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美联储敢于施行负利率吗?如果美联储负利率会有何影响?

淡淡禅风


看2-3年利率一直是往下走的,欧洲经济已经很乱了,中国增速下来,我不认为全球经济有一个很好的增长,放水会支持资产价格,但放水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很基本面的东西,股票上去大家觉得是因为放水,但因为疫情下来就会受影响,我觉得有一定危险在里面;我还是比较喜欢债券,利率下来会直接支持固收资产,美国减息到1%,但继续往下走我觉得空间不大。


股一味


美联储能否施行负利率政策,这不是敢与不敢的问题,而是取决于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否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二是否有利于美国的全球经济战略。

一、美联储的钉住目标

美联储调整利率政策不是随便想调就能调的,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是有法律监督的,美国法律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并保持市值的稳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而目前美联储主要根据GDP、核心通胀水平、失业率以及金融稳定四个主要方面来决定货币政策。

当前美联储GDP的目标是2%;核心通胀目标是2%;就业目标是充分就业,美联储认为2019年—2020年长期失业率4.5%为正常目标;而金融目标是市场稳定。虽然美联储现有的框架正在被重新讨论,譬如钉住通胀目标变为钉住价格水平问题等,但是目前还是以这四方面做为主要钉住目标,因此美联储不是想施行负利率就能够施行的,而是要用目标数据来说话。

当前也只有金融危机爆发等现象产生时,令美国经济出现严重衰退的情况下,美联储才有可能采用负利率政策,不然美联储是无法采用负利率的,因为代价与成本太大。

二、欧日经验

目前欧盟与日本都施行的负利率政策,商业银行向欧央行、日央行存款需缴纳手续费,居民在银行存款也要倒贴利息。主要目的是刺激居民消费,提高社会流动性,带动企业生产,提高就业,拉动经济。从实际效果来看,欧盟与日本都长期执行超低利率,但是经济却依然难以提振,而欧盟经济还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若美联储也施行负利率政策,那么问题会更加严重,对经济明显弊大于利。

三、负利率对美国经济弊大于利

1、不符合美国的消费现实

美国是典型的消费型经济,消费占GDP的70%以上,这样严重的超前消费模式进一步用负利率来刺激,会有什么后果?

美国当前并非消费不足,而是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过于依赖进口,不调结构而去刺激消费,只能令美国的整体债务水平继续高速提升,而且个人负债问题会更严重。消费合理的情况下推行负利率政策对美国经济来说这不是头疼医脚嘛?!不仅不会解决美国经济的根本问题,反而是反其道而行之,这无疑是自讨苦吃。

2、负利率会促使美元加速跨境流出

负利率会导致存贷利率倒挂,会打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譬如美元是国际货币,负利率会导致贷款利率严重偏低,那么美元就会被大量借出投放到发展中国家套利,这会造成美国流动性的紧张,同时巨额美元跨境流出不仅将威胁美元汇率稳定,还将动摇美国金融市场。

3、金融化与美国实体经济

美国本身就是高度金融化的国家,次贷危机就是房地产高度金融化引爆了金融危机。负利率显然会加剧美国的金融化,这会让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失衡的美国经济结构变得更加失衡,不仅实体经济更难发展,而且很容易使美国金融彻底泡沫化,所以负利率很容易让美国经济猝然崩塌。

美国经济本应进入到一个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但是负利率不仅无法令美国金融去杠杆,反而雪上加霜,加剧美国市场的高度投机性,那么美国经济的后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4、以银行业为核心的金融体系更加脆弱

负利率会加速银行居民存款流出,而投入到各类资产当中,这使美国银行业的风险会越来越高。原本美国中小银行的准备金率就低,货币乘数就大,当居民存款明显下降,而贷款又基本无利的前提下,银行业何去何从?只要出现一场危机,银行业就要倒下一大批。所以西方国家的负利率只会酝酿一场金融风暴,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因为负利率直接从金融核心上扩大了高风险。

5、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

长期负利率货币政策显然会造成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化,而在美欧当前股市处于历史高位且债务处于历史高峰周期,这种情况下负利率的严重弊端是非常明确的,将会很快捅破西方国家的债务泡沫或资产泡沫,从而引发大规模经济危机。

