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5万亿基建会拉动房价吗?

岳斐儿


我觉得不会!但是短期内肯定会成为中介的宣传借口,进而有可能造成短期内的房价上涨。但是从长久角度来看则是维稳的表现。

我们得明白一件事,那就是25万亿基建是用在哪!一个是公铁路交通的建设。这意味着城市与城市,城乡与城乡之间的便捷性被打通了,完全可以实现住在城郊进城工作的功能性需求,也就是说,我本来郊区有房的就不需要再进城买了,这直接从需求上减弱消费者对住房的需求。

其次,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在以往,城市之所以成为吸引购房者买房的优势就是城市的配套更好。而在投入新基建之后会拉平城乡城市之间的基础硬件问题,甚至出现比下去的结构(新城市比老城市配套更合理更好。)

第三,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此次投建的就有大量的经适房项目,这些房子建成后肯定会投向市场,那么市场上的房子存量就会上升,这意味着供求关系会被改变,需求者没有那么强的需求了。


优己


需要指出的是,25万亿只是目前7个省份推出的基建计划,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省份推出自己的基建计划。对于这25万亿,这不是一年投入的量,因为很多基建工程不是一年就可以完成的,这25万亿当中2020年度计划完成投资只是接近3.5万亿元,其中,福建总投资2.9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05亿元;总投资约5万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4400多亿元;河南总投资3.3万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8372亿元……因此,很多时候不能只看前面,而是要看其整体的全部内容。



另外,房地产不属于基建,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那么25万亿基建会拉动房价吗?小编认为会对房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因为基建会带动水泥、钢铁、建筑材料等价格上升,这样间接会影响到房地产的发展,当然,影响不会很大,房价的涨幅更多是受供需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

而且,这一轮的基建应该不太一样,可能更多的会投入到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上,不是简单的重走老路。


锦绣中源


首先你要明白一点:

为什么投资25万亿基建?

是为了拉动经济!

那咱们分析一下25万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第一:25万亿基建投资,是直接投资基础建设。

这25万亿相当于定点定事投资,全部必须用在基础建设上。

基础建设对老百姓的好处就不用说了。

我们现在出行这么方便就是见证。

键是它对市场经济的刺激,可以说不亚于上次的4万亿。

只不过上次是全部在房地产,这次是在基建。

但放出来的25万亿,最后会到大家的腰包里。

腰包有钱了,你就可以潇洒了!

对经济的刺激作用立马显现。

第二:拉动的产业投资。

基础建设,可以说是完全高于房地产建设的。

搞建设的朋友可能知道。

一个重大工程,用的设备,投入使用的设备是非常多样的。

这样,会直接拉到各个企业的效益。

可以说,这次的25万亿基础建设,是把整个经济产业链完全拉动了!

这样,企业的效益变好,或者能抗住这次疫情的影响。

第三:对于房价的影响。

这个就要具体看了!

最起码,老百姓有钱了,该买房的可能就要出手了!

但,并不代表房价就能上涨。

现在房地产还是以稳为主,住房不炒。

政策方面没有任何放松。

25万亿是拉动的整体经济,而不是房地产经济。

只能说帮助一些房企度过难关而已。

所以,这25万亿对房价肯定有影响,但今明两年来看,作用不大。

但两年以后,如果没有好的投资渠道。

政策变动更加宽松,那这25万亿最后肯定有一部分流到房地产。

助推房价上涨。你觉得呢?


狂浪大侠


25万亿基础建设,不同于传统基础建设,根本流不了房地产领域不说,还会逆城市化发展,新基础建设包含: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建设和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什么说这次流不了房地产领域。

一、新基础建设不是传统没有文化的房地产开发商和炒房客做的了的。好多房地产开发商小学毕业的,后面文凭都是在职或者某种性质学校毕业的,某种性质学校不教高科技。也就是房地产开发商和炒房客对于新基建设一窍不通。毛皮都进不去,一进去就被踢出来。现学学20年也来不及,观念都跟不上。房地产开发商和炒房客大多数是老头子,如果房地产个炒房得老头子能够做这些,根本没有拼多多、京东等等,10多年之前这些老头可比谁都有钱,但是他们做不了,都把做互联网科技当传销呢。

二、新基建设一旦大规模实施成功,城市聚集性必要性不大了,生活哪里都一样方便。机器人送货、在家可以享受现在大城市都无法享受生活,交通发达了住郊区和城乡结合部和住在城中心无区别。人工智能改变一切生活方式,互联网工业改变工作和赚钱方式。线上、科技、股市成为最大赚钱地方,不排除农村在家也可以大赚钱。线上淘宝,物流到家取货,农村也可以赚大钱。


