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潼关之最丨入陕第一关——天下奇险的金陡关

潼关之最丨入陕第一关——天下奇险的金陡关

康熙御笔提额“第一关”

潼关因险设关,闻名遐迩。“第一关”让潼关天险更加固若金汤。

潼关“第一关”在潼关老城东。它的北面是滔滔黄河,南面是高耸的牛头塬,进潼关的大路从这里通过,是为潼关的门户,入“第一关”后始见潼关城东门。进潼关城的大路被挤在高塬与黄河之间,道路狭窄,形势极为险要。这条路长五里,仅容单车,被称为“五里暗门”,易于伏兵。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潼关吏》中这样描述潼关东门外的险要:“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没有“五里暗门”,第一关就不成“第一关”。“五里暗门”,是从潼关城向东延伸的一条沟谷,长2.5公里、深约10余米、宽仅三四米。之所以叫“五里暗门”,是因为沟深又窄、光线昏暗。潼关有首童谣道:“潼关城,两头尖,北靠黄河南靠山,蝎子山,风凰山,麒麟送子砚台山,五里暗门一线天。”因为沟深又窄,抬头一看,只看到一条线,所以便有“五里暗门一线天”之说。

潼关之最丨入陕第一关——天下奇险的金陡关

清代的潼关“第一关”是一座砖筑的高大关楼,建在“五里暗门”东端进沟后约数十米处的沟道中,直接堵住了进沟的通道。关门日出则启,日入则闭,是守卫潼关的第一道关口。暗门向东走尽,即秦、豫交界处。入关而下经第一塞出远望沟口,始见形若虎踞的潼关东门楼。“第一关”的关楼,高约10余米、厚约10余米,楼上并没有楼,只是个大平台。全部用大城砖筑砌,糯米汁灌浆。关楼为什么不建在沟口呢?因为若建在沟口,关前就是开阔地。而建在进沟后的数十米处,关楼前谷道狭窄,不便于敌军疏散,更便于守方杀敌。

关楼的东边门额书“第一关”三字,西边门额书“金陡关”三字,都是清乾隆御笔所题,丰润圆满,苍劲有力。据说康熙皇帝来潼关时登上潼关东门,御封潼关城“天下第一城”,一下子叫到顶了。到了乾隆皇帝来潼关,没啥叫了,索性大笔一挥,直接给这个关楼题写了“第一关”三个大字,把自己的字永远留在了“第一关”关楼上。“第一关”关楼就像个“横刀立马、阻断东西”的大将军,忠实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潼关“第一关”大约最早建于唐代。是唐代圣历元年(689)置风陵关时同期修建的。当时,黄河南岸已经形成了一条孔道,为了封锁这条东西孔道,故在“五里暗门”的东边筑了一座关门。到唐天授二年(691),朝廷决定将潼关从麟趾原移近黄河,并在“五里暗门”的西边筑了一座关城,即是唐潼关城。“第一关”最早可能叫金陡关,所以,清代的“第一关”西边门额才题有“金陡关”三个字。

潼关之最丨入陕第一关——天下奇险的金陡关

康熙御笔题额“金陡关”

据祖辈传说,每次作战前,“第一关”的守军见敌军先不打,先实施攻心战。一旦敌军聚集在关楼下,城上的守军早就整整齐齐站成数排。领头的先对敌军喊:“不要打了,潼关是打不下的,回去种地去吧!”然后喊:“一二”,所有城上的守军便齐声喊起了民谣:“说潼关,道潼关,谁也莫想打潼关。雄险莫测第一关,五里暗门一线天,三十里禁沟不见底,十二连城鬼门关。潼关没打下,小命归了天!”这一招,极大地削弱了敌军的士气。然而,这一招并不一定能阻止敌军的进攻。若要开打,“第一关”的守军用的不是弓箭,而是石灰包。由于敌军拥挤在狭窄的空间,加之听宣传时越挤越多,用弓箭,一箭只能致伤一人。而用石灰包,铺天盖地地砸下去,石灰四散,飞入眼晴里,眼睛看不见;呛入口鼻中,气喘不上来,直接就丧失了战斗力,哪里还有人敢去攻城!潼关的“第一关”让天险潼关既穿上了铠甲,又拿上了盾牌,变得更加易守难攻。

“天下第一”似乎是我们这个民族古往今来永恒的不解追求。文有状元,武必盟主,山称第一山,泉赐第一泉。潼关“第一关”虽非“天下第一关”,却同样写满了悲壮与辉煌。秦时明月汉时关!岁月悠悠,多少悲壮激烈的战事已成了过眼烟云。20世纪60年代,潼关“第一关”因修建门峡水库而被拆除。尽管现在“第一关”已经不复存在,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些老照片中一睹它曾经的雄奇风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