另外,负利率会破坏市场均衡利率,造成市场定价机制的完全扭曲,各类资产定价机制的混乱不仅会造成企业生产销售的紊乱,也会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

6、负利率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套利

负利率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套利,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债务的方式,不仅将会危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也会造成国际货币体系的严重动荡,最终的结果是全球经济都将为发达国家的这场负利率游戏而付出惨痛代价。

7、负利率加剧国际货币恶性竞争

欧盟与日本采用负利率,明显是向国际套利货币转身,并在美元加息回笼货币周期利用低利率抢占国际市场份额。若美元也实行负利率,那么美元会大幅贬值,这不仅会加剧国际货币的恶性竞争,也会造成国际间的贸易失衡,那时全球经济会天下大乱,美国经济也将深受其害。

综合来看,美联储如果也推行负利率政策的话,这将是全球经济的灾难,不仅全球通胀问题会趋向恶化,而且全球金融市场与国际贸易都将会风雨飘摇,全球会被推进经济危机之中,美国也无法独善其身。


馨月说财经


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之下,美联储实行负利率并不意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美联储实施负利率,那么将造成全球流动性的进一步泛滥,资产价格和泡沫被推升,同时黄金市场得到进一步的上涨。

一、美联储推行负利率的理由。

第一,不断增加的“药量”和宽松。

我们来看一下美联储历次在应对危机时采取的降息手段,可以看到,在每次应对危机之时,采取降息的幅度都要比前一次更大。

这并不是说明,近年来每一次危机都要比之前的危机更为严重,而是在央行对每次危机进行流动性干预之后,市场在经济下行时对央行释放流动性的预期就被推得更高,导致每一次美联储都需要采取更为极端的宽松手段来推升通胀。

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用尽了降息手段,将利率降低到0,其后启动了量化宽松,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第3轮量化宽松对于通胀的推升就不明显了。这也意味着即使是非常规货币,手段对于市场的支持作用也在下降。那么为了超过上一次宽松的极限,本轮经济下行中如果降息还不足以对经济下行趋势进行影响,那么负利率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第二 ,流动性泛滥与流动性陷阱。

另一个迫使美联储需要采取负利率的原因是,欧洲和日本央行早已经开启了福利率周期,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美国由于页岩气革命的拉动,走出了衰退的泥沼,但是欧日的情况依旧疲软,因此欧日央行虽然结束了继续宽松的步伐,但是始终未将货币正常化。欧日的负利率持续导致大量流动性滞留在世界范围之内,这些流动性,大部分都流入了美国市场,导致美国市场现在流动性泛滥。

即使不考虑欧日的影响,美联储在7月份停止了缩表进程,这意味着量化宽松期间大量的资产购买计划,释放的资金仍然停留在市场之中。这些流动性的保留都意味着央行继续宽松,持续释放的流动性的边际效应会递减,也就是说,需要释放更多的流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再加上萨默斯的长期停滞理论认为,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均衡实际利率早就停留在负值以下了。从这些理论上,都可以认为,美联储采取负利率是有合理理由支撑的。

二、美联储采取负利率带来的影响。

第一,推升通胀,提升泡沫。

负利率意味着超过央行降息利率到0的极限,把央行能够释放的流动性在理论上扩大到了更多,这些流动性造成的首先效果就是美元的持续弱势和贬值。在这个影响之下,我们可以预期美联储新的极端手段,可能会带来通胀的上升,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进行一定的缓解,帮助美国经济更快走出衰退。

不过同时,如果美联储采取负利率的时间点早于美国衰退到来,那么负利率带来的流动性就可能推升资产泡沫,让美股和其他金融市场的风险进一步攀升,这样在衰退真正到来之时,冲击将比现在更大。

第二,银行盈利的压力和资本流出。

欧洲负利率,饱受诟病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央行基准利率为负的引导之下银行盈利持续下滑。这也成为了华尔街巨头们反对负利率实施的理由之一。

