续委以重任证明了唐仕凯的成绩和价值,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市场在戴姆勒集团全球业务拼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6年奔驰提前四年时间重新夺回全球豪华车品牌销量冠军;2017年8月奔驰在华创下单月销售新记录,交付新车五万辆,同比劲增24.5%;今年1~8月底,在华累计销量为39.2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32.8%,连续56个月实现在华正增长,并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不可否认,上述一连串成绩非常地漂亮,但对于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商来说,眼下的利益和收获只是企业前进的基石,更重要的是预见未来的战略眼光,寻找下一个市场增长点就是奔驰即将挑战的目标。毫无疑问,与众多竞争者一样,戴姆勒将集团下一步的落脚点圈定了“电动化”。

作为戴姆勒集团董事会成员,唐仕凯得以参与事关集团未来命运走向的重大课题,当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发展新能源成为世界多国的普遍共识时,戴姆勒集团,这个有着131年造车历史的“汽车发明者”也十分清楚在此历史契机驱动下的企业使命,即跟上时代步伐推动传统燃油车向电动化转型。

在此过程中,唐仕凯就是戴姆勒新能源战略非常好的贯彻与执行者。集团内部工作人员曾这样向汽车预言家描述他眼中的唐仕凯,“唐仕凯先生在戴姆勒集团工作近30年的丰富经验使其非常了解集团过去及未来的发展脉络,如今掌管大中华区的业务更是为其履历锦上添花,毫无疑问,立足区域市场把握汽车行业未来发展动向,以唐仕凯先生为代表的独具战略眼光的规划在集团上下获得了一致的认可。”

今天,在法兰克福车展戴姆勒集团展台上,唐仕凯与其他几位董事会成员一起登台讲解EQ品牌及集团的新能源发展战略这一举动,正再次向外界昭示了集团在华发展和推动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决心。

针对新能源领域,戴姆勒集团在本届车展上说了什么?

电动化是戴姆勒集团“瞰思未来”(智能互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和电力驱动)战略的核心支柱,本届车展上,它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整个集团战略发布的主题思想。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宣布,集团计划在未来几年时间内把Smart打造成为一个纯电动汽车品牌,这也使Smart成为首个将产品阵容转变为全电动车的传统汽车品牌。

与此同时,蔡澈还代表梅赛德斯-奔驰向外界做出郑重承诺:到2022年实现梅赛德斯-奔驰整体产品阵容的电气化,这意味着在每个车系中,奔驰都将为用户提供至少一款电动车型,而这个规划涵盖了50多款电动车的庞大产品阵容。

汽车预言家了解到,未来推出的每一款新的梅赛德斯-奔驰电动车型都是戴姆勒在为EQ战略积蓄力量,除了在本届车展上亮相的EQ A概念车外,集团有望在明年推出首款纯电动EQ量产车型——EQ C。

法兰克福车展亮相的EQ A概念车

EQ A概念车定位于紧凑型两厢车,它继承了梅赛德斯-奔驰一贯的设计语言,整体设计线条偏向运动风格,全新的进气格栅采用封闭式设计,同时与前大灯组相连,车灯则应用了OLED前大灯组技术。动力方面,EQ A采用前置电动机+前轮驱动布局,电动机最大功率270马力,峰值扭矩500N。此外,新车搭载60kWh的锂离子电池组,最大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

唐仕凯讲解戴姆勒集团新能源发展战略

聚焦EQ电动子品牌,在全球展开布局推进电动化的进程中,中国市场同样担任了特殊使命,据唐仕凯介绍,鉴于中国“2025战略”规划中向新能源领域的政策偏移,外加逐步成熟完善的配套设施落成,中国有望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向前发展的先驱代表,因此,集团预计中国市场的销量将在奔驰电动车全球销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戴姆勒集团在华发展新能源进行了哪些布局?

