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何劉伯溫要誓死阻攔朱元璋滅掉日本?

歷史思想家


“古戍連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州猶虎豹,四海未桑麻。”

在元朝和明朝兩朝之間,兩國先後對日本發動過或者準備發動過侵略戰爭,元世祖派遣大軍多次入侵日本,但是在日本臺風的影響下,日本的武士在岸上將元軍予以全殲,成為元軍不多的敗績。到了明朝之後,朱元璋繼續準備對日本發動戰爭,但是朱元璋的手下劉伯溫,就曾經用自己的力量保護過日本。

說到了劉伯溫就不得不提到皇帝朱元璋,兩個人在一個朝廷為著天下的局勢操心。當時的朱元璋可以說是有著很強的勢力,於是不管到哪裡都能打贏勝仗,甚至將自己的軍隊開到了周邊的國家,而如果沒有當時劉伯溫的建議,恐怕現如今的日本也成了他鐵蹄下的一個俘虜,那麼到底為何要如此力勸皇上不要消滅日本呢?

1:明朝建國後的局勢

其一:當時連年征戰不適合繼續擴張

當時朱元璋已經發動了多年的戰爭,雖然自己是為了能夠讓更多的百姓過上好日子,但是避免不了的就是要發動戰爭,這也會讓許多的老百姓受到戰爭帶來的傷害。當時的大明朝已經建立,軍隊也都嚐到了勝利的滋味,於是已經殺紅了眼的朱元璋希望自己能夠繼續擴張。但是這時候理智的劉伯溫則認為現如今已經發動了太多的戰爭,實在不應該繼續征戰,而是應該休養生息,讓百姓們過上安穩的日子。

其二:惻隱之心

劉伯溫作為一個擁有大愛的人也是很有惻隱的心,於是得知皇帝要發動戰爭滅了日本,其實最先想到的是日本那些無辜的百姓們,這些人沒有做錯任何事,但是卻忽然從天降下來禍端。如果攻打日本或許領土會得到更大的發展,但是對於那個地方的百姓們來說則是一場災難,於是善良的劉伯溫努力的勸說皇帝,制止這場禍端。

2:前朝失敗的借鑑

其一:元朝東征日本的經驗

在元朝的成立之後,元朝在四處征戰的時候,唯一遭到失敗的經驗就是東征日本的失敗。在和日本多次征戰的情況下,元朝的軍隊因為原始的運輸方式和補給的遭到了日本的迎頭痛擊。因為遭受颱風的影響,不熟系海戰的元軍在日本的國土上沒有援軍和補給的絕境下,多次遭到失敗,劉伯溫自然不可能不知道這事情,成為了一個原因。

其二:當時的日本並沒有對明朝造成影響

當時的大明朝可以說是騰飛的,一個小小的日子根本不足以撼動這個強大的王朝,但是如果一味的對其進行攻打,其實是有點趕盡殺絕的意味。而彼時日本這個小國也根本沒法對明朝造成威脅,於是劉伯溫更是不贊成去攻打那麼遙遠的國家,還不如好好建設自己的王朝,也借鑑了元朝失敗的經驗。

其實劉伯溫作為一個十分聰明的人,用他的思想曾經影響了皇帝很多,更是提出過很多好的建議,對自己的國家和朝廷都是十分忠心的他拿自己的個人利益放在最末端,而是把百姓和國家看得十分重要,我想胸中自由大愛就是如此之體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