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農民的產品,直接賣到消費者手裡,省了批發商和小販,有什麼好方法?

孫雲來農民工


我認為這就要做好“兩點一線工作”。我們本身就是貨源點,主要是怎樣找銷路?那麼關鍵是怎樣找銷路,我認為關鍵是付出行動,到商場中去找,到互聯網中去找,要利用好網絡這個平臺。把我們產品的優勢講清楚,幫助用戶算好經濟賬……


小小角色的


我們這裡主要的經濟作物是棉花,基本沒法直接和消費者對接,都是先進棉花加工廠,然後進紡織廠,最後的成品和大家見面,唯一一種方法就是和網套加工作坊合作,打成網套直接到消費者手裡,但像我家每年棉花100多噸,這樣賣的話太慢了,會被拖垮的,所以都是賣給棉花加工廠


沙灣苗農小蔣


您好,按照你的思路 從農田農夫手裡直接到顧客消費者手裡,這是一個很棒的想法,一步到位,沒有加價環節。

目前 集貿市場擺攤,網上網站下單直髮。交易平臺app都是可以的,偶對了,直播平臺也是個好方法,自己要你會吆喝,產品有特色,純真自然 放心 ,我相信顧客是會主動下單聯繫你的,但是,前提是有個過程和靈活的頭腦,還有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








文山七農


我是老曹,我來回答

農民的產品,直接賣到消費者手裡,省了批發商和小販,有什麼好方法?

您說的問題,其實就是農場品上行的問題,從表面上看,是農戶和批發商,小商販的矛盾,其實事情沒那麼簡單,如果沒有批發商和小商販,你的農產品能不能賣不出還尚未可知,所以,別搞錯對象了。還有您主要目的是想把自己的農產品賣出去,才會有此一問,對吧!


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更深層次的東西吧!

農產品滯銷是由於市場信息不對稱

農戶種植農場品,很多時候是盲目的,加上信息不暢,常常造成農場品滯銷的局面。反觀城市客戶,有需求的時候也不知道哪有優質廉價的農場品。供需雙方雖都十分需要對方,這就需要建立及時有效的溝通,“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正在逐步改變這種局面,進而衍生出了“農產品上行”。可以說農產品上行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發展好對農戶的生活和消費者的體驗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什麼是農場品上行

農產品上行”是指以農村電商為媒介,打開本地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讓特色農產品從田間直達全國百姓餐桌的一種運營模式。農產品上行,顧名思義,簡單來說就是指把農產品放到網上賣,上是指線上,也就是電商。

農產品上行成為目前農村電商的焦點

現在各方討論很多,政府、農民心情很迫切,但是依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主要是農場品和電商是是兩個差距很大的體系。打個比方吧,就是農業還在19世紀,而我們的電商已經率先進入21世紀,兩者合作需要時間和過程的。現在的電商體系是為工業品而搭建的,農產品只是藉助了工業品電商的通道,但是農產品又做不到像工業產品那樣標準化生產。

農產品上行的作用是什麼

農場品上行,可以打造農產品品牌,幫助農民增產增收,在保持產量穩定或提升的同時,提高農產品的市場價格、降低供應鏈運營成本,提升農產品供應鏈整體的利潤水平。

農產品上行的渠道有哪些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農產品上行的渠道有所暢通,各電商大佬都參與進來,農戶也可以在網上爭得一席之地。已經有成功的案例,如淘寶,京東的農場品售賣,我一個朋友網賣土特產,做到了年銷售額2000萬。微信朋友圈,小程序帶動的社交電商也可以銷售部分農場品,這次疫情期間像興盛優選這樣的小程序解決了很大一部分農場品銷售的問題。而小視頻,直播帶貨更是風口。美團,餓了麼也開放了生鮮窗口。可以在下單後用最短的時間直接配送到客戶手中。


希望老曹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覺得老曹說的在理的話就加個關注點個贊吧!


十洲莊園老曹


很榮幸回答你問題!

