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母亲总要求回报,是什么心理?

8随波


每次看到自己的孩子,就会想到母亲生下我们的时候,是可以承受任何磨难,任何艰辛和委屈。为了孩子承受一切都在所不惜。但是作为子女,我们能回报给母亲什么呢?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母亲不仅把孩子抚养长大,还要帮忙抚养孙子孙女。母爱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恩惠,我们是永远无法报答。

当然,母亲也有各种各样的,千差万别。

假如你的母亲和你相隔千里,聚少离多。她偶尔有点抱怨和担心,请你多给她打几个电话,有时间回去看看她。不要嫌母亲啰嗦,麻烦。她只是想你了。

假如你的母亲就在你的身边为你看孩子做饭,请你对她态度温和,少一点争执,多一点理解。

假如你的母亲,没有退休金,请你多给她点经济帮助。为她养老是你义不容辞的义务。

假如你的母亲很不幸疾病缠身,请不要嫌弃她。父母在世,人生尚有出处,父母不在,我们的人生也只剩归途。

假如你的母亲经常性的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那么也忍耐下。自己有条件的话尽量满足她............母亲要求回报,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人生在步入老年的时候,想要和子女在一起,如果得不到这种心理需求可能就会像小孩子一样向你提各种无理的要求。特别是一些独自抚养子女长大的孤寡老人。所谓老小孩,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他们也像孩子一样需要关心和疼爱。只是在我们的心里往往感到很难以接受。因为往往这个时候,作为子女的我们也即将步入中年,正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这种千头万绪的局面。不管是对生活还是工作都感到力不从心。

有些子女刚结婚,母亲也会出现这种状况。特别是刚娶了媳妇的家庭。母亲的失落感尤其强烈。多关心母亲,自然也就慢慢好了。


十二星座之懂你


说一句心里话。母亲把你养大成人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你的母亲呢,会认为她把你辛辛苦苦的养大,然后你回报她这个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母亲在世的时候,母亲每年的零花钱还有母亲还要另外用到的钱。都是我给她的。我一直都是在外面,然后弟弟姐姐,他们都会认为我的生活会比他们好过很多的,他们都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母亲要花的钱都是我给了。姐姐弟弟他们呢,只是偶尔过年会拿一点给母亲的,我也不要跟他们计较了。现在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想给也没办法给了。所以我还是要劝你,你就尽自己的能力去照顾你的母亲吧!你会做到还是做不到,你好好的跟母亲讲,她肯定也是会听的啊!不管怎样,做母亲的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吗?她也是希望你过得好啊!


要让自己开心的芳芳


如果母亲总要求孩子回报她,说明你在她眼里,就是一件货物,囤了这么久,总该有些回报了。

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只会尽心尽力的抚养他们长大,至于他们长大后,天高任鸟飞!我希望他们这一生过的顺遂,过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自由自在。如果真爱一个人,是不求回报的。

我开头为什么会这么激烈呢?因为我有一个这样的婆婆。我婆婆总把一句话挂在嘴上“我把你养这么大得到你什么好处的?”她总是用这句话来说我老公。我很反感。

我和我老公结婚十年,这期间,他爷爷多次生病进医院,我老公爸爸都是不闻不问照样上班,他妈妈每次都是打电话让我老公回去“你回来照顾你爷爷,我一个儿媳妇不方便”。我老公因为回去照顾他爷爷的事,换了好几份工作,因为一回去照顾就是一个多月,没有哪个公司愿意员工长时间请假。去年我婆婆去上海腿疼住院,医生让开刀,我老公当时在国外出差,我公公一个电话让我老公回来照顾他妈,我老公放下工作立马回来了。他们家人从来想不到,我们这个四口之家就靠我老公一个人上班赚钱,每个月还要还房贷。据我所知,在医院里还吵了架的,我公公怪我没有主动去医院照顾,我老公忿他,她把两个孩子扔掉来上海照顾她吗?你们用我就好了,不要用她,她这一辈子把两个孩子带好就好了。

这个社会,不是孩子长大了就可以回报你的。他还要打拼!没有家世,没有背景,他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与艰辛,才能在这个城市立足!如果你爱孩子,孩子有出息了自然会回报你;只有自私自利的人,才会在孩子一长大就马上要求回报~



执剑走天涯666


我就有这样的爸爸……

下面我来谈谈我爸爸的心里!

其实,这是从小受家庭的影响,爸爸,从小就喜欢,扯皮!只要他在地里干活,就非得扯上妈妈,哥哥,姐姐,包括我在内都得陪着他劳动!那时候我上地,也就10岁左右!到了饭点,我就回去做饭!所以,从小,我们姊妹3个,就得做家务,上地干活!12岁我就一个人暑假放了一个月的牛!家里3头牛,每天早上,下午都要出去放上3个小时左右!

