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过后,金融行业会不会更难过?

快乐多一点的强子


首先,金融业是经济服务业,依托于经济大环境的发展而发展,宏观而言,疫情过后,都会受到影响。

第二,金融业是经营货币资金的行业,是经济运行的血脉。疫情过后,大多数行业都受影响时,更需要输血、刺激经济发展,因此,金融业在疫情过后,应该是可以也能更大发展的,不会受影响。

第三,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特点,金融业受到了严格管控,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国家政府信用背书的特征,疫情过后,国家从快速恢复社会经济正常状态考虑,会更多地利用好货币财政政策,金融业会有很大的受益!

所以,个人觉得,疫情过后,金融业不仅不会受影响,反而会得益,更快发展。以往以存贷利差获取巨额利润的模式,难以行得通了。


担保从业人fineyuan


疫情过后,短期内金融行业业绩会受影响,但长期影响不大。

一、长期金融业不受疫情影响,发展向好。主要是我国经济韧性好、经济发展的潜力大,长期向好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金融和国家经济有着直接的同向关系。国家经济好,则金融业兴旺。最直接的解释就是比如银行业,国家经济持续增长,投资机会和消费也多,则投资和消费也在增长,需要的投资资金和消费资金也在增长,需要的资金多,则向银行贷款和存款也多。而且经济好,银行的贷款对象也更能及时还上贷款,银行的风险更小,银行的效益自然更好。

二、短期内金融业会受疫情影响。因为受疫情影响,许多人呆在家里还没有上班或者即使去上班了,也有的工资降低了甚至失业了,工资降低甚至没有工资,导致房贷、车贷或其他贷款还不起,对银行来说形成坏账,银行业绩下降。因为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也形成破产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比如清华大学联合北京大学对对全国多地1435家中小企业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及诉求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企业账上现金余额能维持企业生存的时间得出,35.96%的企业只能维持1个月,31.92%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03%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能维持6个月及以上的企业只有9.27%。预计本次疫情对公司营收的影响程度得出,合计58.88%的企业预计因疫情影响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20%以上。目前已过三个月,所以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复工难,复工后发展难的问题,企业的贷款也面临违约,银行坏账在增加,业绩变差的困境。

三、各种政策助力经济和金融良性发展。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求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制定了各种支持复工复产的政策,要求政策必须走在企业前面。针对金融业,则通过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给予对企业的各种补贴,让受疫情的企业获得最低的成本,享受最优惠的政策,实现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经营活动。企业目前享受最低的利率,银行获取的利息收入虽然目前较低,但是企业获取资金,恢复正常经营活动,甚至有的企业通过这次疫情后,发展能力将会更强。企业业绩好后,银行的风险也小了,则银行业绩也会更好。

总之,短期内,因经济受影响,则金融业绩会有所影响。长期来看,经济会逐渐恢复正常状态,也金融业绩也会变好。





懂信贷的会计师


金融行业有可能在疫情过后迎来小阳春,国家今年的国家扶贫攻坚计划,以及十三五计划,十九大确定的目标,全年建成小康社会,都需要完成,国家各项政策都会加码,因此国家的金融监管会放松,央行也会加大流动性,货比会大量增发,在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会去股市寻找机会,房市由于需要大量资金,一般人玩不起,流动性偏低,股票市场应该有一次大的机会,房地产会有比较大的压力。基建会加码。因此,今年金融形势会相对较好,如果国外疫情大面积爆发和不可控制,特别是美国如果发生大的经济危机,那么中国的金融形势也会遇到比较大的挑战。大概率向好,不确定性也大!




老冯律师观察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处在爆发上升的阶段,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奋力打好此次病毒抗击战,反洗钱相关的行业和主体,也针对疫情做出了迅速的调整和反应。本文旨在从普通民众、金融机构、监管机构这三大反洗钱主体,谈谈此次疫情对它们产生的影响。 一、对普通民众的影响

防范意识薄弱的民众易落入利用疫情诈骗的圈套

国难当头,但是仍有不法分子利用肺炎疫情实施电信诈骗,令防范意识薄弱的市民群众落入诈骗圈套。多地警方近期发布了涉及疫情的骗术,比如“以虚假口罩广告诈骗”、“以“献爱心”捐款行骗”、“以推销防疫药品行骗”、“以亲属“感染”为名行骗”、“以运送防疫物资为由骗取定金”、“冒充航空公司以退票改签行骗”、“冒充旅游平台以取消合同、退押金行骗”。

市民群众务必提高防范意识,不点击任何短信中的网页链接,不提供银行卡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不相信任何陌生电话;网上购买防疫物资时,要到正规购物网站;涉及汇款、转账、提供验证码等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普通民众做到了不被骗,不法分子就没有了洗钱的原始资金和动机。 二、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1.非面对面的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占主导

疫情期间,金融机构均减少了柜面业务,很多金融机构的线下网点限时开放,鼓励客户通过APP、电话、网页等非面对面的形式办理业务。金融机构在为客户办理非面对面业务时,需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和人工审核的手段,做好客户的实名认证,做好非自然人客户的受益所有人识别工作,了解客户建立业务关系的目的、资金来源,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假名账户,杜绝为犯罪分子提供金融服务。 2.需加强对涉嫌疫情电信诈骗的可疑交易分析

