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妈妈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爸爸发脾气,对孩子会有影响吗?

秋千上的风儿


答案肯定是有影响。父母(或者说是孩子的主要抚养人)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会潜意识里模仿父母的言行,包括好的或者不好的。

举个栗子,我家孩子刚学会说话的时候,老人跟我说孩子不愿意跟人打招呼,带出门特别没面子。但我带着孩子出门,如果碰到需要打招呼的人,比如楼道里打扫的阿姨,就会说阿姨你好,阿姨早啊之类的话,我从不去要求孩子主动跟人打招呼,但我发现过了没多久,孩子跟我在一起时会主动跟我身边的人打招呼了。我想这就叫潜移默化吧。

题主的姐姐当着孩子的面对姐夫发脾气,可能她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但她忽略了孩子在看孩子在听在感受,孩子对一个言行的好坏是没有判断力的,他觉得妈妈这么做就是合理的,那么未来孩子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很有可能就变成自己妈妈或者自己爸爸的角色,觉得婚姻中的一方可以随便发脾气。这是长远的影响。比较直接的影响就是孩子可能脾气也会变的跟妈妈一样。

再举个栗子,我家孩子两岁多的时候被送到全日托班,我开始上班,因为又到带孩子又要上班,孩子一生病我就又得请假,有的时候回到家里看到还在打游戏的猪队友,真的忍不住要跟他发火。有一次托班老师跟我说,孩子最近总喜欢对着老师大叫,不开心了就大叫,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马上反应过来了,那不是就我对着老公发火时候的真实写照嘛,孩子学起来真的太快了。


yoshiko3646


你好!很高兴能参与进来!

我对此事情深有感触!在家里也会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婆拌嘴!不过我都是一直让着老婆,一旁的儿子看到后就会说:爸爸原来怕妈妈啊!我就会告诉儿子我那是让着她,作为男人不能和女人斤斤计较!然后儿子也会对他妈说:爸爸不和你吵是因为疼你啊!



完美世界张言言


如果妈妈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爸爸发脾气,孩子肯定会受影响。所谓教育就是言传身教,就是父母的言行会成为孩子行为的标准。如果母亲经常对父亲发脾气,孩子必然遇到不开心的事的时候,也必然会用发脾气来表达。

我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及繁重的家务压力非常大,经常对着我老公用吼叫的方式发泄我的情绪,然后发现我的女儿在着急时也会大吼大叫,所以我知道是我错了,以后会稍微注意自己的言行。

其实有时候外人说什么都没用,还是需要看自己的想法,所谓“教的曲唱不下去”,估计你姐姐慢慢会发现孩子们脾气很大的时候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快乐带娃


人生的征程,最糟糕的境遇,不是贫困,也不是厄运,而是精神上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发脾气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就是一种语言暴力,这样的行为和动作暴力是一样的错误的行为。

如果妈妈脾气暴躁,这个对孩子的影响是特别大的,妈妈脾气暴躁,小孩子就会有两种性格,一个就是特别胆小,害怕,因为妈妈脾气暴躁,影响到孩子,还有就是,孩子也会学着妈妈一样,脾气也是特别暴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再怎么聪明伶俐的孩子,生活在这样家庭里,面对整天发脾气的妈妈也往往会变得越来越消沉自卑,是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一颗毒气弹。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得十分叛逆和缺乏安全感,对所有人几乎没有一点信任。孩子长大之后也容易成为一个脾气暴躁,情商很低不善于交流的人,这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都非常的不利。

呼吁妈妈们请在宝宝面前抑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吼大叫!甚至撕打!





21世纪正在输入


观察一下孩子对爸爸的态度,你就知道有没有影响了。如果爸爸与妈妈关系融洽、亲密,对孩子来说,父亲就更容易接近些,交流互动也会多。否则就会是人为拉开孩子与父亲的距离。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间接通过母亲起作用的。孩子与父亲的联系倘若被阻断、减少,父亲这个角色就不会起到作用,因为母亲与父亲的关系出了问题。

有没有人这样感觉?特别是男人,作为父亲在孩子三岁之前自己好像是个第三者。因为从母体共生到孩子出生后的哺乳期,基本是依靠母亲哺乳和照料,父亲是后来慢慢加入到孩子的认知中。学前3-6岁,孩子开始有样学样,不仅是对母亲的依赖,还有开始对父亲的崇拜,女孩会学习妈妈做女人,男孩会学习爸爸做男人。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亲身上的男性特征会给他们建立一种安全感,对他们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

所以,在你的孩子面前,你要记住眼前这个男人不仅仅是你的丈夫,他还是你孩子的父亲,请尊重和维护好一个父亲在孩子心里的重要位置。



盖不住的胖胖


你能听到孩子的心声吗?

孩子:我的妈妈非常爱发脾气。她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不仅对爸爸大声嚷嚷,也对我大吼大叫。有时甚至还乱扔东西撒气。每次妈妈发脾气,我心里都好害怕。我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让她消气……

家庭是个很奇妙的地方,孩子不仅会继承父母的外貌和性格等特点。甚至夫妻的关系怎么样,也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出。

妈妈经常发脾气,会让宝宝无所适从,性格扭曲。父母如果经常吵架的话,不管多么爱孩子,给他买多少玩具,都弥补不了他内心受到的伤害,长期在父母争吵中长大的孩子,内心会变得自卑,这样不仅会影响他的性格,还会影响他的婚姻观。

都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些童年幸运的人,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大风浪,都会想起童年的温馨,然后坚持下去,而童年不幸的人,却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修补童年受到的创伤。所以家长要给孩子一个温暖有爱的家,这才是爱他最好的表现。