我们姊妹3个从小就经常挨打,一不听话,爸爸就打,到现在哥哥和爸爸关系都非常不好!我最小,打的能少点!可能是爸爸,从小就是挨打长大的,所以,我们3个,自然也是挨打长大的!

后面,我们一个个都长大了,姐姐学习好,顺利上了大学!但是,只要姐姐放假一回家,爸爸就说姐姐花了他多少多少钱!以后毕业了,要还他多少多少钱!每次都把姐姐气的经常哭!

现在我们3个都已经成家了!爸爸50多岁了,也不会再说这样的话了!如果我们经常不回去,不打电话,爸爸就会打给我们,说是想我们了,让我们回去!爸爸现在还在上班,一个月5000多工资!所以,平时不缺钱花!但是,每次回去,不能空着手,一定得买些东西,爸爸才会高兴!

还好我和姐姐都嫁的很近,去爸妈家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所以,也经常回家!爸爸也不在说回报的话了……

如果,你母亲总是要求回报!其实,并不是心里有问题!可能,你妈妈从小,也是这么过来的!你外婆,外公,也是这么教育孩子的,也经常说同样的话,所以,你妈妈可能是从小受教,才会有此心理!

如果你母亲,没有工作,经济不好,家里缺钱,生活紧张!你要多关心关心她的生活,多帮助帮助她,多给点钱!让她不要为了钱,开口问你要!如果,你家庭经济也不好,自己的日子都过不好,没钱给母亲!那么就努力挣钱,不用管她说什么,自己存上钱,等她需要钱的时候再给!也不能经常给她钱,毕竟你还有自己的家庭,以后父母老了,更需要花钱……

有的父母,就会觉的生了孩子,孩子就得回报,其实,很正常!但是,回报不是依靠子女们,回报是养老,不是银行,回报是,你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的照顾,不是年轻气盛,不是在你还能工作的时候就养老,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子女们就得挣钱回报你!

所以,你不用太过在意你母亲的做法,只要做好自己就好,平时该关心就关心,困难的时候该给钱就给钱,其他的,不用理会……


烟雨飘飘


首先,我认为作为家长,要求回报或者所谓“养儿防老”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 。

其次,真正“养儿防老”交易型的家长并不算很常见,那么母亲所说的“回报”反映了她什么样的心理诉求呢?

1. 养儿防老的观点存在的问题

养儿防老这句话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然而这句话原本是同辈人之间的说法,一旦运用到子女身上,无论子女是否理解和接受,心理上总是会觉得别扭。 因为儿女对父母的依赖与关心是一种本能和原本就应该存在的东西。一旦有了前提这份感情就变了味道。是不是就变得更像一场交易了呢?

如果亲子关系变成了交易, 事情就很可怕了,因为交易是讲对价的,即交易双方必须公平

本来双方无私的付出,彼此都被幸福感包围的感觉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斤斤计较。而且无论什么关系,一旦陷入了斤斤计较。崩塌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所以我们如果作为父母一方,只要孩子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太大偏差,三观都很正的话,孩子们都会记得孝顺父母。只不过他们现在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办法时时陪在父母身边而已。 我们不必担心。

另外,我一直都强调 “家庭关系中第一优先级的是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 在我国很多家庭都是以孩子为家庭的最高优先级的,这很容易造成孩子在离开父母后,父母感情的缺失,而这种缺失的感觉并不容易弥补。 这一点希望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哦~ 在养育孩子过程中还是要把另一半放在比孩子重要的位置上的,这种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不会存在特别严重的心理问题,因为父母相爱,带给孩子的那种安全感是无法替代的。所以我们不必过多担心,孩子成年后我们要多培养自己的爱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来填补我们内心的空缺。

2. 问题中所谓的回报,反映了母亲什么需求呢?

