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前言

若說市面上最值得購買的 CPU + 主板的套裝的話,有AMD 的 Ryzen 5 3600 / 3500X + B450 套裝,以及intel 的 9400F + B360 或者 9600KF + Z370 / Z390 / B360 。

這幾個組合的優點就是價格適中,能取得最佳的性能與預算的平衡點。

但是玩家現在要面臨一個問題,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選A還是選I?怎麼分配能夠獲得的利益最大?

針對這個情況,我來個大比拼, R5 3600 + B450M +5700XT VS 9600KF + Z390 +5700 ,同時我會加入對照組,把3600超至4.2G ,把 9600KF 超至 5G,看看實際情況如何。

看看究竟是把錢投在CPU 超頻帶來的遊戲體驗更高呢?還是把錢節省下來,花在顯卡身上更值呢?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劇透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先不賣關子了,咱們先來看看測試彙總,本次測試採用 R5 3600 + B450 ,分別測試了 默頻跟全核心超頻 4.2G 的情況。從測試中可以看到,R5 3600 全核心超頻到 4.2G 之後,頻率實際上比3600X還高,CPU 的理論測試,以及物理測試方面是肯定有提升的,但是實際的遊戲中,是否提升並沒有與之相稱的提升體驗?

i5 9600KF 在 CPU 理論測試上面輸給 R5 3600 是理所當然的,畢竟有了超線程,可以燃燒小宇宙,就算 9600KF 超到5G,也是比不上的。但是如果 9600KF 要超頻就要買 貴一些的 Z370 / Z390 主板,散熱還要更好些,同時機箱也要加錢。

預知後事?往下拉啊

預知後事?往下拉啊

預知後事?往下拉啊


搭建 AMD 測試平臺

CPU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R5 3600 + B450 主板套裝購買的話,性價比超高,可以把這個預算省下來,補貼到顯卡上面,能讓顯卡性能升級一個檔次,能夠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

R5 3600 可以說是 AMD 銳龍3 系列 CPU 裡面性價最出色的CPU之一,是 6核心12線程 CPU 的守門員,能夠更加出色的應付多任務,同時,價格還相當出色,與 B450 豐富的套裝搭配,會讓你時不時有買CPU 半買半送主板的感慨。

正面的外包裝大家都很熟了。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頂部的易碎貼跟側面都是可以查找到CPU的型號是 R5 3600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側面比起 3600X 以上的 CPU 包裝盒來說更纖薄,連Zen 那個標準的禪意圓圈都沒辦法完全展示了。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CPU散熱器更加纖薄。CPU、散熱器、說明書、貼紙一應俱全。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CPU 與 貼紙 ........我升級相機之後,發現90D比我之前的K30拍照清晰多了。


主板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總的來說,B450的性價比非常出色,價格便宜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功能齊全,日常需要用到的功能都有,主板的插槽規格也是相當的完整,就算是配上3600X 這種 CPU 都不會有瓶頸。適合很多需要穩定運行用戶的需求。


顯卡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當 CPU 與 主板購買套裝之後,預算就省下來了,可以把預算留給自己,也可以加在顯卡上面,以獲得更好的遊戲效果,比如從 RX5700 升級到 RX5700XT,帶來的使用感受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內部配件一覽。由於Win10會自動下載驅動,而且Win10有自帶驅動,所以現在基本上沒有驅動盤了,不過AMD顯卡可以登錄AMD官網進行下載,還是挺方便的。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訊景這張 RX5700XT 海外三風扇版本可以說是最具有性價比的RX5700XT之一了,售價有些時候甚至比5700XT 海外版還便宜,做工也是相當不錯。在實際使用中可以感受到高頻率帶來的體驗提升,同時三風扇+巨大的散熱規模,讓散熱與噪音控制兼得。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背部是一個大背板,可以增加顯卡的機械強度,背板外延的部分採用跟前端風扇的一體化成行套件,這樣使得整張顯卡形成一個大整體。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頂部,支持雙bios設置,默認是高性能檔位,Boost 頻率與 遊戲頻率都是十分高,雙8pin 顯卡外接供電可以讓顯卡取電儘可能的從供電端子走,以保護主板。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顯示輸出接口都有防塵套加以包裹,有3個 DP,一個 HDMI 接口。

其實訊景這塊 RX5700XT 海外三風扇版本可以完美兼容 帶散熱片的 M.2 NVMe SSD,特別是對於 B450 MATX 這種版型來說非常友好,畢竟MATX很多M.2 插槽 都在顯卡的下方。


內存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內存頻率對於 AMD 來說是十分重要的,DDR4 3600 能輕鬆、便捷的發揮出 AMD CPU 的性能。當然追求更高整機性能的童鞋們可以嘗試設置 IF 頻率 1866,DDR4 3733,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影馳這次推出了全新的 GAMER 星曜 DDR4 系列,在內存普遍漲價的今天 DDR4 3600 8G 一條359元,一對也僅需720元不到,堪稱性價比出色的典範,同時 DDR4 3600 也能把 AMD CPU的性能 輕易的發揮到最優化階段。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這款新的星曜內存不僅僅是價格便宜,更重要的是,它還是RGB可控的內存條,支持4大主板廠家的 RGB 燈效控制。這次的燈條更加出色,會有更加璀璨的燈效。最後,這款內存是支持個人送保的。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打開包裝盒,可以拿出兩條內存,內存上面有PCB保護套,兩張保修卡,以及裝完機清理時候才發現的藏在盒子裡的說明書.....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內存在不通電的時候,沒有RGB那種流光溢彩的靈魂,會顯得單調一些。一般黑灰色都是作為底色的,所以不太驚豔。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背面的話,跟正面區別不大,就是右下角多了銘牌。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DDR4 3600 8g * 2 ,時序是 18-22-22-22-42,感覺還是放得挺寬的。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可以看到無論是正反兩面的散熱馬甲上面都有幾何形狀的切割,不僅僅是增加藝術感,也會略微增大一些散熱面積,為內存及整套系統提供更加出色的穩定性。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頂部的水晶條也是採用幾何線條切割成幾個平面,在內存通電的時候,在不同角度有著不同的燈效體驗。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內存記得優先插 往內數的 插槽1 跟 3,兼容性最高。


