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看一個人會不會喝茶?

三郎的象牙塔


看一個會不會喝茶,分別從三方面來體現:

第一,看茶。茶的類型有多種多樣的,而從中看出茶的出處、品質好壞、功能功效者,肯定是對茶有著深厚的理解的。

第二,泡茶。泡茶不是簡單的倒進開水就可以了,更多的還要對泡茶工具、泡茶時間以及手上敏捷的動作相結合,對該泡茶時一系列動作熟練者,自然對喝茶不會太過於陌生。

第三,品茶。品茶注重的是色香味俱全的最終檢驗,一個人在品茶時娓娓道來,不斷地表述茶的不尋常之處,那這個人必定是會喝茶的。



湘子111


我就不知道我會不會喝茶,因為喝茶的道道太多,會喝茶的能有幾個呢?

新疆人,沒有什麼喝茶傳統,小時喝茶都是家中有客人,杯子里加點茉莉花招待用。

後來工作被一朋友領著喝功夫茶,其實就是拿蓋碗泡鐵觀音,茶的好壞不懂,但是被喝茶的流程吸引了,也置辦了一套茶具,在家偷偷地練習喝。

用蓋碗,泡過鐵觀音,茉莉花,大紅袍,猴魁……,以為一蓋碗泡能得到的一切茶。後來知道了紫砂壺,而且還有好幾把,學會了用蒸茶器,茶葉罐的樣子品種也多了起來。茶具也漸漸全活起來,還放置了一個幹泡臺。

最明白的是知道了黑茶,綠茶,紅茶,花茶……。越來越覺得想要喝一杯好茶太講究了,我自己怎麼學都是假模假樣。還好,通過茶交到了很多朋友,以前來往都是送酒,如今喜歡送茶。

喝茶的朋友多數都是喝酒轉行,我一大哥,愛喝碎銀子,用飄逸杯泡上濃濃一杯,倒在建盞裡,滿滿地喝,我笑著提醒他茶要七分足。他卻笑著說,好喝愛喝就要滿杯喝,豪邁如舊,還是喝酒那套,最後,倆人汗流滿面,很痛快。

為了出去喝茶不丟人,我還下載了湖南農業大學專門的茶葉課程,看得越多,越對茶戰戰兢兢。

我仍然認為我不會喝茶,但是,我喜歡和喜歡喝茶的人一起,可能有些喝茶方式不是專業,但是我們敬茶。

喝茶已經是普通人生活的常態,專業與否?會不會?不太重要,喜歡喝,愛喝,愛在一起喝,那才舒服。




衛茳


看一個人會不會喝茶?如果一個人不拒絕茶,那麼他就是一個會喝茶的人。我從幾個方面來闡述一下,為什麼說一個不拒絕茶的人就是一個會喝茶的人。

舉幾個身邊的真實例子

A、他喝了一輩子的茶,很少喝開水,都是自己上山找的茶樹採回來自己炒的茶;

B、他是一個愛茶的人,各種各樣的茶葉品種喝過很多,也有很多對茶葉的認識;

C、他是一個上班族,經常在朋友那喝茶,但是分辨不出什麼茶;

D、他是一個職員,要麼喝水,要麼喝碳酸飲料,從不喝茶,認為茶一點都不好盒;


以上四種人ABCD,到底誰會喝茶,誰不會喝茶呢?稍後我們再來分析。

茶在中國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要論一個人會不會喝茶,首先我們要先明確,茶是什麼?茶存在的意義?

茶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茶有很多的傳說,有很多的文獻記載著茶的各種功能,在民間都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說法,但都表明一種觀點:茶是一種中國傳統飲品。


由此可見,上述例子中,ABC都是喝茶的人,而D因為不喝茶,所以歸類為不會喝茶的人。

所以,茶作為一種飲品,可以接受茶味道、能喝茶的人就是會喝茶的人。而相反的,拒絕茶的人為不會喝茶的人。

另外一個角度講,懂茶的人又不同的標準。

什麼情況叫做懂茶,是熟悉茶種類、是瞭解茶工藝、還是瞭解茶文化呢?

而我認為,懂茶的人,應該知道茶的品種,能夠了解茶的特色,即為懂茶。

如果為指標化:

1、知道茶的品類

2、能基本瞭解茶的生產工藝

3、能瞭解該茶類的特點

滿足以上3個標準,即為懂茶,不須拘泥於條條框框的束縛。


泓昌茶人


看一個人會不會喝茶,看幾點。一是看他喝茶的外在方式。比如,是用玻璃杯一泡喝一天,還是用紫砂壺泡起了功夫茶,或者玩得更高深,整個宋代點茶法。二是看他對茶的理解,茶行業有一個怪現象,三天為師,好為人師——入茶行業才三天,學了幾招,在從不懂茶的人眼裡,還是很有殺傷力的,容易被人誤以為入行很久;二是茶行業的人,在比較容易得到別人以為高深的眼光中,也更易好為人師。

