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比起野味,羊肉才是歷代宮廷菜的炫富主流

近日,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疫情期間訪問中國並且贈送3萬隻羊,表示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的支持。新聞一出,頓時在朋友圈裡掀起一陣風潮。

比起野味,羊肉才是歷代宮廷菜的炫富主流

網傳視頻片段(該視頻已證實與贈羊無關 來源:澎湃新聞)


好奇心爆棚的網友們紛紛搬出小板凳和計算器——3萬隻羊值多少錢?

據從事畜牧業的網友粗略統計,蒙古國人口320萬,這三萬只羊相當於約每100個蒙古國國民就捐贈了一隻,蒙古國每個人捐了十塊錢。按照平均一隻羊1500到2000塊錢計算,至少是4500萬人民幣起價啊。

咱內蒙古的網友說,按照大草原的規矩,送人一隻羊不管多少錢,都是極大的禮了。親家公第一次上門,頂多也就往你後備箱裡塞兩隻羊;在內蒙古,你要是和人有矛盾,捨得殺一隻羊請客,也就和好了。

所以說,蒙古國將羊作為禮物相贈,禮真的不輕,情意也真重。據小編考證,羊肉不僅在今天可以做為禮物相贈,在古代也十分貴重,備受歷代皇家青睞。

可以這麼說,比起野味,羊肉才是我國古代宮廷的炫富主流。而野味,自古至今都屬於“不入流”一列。在古代封建集權的宮廷時代,最奢不過帝王家。如果野味真的如一些人所認為的“有營養”“彰身份”,那麼在古代宮廷皇家宴席中,野味應該是常客。但翻閱歷史,事實並不如此。

在古代,六畜和江河湖海中的各種魚類共同構成了古代中國人的肉食鏈,而其中牛、羊、豬三者又獨居鰲頭。周代的《禮記》中,將牛、羊、豬稱為“大牢”,並且只有國君及卿大夫才有資格享用。

後來隨著春秋後期推行鐵犁牛耕的農耕政策,牛作為勞動工具的地位及作用明顯增強,作為食物鏈中一環的地位則被大大削弱,加上歷朝歷代三令五申禁止宰殺耕牛,牛肉就這樣默默地退居到了肉食二線。

縱觀中國皇家飲食史,基本上是羊肉和豬肉“爭寵”的歷史。

漢代的時候,牛和馬是重要的生產物資和生活物資,禁止食用。而作為“大牢”的豬羊在人們餐桌上難分伯仲,具體可見於漢代文史中“澤中千足彘(250只豬),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以及家中有“千足羊(250只羊)”的說法和記載。

進入魏晉,一直到南北朝時期,隨著人們逐漸減少家豬的飼養規模,羊肉自此開始統治中國人的餐桌,開始成為獨一無二的主流肉食。《洛陽伽藍記》就曾寫道,“羊者是陸產之最”。

到了唐代,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繁榮,開始出現豪奢餐飲,巔峰之作就是唐代最燒錢的飯局“燒尾宴”。作為唐代最著名、最豪華的宴會形式,燒尾宴並未脫離傳統的魚、雞、鴨、鵝、鵪鶉、豬、牛、羊、兔等主流食材。其中,最主要的食材也還是羊肉。從韋巨源的那本堪稱當時中國飲食界最高峰的《燒尾宴食單》可以看出,58種菜品中有16種是羊肉或羊奶所製成的。

韋巨源是當時長安城的世家子弟,唐中宗景龍年間,官拜尚書令左僕射。這本《燒尾宴食單》是他在自己的家中宴請唐中宗時的菜單。鼎盛朝代裡的頂級大臣宴請當朝皇帝,這桌“燒尾宴”應該算是相當豪華的頂級宴會了。

從何處體現頂級奢侈呢?主要體現在烹調技術的新奇別緻。比如炙是一種烤制食品。食單中的“金鈴炙”,要求在食料中加酥油,烤成金鈴的形狀;“紅羊枝杖”,要求用四隻羊蹄支撐羊的軀體,可能是“烤全羊”。

