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鄱阳这座山上,有岳飞笔下的“龙居寺”,保护这座山刻不容缓


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在鄱阳狮子山留下了不朽的精神和足迹,不过很多鄱阳人并不知道岳飞来过鄱阳,在鄱阳狮子山写的一首诗被金庸先生用到《射雕英雄传》中,这对于鄱阳人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距离上一次,已有5年,为什么去探寻江西省鄱阳县狮子山?有两个方面:寻找龙居寺的答案和狮子山生态环境恶化的病因。

鄱阳这座山上,有岳飞笔下的“龙居寺”,保护这座山刻不容缓


鄱阳凰岗狮子山有“龙居寺”,可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鄱阳县凰岗镇狮子山主峰似凤凰南飞,又因朱元璋巡防时见到凤凰在狮子山上而得名凤凰岗,简称凰岗。狮子山古称巍石山、凤凰岗,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传说和历代名人均在狮子山留有诗词歌赋,其中,最知名的当属南宋中兴四将之首、民族英雄岳飞的《题鄱阳巍石山龙居寺》


地名在不断变化,岳飞所处的南宋时期,狮子山最初的名字是“巍石山”。南宋时期,鄱阳凰岗并不是“凰岗”,而是“阳澜渡”,当时景德镇的瓷器从“阳澜渡”起帆远航。“阳澜渡”吸引了大批的窑工,人口聚集有人烟。一座山在平原上拔地而起,得名“巍石山”。


为什么鄱阳巍石山,还有凤凰岗和狮子山二个名字?凤凰岗很可能在明代时才有。我们的族谱大都是在明代时恢复,元代由游牧民族统治,给华夏文化造成很大破坏。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中,巡防时见到巍石山主峰有凤凰,于是赐名凤凰岗,鄱阳徐氏族谱上因为朱元璋,才有凤凰岗三个字。


鄱阳这座山上,有岳飞笔下的“龙居寺”,保护这座山刻不容缓


随着明朝灭亡,当地人将“凤凰岗”称为狮子山,清代时将朱元璋时期的“凤凰岗”地名简化成凰岗。狮子山沿用至今,不过巍石山、凤凰岗却不为人熟知。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损失。龙居寺在狮子山是确认无疑,狮子山在古代有较高的军事价值,现代旅游价值也高,这个不能忽视,建议干群尽快对狮子山加强保护和生态修复,尽早将狮子山列为省级文化遗产名录。


龙居寺为何在鄱阳狮子山上?主要从五个方面印证


第一:岳飞题鄱阳巍石山龙居寺。巍石山就是现在的狮子山又称凤凰岗,鄱阳县志有记载。争议重点是现代人对岳飞诗句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巍石山前寺中提到的龙居寺,应该在巍石山对面。”我们对古文理解很浅显,现在狮子山并不是原来的狮子山范围,就如景德镇市郭璞峰也不是几个景点构成,还包含鄱阳凰岗境内的山林延伸段。


《题鄱阳龙居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

巍石山前寺,林泉胜复幽。

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

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

我来嘱龙语,为雨济民忧。


在宋代,“前”的释义和现在不同。“巍石山前寺,林泉胜复幽”,这首诗一开始告诉读者,巍石山及周边环境是山清水秀,优美僻静,而龙居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采取以景引人,明确方位;接着告诉读者龙居寺寺内的现状,“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说明岳飞见到寺中有多种佛像,只有头发雪白的僧人在寺中坚守凄凉;“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告诉读者当时是夜晚,月光下幽深的潭水闪耀着清冷的波光,夜里松林中的凉风吹来了几分秋意;最后一句“我来嘱龙语,为雨济民忧”,是作者触景生情,发自内心的呼唤:“龙居寺龙啊!我来告诉你吧,你应该做到风调雨顺啊,要为民解忧啊。”当时应该是久旱不雨,可以看到岳飞夜间带兵巡逻,同时也能看出作者迫切为民分忧的思想境界。


鄱阳这座山上,有岳飞笔下的“龙居寺”,保护这座山刻不容缓


从诗句的全文,我们能够理解古文中的前寺,而不是现代人理解的前寺。准确的释义应该是:巍石山有前人建造的寺庙或前往巍石山上的寺庙,这样才有后面的描述。南宋后就是存续时间只有98年元朝,可在元代诗句中找答案:元代徐再思在《人月圆·甘露怀古》中的第一段是“江皋楼观

前朝寺,秋色入秦淮”,释义为登上江边的高楼眺望前朝的甘露寺,秦淮河上已是一片秋色。


而岳飞的“巍石山前寺”,释义应该是登上巍石山,见到前人建造的寺庙,寺庙周围的山林茂密,晚上非常的幽静,伴着月色,见到了松枝等景象。岳飞在鄱阳(饶州)凰岗巡防时间是1131年,不过29岁。金兵南犯,宋军处于防守,首都都迁徙到杭州临安。


