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很早之前就看过一个问题,让我印象深刻。

  他问,“如果你只能选择学习一项技能,你会选择哪个?”

  回复的答案五花八门,大家纷纷列出了众多想学的技能,比如摄影、英语、编程、游泳、开车、滑旱冰、理财、跳舞等等。

  如果是我,我会选——精准说话。

  因为别人通常会通过你说出的话,来定义他们眼中的你。

  正如罗振宇在《奇葩说》里提到: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能力。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 01 /

  光芒总留给

  能把握机会展现自己的人

  我们说了大半辈子话,但是却没有练成表达方面的高手,说话啰嗦没重点、无法精准,可能是大多数人的通病。

  

公司开会,突然被老板点名总结近期工作,没有任何准备的你汇报得逻辑不清、毫无重点,根本无法让别人了解你的工作情况,做得再好也没用;
和客户沟通时,对方高层突然丢出一个问题,然后就直勾勾地看着你等你回答,你一时哑口无言,心里慌得直打鼓:这不是准备好的项目方案沟通套路啊,给客户的印象大打折扣;
甚至是平时工作时的沟通,每次同事临时问你一个问题时,你都回答不到点子上,让别人听了很不耐烦又浪费时间。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为什么你条件不差、努力也够,但就是常常“运气不佳”?

  不擅长表达的你,经常刚说完话就恨不得立马撤回。

  很多人觉得这是天生性格使然,既然不善言表,那不如就认认真真当一个实干派吧。

  可是,实干派的上升速度远远追不上那些能够侃侃而谈的演讲派——

  

项目汇报精彩有亮点的人,更容易被上司重用;
沟通流畅有逻辑的人,更容易吸引别人注意得到赏识;
而且那些“出口成章”的人往往更容易结交到优质的人脉朋友。


  《奇葩说》的“辩论之神”黄执中说过的一番话,点出了上面问题的要点:人生的困扰,十之八九都出在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困扰,十之八九都是因为沟通出了问题。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所以,你百思不得其解的“运气不佳”“怀才不遇”,其实就是输在了不会说话、不会沟通上。

  其实,没有人天生就是演说家。

  如果说,天生带来的开朗或内向注定了你原生的表达,那么后天的刻意练习,则是帮你化茧为蝶的蜕变。

  如果你拒绝改变,那你就只能在沉默中暗淡,因为光芒都是留给那些懂得把握机会展示自己的人。

   / 02 /

  会精准表达,

  你才有能力抓住重要机会

  你能通过麦肯锡的“30秒电梯演讲”吗?

  有一回,麦肯锡公司为一家重要的大公司做咨询。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在咨询结束之际,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在电梯间遇到了对方的董事长,董事长询问了项目的进程,该项目的负责人当场一脸懵逼,由于没有实现准备好语言组织,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在电梯从30层到1层的时间内讲结果说清楚,结果,麦肯锡最终失去了这个重要的大客户。

  经过这次的经验总结,麦肯锡要求员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凡事归纳到三条以内。

  麦肯锡通过30秒电梯演讲培养员工的表达能力,就是要员工掌握精准表达的技巧。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在短时间内精准表达的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圈子。

  像是能接触领域大咖的行业圈,与你思维碰撞的学习圈,相互讨教的育儿圈……一个优质圈子包含的知识量,抵过千万个小时的独自摸索。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对普通人而言,优质圈子是目前打破阶级固化,且最快最有效的上升通道。你在哪个圈子扎根,就等于有了这个阶层的援手。

  那么,怎样才能跃进优质圈子,让别人乐于拉自己一把呢?

  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多刷脸:去参加业内聚会,向大咖付费提问,多在粉丝群里冒泡,多推销自己……只有让别人注意到你的存在,才有进一步的可能。

  因为圈子的本质上拼的是社交人脉,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时候,我们和很多人都仅仅有一面之缘,除了你的外在样貌外,别人更多通过你的说话来了解你。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做到精准表达,意味着错失大量机会。

  所以,良好的精准表达能力,可以帮你抓住人生中的很多重要机会。

   / 03 /

  话语权决定你能走多远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你的话语权和位置全部和你的声音有关,你说出的话有多自信,你的气场就有多强。

  我认识一位形象气质佳、现场主持能力极强的女主持人,她曾经分享心得说:“事实上,当你对声音不自信时,你会自动往后躲,会退缩,遇到很多机会也不敢把握,声音带给人的自卑是根深蒂固的”。

  如今的她,展现在别人面前的是成熟、专业的女主播形象。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曾经的她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小记者。