秀恩爱的父母,带给孩子的直接感觉是:爸爸很喜欢妈妈,妈妈也不会经常对爸爸发脾气,他们都很尊重对方!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有样学样”的过程,正因为父母给孩子做出了相敬如宾的表率,孩子才会耳濡目染,对待父母恭敬有礼。


蜀部九爷


这当然对孩子有影响!父亲,原本在孩子心中就是英雄,是大山,是一家人的安全靠山,如果你经常在孩子面前对丈夫吆五喝六,发脾气,孩子会怎么想?“哦!原来父亲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会导致丈夫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塌陷,进而失去对丈夫的信赖和尊重。这使父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造成严重失效的后果,恐怕是你承受不起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家庭的孩子根本不听父亲的话(当然更不听母亲的),甚至打骂年老的父亲,绝大部分都是因为父亲在家庭中的威信和地位没有建立起来造成的!孩子不尊重父亲,这个家庭基本就完了。特别是男孩子不尊重父亲,你一个女性根本管不住孩子的!不信?那你就走着瞧!


元墨香135355669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很不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1、性格存在缺陷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有些人自卑、敏感,有些人怯懦、胆小,还有些人容易暴躁,甚至有暴力倾向。有个大男孩说,小时候父母吵架,他一直都是隐忍着;再后来,父母吵的时候,他会朝他们怒吼;而现在,他觉得自己的暴脾气已经不受控制了,看着有不顺心的事就忍不住想要发泄出来。

2、对人生充满悲观

不少人都表示,由于家庭的影响,导致自己长大后成了一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有人说,同样一件事情,别人看到的也许都是积极、正能量的那一面,而自己却总能发现很多负面的东西。

3、不自信

容易和爱人发生争吵的父母,大多数对待自己的孩子也缺少宽容和耐心,孩子很容易成为父母的出气筒,谩骂、打击时常会有,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一点点被无情摧毁。

4、亲情淡漠

很多人都曾说到,当父母吵架的时候,每一分钟都是煎熬,恨不得能够立马逃脱这个家,离家出走的念头不少人都有过。因为感受不到家的温暖与和睦,所以对待亲情也显得异常的淡漠,很难做到在父母面前撒娇、任性,甚至成年后很长时间都不愿意回家。还有人曾表示,自己对父母的恨甚至多过了爱。

5、社交恐惧

从小常经历父母吵架的孩子,长大后都或多或少有社交恐惧。不喜和陌生人来往,也不善于和同学朋友深交,心理防线太深导致很难向人敞开心扉。也许有些人外表看似乐观外向,在一堆人中也能侃侃而谈,可真正能够走入他内心的朋友寥寥无几。

6、影响恋爱观与择偶

父母吵架带给孩子的心理伤害往往能够延续到他成年以后,由于经常目睹父母间的夫妻相处方式,使得他们开始不相信爱情或者很难对异性产生信任。有人表示,不愿意谈恋爱也不想成家,因为没觉得结婚有多幸福,也不知道该如何和爱人相处。

7、缺乏安全感

爸爸妈妈经常吵吵闹闹,甚至大喊大叫大打出手,这是每一个孩子都害怕发生的事情。孩子对父母的爱患得患失,也时刻要担心父母是不是会随时分开,或者不要自己了。而且由于年纪小,很多孩子都认为爸爸妈妈吵架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无形中加重了心理负担。由于长期被恐惧、不安和紧张折磨,孩子的安全感严重缺乏。

8、不会正确表达情绪

很多人都提到过一点:不会生气,也不会吵架。这个“不会”有两重意思,一是不会去和人计较,二是不懂得如何去表达。有人说,从不敢朝人发脾气,即使人家玩笑开的有点重,自己内心明明很生气,可就是不敢表达出来,因为不敢和人有冲突,害怕吵架的紧张气氛,更害怕互相伤害。

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长有争吵矛盾的时候还是要避开孩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育孩子早知道


可以确定的说~有的!

父母间的交流沟通方式 是未来孩子人际关系的“模版”… 会成为孩子内射的“内化客体”… 完全的拷贝 或者反向形成~都脱不掉模印…

想想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样子”… 看看有多少父母的“影子”…

家长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子 请自己先做到…

家长 没有上岗证 难免有失 建议约个家庭心理顾问~ 孩子的心身健康 意义远远大于“学习成绩 ” “才艺”……


知心音乐心理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不论孩子是小婴儿还是幼儿,对孩子的影响都不好。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其实在婴儿时,小宝宝就能感受到父母争吵带来的痛苦。他不能表达,但身体会变得僵硬,神经收缩,长期会影响婴儿听知觉、视知觉发育,严重的还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孩子长大一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发脾气,因为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但理解能力很差,妈妈难过、生气,他能体会到妈妈的痛苦,但不明白为什么,更不知道该怎么办。很多孩子,往往把妈妈生气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他会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好,如果自己乖一点,是不是妈妈就不会生气了,感觉自己像个拖油瓶,慢慢孩子不是变得格外讨好大人,就是和妈妈一样爱发脾气。

夫妻之间生气拌嘴很正常,为了不影响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办?

第一,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有什么事等孩子离开后再沟通,当然夫妻之间更不要冷战。

第二,如果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了,不用太自责,学会自我同情,理解并原谅自己,然后和丈夫沟通。这里要敲重点:和好要当着孩子的面!让孩子明白如何解决沟通问题,同时记得安抚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

第三,把握尺度,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不要在孩子面前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敢于承认错误,家不是讲理的地方,给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往往比我们想象的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对看到这条回答的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