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我活得好好的,憑什麼要喝茶


“我活得好好的,憑什麼要喝茶”,這話初聽起來,沒啥問題。可細想,還是有值得深思的空間。

這裡有兩個問題,一是怎樣算活得好好的;二是茶真的需要遠離嗎?如果接納它,對生活的層次和品位沒有助益嗎?

我活得好好的,憑什麼要喝茶


怎麼算活得好好的

這裡並不是想對別人的生活做過多的指手畫腳,也不是想提供一種標準化的生活樣板,而僅是希望能對我們現有的生活進行一種審慎的反觀。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比對。

一是對生命有個基本的覺知。

生命是短暫的,空無一定是基本底色。誰都逃脫不了。秦始皇大吃長生不老丹也沒用。人只要懂事後,就懂得這個道理,只是你願不願面對的問題。但不管面不面對,你都得遇上。這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法則,是自然之道。我覺得只要能大膽去直視這個問題就可以了。

二是對生活的內涵有個基本的覺知。

生活本沒有固定模式,每個人走的軌跡,就是自己獨特的模式。你可以是點狀模式,一輩子就在一個點上;你可以過成線狀模式,一生就在兩點間漂移;你也可以過成平面模式,在一個平面裡活動。當然,你也可以隨著每個時間的推移,把自己過成時間加三維空間的四維立體模式,在每個時間裡都過得十分豐富圓滿。

時間也是可以多尺度的,一年可以是一個單位,一年365天也是一個單位,365乘以24小時,也是一個單位,24小時乘以60分鐘,60分鐘乘以60秒,在佛學裡,一秒裡還有60個剎那,這些都是單位,都是你可以選擇的生活時間,不排除有些人還能把剎那過成無限,過成永恆。

這裡的維度,就看個人的選擇,個人的理解,個人的造化,只是你能選擇有這些覺知即可。

我活得好好的,憑什麼要喝茶


三是對自己及所在的狀態有個基本的覺知。

有時候人很容易沉浸於一種外在強加的概念裡,而忘記了自己。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為何而出發,也不知自己要往何而去,只知道似乎好好地一天天地過著。此時,需要給自己一次喚醒。但強調自我的覺知,並不是就要求大家去成王成聖,成為世界的No1,恰恰相反,我們要覺知的是我們可能過得很平凡。因為世界上99%的人都是平凡人,我們極大的可能都在這個大概率裡。但,我想重點提示的是,平凡,不代表著我們的生活就是過得一塌糊塗,相反,平凡裡,我們可以過出平凡中的漂亮和精彩。

我還是舉個常說的例子。一個很經典的對話:有一天,一個朋友問我:“你這輩子做過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我回答說:“我這輩子做過最重要的事,就是接受自己是個普通人,就是接受家人是個普通人。”然後,他又問:“你不覺得普通過一生很沒意思嗎?”我回答說:“作為一個普通人所能感受到的酸甜苦辣,已足夠報償我來這煙火凡世間走一遭。”

其實這也是一種人生之道。看空了這個塵世,又能安靜地享受獨自的那段平凡和所有的遇見,無論酸甜苦辣,無論風雲變幻。這裡,並不是說這種生活狀態就是對或者錯。最重要的前提是,自己覺知了當下的狀態,並把自己活清晰,活明白,而不是隻活在外界世界強加的一種觀念中。就像今年春晚黃曉明演的《機場姐妹花》小品裡說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就是你要有自己的覺知。

如果這三個方面,比對後,自己很清晰,我個人覺得,已可以說我活得好好的。

我活得好好的,憑什麼要喝茶


再好的生活也會出現改變,出現無常

生活有時候並不只是當前,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歲月的輪轉,隨著時代的變化,特別是科技的突飛猛進,我們很多的模式會發生很大的改變,悄悄地,你會發現總有些現象就發生在你身邊,或者就發生在你身上。

1.好朋友慢慢變淡了。原因可能有多種,我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你們之間沒有了可以長期一起玩的愛好,沒有了共同語言,可能連三觀也都不一致了。而且,身邊可交流的朋友也可能會變少了。表面上,生活裡,我們可以跨越的空間越來越大,可接觸的人越來越多,可大家似乎都沒時間停下來跟你好好聊聊,而恰恰相反,可能人們還更願意跟一個遠在天邊的人說點共同愛好的話題。

2.你發現身邊的大人物,大都很會玩個什麼愛好,包括喝茶,你好像很難插得上話,只能一邊簡單地附和著。

3.好像家裡人也不怎麼說話了,各玩各的手機去了。

4.有天你會發現自己年級上來了,不學門討好自己的興趣愛好,真的不好過。大家似乎不那麼愛老聽著一個油膩大叔/中年大媽天天講過去的豐功偉績,或者什麼指導人的人生大道理了。可人還是個社會性的動物,還是想在某些點上,希望跟這個世界、這個社會、人群有可通約的部分,有可說話的那個爆點。

5.萬一有那麼一天,你不得不選擇或者說被迫獨處,你可能會覺得度日如年。自己會覺得過得很虛無,很空洞,很沒有自己。就是一個活著的木偶。比如這樣一次疫情,你啥地方都去不了。單靠追劇、刷抖音,很難滿足了。

我活得好好的,憑什麼要喝茶


喝茶有益嗎?

喝茶,不是唯一,但至少是一個可挑的選項。可以有這些益處:

1、有些長久志氣相投的朋友,而且有比較正向的三觀。不亦樂乎

2、能和高層次的人有對話的機會。萬一不小心,自己也把道法術器四位一體打通了,琴棋書畫弄懂了,再來個“知行合一、道術兼修、外王內聖”也不是不可能。

3、能和家人一起坐下來聊聊。把溝通搞清楚了,溫暖和愛意不就悄悄萌生了。

4、累了,不想動了,可以悠然地獨處。品茶品人生,也是一門藝術。

5、在某些受限的時空,你可以活得自在些。獨享自在,淡看芸芸眾生。

我活得好好的,憑什麼要喝茶


最後總結一下:

其實選不選擇喝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應該選擇一種能通向靈性的路,能與宇宙大道取得連通,然後借物修為悟道,讓自己可以有靜下來的途徑,靜下來的時空,反思自己,活得清楚點,明白點,就可以了。最後,用蘇格拉底的一句經典名言做個結尾,“未經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以此與大家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