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是指什么?

高1235678


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无和有、虚与实分别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一切事物的存在有否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无并非真无,它是相对于有而说的;虚也并非真虚,它是相对于实而讲的。宇宙万物,所有的有都来自于无,无才是根本。实存在于虚中,没有虚,根本就不会有实。

所以,我们在看问题时,绝对不能用片面的、单一的眼光去看,应该在无中发现有,在有中看到无,所谓虚虚实实亦是如此。只有全面地、综合地去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的实质,才能从宏观上驾驭矛盾而不至于被矛盾牵着鼻子走。


漠舟


无有,虚实,是相互转化的。无中生有,有归于无。就象我们人,开始本无我,从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的结合开始,直至胎儿的降生,才称为人……百年之后,又归于无。这就是有无相生。虚实,也一样,虚也是,实也是虚,都是人为给强加的(强之以为名),比如,冰水为实,变成水蒸气则为虚,水蒸气遇冷,又变成水冰。再比如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是通过网络我看到了你,你也见到了我,这又是真实存在的。

无有,虚实,是相对的。就象黑白,美丑等等。

无有,虚实,是相生相伴,同生共存的,作用是相互的。

《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当中是空的,车轴才可穿过,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说,利用它的有,使用它的无。


明月无心7667


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是矛盾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

我举一个生活中简单的例子:我们吃饭的碗。

当碗里面是空的时候,没有盛东西,我们看它是空碗;但是,正是它的空,才能往里面装下米饭,米粥,等等。碗越大,里面的空间越大,盛的米饭,越多,碗越大,装下的米粥也越多。这正是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二者是互相转化的的。因此,我们就要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多角度的看问题,换位思考看问题。不钻牛角尖,不入死胡同。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和一切事物。


鲁呦萍


《道德经》第2章说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划线句子意思是说,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并追求美,而不知美与丑是相比较而存在,彼此相生,相互转化;人都知道怎样是善,并向往善,而不知善与恶同存一体,彼此相成。天下事物,皆是大道自然之运化,阴阳互变之造作。所以说天下事无不有阴阳,皆是一体两面综合体。

“故有无相生”,“故”字,即事之因,是承接上句而言。 所谓“有”是指天下一切事物,是相对于“无”而言,泛指天地人万物皆谓之“有”。 所谓“无”是指大自然的元始状态,非常人所理解的什么都没有。“无”是指一切肉眼视之不可见,只可神会,不可名状皆谓之“无”。“有无相生”指有与无互相转化,相生相依,相循相因,生生不已,变化无穷。

所谓从虚中看出实,大意同上,就是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这一句话,反映的哲学道理就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老秦伢在哪


天下人和事物变化都有其规律,掌握变化的玄机就是格物致知,把人和事物都格明白了,天下就没有难事了。简单的例子:月晕知风,础润知雨,这叫无中看有;虚虚实实多是指人事,虚则示之以实,实则示之以虚,是古时对阵常用之兵法,若要战胜对手,必须要有虚中看实的本事,只是其中巧妙,不足为外人道尔。


易中寻野鹤


虚与实是相互依存的!只是我们平常不发现和思考这些问题而己!“虚实”也有层次之别:虚首先是绝对的“虚无”,即什么也不是,包括能量,所以人是无法观察到(包括仪器堪测,因为它也不是能量),其次“虚”是能量,再次“虚”是气体......其层次是相对性的,层层对应对比依存!

也就是说我们见到的,感知的都是在“对比”条件下产生!打个比方——房子门窗是虚的,它之所以能看得见,是因为有墙面的存在!这些道理虽然有点抽象,但领悟思考一下并不难理解!“门窗与墙面”这是日常生活所见,还有地球的外空间等任何事物均是同理!

“对比”才能体现。这是标题中“虚实”之本质!


道元易经理学


从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是指什么?

这个问题, 就相当于人们经常说的无中生有,虚中有实。无从何处来?其实无从来就在。无是何物?无是万万物。虚从字面上来讲,好像是虚无缥缈的没有的。但在生活中,虚中看出实是存在的。



水灵儿芳芳


要从虚中看出实来,也就是真虚假实症怎么辨别?此证本为虚,内脏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因而出现腹满腹胀腹痛,发热等类似实证的假象。时满时轻,为此证的特点,不似实证之长满不减。按之不痛或痛减是另一特点。关键是从脉象和舌诊来签别。实证有力有神。舌苍老。虚证细弱无力,无神。舌胖嫩



恋爱情感知识


从无到有,从虚到实。是宇宙自然演变的,世间万物都是从无到有。这是宇宙的自然规律。大到宇宙星球山川河流。小到飞鸟鱼虫蝼蚁细菌,都是从无到有从虚到实。是宇宙自然演变而来的。




biwufaiyanh


虚与实,既是人生哲理,也是哲学之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