其實,喝茶的形式並等於會不會喝茶的標準。並不是用紫砂泡的人,就比用碗喝的人懂茶。因為有些人用紫砂也不一定太懂,只是裝個樣子。而用碗泡茶,也有講究的,專門就有一種碗泡法的專業喝法。

而對茶的理解,也不是越高深越好,關鍵在於抓住核心。比如一個重要問題,喝茶究竟主要喝什麼,喝外形?喝香味?喝山頭?喝年份?——其實,這在茶界早就共論,喝的主要還是口感,無論是陸羽的《茶經》,還是近現代的茶界大師,都認同這一說法。於是,那種在水中開花的茶,那些唯山頭論者,其實就是在細節上過度追求,而未抓住問題的本質與核心。

總結一下——

殺豬殺屁股,各有種的殺法。喝茶也一樣,方式不論,適合就好。對的人時空裡,對的形式下,只要泡的方式合適,就是會喝茶。

而在茶的理解上,也是要去未存骨,去霧存真,抓本質為上者。





茶者劉吉雲


這是一個好問題,文瑾作為一個茶行業的從業者。見過很多人無論什麼茶都是隨手抓一把往杯子一放,拿開水一衝就開喝的,也見過很多喝了太多劣質茶,喝到真的好茶反而喝不慣的人,還有一些人無論喝什麼茶都貪杯,結果弄得醉茶,腸胃不適的。

文瑾覺得一個真的喜歡茶、想了解茶的人都應該學習一些基本的茶知識。像上面我舉例的那些人,在喝茶的道路上就是還沒入門的。文瑾覺得判斷一個會不會喝茶,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對的時間喝對的茶

一天之中最合適喝茶的時間其實是下午的3-5點申時茶,這個時間段喝茶可以調節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體質,對身體健康的作用很大。三高人群推薦在這個時間段喝茶,長期堅持下來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可能比藥物治療的效果更有效。而一天的早上的早飯前是不適合空腹喝茶的,因為空腹喝茶會造成腸胃負擔,茶葉中含有咖啡因,吸收過多會出現心悸、尿頻等症狀。而晚上喝茶可能會導致失眠,如果真想喝,建議減少投茶量或者喝一些刺激性比較小的茶如紅茶、普洱熟茶。

對的水和器具的選擇

茶界有一句經典的話“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說明在喝茶時候,選擇合適的水與茶具的重要性。真的愛惜茶的人一般不會選擇用自來水來泡茶的,至少應該用純淨水來泡茶,避免自來水中的礦物質或者消毒物質對茶葉口感產生影響。選擇好的器具來泡茶喝茶也更能突出茶葉的特點。比如我們一般選擇玻璃器具來泡一些有觀賞性的綠茶、黃茶。如能夠三起三落的君山銀針。而選擇紫砂壺來沖泡一些需要提香聚味的普洱。

對的沖泡方式喝茶

中國傳統的六大茶類因為其製作工藝不同,其沖泡方式也會不同。不同的沖泡方式對茶葉的滋味的影響很大。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一款茶在專業茶人手中和自己手中泡出來的滋味是有很大差別的。因為專業的茶人掌握了一些沖泡常識和技巧。比如需要激發香氣的烏龍茶,往往在注水的時候選擇高衝激香。而一些需要持續出滋味的普洱熟茶,往往不會對著茶進行衝淋。而且不同茶使用水溫、是否洗茶、坐杯時間、投茶量這些都是會影響一款茶的口感的,這都需要時間和經驗去積累、提高。


對的品飲方式喝茶

一款茶沖泡好了,會喝茶的人並不會直接一口將茶喝入口中就直接嚥下。而往往會先端起茶後,先聞茶香,然後小口啜茶後,將茶在口腔中打散成泡沫,讓口腔充分感受茶湯滋味後再嚥下。再去感受茶的韻味,回甘。喝完茶後,再去問茶杯或者公道杯中的冷茶香,充分的感受一款茶的特點。這樣才能加深對一款茶的瞭解的認知。我覺得這才是一個會喝茶的人待茶之道。


歡迎大家關注文瑾,一個愛茶的媒體人,讓我們在喝茶的道路上共同進步。


文瑾說茶


什麼是會不會喝茶?茶,誰都會喝。茶,有許多人不愛喝。

一個愛喝茶的人,她一定是很喜歡茶的人,因為喜歡,所以會學習和了解有關茶葉的知識。有句話說得好:一入茶行深似海。也許當時她只是想喝一下茶的味道,女人一般就從花茶,花果茶,養生茶,美顏茶開始,然後接觸到了紅茶,綠茶,白茶,青茶,烏龍茶,普洱茶。漸漸的對茶葉有了興趣,於是去結交了做茶葉的朋友,從偶爾去喝一次茶到經常去喝一杯茶。然後發現生活已經離不開茶葉了。