岳飞当时不过是张俊、韩世忠麾下的猛将而已。紧要关头,他不可能有闲情逸致赏景,岳飞在寺庙留下了很多诗句,都是在巡防时的有感而发,是枯燥军旅生活的润滑剂。


第二:狮子山在岳飞前,早已名声在外


鄱阳凰岗东海徐氏布卿支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皖西南、湖北、鄱阳、九江、湖北等地徐氏近祖实际藏地。唐末(公元924年)凰岗一世祖徐布卿告老还乡途径凰岗,其子嗣在凰岗繁衍生意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凰岗徐氏三世祖徐季坤墓是当地保存最好的几座千年古墓之一,徐季坤也是凰岗大部分徐姓的先祖。”


鄱阳这座山上,有岳飞笔下的“龙居寺”,保护这座山刻不容缓


凰岗徐姓三世祖徐季坤所处的年代在五代,要比岳飞所处年代早100多年。鄱阳凰岗当地大部分徐氏来自三世祖支族是因为信仰的作用,使得徐季坤之族尽管遇到兵患、自然灾害,依然没离开凰岗。“精通周易的六哥徐叔离对徐季坤说,狮子山是风水宝地,对面小山包似狮子的卵,他深信不疑,游过昌江自缢狮子山下。”


鄱阳这座山上,有岳飞笔下的“龙居寺”,保护这座山刻不容缓

鄱阳凰岗千年徐氏祖墓


狮子山为什么是风水宝地?也许徐季坤自缢之前,狮子山上的寺庙有灵性,香火旺,有得到高僧。这样狮子山才可能被神化。此后,徐姓的确繁衍的很快,作为一个陌生人,岳飞当然也会为之所动,这是基本的常识。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我来嘱龙语,为雨济民忧。可以看出岳飞入乡随俗,也对狮子山产生崇拜。


第三:军事需要,岳家军驻地放在昌江河以东


根据史料集中,1131年,岳飞受张俊委派移防饶州(治所古县渡)。他路线是从浙江到饶州(含景德镇)再到徽州。凰岗昌江河西无险可守,易暴露目标。古人云: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岳飞要为将士们的生命负责,一生大部分诗句在巡防时有感而发。


在鄱阳狮子山上,放眼四周,整个鄱阳凰岗尽收眼里。古代,凰岗是饶州经济动脉,狮子山守住,进可攻徽州、兵向豫章和浔阳,退可到达饶州和信州。从信州可返回南宋实际控制的浙江区域。狮子山是鄱阳、进入古饶州必经之地且要地,周围森林茂密之外还有平原,是将防御重点放在该地的原因。

鄱阳这座山上,有岳飞笔下的“龙居寺”,保护这座山刻不容缓


狮子山不仅是哨口,同时也是练兵理想之所。狮子山附近山下村、金家村和祥垣村地势平坦(现在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能练兵,也能保证部队供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利于轮船靠岸——如轮渡不在山边,那么上船就会暴露目标。


第四:狮子山下有一个地名——庙前


尽管古代庙宇很多,不过一个地名能延续千年并不是平白无故。从狮子山脚下的“庙前”地名,可以推断当时狮子山附近有庙且还可能很多。“庙都是在山上或缓坡建造”,凰岗狮子山区域属于山区,“岳家军”在防守上有需要。狮子山下的“庙前”地名和狮子山遗迹可证明,狮子山以前山林茂密度高于昌江河西岸。”


鄱阳这座山上,有岳飞笔下的“龙居寺”,保护这座山刻不容缓


笔者发现了狮子山人工开凿痕迹,不大可能是现代开凿。上图岩石断面平整度不是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古代普通民众开凿水平很难做到这样平整,除非是古代官兵或庙堂建设时留下。


第五:岳飞死后,部将曾到狮子山作诗怀念


1142年,岳飞被法办。不是因为岳飞做错了事情,而是因时代需要。岳飞刚正不阿,宋高宗赵构出于政治平衡因素,不得不拿他开刀。倘若岳飞在,那么南宋江山也许不能苟延残喘下去100多年,岳飞是英雄,但要符合全局需要,不然会成炮灰。


“岳飞去世后的100多年,南宋(1271年)才灭亡。”


前面说过,岳飞以前是张俊、张世忠麾下的猛将,可岳飞越权向宋高宗赵构汇报要去临安护驾。1131年年底岳飞才离开鄱阳凰岗。“张俊将岳飞派遣到饶州,用意是让岳飞远离政治中心,是在排挤他,20多岁的岳飞作战勇猛,让上级脸上无光,去京城触动了利益,让前任领导尴尬。”岳飞是一个冤大头,处处碰壁。


宋代连年征战,名不聊生,为恢复生产需要,南宋高祖赵构韬光养晦,决定用政治手段搁置战争,养精蓄锐,待到实力允许时再和金兵决战。缓兵之计岳飞没看懂,坚持要收复半壁江山,和金兵决一死战。岳飞一意孤行,不听管教,招来杀身之祸。


