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父母是这世界上最会撒谎的人?10后不服……

父母是这世界上最会撒谎的人?10后不服……

今天刷朋友圈,看到一朋友在吐槽妈妈挑食。

父母是这世界上最会撒谎的人?10后不服……

“我之前没有发现妈妈挑食,现在每次点菜也是把我们搞疯了的。”

“吃椰汁鸡说没有一点味道,吃烤肉说太麻烦,羊肉太腥不吃!鱼肉有刺不吃!各种海鲜包括虾闻起来太怪不吃!各种甜点只要是甜的都不吃!日本料理又少又贵不吃!披萨汉堡鸡肉卷不吃!叉烧凤爪金钱肚不吃!好不容易吃猪肉,深圳的新鲜猪肉饲料养的不好吃!”

结果,现在天天在家里做饭!

朋友吐槽: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说大人为什么从来不挑食,因为她们买菜的时候就是买的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不少朋友在下面点赞,举双手双脚赞成,我爸妈也是这样的。

父母是这世界上最会撒谎的人?10后不服……

真的是这样吗?

说椰汁鸡没味道,老家办流水席的整只鸡就有味道了?

说烤肉麻烦,有红烧肉、蒸烧白(梅菜扣肉)麻烦?

说鱼肉有刺,老家的草鱼鲫鱼刺不是更多?

说海鲜味道怪,有猪大肠猪下水猪脑花味道怪?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在老家时地里有啥吃啥,一点都不挑食,来到深圳就这也不吃,那也不吃了?

朋友妈妈的一句话露馅了:你们也带我出去尝个味了!

意思是,其实我并不是不爱吃这些东西,只是出去吃太贵,你们带我去尝个鲜就行了。

要不然,你带爸妈去吃20元不限量的自助餐,他们一定不挑食。

我们的爸妈为何喜欢吃家常菜?因为便宜呀!

像上面说的椰汁鸡,人均100起;

烤肉,披萨,人均100起;

一份多宝鱼、石斑鱼、鲈鱼,也要上百元;

海鲜、寿司,人均200起;

龙虾、鱼刺、燕窝、鲍鱼这些,按人均500算吧;

真要每天出去吃这些,月收入上万,不够塞牙缝。

所以,爸妈挑食,其实是在为我们省钱。

父母是这世界上最会撒谎的人?10后不服……

说到挑食和撒谎,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我家小孩就特别挑食。

他喜欢的食物只有三样:奶粉、鱼、虾。

都是自带腥味、高蛋白的食物。

为了让他不挑食,我们撒过很多谎。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为了让他吃鸡蛋,我们会骗他,鸡蛋是给爸爸(我)吃的,没有他的份。然后,他争着要吃,却发现鸡蛋吃完一个又一个!为了配合表演,我表现得很爱吃鸡蛋,其实呢,我现在看到煮鸡蛋、蒸蛋、炒鸡蛋、煎蛋、鸡蛋汤都想吐!

父母是这世界上最会撒谎的人?10后不服……

孩子有英雄情结。为了让他吃绿色蔬菜,我们会骗他,多吃点才能变绿巨人。

为了让他吃水瓜、豆角,我们会骗他,吃多点手会变得像水瓜、豆角一样长,就像海贼王!

为了让他吃豆类,我们会骗他,吃多点头顶会长两只角,像小龙人。

吃胡萝卜会变兔子;

吃瓜类蔬菜会变葫芦娃;

吃家禽、鸽子会长翅膀;

吃鱼会像黑猫警长一样聪明。

父母是这世界上最会撒谎的人?10后不服……

最不靠谱的谎言是,他快吃饱了,不想吃了就会说肚子疼。

这时候,我们会骗他,这是他肚子里有虫,虫还没吃饱,就会咬肚子,再多吃点,肚子就不疼了。

如果不吃,虫子会从肚脐眼那里钻出来找吃的。

这个谎言,是我爸妈以前对付我的。那时有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小孩子,总是饿肚子,经常肚子疼。

有一次,他爸爸挣了很多钱,带他去吃小笼包。

他吃了一笼又一笼,接连吃了十笼,还觉得饿。

他爸爸觉得很奇怪,就带他去看医生,发现他肚子里有蛔虫,把肠子都咬穿了。

这个故事,我当时就信了。从此,再也不敢饿肚子。

但现在的小孩子太聪明,不像我们那会那么好骗。

孩子不上当,就孩子奶奶出马,追着孩子满客厅跑。

父母是这世界上最会撒谎的人?10后不服……

我们想方设法骗孩子吃饭,还有一个原因是,担心他在幼儿园吃不饱。

有个老师就吐槽,现在的小朋友太挑食,遇到不想吃的就说肚子疼,一边说还一边抹眼泪,那演技都可以拿奥斯卡了。

网友“小魔仙”吐槽,被女儿吃饭和撒谎的问题愁死了。

女儿每天吃饭就开始作怪,不是眼睛疼就是肚子疼屁股疼。

今天说鱼刺卡了,演的特别像,还指着脖子说这里卡住了,我吓唬说那我们去医院给医生打针,她就跑门口穿着鞋,眼泪汪汪说好,去看医生。。弄得我们分不清真假,差点真带过去看了,结果人家把嘴里包的饭吐出来,就笑眯眯的说,咦,不卡了,没有鱼刺了,咦,我怎么脸上有眼泪啊?

父母是这世界上最会撒谎的人?10后不服……

遇到孩子撒谎不吃饭,假装肚子疼,该怎么处理呢?

老师在二年级做了一个调查。

排名前5的答案是:

想方设法劝孩子吃饭;

用棒棒糖、玩具等奖品诱导孩子吃饭;

与孩子父母沟通想办法;

威胁孩子要打针;

老师喂孩子吃。

同样是小学二年级的一项调查,说深圳近四成二年级小朋友做不到每天吃早餐,超过八成二年级学生吃零食。

养成这样的不良饮食习惯,病根却在父母。调查称,八成的零食都是由父母买的…

父母是这世界上最会撒谎的人?10后不服……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饮食?

2018年5月1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官方意见是:

2-5岁学龄前儿童

吃好正餐,适量加餐,少量零食;

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零食应新鲜、多样、易消化、营养卫生;

安静进食零食,谨防呛堵;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6-12岁学龄儿童

正餐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

课间适量加餐,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喝含酒精、含咖啡因饮料;

零食新鲜、营养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你说的都对,但臣妾做不到啊!

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你都撒过什么谎?怎么对付不好好吃饭的戏精,欢迎分享你的招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