這種對羊肉的高尚追求一直延續到宋代。在宋代,上至宮廷,下至百姓,無不把吃羊肉當作一件美事。尤其是兩宋皇室,肉食不追求珍奇野味,只吃羊肉。

比起野味,羊肉才是歷代宮廷菜的炫富主流

兩宋時期,羊肉是名流士大夫宴飲必備

吃羊肉甚至成了兩宋皇室的“祖宗家法”。李燾記載輔臣呂大防為宋哲宗講述祖宗家法時說:“飲食不貴異品,御廚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這一時期,圍繞皇帝與羊肉的趣事也很多。

比如,宋太祖趙匡胤自給自足,“取肥羊肉為醢”製作出一種叫做“旋鮓”的食物,此後宋代皇室但大宴“首薦是味,為本朝故事”。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也記載了淳熙年間(1174~1189年)孝宗在集英殿宴請金國使節,第九盞菜就是“旋鮓”。《武林舊事》卷九《高宗幸張府節次略》也載,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十月,家住杭州清河坊的南宋名將張俊,在他的府第宴請宋高宗的筵席上,也有“旋鮓”一道。

作為南宋鉅富,張俊這次的宴帝家宴,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奢靡的宴會,據說比韋巨源的燒尾宴有過之而無不及。據載,這次宴會宋高宗帶著大小一百多位官員前往,而每個人的菜單都是不一樣的。

而宋仁宗則因為“昨夕因不寐而甚飢,思食燒羊”,但卻忍住沒點菜,成為了帝王自律的美德示範。

宋孝宗為他的講讀老師胡銓在宮中擺過兩次小宴,第一次以“鼎煮羊羔”為首菜,第二次為“胡椒醋羊頭”與“坑羊炮飯”,孝宗一邊吃,一邊讚道:“坑羊甚美”(參閱《經筵玉音答問》)。

坑羊的做法也是華麗麗的複雜。所謂坑羊,就是用全羊入地爐燒烤而成。坑羊的製法,宋代古書無記載,但參照明代《宋氏養生部》所載“坑羊”的製法,就是掘地三尺深作井壁,用磚砌高成直灶,中間開一道門,上置鐵鍋一隻,中間放上鐵架,將宰殺、治淨的整隻小羊,用鹽塗遍全身,加地椒、花椒、蔥段、茴香醃漬後,用鐵鉤吊住背脊骨,倒掛在爐中,覆蓋大鍋,四周用泥塗封。下用柴火燒,至井壁及鐵鍋通紅,再用小火燒一二小時後,將爐門封塞,讓木柴餘火煨燒一夜即成。成菜滋味極鮮,香味濃郁。

比起野味,羊肉才是歷代宮廷菜的炫富主流

坑羊

在宋代皇室“御廚止用羊肉”“不登彘肉”的原則下,據記載,宋朝宮廷御廚每年消耗羊肉“四十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兩,常支羊羔兒一十九口”。而豬肉只有4100斤。

到了元代,主要是蒙古人的生活方式為主,“韃人宰羊為糧”,所以羊肉繼續稱霸。元代宮廷最豪華的是“詐馬宴”,就是烤全牛、烤全羊,據說這也是成吉思汗最愛吃的食物之一。


比起野味,羊肉才是歷代宮廷菜的炫富主流

詐馬宴 圖片來源: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

到了明代,羊肉的宮廷美食霸主地位雖然不似前朝鼎盛,但依舊在宮廷御膳中承載著重要角色。永樂年間的御膳需用食材中,也有羊肉5斤豬肉6斤的記載。

由此可見,羊肉穿越了我國重要的幾個朝代,牢牢佔據了宮廷美食頭把交椅的位置。比起野味,這才是古代最尊貴的人吃的食物。可以想象,如果野味真的營養爆棚,口感絕佳,彰顯身份,恐怕今天也輪不到我們吃這些動物,早就被古代的王公貴族們吃滅絕了。

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凡是沒有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陸生野生動物,一律禁止食用。”據悉,新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將不日公佈。

國家用最大的決心來禁止野生動物的食用,既是非常之舉,更是讓我們的飲食觀迴歸到正常的軌道,迴歸到常規畜禽。什麼是常規畜禽?屬於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都是常規畜禽。

富貴莫過帝王家。要知道,古代皇帝所用飲食也不過是這些牛羊豬之常規畜禽。那些以吃野味炫耀自己身份和虛榮心的人,可以自己腦補一下,為何在自古至今的皇家主流餐飲裡,在極具奢華的唐代燒尾宴和宋代的張俊家宴中,從來就沒有野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