SSD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SSD這次兩邊都用這款 金士頓 A2000 500GB,其自帶散熱片,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福利,而且全盤加速的SLC區域,就算把系統裝進去,再把常用軟件以及部分遊戲放進去,也會有很出色的使用體驗。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背面在一開始可以看到 A2000 500GB 的盤體,但是當我把散熱片裝上之後,我發現很難拆,除非暴力破解....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感覺裝配後圖案更好看一些?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還好我在裝之前有拍了照片,從圖中可以看到送的散熱片是雙面的,散熱效果更出色。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散熱片正面的散熱凹槽比較深,可以來蹭 5700XT 顯卡的散熱,這片散熱下面對的是:主控、緩存以及閃存顆粒的這一面PCB。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背面的話,散熱凹槽比較淺,比較平,這樣不會傷到主板,也跟 M.2 插槽的高度一樣。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就散熱規模而言,在M.2 NVMe SSD裡,是非常厚實巨大的一款產品,有了這麼巨大的散熱,就不用擔心 SSD 的散熱問題,能夠有效的提高 A2000 500GB的使用壽命跟使用穩定性。


電源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本次測試為了穩定,選擇了安鈦克 HCG -X 1000,這個海韻代工的金牌全模組電源。全日系電容 + 十年換新,加上海韻代工的產品,電源架構上,採用的是海韻久經考驗的 Focus+,用料上面更進一步。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這款 安鈦克 HCG-X 1000 電源有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四周採用了玫瑰金噴塗的鋁外殼。整個電源就觀感而言是非常出色的,電源拿在手上也是感覺到用料紮實的那種厚重。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這款電源採用 135mm的液壓軸承風扇進行散熱,運行時噪聲微不可聞。得益於用料上乘,這款HCG -X 1000 的玫瑰金電源可以耐受的工作溫度比普通電源更高些。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電源背部有產品的銘牌,可以看到這款電源的輸出功率,而且在裝原裝模組線的時候,可以發現所有的PCIe 顯卡外接供電都是採用單8 pin 的設計,這樣可以讓顯卡的供電線電流降低,提高電源的使用壽命跟顯卡以及整機的運行穩定性。轉換效率的話,跟海韻的 Focus+ 一樣,是優於金牌的。


AMD平臺裝配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MATX 小板會比較緊湊些,不過這並不妨礙它的作用,把 R5 3600 裝上,把 星曜內存 DDR4 3600 8g*2 雙通道插入,然後把 金士頓 A2000 500G 這個M.2 NVMe SSD也插入就OK了,剩下就是裝散熱器,然後把它們裝到開放式平臺上面。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最後再把顯卡插上即可。MATX 也有好處,配上MATX機箱,可以十分小巧玲瓏的放在家裡,很契合現代的簡約風格。


流光溢彩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影馳這對星曜內存,在不通電的時候平平無奇,一旦通電之後,就是流光溢彩,在不同的角度下有不同的RGB 視覺體驗,整個光影都流動起來了。


AMD平臺上機測試

默頻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首先要幹什麼?當然是進BIOS,把A-XMP打開,裝win10系統啦,然後裝驅動程序,把這些東西都弄好之後,開啟 CPU-Z + GPU-Z 聯合驗證。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然後跑 SSD的 相關測試,首先是 AS SSD這個傳統的 SSD測試軟件。好像看上去平平無奇?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其實金士頓 A2000 500G 有個特點,就是全盤SLC加速,當用上Crystal Disk Mark 之後,就不一樣了,因為CDM v6.0 可以設置32 GiB 測試塊,此時還是不會出現速度暴降的情況。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當用上 CDM V7.0 之後,就算是 64 GiB 測試塊,讀寫速度沒有什麼影響,所以就算把系統裝進去,東西放進去,只要不超過一半容量,都沒有任何速度暴降的風險。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然後就是 經典的 aida64 測試一下 CPU的緩存與內存的讀寫、複製速度測試。DDR4 3600 8g*2 會有比較不錯的內存讀寫性能。3600的緩存性能會隨著頻率的增加而提升。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CinBench R15 測試,就測試速度而言,3600明顯比i5 9600KF快,畢竟線程比較多,性能結果上也是一樣的,3600 比 r5 9600KF更強。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CinBench R20 測試跟 R15得到的結果差不多,不過R20的測試量更加龐大,測試過程更長些。

至於其他測試,我們直接看彙總吧。


全核心超頻至4.2G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在bios裡面調整倍頻,並且給CPU設定電壓之後,就可以在B450上面輕鬆超到4.2G ,CPU-Z截圖與 GPU-Z 截圖奉上。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宅在家玩遊戲的,進來了解下(上 AMD平臺)

▲ 我們主要看R15 與 R20 的成績吧,比起默頻成績有了10%左右的提升,而且性能比起3600X更強,在此頻率下,單核性能趕上了9600KF的默頻單核性能啦。

其他測試結果,我們彙總到表格裡,方便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