農民產品不經過中間商直接進入消費者手中,這是很多消費者和農民最關心的話題。

農民辛辛苦苦種植的農產品本來利潤不就是很高,還要被批發商把價格一壓再壓,結果忙碌大半年我們農民卻掙不了幾個錢。批發商再把產品銷給大小合格經銷商,經銷商再把產品銷給零售商,這樣中間過了不知道多少人手,自然到了消費者手中就會貴的要死。

隨著網絡技術和自媒體運營軟件開發,很好的運用了電子商務這一運營模式。例如利用抖音、西瓜視頻、直播、頭條等一些網絡平臺就能很好的將農產品直接發貨給消費者,這樣就大大的增加了農商和消費的利益。


鄉村喵小姐


這幾年來農村農民單純種地的收入不是太滿足消費,大家也都是希望能夠收益更多,紛紛想了一些方法,將農業升級,自己生產或者加工一些產品,進行銷售,但是銷售的渠道不是太多,有的時候生產後購買的比較少,到最後只能剩下或者是慢慢就不生產了,變成一個問題,今天本人整理了幾種方式,大家可以試一試,

第一種網店銷售,現在農村也在實施互聯網加農業,即使不出門有一個網店,也能有有一定的銷量,但是要注意快遞的問題,儘量位置選在一個交通比較方便的地方,在做的時候還是有一些難度的,需要提前學習一下,首先還要保證質量,然後在將產品包裝好一些,照片也儘量拍攝的清楚點,看到農產品真實的樣子,或者是農民幹活的樣子都可以,但是不管怎麼說質量是很重要的。

第2種自媒體,農民我其實自己可以為自己代言,成為自媒體人,將產品通過網絡讓更多人的人知道,本人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做紅糖的姐姐,她家是自己種甘蔗,然後給大家展示自己在地裡面幹活的場景,熬製紅糖的場景,幾乎是每一步都展示給大家,吸引了很多人觀看,而且大家也知道製作的工程,每一步都非常的乾淨,所以選擇的人也比較多,其他人其實也可以,這也是一種好的方式。

第3種中間人,這是比較常見的方式,供貨給一些中間人或者一些公司,這樣可能價格上面稍稍第一點,但是整體的數量也比較大,而且農民也比較省事,專心做自己的農產品就行了,後期的為題交給他們負責,但是本人在這需要提箱農民朋友在選擇上面需要注意,實際考察一下公司的實際運行情況,感覺比價靠譜的時候先期也要小量的供給,整體穩妥後再長久的發展,農民生產出糧食也是不容易的。

第4種超市,直接將自己的好的農產品推廣到超市,價格上面可能需要調整一下,但是這樣中間沒有其他的人賺取收入了,整體的利潤還是比較可觀的,但是競爭也會比較激勵,農民朋友還是需要注意品質的問題,各項都需要達標,儘量還是種植一些綠色或者有機的,這樣吃著安全,也能滿足市場上的要求,這樣安全上也能夠達標,還有相關的手續需要齊全,所以農民所產的優勢就是產品的質量了。

第5種門店,這種方式需要的資金會多一些,但是將農產品精緻化,質量提高,口感美味,外形美觀,或者具有當地的特色,本人之前看到南方的一種做手工糖的,在店裡拜訪了一個仿真,在幹活的老人,吸引力很多人的關注,加上產品上比較創新,購買的人也會多一些,同理的咱們這農產品也可以這樣做,有的真的因為外包裝的新穎使得價格也能夠翻了幾倍,還有在規格上也可以多元化一些。

第6種贊助,本人建議還是找到一些贊助的會比較好一些,這樣他們有充足資金和廣泛的人脈,現在人們多農村市場的關注也比較多一些,很多人會覺得農村也是很有發展的,他們可能正在需求這種原材料,或者有的人想要投資,但是不知道項目的,完全可以選擇農產品這塊,因為現在市場的需求還是不錯的,再加上整體的受益也是有的,通過一些渠道進行宣傳後可以佔領市場的。