刘华银mark


大概率不会。

上一次4万亿拉动基建是全国性的,而且也是从楼市着手的,当时房价基数低,刚需族规模十分庞大,因此迅速推升楼市行情。

但此次情况却大不相同,这次的25万亿是由七个省份各自陆续宣布几年内投入基建的费用,被金融媒体统计后罗列出的数据,并不是每个省都参与这25万亿。而且此次基建潮来临之前,是一个已经大涨过多年的楼市,一个刚需族越来越少的楼市,一个正在经历史上最严苛调控的楼市。

此次基建投入资金的方向也比较明确,比如河南,是以提升交通等大工程为主,比如修高铁、建机场、修高速公路、提升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基础建设。而不是把钱投放在房地产,这跟当年那次基建潮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最近有些城市有楼市调控宽松化的迹象出现,消息一出就迅速被约谈,说明此次对于楼市的调控是动真格的。不会因为各省出台的基建消息而让楼市再一次推升新的行情。尤其有些三四线城市涨的比二线还高,因为有大基建热潮出现就会继续涨吗?显然是不现实的。反之,这类城市存在着比二线城市更大的下跌风险。


城市发展报告


在25万亿基建计划推出来的时候,大家的关注度非常高,大家都在讨论,基建计划是否会拉动房地产的发展,或者说直接一点,会不会推动房价的上涨。

有人觉得,不会。他们也知道,08年4万亿的计划推出后,房地产迅速走出低迷,开始进入了上升通道。不过他们觉得,现在跟08年,很多因素发生了改变,比如,现在房价的基数已经非常高,上涨难度大,比如,当时的经济发展本来就很快,一推动,就会更快,但是现在,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不好,即使推动也难以起到明显的效果,也自然难以对房地产产生什么直接和积极的作用。

他们的说法看似有道理,但是却忽视了基建计划产生各方面的推动,忽略这些,自然不能认清,基建计划对经济和房地产的影响。

大规模的基建项目,会推动经济的发展。投资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它涉及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加大基建项目投入,数以百计的行业会得到利好,这也自然能推动经济发展。

大规模的基建项目,会加快目标区域的发展。基建项目的快速启动,改善区域的交通等多方面的发展环境,能吸引更多民间投资,进而推动片区发展。

大规模的基建项目,可以直接利好于房地产。在一线城市的郊区,因为交通的原因,在这里生活不便,房子价格也不高。但交通改善后,这样的区域生活便利性将大大提高,房价自然也会随之上涨。

另外,这样多的项目,会提供非常多的工作岗位,会出现很多商机,让人,至少是部分人收入增加。这是直接的,还有各行各业景气起来,也会让很多人收入丰厚起来。

有钱了,购买了强了,自然会支撑和推动房地产的发展。

因为这几方面的原因,所以我认为,25万亿的基建计划,会直接利好于房地产,推动房价上涨。




房产投资圈


25万亿基建从表面上看不会拉动房价,但实际上却会对楼市造成较大提振作用。

25万亿基建既覆盖了交通运输、通讯、水利、供电供气等传统基建项目,也涵盖了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项目,这从表面上看和房地产业没有关系,但对房地产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首先,大规模的基建项目会消耗大量的钢材、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使这些建筑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而这些建筑材料对房地产开发来说又是必须的,所以房地产开发的成本会因此而上升。

其次,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使受益的城市变的更加宜居,更能吸引外来人口,这对楼市购买力的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

其三,高达25万亿的基建项目会释放大量的货币流动性,这在提振经济的同时大概率会引发通货膨胀等副作用,在社会整体物价水平抬升的情况下,房价将很难独善其身不上涨。同时,很多人为了财富的保值增值,会更多的将财富投入楼市,这又将抬升楼市的购买力。

所以小编认为,25万亿基建项目虽然从表面上看和房地产业没有关系,但其实却会对房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雨桐撩楼市


不会拉动房价,更不会形成翻倍的情况。

疫情冲击下,自春节后各地陆续复工以来,15个省份发布了2020年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接近25万亿元,2020年度计划完成投资也近3.5万亿元。

很明显,本次基建投资是为了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完成2020年的经济发展目标。

为什么要推出重大基建计划?