戴姆勒集团在新能源领域一直存在一种危机感,事实上,今年5月默克尔就曾对戴姆勒等德国车企提出要求,必须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计划,尤其在电动车核心的电池相关技术上要跟上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作为戴姆勒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距离2019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完全进入自由市场竞争的节点只剩下不到两年时间,车企随之而来的竞争也必将趋于白热化,这都促使在新能源战略上与同级竞争对手相比稍处落后位置的戴姆勒决定在战略合作的布局上加快脚步,而提前选好合作伙伴进行资源共享,并拥有一条高质量的产业供应链,都将是这场竞赛的核心。

为此,戴姆勒集团已经从多面出手,牵手北汽和比亚迪两家中国本土车企,完成了在华布局新能源战略的初步轮廓。

2017年7月5日,在中德双方最高领导人的见证下,戴姆勒集团与北汽集团签署了新能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约合6.55亿欧元)于新能源技术研发和车型生产。汽车预言家了解到,从研发中心到整车及零部件工厂和电池工厂,作为合作伙伴的北汽已经在亦庄为戴姆勒准备好了一个完整的新能源基地,据悉该基地距离北京奔驰工厂不到五公里。

事实上,戴姆勒集团在华的合作伙伴不止北汽这一家,在新能源领域,比北汽更早与戴姆勒“牵手”的是比亚迪汽车。2010年两家车企以50:50股比成立技术合资公司,共同出资6亿元启动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研发;2012年,由戴姆勒提供整车制造与设计,比亚迪配套电池技术和驱动技术动力系统的腾势品牌诞生;2017年5月,为确保合资企业后期研发的可持续发展,戴姆勒和比亚迪宣布继续向腾势注资10亿,并允许腾势进入12家奔驰销售网络,拓宽渠道建设助力品牌销量增长。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集团及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研发的康林松

在讲解EQ品牌概念车的过程中,唐仕凯表示,未来戴姆勒集团将在全球四大洲,高度灵活的梅赛德斯-奔驰生产网络下投产EQ系列车型,在中国,不仅有首个德国之外的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发动机工厂,列入建设计划清单中的除德国外首个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也即将破土动工,在此背景,明年有望上市的首款纯电动汽车EQ C也理所当然地将中国纳入首批投放市场考量中。


汽车预言家


新能源是今后汽车的发展方向,这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丰田早就已经推出了混合动力系统,像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老牌豪华品牌,肯定也会随着市场的流行趋势而发生改变。奔驰的原话是这样说的:2022年,奔驰将为所有车型提供纯电力驱动系统,到2020年Smart品牌则全部实现纯电动化,而奔驰品牌旗下将至少有50款混动或者纯电动车型。

奔驰的大致的意思是会停产纯燃油车,但也并没说只生产纯电动车,也就是说,在纯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之间,还有一个混合动力车型。我个人觉得,混合动力系统才是今后普及最为广泛的车型。从目前看来,纯电动车型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桩网点,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鸿沟。



完全不必担心零配件供应和纯燃油车保值率的问题,首先,按照奔驰的零配件供应渠道,零配件保证持续供应15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按照国内的汽车行情,能把一辆车开到十几年的人,毕竟是少数。第二,就算是全面铺开新能源车,想在短时间内限制纯燃油车上路行驶,是完全不现实的。毕竟我国的汽车保有量非常之大,而且也未必所有人都喜欢开新能源车。所以纯燃油车的贬值率,应该会是一个呈现出比较正常而稳固下降趋势。

想将新能源车全面铺开,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缩短充电时间,增加续航里程。假设我开一辆纯电动车去自驾游,半路我要对车辆进行充电。给车辆充电的几个小时里,我去哪儿呢?在车上等着?第二,增加充电桩的网点。如果新能源车全面普及,但是充电网点不够用的话,就会非常不方便,毕竟现在很多小区的地面停车位,都无法安装充电桩。

岩哥的观点:就算今后纯燃油车停售,不代表现有的纯燃油车就不能上路。所以新能源车想全面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是岩哥侃车的 岩哥,如果您有和汽车相关的问题,可以随时向我提问,记得关注我!