  曾经的她,长相稚嫩,不会打扮自己,像个没毕业的大学生,更致命的问题是,轮到她采访时,她问个问题啰啰嗦嗦、抓不住重点,言语上的不自信,导致面露胆怯。

  无法精准表达,一度让她错过了很多好机会,工作也毫无起色,甚至连她自己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不适合这份工作。

  但是,痛定思痛后,她开始寻找精准表达的方法,观摩学习大量优秀精准表达者的演讲视频和书籍,遇到说话精准的被采访者时,她就会多问问对方在表达方面有什么技巧。

  通过刻意练习,她自己慢慢摸索了一些精准表达方面的正确方法,但是,这个过程太长了,用了她大约8年时间,而且还是不系统的。

  如果是在她年轻的时候,就有人给她一套完整系统的精准表达方法,她肯定能少走弯路,用更短的时间达到现在的高度。


今天我们就“提炼观点”和“阐述观点”这两个表达任务作分析。

4:关于“精准”和“精妙”的两个公式:


精准 = 精炼 + 准确。


精妙 = 精准 + 准确 + 易于理解+ 美好体验。


5、提炼观点——要精准


演讲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建议等都是“提出观点”,凡是观点,都要尽可能地“精准”,即精炼和准确。


一个观点如果不精炼,就难以让人记住;一个观点不准确,也很难让人认同。比如,要表达出“物质”跟“幸福”的关系时,“物质丰富会让人幸福”与“物质丰富并不一直会让人感到幸福”这两个观点相比而言,显然后者更准确。


对于提炼观点,做到“精炼”相对来说容易些,但做到“精准”就会难很多。因为“精炼”无非就是让表达观点的话尽可能地“短”,而“准确”则要求更高,它尽可能地要求所表达的观点是“正确”而又“新颖”的。


所谓“正确”就是让听众感觉——“嗯,这个观点讲得有道理啊。”

所谓“新颖”就是让听众感觉——“咦,原来是这样,我以前还不知道呢!


比如罗振宇在2020年的跨年演讲中就有很多这样“精炼”的观点:

“不是克服困难,而是习惯困难。”

“教育就是人点亮人。”

“凭运气赚来的钱,会凭实力亏光。”

……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所以,想要让自己在演讲中的观点达到“精准”境界,重点是抓住两点:


一是在语言本身的打磨上下功夫。是用短句还是用长句,是用一句还是用两句,如果是用两句,两句是否要字数相同、是否要押韵…….


二是让这个观点本身是你自己深度观察、思考与总结出来的。你看到了常人没看到的,你想到了常人没想到的;别人只能看到现象,你却能看到本质,别人只能看到一角,你却能看到全貌,所以它才有足够的“新颖”度。


6、阐述观点——要精妙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谈阐述观点。


一个观点提炼出来后,接下来就是要进行阐述了,这时候就要继续追求“精妙”,也就是要让听众“易于理解”+“美好体验”。


阐述观点达到“精妙”的境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举例。


比如下面关于“物质繁荣本身难以带来长久的幸福”这个观点的阐述:


“物质消费本身难以让人们一直感到满足。你现在坐上飞机,两三个小时就能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这和原来的骑马、走路比起来,绝对是天壤之别。可是,要是飞机晚点、让你在机舱里多坐了一个小时呢?你很可能一肚子怨气。所以,物质繁荣本身难以带来长久的幸福,物质繁荣甚至会带来更多的失望。”


再比如,易中天在演讲《书要怎样写,才会有人读》中表达“封面要清爽”这个观点,用的举例就很精妙:


“封面就是脸面。

脸面必须清爽。

比如: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这个封面庄重大方,简洁高雅,特色鲜明,信息传达准确,让人爱不释手。

又比如: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如果设计成这样呢?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就叫俗不可耐。

再比如: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如果设计成这样呢?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就叫惨不忍睹。

长成这样,还能给人好印象?

印象都不好,你还指望人家跟你交朋友?”


上面两个例子阐述观点时,用的都是“举例”的方法向“精妙”迈进。


除了举例,运用比喻(打比方)的方法更是表达观点时达到“精妙”境界常用的经典工具。比喻(打比方)就是借B(大家都熟悉的事物)来讲A(要阐述的相对陌生的事物),而A和B有着极其相似的特征。


在一次美国加州的演讲会上,励志演讲家拉尔夫·佩里特作题为《挫折大学》的演讲,他是这样运用比喻开场的:


“女士们、先生们,我不希望大家坐在这里看我如何表演,我希望大家能够坐下来倾听。我只是一辆送货的车子。在货车到达你们的家中时,你们感兴趣的一定不是货车的外表,而是货车里的商品。


你们知道,有时一辆破车往往送来一些相当不错的商品。因此,在这次演讲中,请大家不要过多地关注这辆货车的外观,不要过分在意它的破烂不堪,也不要过分在意它的嘎吱作响,更不要过分在意商品的包装与捆扎的绳索。走进车里去看看商品吧!我相信你们一定不会失望的”


是不是精妙无比?