反对者们的意见是说,银行的盈利能力下滑,对金融市场保持了压力,因此抑制了金融市场的活跃,从而延缓了复苏到来。不过这个观点我个人不太认同,因为负利率发挥作用的基础就是把银行系统的资金挤出,让金融继续投卖赚钱不意味着经济复苏。

但另一个问题可能对于美国来说较为严重,那就是欧日负利率让大量资金流入美国赚取利差和投资机会,而美国如果一旦实施负利率,这些资金可能重新流出美国,进入全球的资本市场。对于各国经济体来说,这样的流动性可能是帮助全球范围经济复苏的助力,但对于美国而言可能就较为糟糕了。

第三,黄金市场的持续攀升。

黄金的上涨来自于两大方面的支撑,第一是经济下行压力,第二则是各国央行的宽松规模。目前来看,经济下行趋势尚未明确,同时是否经济底部要低于2008年次贷危机影响的位置,还很难说。不过如果美联储实施负利率,那么美元流动性对于黄金的支撑就是非常巨大的,这可能带来黄金价格再次攀升历史新高。

三、美联储是否会选择负利率呢?

第一,负利率效果应当好于欧日。

如果美联储真的选择开启负利率,那么对美国市场的抬升要好于欧日。这是因为在欧日复利率的实践当中,美国市场的强劲复苏和美元的强势,让流动性更多的流入美国市场,并未抬升欧洲和日本的通胀情况。

然而在本轮经济中期当中,美国的经济情况要好于欧日,因此资金不会大幅流向欧洲和日本市场。另一方面欧洲的负利率规模还在扩大,即使美联储采取负利率手段,规模追上欧日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对于资金来说,利差仍然存在,保留在美国市场盈利的可能性更大,流出的压力自然也没有那么大了。

第二,风险和隐患依然存在。

对于美联储而言,最应当考虑的是实施负利率带来的负面效果,目前看来最大的负面效果可能就是推升风险泡沫了,由于美国金融市场过度活跃,任何的宽松手段都可能被认为金融市场的利好,因此会推高风险泡沫,造成在衰退期间更严重的冲击。

2007年的情况就是这样,在次贷危机开始出现之后,虽然美联储持续降息,但是这些资金并未造成对经济的支持反而是流入了美股,推升了美股泡沫,造成了最终金融危机的爆发。

从这两点权衡而言,负利率对于美联储而言可谓是利弊各半,那么美联储会选择负利率吗?其实这并没有悬念。因为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央行的职责是要对经济下行趋势进行果断彻底的干预,穷尽手上任何货币工具。欧央行的全面宽松就是榜样。

所以对于美联储而言,目前不是考虑负利率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时候,而是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如果市场需要,那么推升负利率就是唯一的选择。

综上,美联储在现在的经济背景之下,采取负利率手段是有合理原因支撑的,并且在央行面对经济衰退的风险时,采取手上所有可用的货币工具是必然选择,这就意味着如果市场需要那么负利率,势在难免。而负利率的推出意味着资产市场可能得到推升,黄金的价格必然进一步上涨。


咨询师天生


短期看,美联储不会实施负利率政策,美国经济数据还是强劲,像非农数据和消费数据,都是不错的。在经济强劲下,美联储需要Wie下一次经济衰退或者是经济危机预留货币政策腾挪空间。

美国经济衰退不是货币政策,而是特朗普的贸易政策,特朗普自以为是,到处树敌,遭遇全世界的怒怼,一个国家再强大,也不可能与全世界为敌,结果就是美国产品滞销,贸易逆差增长。

特朗普把自己的错误政策强加给美联储,要求美联储降息200个基点,实施负利率政策,并加大购债力度,注入大量美元流动性,压低美元汇率,刺激美国产品出口。美国目前贸易政策是优势科技产品禁止出口,而农产品有代替品不断施压他国进口,结果是高科技产品卖不出,农产品因为他国抵制也在国内堆积如山,美国经济不适当下滑是不可能的,这不是货币政策能够解决的。

特朗普花钱大手大脚,债钱多了,借钱成本高了,利息支付也就水涨船高,一年利息就需要5000亿美元,自然想到负利率政策,期待别人借钱给美国,还要给美国倒贴钱,这种思维太天真,到时候大家不卖美国国债,全部留给美联储。目前世界一些主权国家就纷纷抛售美债,增持黄金,增加本国货币的信用,实施进一步去美元化。

