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魯迅的文學作品跟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相比,誰的貢獻比較大?

木蘭香麗麗


葉聖陶有篇文章叫多收了三五斗,主人公卻因為豐收更添煩惱,仍然擺脫不了命運的悲苦。所以沒有良好社會秩序和的公平的社會制度,糧食產量不一定讓人幸福,它可以被奸商囤積居奇,也會讓很多人餓肚子。


語舟心語


沒有袁隆平,魯迅一樣活著,沒有魯迅,誰都一樣活著

對芸芸眾生來說,袁隆平是飯碗裡的飯,魯迅是書本里的碗。吃飯了,偶爾覺得還缺點下飯菜。餓著肚子,哪有心思翻書

魯迅是不愁飯的,不過是給自顧吃飯的人添堵。袁隆平給芸芸眾生加了一碗飯

乞丐有飯碗,皇帝也要吃飯。碗中有青花瓷,青花瓷最初也是盛飯的。盛世的飯碗亂世的飯

哪個重要,那就看你在哪混,混成啥模樣

芸芸眾生,可以沒碗,不能沒飯。吃飽了,鑑賞一番青花瓷,接濟一下乞丐。從歷史中警醒,從飢餓中反省,各有各的滋味

到底哪個重要,這個問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吃飽,吃飽了想幹點啥

重要的是,能不能幹出點名堂,別整天這麼多廢話


天命老蟻


文學作品和雜交水稻,一個是精神層面的,一個是物質層面的,分屬不同層次領域,兩者本身不可作比較;但如果非要說誰的貢獻大的話,我自己覺得對中國而言,魯迅文學作品的貢獻更大一些。這主要是由魯迅文學作品所產生的時代背景所決定的。

魯迅的文學作品主要產生於新中國成立以前。那段時間,中國雖然從一頭“沉睡的獅子”慢慢開始甦醒了,但很多人依然是麻木不仁的;尤其是在幾千年中國封建王朝的影響下,很多中國人都早已養成了逆來順受的“奴性”意識,不懂得反抗和自主。當時,廣大中華兒女的生活是水深火熱的,思想是麻木不仁的;這樣的中國,繼續一劑“精神良藥”,而魯迅的文學作品就是這些良藥之一。

先知先覺的他,向來素有“為人民服務”的博愛意識和情懷,他看不慣受苦受難的中華兒女;於是選擇了從醫,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夠免去些許他人的些許疼痛。可當他發現自己的選擇可以拯救肉身之軀,卻無法喚醒一個又一個逆來順受、麻木不仁的靈魂時;他意識到,當時的中國更需要精神的良藥,也只有靈魂和思想的覺醒,才能夠讓這頭“沉睡的獅子”真正站起來。所以,他果斷棄醫從文,決定拯救一顆又一顆沉淪的靈魂。

他的文字和他的眼光一樣毒辣犀利,一針見血,確實喚醒了很多沉睡的靈魂,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不過,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也為我國的糧食產業和農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農業”乃國之根本,“糧食”乃生存之基,其貢獻亦不容小覷。他們兩人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功臣和驕傲。


穆姐姐


一位大寫精神傳神!一位豐登物質文明!

傳奇引岸的二大時代巨匠,都深深地影響著中華近代的文化和發展。

惜文者心音信向,志存高遠。精神寄託於時代,奮勇向前,無畏擔當。

音福人一生奮進,情繫於天下蒼桑。飢貧福址,大愛無疆。

二大巨人,福佑中華之偉業,開創歷史之進步。

信守如此論,新彰,新彰……


醉語老湯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魯迅先生,寫出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大大振興了中華民族的精神。

魯迅先生鐵骨錚錚,敢向反動勢力發起戰鬥。

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橫眉冷對千夫指。

魯迅先生給中華民族留下的精神財富永遠都是一座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袁隆平先生經過多年的辛苦研究出了雜交水稻給中國人民提供了豐富的糧食資源,而且,這科學技術永遠存在,永遠也用不完。

所以

對這兩位偉大的人物,我實在不能分出誰比誰更重要,我認為:這兩位偉大專家一樣重要!


何繼梅


沒法比較。魯迅先生時代沒有出現“袁隆平”。如果出現了?舊中國的GTP不知要翻多少倍了?GTP強大了,會帶動工業國防科技。日本鬼子也不敢再進村了……。舊中國可以沒有“雜交水稻”,但不能沒有“魯迅”。那個時代魯迅的文章就是社會進步的“精神糧食”。舊中國人們可以吃差點,或者吃不飽。但不能沒有“精神食糧”。所以沒法比較。(首屆湖南收藏家劉廣文先生撰寫於2020年1月10日)


畫床


這是一個風牛馬不相及的問題。魯迅是中國近代文學巨匠,是新中國革命文學的旗手。魯迅生活的時代,是中華民族正處於一個動盪不安,黑暗腐朽,軍閥割據,人民苦難不堪的時代。在那黑暗的歲月裡,誕生了中國共產黨。一個救苦救難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無產階級的革命政黨。魯迅就是這個革命政黨中的一個號手。他用手中的筆,抨擊黑暗,歌唱光明。魯迅的文章,像一把匕首直刺敵人的心臟。為新中國的誕生貢獻了自己的一生。袁隆平院士是中國現在的一個農業科學家。他在水稻種植的研究中,通過雜交水稻的栽培和選育,研究出了高產量的水稻,為中國人民吃飯的問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說:魯迅先生的貢獻是在文學領域方面的貢獻。而袁隆平院士的貢獻是在糧食方面的貢獻。一個是精神上的貢獻,一個是物質上的貢獻,兩者沒有可比性。


愛鄉


一個是物質食糧,一個是精神食糧。概言之,二者同等重要!

具體而言:

  • 饑饉荒年,袁隆平院士的飽肚救命的雜交水稻更為重要;盛世豐年,魯迅先生強骨塑魂的文學作品更為重要!
  • 物質匱乏的民族或地區,袁隆平院士的救命糧食更重要;物質豐富的民族或地區,魯迅先生的醒世恆言更重要

西邊升起的朝陽


魯迅的文學作品是舊中國處於三座大山壓迫下的產物,它的戰鬥性、革命性,它的揭露性、抗爭性能讓麻木的人們猛醒,就喚醒民眾,推翻舊的統治方面,其思想精神貢獻層面比較大。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是為了解決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是新中國成立後和發展和中華民族崛起的里程碑,是物質上的貢獻。所以,對中國,對中國人民來說,兩者的貢獻都大。


墨之14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書法釋文;煙橫水際,月澹清風。

魯迅與袁隆平誰的貢獻大,我認為二人貢獻都是名世千古,造福人類的專家。

一個是給人類文明,創造豐富的精神糧食。一個是為人類創造物質財富,改善人們生活的人。一個是大文豪,文學家。一個是雜交水稻專家(水稻研究科學家)。他們對人類貢獻都大,沒有那個更大,因分工不同,不可比。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