金融机构需结合疫情对可疑交易进行深入分析,比如涉疫情电信诈骗往往具有以下交易特征:(1)身份背景方面,收款账户的客户身份特征和职业属性与其账户交易行为不符;(2)交易账户方面,呈现出“汇款账户众多,收款账户集中,且地域跨度较大”的特点;(3)交易模式上,短期内呈现“分散转入-集中转出”,或“分散转入-分散转出”,“交易时间分散”,“账户不留余额”的特点;(4)交易地域上,收款账户的IP地址通常涉及国内传统电信诈骗高发地区,或泰国、菲律宾等国外电信诈骗高发地区,呈现“跨地区、地域”的特点;(5)交易工具上,多使用网上汇款、支付宝、微信转账等非柜面交易工具,部分备注有“捐款”、“口罩款”等关键字。 金融机构应及时调整可疑交易监测模型,以加强针对利用疫情实施电信诈骗洗钱犯罪行为的监测分析;一旦发现相关线索,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报告,视严重程度,可向当地公安机关直接报案。 3.信息泄露风险加大

疫情期间,金融机构多采用远程办公的工作模式,而反洗钱工作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客户身份信息的审核及传达,则可能造成信息泄露。所以金融机构应尽量选用,经过安全验证的远程办公支撑软件和服务,尤其是各类文件的传输需做好加密工作。 三、对监管机构的影响

反洗钱监管交互平台作用初显

每年的1月初,是各金融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反洗钱年度报告的日子。2019年12月底及2020年1月初,各地人行都纷纷出台了新的要求,一改往年要求机构将年报内容刻盘人工现场报送的传统,而是要求金融机构接入“反洗钱监管交互平台”。该平台可实现24小时的通知下达接收,内控制度、日常报告、反洗钱年报的报送。 在当前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各地人行纷纷发布通知,鼓励金融机构在保障反洗钱工作总体不停摆、基本要求不降低,以及不违反各项保密规定的前提下,灵活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各项操作符合当前疫情防控任务要求。 而反洗钱监管交互平台,省去了人工报送的繁琐流程,可切实减少疫情防控期间不必要的人员聚集,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同时也保障了反洗钱监管机构和义务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作用初显。 疫情虽然给反洗钱工作带来了挑战,但相信反洗钱人也能恪尽职守,打击犯罪!让我们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赚钱秘技


我认为金融行业受疫情影响的程度比其他行业都要轻,尤其是实体行业。理由有以下几点:

1、证券行业不仅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还在疫情期间增加了交易量,这对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是正向影响的。而受疫情影响后,很多企业需要再融资,不论是债券融资,还是发行新股融资,对证券投行业务都是利好;

2、银行业虽然有的网点不能营业,但这影响最大的是存储业务,而存续业务银行是不赚钱的。银行业最赚钱的贷款业务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因为银行贷款的对象主要是国企央企,据报道国企的复工率超过92%,所以银行获利的大头贷款业务影响甚微。疫情过后,该办的业务都会来,因为银行是垄断竞争市场,在钱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业务不会受影响,只是先办和后办罢了;

3、保险行业有没有因疫情而赔付,我没有看到相关报道。而疫情过后,人们必将更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我相信保险公司也会不失时机的推出相关险种,可能会迎来一波小高峰。

4、其他金融行业按以上思路可自行推理。总的一条是:网上业务开展的好的金融业韧性越强。

金融业由于客户存续性和黏附率高在疫情期间所受负面影响相对较小,有的业务板块甚至出现增长,疫情过后有望率先企稳反弹,一些优质的上市公司值得我们关注。[微笑]



AndyHa安迪夏


也不能这样说,此处疫情期间,就证券市场来说是一个催化剂,A股开户人数达1.6个亿,这个数目已经十分大了。

随着中央对金融业扩大开放的不断深入,日后外国金融业证券市场一定会更加完善,会有更多外资优质企业进入我国金融市场,这也意外着有更多的机会。


创投小散户


金融业是依附于实体经济的,因为疫情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相当于按了下暂停键,高盛已经下调我国今年经济增速,预计今年增速已经低于6,整个宏观经济对于金融业来说不算理想,何况国家需要支持经济增长恢复,会调整贷款利率、据我所知,某大行经营贷款年利率只有3.85%,将进一步压降金融业利息差,整体来说,金融行业不会独树一帜,实体经济对金融业的影响有滞后性,不过有危也有机,机遇在于金融科技;因为疫情影响,大家都不出门,大家普遍选择线上方式享受金融服务,这对于转型期的金融业来说会是一个促进作用,以上仅是个人观点。


淡渺尘


中国14人口大国,9/10亿农民,农业强,国家强,金融业也会好起来!





中华哥哥


不会,金融是为事业服务的,国家会加大投资力度,疫情过后消费需求会报复反弹而且国外会更需要中国造。出口也会好起来。所以经济会触底回升


无名之辈nobody83


不过,“人”和“钱”只是复工的一个方面,第三个影响复工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浮出水面,那就是“料”。

春节前囤积的原料用完了,上游的生产和运输都还没有完全恢复,市场上要么没货,要么价格暴涨。

复工最痛苦的事是没人,没钱;复工最最最痛苦的事是:人有了,钱也有了,仓库里原材料没了。

还不只如此。人和钱只是中国经济自己的危机,但“料”就是全球的危机了。从来没有经济学家做过这样的推测:如果中国经济突然停摆一个月,全球会为之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答案现在就来了。运输停滞造成的影响可说是“货出不去,料进不来”,造成整个产业链的断裂。

有中国买家向沙特阿拉伯请求减供原油和天然气,造成满载的油轮和空空如也的天然气载运船滞留在海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