2020年作为十三五收官之年,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年经济目标并无变化。突如其来的“冠状肺炎”疫情成为经济发展的黑天鹅,严重影响着2020年经济的发展。为稳增长、稳就业,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提升长期竞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成为应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的最简单有效方法。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三驾马车,出口、消费和投资。基建成为最有效的手段。

1、对于出口来说,出口增长缓慢。作为中国主要出口国的欧美市场经济持续低迷,疫情的全球化发展更加加剧了对外出口的难度。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全球贸易遭遇严寒,中国进出口总值突破3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低于全年GDP增长速度6%。

2、对于消费来说,受疫情影响最大。由于全民在家隔离,多数经济活动处于半停滞状态,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最大,尤其是交通、旅游、餐饮零售下跌严重。疫情带来的这部分损失,很难通过报复性消费弥补。此外,居民负债率由于房价增长而逐步升高,也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推动消费刺激经济发展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一时难以产生显著效果。

3、对于投资来说,投资对于经济恢复和稳增长效果最为显著。政府投资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一直以来都作为政府托底经济的重要工具。投资大致可以分为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三类。制造业投资由于内外部需求和企业盈利拖累逐步下行,房地产投资由于受到“房住不炒”政策影响不作为短期经济刺激的手段,因此基建投资成为稳增长的最主要手段。

这就是15省市发布25万亿投资计划刺激经济的原因。25万亿基建投资是政府作为稳增长的最重要手段。但不会导致房价被拉动。

一是坚持“房住不炒政策”,房地产行业不作为短期刺激的领域。政府一直坚持“房住不炒”政策,对于房价的预期是保持稳定,不会大跌也不会大涨。只要资金不流入房地产行业,房价就不会大涨。

二是居民负债率逐步攀升,影响购买力。随着过去二三十年房价的普涨,大部分居民贷款买房,导致居民负债率逐步攀升,居民购买能力下降,压制了对于房屋的需求。


最后,25万亿的基建投资,大部分资金会进入不会大规模进入房地产行业,而是进入传统的基础设施投资,或者以5G通信为代表的新基建投资领域。所以不会导致房地产行业的再次繁荣,不会拉动房价的再次上涨。


生活中的财经小知识


25万亿的大基建工程在一定的程度上会提高房价。但是不会出现2016年时房价翻倍增长的那种情况。

新冠状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发展,为此全国各地纷纷展开大手笔的基建工程投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7个省宣布在未来几年内投入25万亿用于基建工程,其中在2020年落实的会有3.5万亿元;但是我相信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全国其他的省份也会有不少的省份跟进投资大基建工程:一是可以促进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与提高就业率,三是可以得到中央财政的一定支持。可以预见在2020年内全国各地省份用于基建工程的金额不会低于5万亿元。

全国各地的大基建工程无疑会提高国家信贷的总额,也会增加货币发行量,这就意味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必将出现。规模庞大的大基建工程建设会影响到钢材、水泥、砂石的价格上涨,而这些原材料也是房地产行业用材料,这无疑会提高房地产建设的成本。大工程建设会提高从业人员的收入,从一定的程度上会增强民众的购买力,这对目前比较疲软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是有利的。当然一些地方政府目前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会让一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帮助一些困难的房企渡过难关。

由于2016-2018年全国各地房价涨幅过快,过多的透支了房价上涨空间,房地产市场泡沫较大。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坚持房子只住不炒的前提方针,各地政府努力挤掉泡沫,以时间换空间。各地政府也收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在各地展开大基建的情况下,国家也会注意调控房地产市场,再次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不会有很多。

所以说房价从现在开始只会一直小幅度的上涨,但大涨的可能性则不会出现。希望刚需们看准了时机不妨下手买房子,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之下期望房价下跌是不可能的。


雄鹰展翅长空


我们都说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架马车是投资、出口和消费,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投资,而投资里面的核心是基建与房地产。要想知道25万亿的基建投资对房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首先我们得弄明白基建的逻辑与范围,再者就是现国家经济所面临的现状,以及接下来的政策导向才行。

很多人问我,现在的房地产还能炒吗?我觉得,自住改善可以,但是炒作没有太多的必要。未来的房产要想跑赢通胀的问题不大,收益还是会有的,可是想要再像以前一样的疯涨,也不大可能了。

因为上头已经非常明确,不会再以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复苏的工具,会坚持“住房不炒”的原则。接下来的房地产行业,也会在疫情过后,逐渐回归正常,未来的趋势,应该是稳中有升的。

那么,在投资里面的两个核心,如果房地产不动,动的就可能就是基础建设。现在的基建分两个,一种是老基建,一种是新基建。老基建指的是“交建路桥”,也就是传统基建,修路铺桥、水泥、钢铁、工程机械,这是老基建的四个范畴。新基建呢?主要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物联网、医疗设备、光伏新能源、特高压电网等等,我觉得,这些可能才是接下来国家重点投入发展的方向。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我想要您的点赞与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