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区别在哪里?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区别在哪里?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地铁上,好书君无意间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低着头手机抱着一个手机,几乎没有人在低头看书……

想起之前媒体上曾提到过,在外国的地铁里有个现象就是大家都爱看书,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难道是我们不爱读书吗?

我们中国人这么不爱读书吗?

好书君告诉你一组数据,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韩国、日本、俄罗斯的数据都是中国的几十倍,是不是很震惊?

没想到中国人的阅读量竟少得如此可怜。

每次做地铁上,无论是人满为患还是寥寥无几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拿个手机在刷微博、刷微信。

鲜少有人拿本书在读。平均100个人能有2个人在看书真的一点也不夸张。

自己也是,每次刚把书打开,一会有条微信要回,一会又想查下淘宝物流信息,一会又想上微博看下新闻。

一来二去的,都到站了书还没看两行。我们每天把时间花在网上。

我们并没有忙到没有时间去阅读,没时间这只不过是不读书的借口。

快节奏的生活积压了读书的时间,同时读书这件事也变得更加的功利化。

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有些人可能目不识丁,却可以月收入过万,而有些人学富五车刚毕业依然为了几千块钱的薪水挤公交。

如果把读书和金钱联系在一起的话,出发点就错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不是获得财富的阶梯。

只有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的过程,阅读才称得上有意义。书不是读给外人看的,而是给内心提供养分,长此以往内心才会变得丰盈强大。

书籍并不是单调的学会一些知识丰富一些技能。而是让生活更有趣味和见识。拥有更大的格局。

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这种改变不等同于打玻尿酸打美白针,削个搓到屏幕的下巴,垫个高出天际的鼻梁。

而是让你变成一个仪态优雅、淡雅如菊、吐气如兰的人。

整容会随着岁月的衰老变形变丑。而读书会随着岁月沉淀出独特魅力。就像杨澜,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却也沉淀出女性的芬芳。

有人说气质是通过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人生经历以及与生俱来的性格等等综合体现的,但不得不说,有时候书读多了于个人而言真的有所改变。

举个例子吧,我的大学里有一位教授。投手投足间有一种翩然风度,俊逸脱俗、卓尔不群,身上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让人一见忘俗。

他告诉我们在大学四年里阅读了一千多本书,我们好奇读这么多书怎么记得住?又有哪些用处呢?

教授只用4个字来回答:不求甚解。

读书到底会对一个人产生多大改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改变,下面好书君就来告诉你。

阅读,是对自己的唤醒。它绝不会改变已然如此的世界,但会让你成为更高级的人。

通俗点说就是不会让你成为比尔盖茨,也不会让比尔盖茨成为你。只会让你遇见另一个自己。

读书人都是幸福的,人们通过读书,能进入不同时空。

除了已有的现实世界,还拥有一个更为浩渺广阔的世界。

在这个浩渺无垠的区域里,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欢愉,有着常人体会不到的喜怒哀乐。

超越了生命的束缚,拥有更多的未知和可能。

所以阅读不仅仅能带给我们真实的感官体验,还能通过文字的情感表达刺激大脑,从而改变性格。

大脑有时候很傻很天真,它无法分辨真实的经历和文字语句。小说中那些虚构的人物经历会被当成真实的经历。

说到这里,书君想起人们此常说的那句话:多读书,多旅行。身体和心灵要有一个在路上。

旅行中会遇到千奇百怪的人,经历很多突发事件,会遇见未知的风景。久而久之会用不同的视角看世界。

不读书的人即使你走遍了世界,未必能看懂这个世界。

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在哪里,我在网上看了一段文字很是有趣:

当你看到夕阳余晖…

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这么多鸟,真好看,真他妈太好看了!”

类似这种还有很多:

“和你聊不到一起去”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庄子》

“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

我心向山,君心向水。

“睡你麻痹起来嗨”

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夜游

这就是文化底蕴的差距。

不喜欢阅读的人会输掉你对这个世界正确的认识,输掉认知里的精彩世界!

阅读带来的改变并非是一时的,长期持续性的。离开了这本书,大脑中阅读建立的高度连通性也依然存在。

小时候读过的书,内容大多是当时理解不了的,即便很快就记不起来了也没关系。

曾经阅读的文字已经进入了脑海中,会一直伴随着成长和阅历,无形中改变着思想和格局。

渐渐融入灵魂形成气质。阅读改变不了世界,却能改变你自己。

读书的意义有很多,其实最重要的是,阅读本身就有着无限的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