岩哥侃车


看好电动汽车的奔驰,是睁眼说瞎话。很明显,这是老套的战略欺骗。

作为极少掌握核心技术的蓄电池专业人士,用几个实事相信能粉碎电动汽车谣言:

一、蓄电池比内燃机更古老,有150年历史。但是,核心技术原地踏步。核心原理还是一头雾水,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假设,无凭无证。离子嵌入脱出说,也就那么一说。

二、好了,原理不重要,能用就行。回到质能密度比,老古董铅酸蓄电池国内不到20%,江森倒是做到了40%,很难得。但是循环寿命都是渣。人类寄予厚望的锂离子电池,一直在走下坡路,直逼7%左右,且易燃易爆还是不治之症。于是乎,深圳街头主流电动汽车还是二、三吨重的铅酸电池为主,跑一年不如一年。吐血吧,小白鼠。

三、那就回到火药桶锂离子电池吧,质量密度(100瓦时/kg)与循环次数马马虎虎。但是,但是,但是,你还是死心吧。全球锂资源全部做电池大约能满足一半私家车油改电。嗝屁了吧!何况锂是核聚变核心原料一一氘的主要来源。大龙虾喂猪真的好吗?国色天香花容月貌,配一个傻子不浪费吗?世界锂资源第一大国玻利维亚可没咱们傻,坐等中国贱卖锂资源殆尽呢。到时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是你用不用得起的问题!

四、蓄电池惟一希望还是有的,如区区在下。全球惟一掌握质能比60%、充放电效率90%、无限循环的流态电池技术。正当准备大干一场时,暮然回首,立马歇菜了。我们可敬的索尼公司,用濒临破产的代价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索尼是蓄电池理论颠覆者,锂离子电池发明者。还有一个身份是宁德新能源垫脚石!且听慢慢道来:一个新技术到实验室、到量产,少说十年。到市场成熟,少说二十年(人类都是极度保守的,不会随便改变自己去接受新事物)。于是,专利过期了,你的一切努力血本无归,成了别人的垫脚石。

综上,还有人敢相信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这类鬼话吗?至于在下的研究,还是烂于心中为上策。150年来,无人突破,不妨再等一百年。哦,漏了电动汽车界的牛逼大王特斯拉,呵呵吧,小白鼠们。


技术型文盲


您好!對於你的這個問題我覺得你應該是被誤解了!首先,2022年奔馳并不會停產燃油車,這是一個誤會。為什麼說是誤會呢?原因就是“奔驰2022年停售燃油车”的消息来源于去年9月14日第67届法兰克福车展的媒体日上,当天,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博士宣布:2022年将实现梅赛德斯-奔驰整体产品阵容的电气化。也就恰恰因為這句話讓很多媒體寫成了“停產燃油車”,導致很多網友以為只要有發動機要加油的車就會面臨停產,當時也鬧得沸沸揚揚。而蔡澈博士提出的梅賽德斯-奔馳整體產品陣容的電氣化實際上是大力發展油電混合,慢慢過渡到純電動。(不好意思,突然发现有的繁体不好认,我换回简体。)

这里我解释一下油电混合,其实所谓混合动力就是一台车同时拥有发动机与电动机,发动机电动机协同工作,就能够实现较低的油耗。比如说比亚迪唐就是油电混合动力,搭载了电机与发动机协同工作,纯电可行驶100公里,油电混动可实现低油耗,这就是油电混合动力。

所以从这可以看出奔驰并不是计划四年后就放弃燃油车,只是慢慢往纯电发展,而各国也逐渐公布停售燃油车时间表,即使去年就已公布时间表的荷兰也是预计到2025年停售,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说不定过几年你就换车了。

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来咨询我,不敢说让你立刻决定,但最起码会让你更明确,对自己所想知道的了解更多,买车爱车的网友欢迎来咨询!