經常喝茶的人,由於在品茶的時候,要靜靜的細品茶葉的韻味和香甜味,時間久了,就發現自己的性格越來越柔和,品味越來越高,心也越來越靜,看待事物的眼光也越來越包容寬廣。

於是,每次喝茶會習慣性的先看幹茶,再聞杯香,然後一口一口品飲茶湯,把每一泡的滋味都細細的珍藏在心裡。

後來,不知不覺中,你已經在別人的眼中成為了一個會喝茶的人,身邊的人喜歡聽你說茶泡茶,也喜歡上了你這不愛微笑的小姑娘


劉鈴言


喝茶人的態度

有些人甫一入店,茶沒有喝幾口,即口若懸河,或高談闊論茶以外的話題,或搖頭晃腦小動作不斷,或緊盯著美女不放,心猿意馬,這些朋友哪有心去喝茶呢,只是愛湊堆附庸風雅罷了,自然對茶不求甚解,也就無所謂會不會喝茶了。

一個愛茶、懂茶、會喝茶的人,首先會尊重泡茶的東家和身邊的人,一般不會喧賓奪主,而是靜下心來,慢慢的品,偶爾也會問詢一些有關茶的話題,不主動去破壞喝茶的氛圍和喝茶人的心境。能靜下心來是會喝茶人要做的基本功,由靜致遠,靜者無敵。

喝茶人的茶評

當然看一個人會不會喝茶,最直接就是看他真情自然流露的茶評(不吹捧)。我曾經接待過這麼一個朋友,喝茶期間話很少,只是低頭靜靜地喝,幾杯後說:“不錯!好熟悉的味道。”一語末了,我憑經驗立即感知:這是個懂茶會喝茶之人。

有一次,來了幾個未曾見面的重要客人,我拿出鎮店之寶“一零冰島”(十年陳),洗過一遍後,開始一一倒上茶水,客人們喝了一口隨即笑靨如花,興奮度來了。連喝幾杯後,男的敞開了外衣,女的摺試著額頭細密的汗珠,有人不住聲地出汗打嗝。這時,居於中間座的朋友忽然站起來,用手比量著胸部說:“嗯,好茶!下喉深,到了肺部。”此時,我知道這是客人滿意的表現,一句話,顯示了來賓的專業水平。過後不久,客人致電要求發貨,一次順豐快遞幾件大貨過去。

喝茶之人,光知道香甜不一定真正懂茶。如若在喝茶過程中,能隨時感知韻味、喉韻的深淺、卡喉鎖喉、湯水粗細、香氣飽滿度、層次、茶氣等。不僅能判斷大區域產地,是版納的還是普洱的或者是臨滄的,甚至能夠甄別出某某山頭(不是所有山頭)、臺地小樹、大樹與古樹的區別,殺青的溫高溫低和綠茶化,是頭春茶還是春中茶,是春尾還是谷花茶,是人工殺青還是機制殺青等等。

以上這些對不怎麼懂茶的人來說,感覺不可思議,是大大的忽悠和胡說八道。其實(大家注意到沒有),我們身邊這樣的懂茶人還少嗎!反正我身邊這樣的茶客很多。這是可喜的變化,以劣質茶胡弄人的時代已經進入死衚衕,越來越難以為繼。

當今隨著物質社會的高速發展,各種汙染和高蛋白的攝入,引發了若干疾病,勢必引起人們對生命的重新思考和健康品味地追求,茶這“小可愛”,越喝越明白,不會喝茶的將越來越少,愛茶惜茶會喝茶的人會愈來愈多。

和敬清寂、禪茶一味。追求低碳、環保、有機生態的慢節奏生活,是全人類的共識,我輩當努力。





波多蜜韻古茶坊


感恩提問者,普文是原產地茶山經營者,對您的問題做個人解答,如何看一個人會不會喝茶(品茶)主要看他幾個環節就知道。

愛茶人與品茶者是心靜之人。

靜者,萬物之靈靜,能發一念之人。惟靜之人,能用其心,用心之人,能察其究。

看一個人能不能品茶,先看他能不能靜下心來,面對茶時,心無旁騖,面對一杯清茶或者一道香茶,先靜下其心,來用心去體會,泡茶者的心境與茶本身的滋味。未能靜心者,浮於表面,感知不察其深。