冯仑曾在一次演讲中阐述理想的作用时,有这样一段运用比喻的论述: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当然,理想这件事情,也不能把它夸大到什么都能解决。它就是一种“保健品”,不是“速效救心丸”。所以理想是一个增加概念的运动,有理想的人比没理想的人,只不过是成功的概率高一点,快乐程度高一点,毅力强一点,走得远一点,心里踏实一点。”


易中天在演讲《书要怎样写,才会有人读》中表达“内容别撒谎”这个观点,也同样有这样的运用比喻(打比方)的精妙阐述:


“最重要的,是内容。内容才是决定性的。这就好比一个编剧,如果只是不断地设置悬念,却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和结果,观众肯定要愤怒。在这里,请允许我说一句重话:标题耸人听闻,内容空洞苍白,是诈骗犯!还有:开头漂亮引人,后面并不入胜,是耍流氓!始乱终弃嘛!”


除了运用比喻(打比方),还有一种方法同样可以让演讲表达达到“精妙”的境界,就是——类比。顾名思义,就是借助跟它相类似的事物来进行相应阐述。


比如什么是谈判?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说的:“谈判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谈判是指除正式场合下的谈判外,一切协商、交涉、商量、磋商等等,都可以看做是谈判。狭义的谈判仅仅是指正式场合下的谈判。”


但如果用类比的方法,就很容易让人理解——谈判就是“找交集”。


类比,还可以进行推理,即把两种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来推出所想要论证的观点或道理。


马云在最近最新一期的湖畔大学第六届招生面试作所的演讲中表达“湖畔大学不是教大家怎么去创业,而是教大家怎么把企业活得更久”这个观点时,是这样阐述的: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活得更长久是很难的。蜡烛要烧得长,蜡烛的火芯一定得短;火芯要烧得快,蜡烛一定亮。企业就是要把握这个规律:好企业,你想活得好,运动吧,但是你要活得长,你就少运动。你又要活得长,又要活得好,这个度得把握好。一个企业天天折腾,不可能活得长,但是不折腾,也活不好。这些度之间的把握是最难的。


这里,马云用蜡烛燃烧的规律来类比推理企业经营的道理。


再看一个例子——俞敏洪在演讲《挣脱生命的束缚》中这段阐述:


“总的来说,我认为是学生们的价值体系、行为体系和道德体系出问题了。因此,我觉得光教他们学英语是不行的,这很有点像当时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鲁迅为什么不想当医生了?因为他发现,身体健康但精神麻木的人如同行尸走肉,对社会没有任何意义。所以,鲁迅先生决定扔掉手术刀,拿起笔来唤醒中国人民的精神。


我当然没有那么大的志向,但我觉得,如果光教给学生英语而不教给他们别的什么,最后培养出来的也许是一个卖国贼。就是说,一个民族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一种精神气质,那么,我们的教育是有问题的。”


演讲表达,如何由“精准”通往“精妙”?评论送口部操+口才段子


在这里,俞敏洪用鲁迅“弃医从文”的事实来类推新东方教育的理念,让听众更明白新东方不光只教学生英语。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比喻(打比方)还是类比,都是借助另外一种事物来进行阐述,这就要求演讲者能够具备三种能力:


一是看透和总结事物本质的能力;


二是联想的能力,由A(要给听众讲的相对抽象或陌生事物)能想到B(听众都熟练的或具体直观的事物);


三是抽象化具体的能力。


行文至此,关于在演讲中常见的四种表达任务(定义事物、解释概念、提炼观点、阐述观点)中,如何做到精准和精妙,都已作了简要分析。


最后再来回顾总结一下:


精准 = 精炼 + 准确。


精妙 = 精准 + 准确 + 易于理解+ 美好体验。


定义事物——要精准;

解释概念——要精妙;

提炼观点——要精准;

阐述观点——要精妙。


四种核心方法——举例、假设(想像)、比喻(打比方)、类比。


让我们不断修炼,向演讲表达的“精准”和“精妙”迈进!


送福利了,特免费赠送一套《演讲口部操+口才训练的经典搞笑段子》电子书,即学即用,只要你(评论+私信)留“领资料”即可免费领取,人人有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