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財富時代:2020年經濟與股市前瞻:頭部公司“吃肉”

文| 玉名 ,投資達人,微博知名財經博主,財經撰稿人,著有《日曆買股法》《解套第一課》

歲末年初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政策窗口,尤其是自2013年以來,中央政治局每年有三次會議專題研討經濟:4月底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7月底討論半年形勢並部署下半年工作,12月初定調來年經濟工作。從2019年12月政治局會議召開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來看,2020年經濟已經定調,有諸多可解讀因素。而對股市來說,經濟調整週期,很難有全面牛市,但很容易出現牛股,尤其是頭部公司“吃肉”現象。


2020年GDP增速或“破六”常態化

在2019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全面做好“六穩”工作、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等方面作出部署。由於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因此本次會議也強調2020年的主要任務是需要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從GDP角度來說,由於2018年中國名義GDP的增幅達到了2.1%,實際增速上可能達到0.3%,這樣的話2020年可能只需達到5.8%的經濟增速,即可實現經濟增長翻一番的目標。那麼,意味著對於2020年的GDP,官方的容忍度會更高,而不會強刺激,還是結構調整。實際上,2019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降至6.0%,低於市場預期,全年增速呈現階梯式下降,投資、消費、出口對經濟拉動有限,四季度經濟相對平穩,而2020年全球經濟和需求會進一步放緩。

從貨幣政策角度,央行明確不搞大水漫灌。一方面是大小漫灌的作用非常小,無法刺激經濟,必須要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另一方面是市場並不缺錢。民企紓困後依然經驗缺乏,那麼說明不是缺錢,而是很多企業沒將錢拿去經營主業,同時想著套現離場,所以2019年這一年,大家看到了股東解禁和減持行為非常多,產業資本大幅減持,尤其是經歷過 2019年一波大幅炒作之後,2020年初的解禁高峰,更要小心。

因此,從宏觀經濟形勢和貨幣政策上來看,A股指數整體性機會較弱,全面牛市出現概率較低,指數整體的震盪格局沒有改變。


基建“補短板”存在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繼2019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之後,2019年12月會議再次強調“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體現了基建在2020年逆週期調節政策中的重要地位。2019年來,基建投資增速總體低於預期,基建累計投資增速自2月持續提升至4月後,於7月回落至年內最低水平——3.8%,8-9月有所提升後,10月又下滑至4.2%,11月有所企穩。

目前一些政策已經在調整,如專項債可用作資本金,下調部分基建領域資本金比例5個百分點,允許發行金融工具籌措資本金,預計2020年地方債發行規模也可能會適度擴大,用於支持基建投資。其中,鐵路、公路等還是重點,而我們看到“中字頭”的八大基建公司集體跌破淨資產了,那麼在2020年明顯有較好的安全邊際,值得注意。

此外,地產股在2019年四季度,也出現了類似保利地產、萬科等大地產股活躍的現象。如果大家仔細翻看地產股,在A股和港股歷史上,都有一個現象,即在調控的後期,大型房地產公司往往並不如市場那樣悲觀,甚至會在調控中逐漸將行業中資源重組,獲得更好的發展,形成強者恆強的走勢。當時挖掘的新城控股等個股也是走出了自己的模式,2020年相關走勢也值得期待。畢竟從大週期來說,持續的調控之後,稍有放鬆就會形成大地產的機會。


經濟調結構週期易出牛股

經濟高速增長時,所有行業、所有公司都是想著擴張,一旦經濟增速下滑,這些資金會評估市場,重新選擇,就容易出現一個“資產荒”的現象。大家可以看到如今十年期國債已經降到3.17%(考慮到通脹因素,實際是負利率的),資金依然趨之若鶩,為何?就是資金感覺投放在哪裡都不踏實,那麼,無論是股市,還是樓市,資金都是謹慎的。所以,當經濟增速重新恢復高速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各路資金紛紛“搶資產”,就會帶來市場的繁榮。因此,A股只有瘋牛,沒有長牛,就是這個原因。

  在經濟較低增速週期中,小企業困難重重,反而大企業很舒服,還避免了大企業相互之間的競爭。因為大企業只需要將中小企業利潤轉移過來即可,而且大企業還有機會去收購小企業,獲得更好的資源整合的機會。例如在之前幾次房地產調控時,每一次都是小企業倒下一批,大企業反而藉機整合行業。

消費方面,2019年1-10月份市場銷售規模達到33.5萬億元,同比增長8.1%,就已經超過2016年全年銷售規模,現在消費對GDP貢獻已經達到60%了。其中,2019年的“雙十一”,我們看到單天的零售額近8000億元,創了新高。顯然,人們的消費能力還是很強的,所以消費方面依然有較大發展空間。這就是為何在白酒、食品、家電、醫藥等消費板塊資金扎堆介入,即便調整時,依然有資金逢低吸納的原因。