俄罗斯和伊朗较为彻底,伊朗已经开始储备人民币,希望以人民币来作为结算货币,俄罗斯也在大量增持黄金,基本抛售了美债,希望与我们利用本币交易。

未来美联储会不会实施负利率政策,前美联储主席说过,美联储大概率会实行负利率政策,一旦美联储实施负利率政策,美债会进一步遭遇抛售,美元信用会进一步下降,世界会重新选择新的外汇储备货币,美元进一步遭遇世界其他国家抛弃,美元霸主地位将进一步衰弱。

美国一旦美元地位进一步旁落,美元主导的支付系统将减弱,美国制裁他国的能力也会削弱,美国霸主地位可能会进一步动摇。


杜坤维


敢的,但是现在不是时候!

美联储在法律上有权推行负利率的。这说明美联储很可能已经研究了相关的法律问题,认为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如果触发负利率的其他条件成熟,则很可能会推出。

因为一旦未来的经济衰退开启,股市走熊,美联储可能会不断地降息来维稳美国的经济和股市,负利率也就产生了。

而负利率直接的影响就是刺激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金融,地产等领域,改善目前糟糕的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有利于美国更早的走出衰退和危机。

一、什么是能够促使美国推出负利率的条件和基本因素?

第一、美股大跌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目前美国的长短利率出现了严重的倒挂,并且美股处于了一个历史性的高位,像极了之前几次的经济衰退前期走势。那么如果美股在未来确认进入熊市,出现下跌,这无疑就是确定了美国经济衰退的结果。

所以说,目前的美国已经有衰退前的迹象,但是由于美股还未出现走熊的形态,美联储是不会大幅度、疯狂地降息,导致负利率产生的。

因为现在的美股虽然有走熊的迹象,但是还未走熊,如果先于美股走差之前推动负利率,无疑是加大了美股的泡沫,造成短期股市大涨,但让未来的熊市更猛烈,甚至还有可能让经济衰退演变为金融危机,这是美联储不愿意见到的。

要知道现在美国股市的三大股指市盈率虽然都超过了20~25倍以上,属于较高风险区域,但是相比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50倍市盈率),以及2008年的次贷危机金融风暴(100倍市盈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因此,美联储绝对不希望过度刺激美股,制造又一个金融风暴。只有等待美股真正开始下跌了,那么长期、小幅度地放水才会真正开启,常此以往之后,可能就会见到美国负利率时代的出现。

第二、美国经济衰退被确认开启!

目前来看,美国的长短利率倒挂,降息周期开启,预示着美国可能已经有了经济衰退的征兆。但是离真正进入经济衰退还是有一定的时间。

我们从历史的经验来看,长短美债利率出现倒挂以后不是立刻就宣判进入了经济衰退周期,而往往是事后1-2年内出现的衰退。市场预计,美国将会在2020年才真正步入经济衰退,所以这样来看的话,2019年大肆放水的概率就非常低,短期见到负利率时代的概率几乎不可能。

因为目前美联储所采取的更多的是一种预防性降息,而不是衰退性降息,美联储必须对于这个尺度把握非常得当,不得有失。

因此只有进入衰退周期确认了,美联储的降息周期通道才会大概率被确定,从经验上来看,衰退周期往往持续1-3年,那么这样来看的话负利率才有可能出现。

二、美国目前实施负利率是否合理?

目前全球的经济衰退,央行大面积的降息预示着全世界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和避险情绪。这才导致了美联储在10年内首次开启了降息。

但是对于美联储目前的情况来说,还是有能力维持一个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运作的状态,所以,这一个政策立场短期不太会被改变。

美国最新的经济数据:

8月公布的非农就业岗位13万,不及预期的增加16万,前值从16.4万下修至15.9万;

美国8月失业率符合预期且持平前值3.70%;

美国8月平均时薪年率持平前值3.2%,高于预期值0.2个百分点,总体不及预期。

另一方面,美国的通胀水平偏离目标值有所偏差,但主要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欧元区和日本之间有明显差异。

也就是说,如果经济数据持续的出现恶化,那么美联储其实还是会率先采取比较经典的维稳选项,比如与市场沟通和扩展资产负债表,不会直接采取一个负利率的政策,这不现实。

因为很多央行实行负利率其实因为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通缩风险,另一个目标是通过尽可能低地维持实际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刺激信贷以及削弱本币,而美国目前其实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三、负利率会有什么影响!