我相信大部分家长是不会愿意把亲子关系发展成为交易关系的,他们只是觉得最近孩子跟自己联系的少了,或者是为孩子做出了巨大牺牲,担心孩子以后辜负自己一片希望,在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沟通的情况下说出来的一句话而已。 其本质 是希望得到多一点关爱与安全感。这在为孩子付出更多的母亲身上较为常见。

母亲十月怀胎,付出的辛苦难以想象,生产后自己的事业,爱好基本全部放弃,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代价不可谓不大,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即将离开孩子的不安全感日益激增也是正常现象。作为孩子我们应该多多理解,多多宽容。平时多抽时间给父母打电话,把他们当成孩子那样多哄哄。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开,那就是亲子之爱

所以作为父母不要把养儿防老挂在嘴边,只要自身做好榜样,孩子自然会孝顺。而孩子也要多多体谅父母,丢掉自己的不耐烦,试着用心去倾听。家庭关系就会变得很融洽。


未曾长大的孩子


这个问题我不能果断的下定义说是什么心理,是理解还是不合理,接下来剖析几点。

1、变相的引起你的注意,可能你们平时少于沟通,想用这种方式引起你的注意,其实她要到手的钱或者物品,并没有用,而是给你存起来的,等你有用或者结婚再给你。

2、有危机感,有一类人,身边的金钱少于一定的数就会觉得有危机感,就会想办法把这个缺口补起来。

3、把你当投资者,很多老年的想法就是养儿为防老,从小养你,老了你就必须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如果两兄妹以上,可能还会一个要来帮另一个,这是个无底洞,你要酌情而论。

4、父母的情还不完,父母都是无私的,都希望子女能过好,如果每月经济来源比较宽裕,可以每月适当给一点,如果比较拮据,那就兄弟姐妹协商一下,每人每月给多少,你把你的份给了就行,就怕有樊胜美母亲式的母亲。


唐未可


让你母亲把手伸过来,我给她号号脉。

我觉得是你的母亲有了恐慌,她还想好好的生活下去,但是理性的她看到了很难所以才会对你这么说的,要求回报,这是一个很讽刺的现象。

自古大恩不言谢,母亲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给子女提出回报我的要求,因为她如果提了,那养育子女和子女反哺就成了一种交易,既然是交易那就再称不上母爱伟大了。

所以,做子女的应该打消母亲的这种顾虑,让她安享晚年。母亲操劳了一辈子,应该在晚年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母亲生养孩子完全是天性,但是儿女反哺并不是天性,这需要父母从小教育及培养。要让孩子从小拥有一颗仁爱的心感恩的心,让孩子理解生活不易,父母难做。

于是孩子反哺之情也油然而生。这些是不能说出来的,说出来母爱,子女都贬值,这所有的行为应该是一种心照不宣,仿若自然的。

我是月老,情感问题问月老。[微笑]



Mr月老


其实母亲总要求回报绝不是钱财的需要,而是随着年纪的变老,越发的缺少安全感,再加上儿女各自的忙,忽略了对父母的精神陪护和沟通。为了引起儿女们的重视,就会不断的提出一些要求,这就是儿女们所认为回报。其实母亲真正需要的是陪伴,如果儿女们多跟母亲聊聊家常,滿足老人的存在感,让他们能感到被需要,这才是母亲真正想要的回报。


开心姥姥58501


突然觉得很悲哀,因为成为父母不需要经过考试,也不需要经过谁的允许,他们好像自然而然的成为父母,父母对我们来说,真的太重要了,任何狭隘自私都会影响我们,这样的影响是长时间并且很少消失的,你现在的处境我很同情你,但是要让自己足够聪明。

1.从现在开始,也行你会认为有些犹豫不定,但是我想要让你知道的是,你不应该再放任母亲继续下去了,他们对你的爱已经让你感觉到了压力,在事情还没有演变得更严重的时候,你要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了。

2.成年人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俗话说的好,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但是是建立在知道自己能力的前提下的,超出能力范围,并且觉得母亲要求不合理,那么就可以跟母亲说明苦衷。

3.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不可以忤逆双亲,但是成年人都不容易,应该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给他们最好的,但是如果找不到,也不要觉得难为情不好开口,应该说明苦衷。

父母比起我们来,走过的路要多一些,经历过的事情也要多一些,如果我们愿意多些耐心,那么我们现有的烦恼也会消失大半的[摸头]




婉一和鲁本


你好!

首先,母亲要求回报,是一种“舐犊情深”的慈母心理。这种心理始终不会改变,也不容质疑。所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在母亲眼里,你永远也不会长大,不然你每次回家,都会不停地问你:吃地好不,穿地好不;和同事关系好不,工作顺心不。而你却不耐烦了,嫌她啰嗦了,嫌她过问你的隐私了,嫌她懂地少,土地掉渣了。是你心理变了,变地可以无视她,嫌弃她。

所以,她所要的回报是:经常回家看看、经常和她唠唠、经常和她分享你喜乐忧愁,仅此而已。也许,你指的是钱,那又如何,难道不应该吗?不是难为到极致,她是不会向你开口的。这些,你想到了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小就会背的诗,也许你早就忘记了,可母亲的那颗“慈母”之心,对于你却是永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