孤寂的审判者


首先,这是一个大趋势,未来肯定会淘汰掉传统燃油车,取而代之的就是新能源车,其实也不仅仅是奔驰,像长安也早早宣布了2025年就停售燃油车,而且欧洲很多国家已经介入了,要求车企在某一年后停售。

但是这里说的是停售,可没有说不让上路,因为短时间内,还达不到电动车的全面普及,而且电动车的相关技术,和燃油车比起来,还是差的多,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走。

就拿现在来说,电车的续航能力就是一个大问题,只能用作代步通勤,想要自驾游,不可能的,不是哪里都可以充电的,而且售价相对也比较贵,不是所有人都能支付的起。但是不管怎么说,一步一步来吧,早晚大街上都会变成电动车。


小卡说车


首先要说的是,奔驰之所以说2022年全面停产燃油汽车,是为了迎合德国国家在2025年停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而制定的。其次要说的是,奔驰停售燃油汽车,并非你所想像的那样。

什么是停售燃油汽车

所谓停售燃油汽车,实际上是停售了现在量产的燃油动力发动机而已。但燃油动力发动机本身不会停产,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个电动机装置,让奔驰车成为插电混合动力车,或混合动力车。这就相当于,强制所有发动机增加一套涡轮增压一样,并非是传统发动机的灾难。


什么是燃油汽车什么是新能源车

燃油汽车指的是传统燃油汽车,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混合动力系统,完全靠汽油或柴油驱动的动力系统。所谓的停售,也就是停止生产这种纯燃油动力的车而已。

而新能源车的定义,也绝非是纯电动车这一种属性,凡是混合动力车型在国际上都被称为新能源车。所以到了2022年奔驰全部切换成混合动力车型,我认为并不是啥难事儿。

车型不变,不会变成Q型车

虽然戴姆勒奔驰也展示了自己未来的纯电动车,或者说是新能源车的车型,但这也只是一个概念车而已。奔驰怎么可能利用短短5年不到的时间,就停产所有现售车型。如果这样,奔驰S级奔驰E级又何必换代呢。

因此说,到了2022年,奔驰车在外表也不会有啥变化,还是熟悉的外观熟悉的配方。变更的仅仅是动力系统。


白希文


梅赛德斯-奔驰作为德国传统汽车巨头,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就在9月14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在2022年之前旗下全部车辆产品都将改为混合动力或纯电动办汽车,并且至少在增加50个全新的电动汽车车型,而传统燃油车则全面停售。奔驰本次决定大规模整改生产线,与德国2016年10月通过的2030年后禁售传统内燃机汽车提案有很大关系。而德国汽车品牌在世界市场上占据这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汽车的改进必然会引领着全球汽车制造商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

在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针对一些国家已经制订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目前工信部也启动了相关研究,将制订自己的时间表你没有看错,这意味着继德国、英国、法国、印度等之后,中国也要禁止销售加汽油、柴油的汽车了!

电动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目前很多高端汽车品牌,都已对外公布了自己向电动汽车转变的计划。除了奔驰之外,沃尔沃汽车也承诺在2019年之前将产品线全部改造成电气化。福特旗下的豪华汽车品牌,林肯也同样将2022年作为时间节点,将会把所有车型都改造成电动或混合动力版本。捷豹路虎也表示,将加快电动汽车的车型研发工作,到2020年所有的捷豹路虎汽车都将有电动或混合动力版本的选择。 总之,纯电动汽车是行业发展的趋势,车企要正确认识这一点。若想取得最终胜利,必须不断探索技术革新、提升产品质量,这样才能在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维护住自己的生存和地位。