仅仅一个秦桧,怎么可能诬陷到岳飞?南宋开国皇帝赵构不是昏君。岳飞可惜,是牺牲品。岳飞死后,他的部将曾去过鄱阳凰岗,留下了一些怀念岳飞的诗赋。狮子山在岳飞前就有很多传奇,这也是岳飞笔下的龙居寺在狮子山的缘故。


鄱阳历代名人都攀登过狮子山并遗留下许多名作和故事,岳飞在狮子山做诗句也受到前人指引,岳飞遗留在凰岗的诗句对当地的影响很大,鄱阳凰岗当地有很多军人。


保护狮子山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狮子山是凰岗乃至鄱阳知名度最高的景点。不要说莲花山,永福寺。岳飞名望非常高,是民族爱国精神的象征。特别是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被拍成电视剧后,岳飞在鄱阳狮子山龙居寺写下的《题鄱阳狮子山龙居寺》传遍了华文世界。山不在高,有龙则灵,狮子山因为岳飞声名远播。


鄱阳这座山上,有岳飞笔下的“龙居寺”,保护这座山刻不容缓


第二:狮子山的开发价值,高于凰岗境内的郭璞峰。狮子山的功能性较多,在古代和现代其价值都高于郭璞峰。在古代,狮子山是哨口,兵家必争之地;狮子山也是文人墨客赏景、吟诗作赋的好去处,周围生态和谐。而郭璞峰、永福寺、莲花山等都有缺陷,要不交通不便,要不有山水没人或有人没有山水。


第三:狮子山有巍石山、凤凰岗等三个主要的名字。现在的鄱阳凰岗,如没有狮子山地貌特征,凰岗就没有了根。就如鄱阳当地的九眼井村,没了井就不爽。当不能追根溯源,那么人心就会缥缈不安定。正所谓水有源,木有本,无源无本万物枯;如人有祖,仙有宗,无祖无宗终漂荡;先人不栽树,先人难纳凉,先人不修谱,先人不知古。故编修族谱溯本,求支不乱、次序有条。


第四:狮子山旅游开发价值高。不要小看狮子山,它是凰岗的象征,周围有许多待开发的景点。脚下有当地徐氏千年祖墓,也有“岳飞洞”奇观。狮子山可通过浮桥和索道,实现凰岗东西两岸景点串联。可以在昌江河西采摘,在昌江河休闲垂钓划船,感受索道刺激,附近的平原草毯,适合造景,规划旅客接待和民宿。


鄱阳凰岗狮子山当前乱象,应及时制止


加长版长假,很多人滞留在家,去狮子山游玩的人多了起来。狮子山有古话:石头扔下河,美女任君夺;红粉忙上山,潘安用箩担。狮子山是谈情说爱的地方,老祖宗给鄱阳人留下这块宝地是要我们珍惜它。然而,现在狮子山旅游乱象问题突出,不仅需要法律去规范,还需群众自觉,确保这一胜景不被破坏。


鄱阳这座山上,有岳飞笔下的“龙居寺”,保护这座山刻不容缓


鄱阳凰岗当地志愿者刘清午这些天做了大好事,为狮子山上的灌木剪枝,清扫垃圾,悬挂旅游标志和安全提示。“狮子山是鄱阳人的精神乐园,要维护好!”笔者见到岩石上有很多涂鸦,还真以为自己岳飞!不少人随手扔垃圾,塑料袋、矿泉水瓶散落一地;还有人在狮子山上烧烤,将安全抛在脑后。


从城市里学到的文明,为何不带到家乡?狮子山是我们鄱阳人自家的,我们不去爱护,不去监督,谁还会来爱护它。“有了经济价值,才有人去管?出现了危险,才有人注意?”文化景观破坏将难以修复,保护正当时,刻不容缓。请注全力保护狮子山。


鄱阳这座山上,有岳飞笔下的“龙居寺”,保护这座山刻不容缓


鄱阳年轻人不要站在狮子山岩石上拍照,坠崖致死不是孤例,人家比你懂狮子山,身体素质也不逊色于你。去狮子山观光,垃圾请自行带下山,有小孩的在上山前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卫生教育;狮子山枯枝多,风大,不要山上生火,失火你赔不起。


鄱阳这座山上,有岳飞笔下的“龙居寺”,保护这座山刻不容缓


作为鄱阳凰岗标志性名山,狮子山属于凰岗风景名胜,也是鄱阳人心中的丰碑。根据国家法律,凡破坏风景名胜可判刑。


目前,鄱阳狮子山虽疏于管理,但绝大多数人敬畏它,游玩还算有规矩。暂时没做旅游开发,你才有机会上山游玩,没具体的人和单位管理不等于就可为所欲为,不自我约束。就像现在疫情防控等级下降,但依然要高度警惕。


鄱阳狮子山关联故事很多,如您知道,请拿出来分享,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