觀、聞、味、覺

1.觀者,以心察作茶之人,何物容於茶,茶溶發於水。心察製茶之人,何心制於茶。心之發念,便為心觀。

2.聞者,聞之茶中韻味,香之所發,茶中之心發或香浮與茶膚。為聞,人生之浮沉,定茶之工匠心法。

3.味者,品之茶湯,蘊作茶人之心,窺製茶之人心念,茶溶於水之覺心,湯化喉之綿柔,香毓口之化奔,津生齒夾之悠長,回甘甜至腹敞。

4.覺者,茶之苦化香來,澀止甘回,如人生之道,苦盡甘來,覺茶之蘊藏,心敏覺慧。

總結

觀一人會不會飲茶,看其心如止水,靜而入境者,飲茶之奧秘,浮言語斷其面,誇誇其談,非察心、覺心之人,何言懂茶之人。

真茶君—普文


真茶君—普文


會不會喝茶,這個問題可深可淺,往淺裡說,只要是有嘴巴是個活人那就會喝茶,這是最淺顯的現象,再來我們通過現象看本質,看一個深入的問題,其實是問人到了什麼境界後才會喝茶,喝茶的人有一些規矩,是否明白其中道理。也就是喝茶講究不將就!


對於喝茶,我還是有一些自己道理的,首先我們來論述一下茶葉的選擇,會不會喝茶關鍵是你懂不懂茶,能否區別茶葉品類,能否區別茶葉級別,對於不同的茶葉能不能說出它的特點,泡茶用什麼水,山泉水,江河水還是無根水,然後就是器皿,泡茶最講究應當,什麼茶用什麼具,然後就是出湯的時間把控,喝的時候用幾口喝完,第一口怎麼喝,都有講究。

比如說西湖龍井茶,為了能夠展現茶葉的美,葉美茶湯美,行家叫型美,我一般選擇一款高一點的透明玻璃杯,先用開水燙杯,再注入七分滿的水,水溫在九十度為佳,然後將你的芽頭茶輕輕的撥入杯中,投放量最好是三克或者兩克左右,可以適當的搖晃杯子,這樣子茶香就會飄然而至,待茶葉沁入水中根根直立,美不勝收。


假如你要用紫砂壺泡茶,首先你得湯壺,然後就是洗茶,這裡的茶為發酵茶,綠茶一般不洗茶,用開水沖泡即可,要根據自己喜好濃淡來把控出湯時間,如果有盆友來喝茶要照顧他的喜好,一般來說喝茶講究三口,第一口喝茶的茶韻,也就是第一感覺,需要將茶水潤滿口腔,這一過程又叫嘬茶,第二口就是細細品酌,入喉感,生津如何,第三口適當的讓茶葉在口腔裡呆上一會兒,這就是靜心。會喝茶的能從這三口中品嚐出茶葉山頭,何時採摘,如果是普洱甚至能品嚐出茶葉年份。

來說一下茶葉用水也很講究,如果你會喝茶,首選是山泉水,再者是江河,在後是江河水,煮水也很講究,首先不重複用一壺水,也就是反覆燒開,這就要把握煮水的量,萬不可一直煮水,這樣水容易老化,也就是容易出水垢,需要將水煮到氣泡剛開始翻滾為好。用來煮水的器具也應當是講究的,鑄鐵壺,陶土壺,銀壺,都可以,這就視情況而定吧。


泡茶前應當淨手,把手清洗乾淨,這是對茶葉的尊重也是對客人的尊重,衣服也要儘量整潔,不要有香水或者其他異味,如果有更好的情趣可以試試禪香,做到這些大的框架,基本上算是會泡茶了,會喝茶那得更講究,因為泡茶的都這麼講究你喝茶不將就是不是跟旁友差別太大啊,也就是說會喝茶首先是懂茶,懂的茶性。

這就是我的感觸,我就覺得會喝茶應當如此,缺一不可,不瞭解談何會不會喝茶。


相魄


當一個人把喝茶當做一種習慣、一種情懷、一種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儀式感時,我相信這個人一定會喝茶。


要想把一杯茶喝出滋味,喝出愉悅,是要有一份心情,一種態度的,有了喝茶的態度才能感知茶的溫度,也才能喝出情懷,品出茶的真諦。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在杯中沉沉浮浮起起落落,無論曾經怎樣的濃烈,終究是要歸於平淡,在喝茶中尋找一份安寧與祥和是一件愜意的事情。

會喝茶的人有幸得到一份心儀的茶,它一定不會隨隨便便就把它泡了,他會邀集三五好友談天說地慢慢的品嚐箇中滋味,一起享受品茶帶來的快樂。


首先,他會根據茶的種類確定泡茶的茶具,是用蓋碗還是紫砂,是煮還是泡......愛喝茶的人絕對不會辜負一份好茶,一定會用最好的茶具泡最好的茶。

其次根據茶葉的品質確定茶水的溫度和泡茶的時長;“三分茶七分水”這是茶人最講究的,沒有好水絕對泡不出好茶,要不然就是對好茶的褻瀆,寧肯不泡。

再次就是品茶了。當一口香茗沁入心脾,那感覺就如同初戀般的際遇,人醉了,醉在心裡,醉在情裡,醉在時光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