小拉车


我们一定要知道奔驰公司所说的2022年全面停产燃油汽车的含义,不是奔驰车在2022年就不生产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了,而是改为混动车型,奔驰车的动力即有内燃机又有电力驱动,就是所谓的双动力车,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在电池技术没有突破以前,汽车的电动是不可能完全取代内燃机的,我们更应该看到马自达第二代人创驰蓝天技术所带来的燃烧效率的提高,使得新能源与内燃机之争没有答案。

回头看看咱们国内,2016年我国的火力发电仍然占比超过60%,发电量占比甚至超过70%,同样污染也是比较大的,如果通过能源消耗转化对比,电动车还比汽油车更加耗能呢!有的人说电动车不需要换机油、变速箱油等维护,要比汽油车要环保。但电动车的电池也呢?电池在制造产生的污染,废旧电池如何回收呢?如果电池不能做到无害化处理,那不就会造成土壤污染了,那推崇电动车的意义何在呢?只是把成千上万的汽车小烟筒换成发电厂的大烟筒,把眼前看得见的污染变成远处看不见污染。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发电效率是在不断提升,但是提升是有极限,并不会比现在有大幅的提升,如果综合考量对环境的危害的话,它们都是被低估了的。实际上,从二氧化碳排放来说,内燃机将会比电动车更加环保,因为现在大多数还是靠煤炭和石油发电,综合来说电动车所需电能的实际能耗并不低,我们更不应该忽视汽车行业在内燃机在降低油耗减少碳排放量的努力和成果,马自达第二代创驰蓝天汽油发动机的油耗水平将比第一代创驰蓝天技术下降30%,达到惊人的“30km/L”,换算为我们常用的“百公里油耗”即为3.3L/100km,如真能达到这样的油耗成绩,未来运用改技术的马自达车型,在燃油经济性方面必然比起许多混合动力车型还要更好。如果日后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得到普及后,汽车电池解决制造成本高,解决制造和回收的污染问题、解决能效比低(重量大)、电池的安全问题、充电时间长、低温放电量下降的问题,电动车才能得到真环保。在未来电动车的耗能肯定会低于燃油车。但在现阶段,老檀觉得还是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比较适合中国国情,毕竟出门在外,在二、三线城市并不是到处都有充电桩,即便有,充一次电最少都要差不多一个小时,时间十分长。如今大力推广纯电车,老檀感觉有点操之过急了。因为从目前情况来看,认为烧煤的车取代烧油的车节能环保是站不住脚的!

老檀总结:

刚刚上面讲了很多关于电动车能耗的问题,在老檀看来电动车推广除了能耗,还有安全问题。此前新闻就报导过好多起电动车发生事故后短路,发生了着火甚至爆炸的案例。现在电动车的销量,全靠国家的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还有如限行限购的城市对电动车的特殊优惠政策,如果没有国家和地区政府的补贴,电动车仅凭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劣势,不会那么快被消费者接受,如果没有城市限行限购给予电动车特殊的优惠政策,也不可能有现在的销量。


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老檀说车"互动交流,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回复。

下班路上17点至18点半陕西咸阳人民广播电台FM100.7收听《老檀说车》热线电话:029-33321007

手机下载蜻FM 收听全国网络播放第一的有思想的汽车节目《老檀说车》,专业公正、实话实说。


老檀说车


无论是奔驰也好,还是其它汽车品牌,对于这种时间表,我认为我们还是得平常心对待。我就说两点,第一,停产纯燃油车不代表就全面普及纯电动车,未来很多年全世界的汽车还会是以内燃机为主,准确说是内燃机加电机的混动形式,所以,现有内燃机并不会立马就被“淘汰”,你担心的那些问题是多余。


第二,要知道现在全世界纯燃油车的量是很大很大的,每一辆车背后都是用户,作为各家汽车品牌,他们面对这些“数字”,相信会有个长远稳妥的安排来应对你所担心的问题,特别是奔驰这种汽车巨头,更是如此。


如果连这个“善后工作”都做不好,那又凭什么开启新能源时代的“大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