以上這6種方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試一試,農民朋友還要注意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點在哪裡,這樣在我們種植的時候,也可以將品種進行一些調整,適應市場,提高整體的效益,農民朋友還能有好的收入,其實像這幾年市場很多的農產品價格都很高,但是農戶真正能夠掙取的收入沒有那麼多,這點也是需要農民朋友注意的,掌握好市場的方向,但是不可以盲目的跟風,不然會造成供求不平衡。

你還有什麼好的方法或者是好的渠道能夠幫助到農民朋友,可以給留言也是讓更多的人知道。





新弩a五福星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從事農產品多年這個問題一直沒有一個特別直接的解決辦法。現在很多電商在做但是說實話個人覺得價格並沒有降低。到消費者手裡價格依然很高甚至更高。涉及的人員物流成本更高。

在多年和批發商各種過程中發現其實利潤最大的在小販手裡。如果省去小販這個環節那價格就會降低。因為批發商都是幾十噸起步的從產地發貨。如果我們做一個app從產地到批發商。然後到消費者。那樣價格就會降低。並且每個批發商就是一個倉庫。我們節省了庫房的費用。只要批發商那邊配合相應的配送人員就可以了。




圍場飛哥


大家好,

我現在也是面臨同樣的問題。下面說一下我的方法吧。

首先,現在互聯網那麼發達,網上賣貨也是一個趨勢。特別是農民直接賣貨,保證好自己的質量,用戶現在還是很認同。

我覺得網店還是很有必要開,用戶基礎量大,算好成本。還有就是字節跳動本平臺的店鋪,我覺得現在頭條,抖音店鋪賣貨也很好。用戶一邊刷諮詢一邊可以購物。

還有就是像我一樣,認證三農領域原創作者,拍一些自己地裡面的正式情況,或者通過直播的方式來進行賣貨。現在很多人都這樣做,之前我在頭條上也買過幾次,價格,質量都很好。

我覺得既然有這樣的平臺來給農民提供幫助,那我們就要利用起來。

以上是我的分享,謝謝。








Mr晉先生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未來的消費品多說的,都要從產地直接買的消費者手上。未來的任何商業都要去中間商化,因為以前的傳統生意層層剝皮,真正的消費者買到商品之後,價格都翻了幾倍,這也是所謂的現在互聯網發展給消費者帶來的好處吧。

作為農民朋友的產品,你只要現在有這個想法堅持的往裡面去學習,就一定找到,更利於你自己的好辦法。

好了,廢話,不多說了,最簡單的就是微信群做團購,群秒殺!如果做的有點起色的話,就把你的農產品上到小程序上去推廣。自己註冊商城,你只需要做的就是把握好貨品及快遞運輸方面的事情,保證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新鮮。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我是西域順哥!目前在新疆就是經營新疆的農產品,從業15年去年開士做的線上線下結合。有什麼不懂的可以私信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起交流,互相學習。


西域順哥


非常感謝回答這個問題

一,首先這種想法很好,在理論上感覺是成立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做到,也就是說理論跟實踐,還需要再實踐再研究。

二,為什麼?

1,農民種植,養殖農產品後,如果再自己親自去賣,耽誤自己的生產時間,其二,好多農民自己不會賣,也不願意賣,甚至怕丟人。

2,現在城市環境衛生整治,在小區或者人流量大的地方,擺攤幾乎不太可能。

3,農民一家一戶生產的農產品數量有限,季節性強,無法做到長期穩定供給。

4,即使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傳播銷售,那麼也需要紙箱,膠帶,人工打包,快遞等等費用,費用佔比大於農產品經紀人的佣金。

三,如果自身有條件,想自己賣,最佳途徑就是農貿市場自產自銷區擺攤,農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就在農貿市場,你想想看農貿市場不賣農產品賣啥?

希望能夠給你提供參考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