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獨生子女與父母關係疏離、甚至衝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老左心理工作室


因為獨生子女從小生活的環境造成的,一個孩子在父母眼裡就是個寶,是父母的心頭肉,要什麼給什麼,百依百順,久而久之有一點不順心就形成了孩子叛逆的性格,那麼從小建立孩子的良好人生觀很重要,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對了給予一定的表揚,錯了要讓他知道錯在哪裡,一個人能完成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老依賴大人,要讓他知道社會是個大熔爐,必須要適應社會,而不是社會去遷就你,父母可以為你做很多很多,不需要報酬和回報,社會可不是這樣,想要的,期盼的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


實事求是好難


我家就是獨生子女,一個女兒,現在剛2歲,我們也不打算再生了。自打她出生開始,我就不上班了,全職帶她,給她足夠的愛,足夠的呵護,足夠的安全感。真的,孩子要的就是陪伴,我看到好多家庭就是因為有了2個孩子,不管怎麼說都有攀比,所以我們就要一個,要一個就是要給她全部的愛,孩子覺得唯一的愛就是陪伴,陪伴她就有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以後她幹什麼都有自信,所以前期中期後期陪伴都太重要了。你們這種情況應該就是陪伴太少了,沒有溝通,沒有給他足夠的愛導致的,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試著跟孩子好好溝通,孩子只要感覺到你愛他勝過愛工作或者事業,他會慢慢理解你的,關係也會慢慢修復的。


薔薇椛開tt


我本人就是獨生子女,下面我會通過自己的一個實際情況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知道,所謂的獨生子女,就是家裡只有他一個孩子。那麼這種情況下就會催生出一些不好的東西。

不缺愛

因為家裡只有他一個孩子,不會出現還有一個人來分享親人對孩子的愛。這個家庭所有的愛,所有的好的一些東西,都是他一個人在享受,他也從來不會擔心父母說是不愛他了等等一些的想法。

這種情況就會給他一個錯覺,好像全世界都愛自己,所有的人都應該讓著自己,尤其是家人。

一但這種認知在他心裡紮根,那麼當有一天,他的一個做法或者想法沒有得到認同,他就會爆炸,認為你是在和他作對,所以會產生與家人的一個衝突。

孤獨

因為真正和他親近的人,沒有一個同齡人的話,他會有一種孤獨感,即使他可以有很多朋友,也無法填補這種孤獨。

那麼這種情況就會造成他比較獨立,不習慣一些親密關係,心裡會與人永遠保持一段距離,即使是自己的父母。

他也不會去愛人,有時候總是通過自己的一個方式去比這個世界上的人,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

所以所有人對他來說都永遠有一段距離,在加上他比較獨立,有自己的一個認知,所以往往長大後,他會與父母的關係疏離。

以上只是我本人對獨生子女結合自身的一個看法,也不一定所有的獨生子女都是這樣。

只要父母在他塑造自己人格的時候,給他一個健康的愛和充足的陪伴,還是會改變這種現象的。



凌晨微情感


獨生子女與父母關係疏離、甚至衝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這裡不知道你代表是哪一方,是子女還是父母?如果是子女,可以問出這樣的問題相信己經成年,如果是父母,我想孩子是不是應該正處在青春期?


我是一個17歲女孩兒的母親,自我感覺應該和孩子處的關係還不錯,就像是朋友一樣,女兒的狀態也可以,學習有自覺性,自律性較強,比如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每天可以按照作息時間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所以,我認為如果您和孩子關係疏離,甚至衝突應該是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您平時缺少與孩子的溝通,尤其是從小的時候開始,就很少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陪伴太少了,等到長大了,想接近孩子,但是孩子的內心己經對您封鎖上了,不太好進了。

第二,您平時對孩子太嚴格了,造成孩子防範心理太強,有什麼話也不願意和家長講,甚至叛逆。

第三,您平時不注重提升自己,沒有和孩子同步成長,這一點在我們家孩子父親身上體現的特別明顯,孩子覺得和家長沒的說,不在一個交流層次上,這也是很多家長無法走進孩子內心的原因。