(一)利好影响

负利率的短期的直接利好影响,就是利好金融市场,刺激经济增长,这个是毫无质疑的!

因为普通的商业银行运作模式就是如果要把钱存入中央银行是会支付储蓄者利息,而如果实行了一个负利率,无疑就是问存钱的人征收一个利息。

那么势必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把钱放入银行,从理论上讲,这将鼓励人们增加借贷、增加支出、减少储蓄,从而刺激经济,甚至激发更多的活水进入金融市场,比如股市等。

(二)负面影响

但是如果长期保持一个负利率的话,其实会带来一些所谓的负面影响。

当股市走熊趋势成立,美国的经济数据非常差,甚至已经进入了衰退周期。

那么长期保持负利率的政策可能导致中小企和个人大量囤积现金,银行赖以运作的货币乘数效应将不复存在。

长此以往,市面上会造成一个资金短缺的结果。因为银行没有储户的收入来源,许多企业可能贷款受限。而负利率又导致人人手里有现金,可是股市,房市不好又不敢投入的结果,最终演变为银行和市场“钱荒”的尴尬处境!

我的观点和结论:

记住,美国的情况和其他国家不同,实行过负利率的国家有欧洲和日本等。

但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基本面和欧洲、日本不同。虽然美联储暂停了加息的步伐,并且转入了降息周期,但现在美国的利率仍在2.00至2.25之间;

退一步说,即使经济恶化,还有相当多的减息空间,不会一下子降到零以下。

而负利率作为一个未来对抗风险的手段,美联储是一定考虑过其可行性的。但是这是后手,是要在降息周期开启许久之后,美国的经济和股市没有太大改观下才会触发的结果。

短期来看,负利率出现的概率不高,因为美联储更愿意小水漫灌,而不是大水乱灌!长期来看,还是要关注美股和美国经济的下降趋势,再做一个综合的判断。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财经背后更多的逻辑。


琅琊榜首张大仙


实行负利率是一种结果,而不是手段。实行负利率是国家政府被逼无奈,而不是政府有意为之——因果不要颠倒。

国家政府或货币当局能左右市场利率吗?

答案是不能的。

人们有一个被误导的观念,认为央行利率左右市场利率,比如我国一降息,存款和贷款等等利率都会出现下降现象。

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反而相反,而是市场形成了对新利率的需求,央行才将市场形成的需求公诸于众,进行相应的加息或降息。

比如企业不好干,融资难,有对降低融资成本的需求(要不企业会大量的倒掉),央行才会实行相应的降息或降准,从而满足这种市场需求。

如果企业干得很好,融资成本利率10%都能赚到丰厚的利润(例如十几年前),那么央行降什么息降什么准呢?你可以倒回去看我国十几年前的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反而相反,在2015年到如今出现了5次降息和11次降准,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从2.5%降到1.5%,存款准备金率从20%降到13%(大型金融机构,中小型金融机构从18%降到11%)。

为什么会这样呢?还不是因为经济下行(经济增长放缓),生意不好做,失业率增长——市场需要大量货币支撑。

因此,国家政府或货币当局不能左右货币市场利率,官方的利率水平仅是一个告示罢了——法律的形成首先人们自身要有强烈的认同观念,其次才能书写成文,要不你将美国的法律拿到我国来实行,执行得了吗?货币市场利率表现也一样,手段不是结果。

市场利率的形成与CPI、PMI和失业率有关

通胀的本质是什么?央行多印钞吗?显然不是的,要不古时代或者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通胀就不可能那么低,而改革开放之后通胀这么高,特别是经济发展的越迅速通胀率越高。

那么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果——通胀与经济增长有关,如果经济表现为不增长,那么CPI就会表现为负。