經濟結構調整週期中,科技題材股也是最活躍的。大家看到2019年的華為概念、5G、數字貨幣、區塊鏈,OLED、邊緣計算,包括近期無線耳機等層出不窮的科技概念,因為經濟弱週期中,傳統行業無法有大空間,相反,科技能帶來想象的大空間,當然,這裡面是魚龍混雜的,大多數只是“科技概念”,而非實質科技股,所以我們看到行業內分化明顯。


​​大公司、高價股屢出牛股,頭部公司“吃肉”現象明顯

股價超過90元的股票超過50只,而我們可以發現這裡面的個股超過四成都在2019年創了歷史新高,如貴州茅臺、長春高新、卓勝微、聖邦股份、兆易創新、匯頂科技、邁瑞醫療、五糧液、恆瑞醫藥、藥明康德、海天味業、寧德時代、通策醫療等。其實,只要股民將個股按照價格從高到低排列,就可以發現,高價股群體的集體新高不是巧合,是一種必然。

實際上,越是高價股,散戶越少,越是機構投資者,越容易導致相關穩定性,那麼風險收益比越合算,越容易導致中長期走勢穩定,這才是貴州茅臺,以及隨後隱藏牛股群的意義。另外,從更大週期來看,2017年大公司、大市值股表現最好,2018年群體調整都有走弱,但2019年又是大市值股、高價股走強。

這是因為經濟弱週期中,資金湧向頭部企業,而這種現象也不僅僅是在中國,美國也存在同樣的現象,“大股票受追捧,小股票無人問津”的現象普遍存在。因為在經濟不確定性較大的時期,大公司抗風險能力要比小公司強,而且還會逐步將中小企業的利潤轉移過來,甚至日子更好過,結構性分化是常態。

行業中的“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現象,因為整體經濟結構調整,行業內部相互轉移利潤點,所以就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例如2019年的白酒行業,是唯一一個指數翻倍的行業,但也有類似青稞酒、伊力特、老白乾酒、金種子酒等走弱的品牌,根本沒有補漲的機會。相反,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等,則是“強者恆強”的典型代表,因此這樣的分化,也是非常值得重視的。科技股就更加明顯了,行業中基本上就是前三的個股吃肉,少部分個股跟風,大部分個股滯漲的行情。


放棄普漲思維,結構性分化是常態

股民如何應對這樣的週期呢?其實,2020年有幾個時間窗口是可以記住的。首先,2020年春季攻勢窗口,應該是春節前一週到春節後,2-3月份還是主要窗口期,包括年報和各路資金做利潤的時間,無論牛市與否,我們都要把握好。而比較複雜的是4-5月份,變數最大,包括全球股市方面,4月份美聯儲的議息會議因素,以及總統大選的初選最後節點。

其次,7月份,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轉向以及資金面的收緊一般是利率拐點的精確信號。利率牛熊拐點會體現,大多數利率低點恰好落在1月、7月、10月,這和我們按季度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經濟工作有關,央行的行為背後其實是頂層政策的意圖體現。此外,美國總統兩黨候選人在7-8月份分別公佈,所以這個節點是消息面變化比較大的節點,屆時利好或黑天鵝因素可能都會較多。

最後是10-11月份,這個週期應該是年末容易出現機會的節點,尤其是美總統大選11月初揭曉,在這之前包括黃金大宗商品期貨、股市等都會暗潮湧動,2016年也是類似的情況,可以參考,這樣的週期是可以把握的。有了這樣的時間窗口意識,操作時就更有針對性。

在《解套第一課》書中,我給大家推出了一個股民財富版的“隆中對”,比如說我們選取每年盈利50%作為一個目標,而盈利週期分為3~4個階段,年初根據“主體思維選股法”中的年報實戰法完成一波操作,實現30%左右的盈利;而年中主要進行伏擊和波段操作,選擇一半的倉位去做指數品種(諸如ETF基金或者封基,獲得穩定利潤),而另一半倉位去做市場中走勢最具有規律的行業操作(建議是醫藥和消費,前者是重要的防禦品種,而後者則是具有穩定估值和資金炒作的板塊),這樣兩者合計實現20%的目標並不困難;最後在年底從資源股、重組股、次新股中找尋一個板塊的機會完成一波操作,實現20%的盈利也是可行的。這樣哪怕其他時間不操作,或者說有一些失敗,也能夠達到年初的目標,通過複利效應,不斷堆積財富。

當然這樣的“隆中對”也只是一個理想模式,忽略了困難會隨著資金量的增加而增加。因為當資金量達到相當級別的時候,此時已經不可能像初期那樣操作自如,需要對資金分配和倉位控制花費更大的精力,也就是獲利的幅度會自然地降低。這實際上也告訴股民,想要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最後,我想說的是作為投資者,展望2020年,計劃做得越詳細,預想的困難越多,儲備的策略越豐富,碰到問題時才能更加處變不驚,有效解決。

財富時代:2020年經濟與股市前瞻:頭部公司“吃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