針對以上問題,我建議您從這幾個方面改變自己,我認為,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所以不要想著去改變孩子,首先要想怎麼改變自己:

首先,瞭解與您孩子同齡的孩子的喜好是什麼,自己孩子的喜好是什麼,然後抓緊補課,創造與孩子交流的話題,要以學習的態度去接近孩子,不要表現的太刻意,要自然一些。

然後,放低自己的姿態,放鬆自己的情緒,解除焦慮,改變對孩子的態度,如果是學習方面有問題,要先放下學習,親子關係緩和了,有時候學習也會有改進的。

最後,多給孩子做好吃的,這一點,在我家特別有效,因為,我家姑娘喜歡吃好吃的,美食對誰都有誘惑嘛!

不知道對您有沒有幫助,願意和您多交流。

如果你是子女,就試著去理解自己的父母吧,就相信一點,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的,他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出於對自己孩子的愛!


仙姐在農村


您好!我是一所學校的校長。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遇到過很多的家庭問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家長與孩子關係的疏離與緊張。造成這種局面,要從家長、孩子及溝通三個方面找原因。

一、父母的溺愛及缺乏邊界感。

父母給了孩子生命,看著另一個自己,愛不釋手,有的家長不願意讓孩子再受苦,於是什麼都可以答應,久而久之,就成了毫無原則的溺愛。

更會出於“為你好”的目的參與孩子的學習、交友、工作、婚姻等大事中來,殊不知,孩子身上留著你的血,但是思想、見識、靈魂都是他們自己的。所以,父母對孩子缺乏邊界感,事無鉅細都參與是造成關係緊張的一個原因。

二、孩子缺乏感恩,感情淡泊,不懂得父母的苦心,對合理化建議聽不進去。

乳羊還知道跪著吮吸媽媽的奶水,何況人呢?但是現實生活中,嫌棄自己的父母沒有本事、看不慣父母的一些小缺點、不服管教的孩子卻層出不窮,這與家長的管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俗話說得好,有的孩子是來報恩的,有的孩子是來討債的。如果孩子第一次對父母出言不遜、無理取鬧,父母沒有管下來,以後這個孩子就會慢慢發展成討債的孩子,不斷讓父母傷神。

三、矛盾出現時,沒有及時、正確的溝通。

當家長與孩子之間出現矛盾時,一定不要採取打罵、冷戰等方式,越是這樣,讓孩子離您的距離越遠。

父母和孩子都要學會表達,學會換位思考。比如說,父母說:“不要出去!”其實想要表達的是:外面車多、壞人多、不安全、我很擔心你。但是孩子理解起來是這樣的:我已經大了,不讓我出去就是怕我談戀愛、做壞事,父母的心思真夠嗆。

如果父母換一個表達:“要去哪裡?路上安全嗎?和哪些人在一起,爸爸媽媽希望瞭解清楚,這樣就不會擔心了。”效果是不是好多了?

所以,溝通的方式很重要,一語天堂,一語地獄,這樣說不過分吧!

一個和睦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所以,父母要學會正面管教孩子,孩子也要學會感恩。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


周校長雜談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有無數的答案,究其本質無非都是“愛”……為什麼這樣講?請耐心看完我的回答

如果說,二胎甚至多胎的家庭會出現孩子之間“爭奪父母之愛”、“變著法的引父母關注”等家庭現象……那你一定不知道的是——獨生子享受著被多胎子女羨慕著父母“360度無死角”的愛與關注!然後問題就來了!

第一、獨生子父母愛得太滿

父母二人只有一個子女,會比多子女的父母有更多時間、精力以他們“所想的為孩子好的方式”去愛孩子、關注孩子,小到穿衣吃飯,大到讀書交友、升學填報志願……無一不在父母的注視與“我為你好的”要求安排下進行著。當旁人羨慕獨生子女擁有父母全部的疼愛時,獨生子女卻承受著父母二人雙重的“掌控”之愛!掌控之下的獨生子女,怎能不想疏離?愛太滿,讓人想逃!

