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父母一輩子的心血,換來的只不過是兒女大學畢業後四五千塊的工資,這真的值得嗎?

職業農民的故事


值,當然值。題主所說的情況,80後應該是最適合的人群。那時的農村家庭想要供一個大學生出來,不說花費父母一輩子的心血,起碼前半生的積蓄都要搭進去,說不定還要負債累累。打工潮興起後,農村雖說不算富裕,但起碼供養子女上學綽綽有餘了——即便有些乏力,國家獎助學金也能幫上很大的忙。

不論古今,不論窮富,對子女教育的付出永遠是最高明、最有價值和回報率最高的投資。農村收入微薄,就算省下孩子教育的錢,頂多一輩子攢個三五十萬。這些錢用來幹什麼呢,無非建房、買車,過個十年八年,房破了,車子也沒有多少殘值了。農村人不懂投資,存銀行貶值得更快。我們常說富不過三代,上一輩積累財富固然重要,但下一輩的努力更可觀。

農村父母對大學生子女的期望肯定是比較高的,即便如今大學生就業難,他們也應該不會後悔當初的決定。四五千塊的工資在縣城和四線城市還行,在一線城市根本就生存不下去,但我們應該把眼光放長遠點,上過大學,人的視野、高度、修養會有比較大的提升,去找工作會有比較高的起點,去創業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選擇配偶也會去找有學歷的,教育孩子也會有不一樣的眼光。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家族想要興旺發達,不讀書肯定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