货币是由经济增长创造的,而不是由央行创造的。

如果央行不根据实体经济肆意印钞,那么汇率会走低,整个货币体系会走向崩溃。只有用经济增长去支撑,多印钞产生通胀,货币体系才会越来越稳定,例如人民币开始走向国际化。

比如生产制造100元的商品,而央行也就多印100元(实际要远少于100元,跟存款准备金有关——假设这里忽略商业银行的创造货币的职能——存了又贷,贷了又存),那么货币与商品是等量的,经济就会增长。

那么通胀怎么来的呢?就是这多出来的100元还是给同样的人分,假如10个人,那么这10个人每个人就可以都分到10块钱——劳动力成本上涨,在支付劳动力的时候就产生通胀——而劳动力无处不在,CPI也就上去了。

有没有发现一些制造业产品价格二三十年没有变化,比如手机电视机等等,机械和智能可以代替人工,那么即使劳动力成本在上涨,但是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相互对冲之后,价格它就不涨了。

然而反观服务业,你会发现价格不断的往上涨,却没有尽头——机器和智能创造的价值被有限的劳动力分割(表现为工薪上涨),从而导致通胀。

而PMI和失业率(或非农数据)主要针对的就是机械和智能创造的价值分割问题。比如制造业PMI下降,那么机器和智能创造的价值会缩小,劳动力分割到的价值会减少,即CPI会下降;再比如失业率上涨,一方面会导致制造业PMI下降,毕竟从业人数更少,从而导致CPI下降,另一方面相对较小的制造业要分配给固定的国家人口(包括失业没有产出的人口),同样会导致CPI下降(劳动力价值下降)。

反过来推倒,当CPI和PMI下降,而失业率上涨,那么无疑是国内经济不行,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倒退。国家政府或货币当局需要采取什么政策?无疑是减少失业率,让国家维持在稳定的状态,其次降息降准,让企业的融资成本更低,让更多的人们去创业,且带动周围的人们就业。

因此,降息他是无奈之举,而不是国家政府或货币当局有意为之。

美联储敢实施负利率吗?

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的问题。如果被逼无奈,经济出现较长期的衰退或者负增长,它也会像日本或者欧洲众多发达国家一样,持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直至利率为负。

日本和欧洲众多发达国家利率为什么为负?可以看上述论证,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更愿意享受安逸的生活,且有这种条件。

假如你不用为买房子发愁,也不用为娶老婆发愁,也不用为孩子生活发愁……那么你会去冒险去创业吗?创业的人少了同样从业的人也会少。比如我干一天能吃半个月,社会福利又好,我为什么要一个月上22天班,一天干8个小时呢?

如果一个国家的每个人都享受安逸的生活,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走向衰退,出现负增长。而国家政府的操作只能不断的去鼓励人们去创业去从业,不断的下调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大家都有钱,社会财富足够丰富,而没有创业没有出路(投资渠道缩小),利率水平本身就是一个下降的过程,包括国债利率。

如果美国PMI、CPI和失业率等数据都长期表现不佳,那么它的经济就在走向衰败,国家政府或货币当局就可能将利率水平调至为负——2008年次贷危机时,美联储利率水平为0-0.25%,跟为负并不远——而在2015年到2018年,美国各项数据向好,美联储利率水平从0-0.25%一直加息到2.5%-2.75%,相差10倍。

美联储利率为负会产生什么影响?

通常会表现为美颜指数先走低,然后再走高,最后再走低——因为降息会导致美元增加,汇率会走低。但长期低利率而CPI不涨,相对于外国贬值的货币,反而会相应的升值。然而,最后因为没有给社会或者全球创造价值,美元的国际地位会走低,表现在汇率方面就会走低——人们不愿意持有美元。

对美国的影响:前期是刺激经济拉高CPI,从而拉高PMI,以及降低失业率。如果货币政策不奏效,CPI拉不上去,反而会致使美国陷入困境,国际地位逐渐锐减。

对全球的影响:如果提振不了CPI,可能会导致大量美元流出,致使美元贬值,对于外贸逆差国家非常不利,有点像给人白打工——但是可以进一步削减美国的霸权主义,提升相应国家的国际地位(包括货币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