第二、獨生子女愛得太重

“你是父母唯一的希望,你一定要爭氣,一定要有出息!父母一輩子的心血都在你身上了……”諸如此類的話語,獨生子女的你一定沒少聽吧!獨生子女父母不僅把所有的愛與關注給予孩子,同時還把自己的期望與未被實現的夢想寄予孩子。 來自父母二人“雙重期待”之愛,怎能不讓獨生子女心生疏離之心?愛得太重,讓人窒息!

第三、獨生子女反哺太急

作為獨生子女,不論是被父母“以愛之名”掌控和要求之下成長;還是被父母“雙重之愛”捧著長大;大概率會有兩個走向——

•報恩式的走向:習慣並深受父母愛的模式影響,心疼父母對自己愛的付出,想早日讓父母少操心,所以會急於回報父母,證明自己已經獨立自強了。為此,他們會有意識的疏離父母,甚至會特力獨行做些選擇與決定,向父母表現出堅強勇敢獨立,以便讓父母放心!

•叛逆性的走向:因為被父母愛得太滿、愛得太重……感覺自己過多被掌控、被要求,渴望做自由、急於打破父母愛的包圍。所以會有意識且帶有叛逆性的疏離、挑起衝突,甚至想逃離!畢竟,嚮往自由是人性使然嘛!



丁墁談情說愛心天地


獨生子女是那個特殊年代響應國家號召的特殊產物。單看獨生子這個獨字,我們總會先想到孤獨。因為沒有了直接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所以父母更容易把所有的關注點傾注在這一個孩子身上,慢慢的就變成一種束縛和愛的枷鎖。

父母理所當然的覺得這些都是為孩子好。就想前一陣那個熱點新聞:北大留美學生寫“萬言書”痛斥父母,12年春節不回家的事。單不提這個獨生子所做的事對不對,但其父母對孩子所敘述的那些事的不以為然,還是挺讓人覺得心痛的。父母已經把他們所有做到事都變成了為你好,把孩子所做的事變成了矯情。

因此,父母這一方會讓做兒女更多感覺到的是固執和不通情理。

既然改變不了父母,我們是否可以通過改變自己來影響別人呢?可以是可以,但是很多獨生子女長期以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站在他人角度想問題的時候會少一些。習慣了經常被人給予,一時間還不能從這個角色中完全脫離出來。

於是父母和獨生子就變成了兩條繩索相互牽扯著,都想把對方拉過來,誰也不肯讓步,而且越拉越痛,甚至到最後只能斷裂收場。



安閒散人


獨生子女也父母關係不好說說個人想法

1:溝通

不管在哪個家庭,小孩終歸會長大了,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朋友圈。作為家長應該把孩子當作朋友,心平氣和平起平坐的與孩子溝通,就算孩子說了什麼不對的話也不要秋後算帳,只要孩子把父母當做朋友,溝通就沒有問題了,有了溝通作為父母才能更瞭解自己的小孩,知道他需要什麼,缺什麼,需要為他做什麼,漸而引往正確的方向。

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對未成年孩子進行教育,家長教育的主要任務、首要任務,應該是從小就應該品德教育抓起,教育孩子學做人。 試想,一個不懂得應該怎樣做人的孩子,能有明確的學習志向嗎?一個沒有毅力的孩子,能夠刻苦攻讀嗎?一個沒有良好習慣的孩子,能按時認真學習嗎?一個沒有孝心的孩子,能自理自強,少給父母添麻煩嗎?

3:體諒

不管怎麼說,父母畢竟給與我們生命,養育過我們,讓我們長大成人,他們的辛苦我們不一定理解的了,但是作為子女的我們,總不會,或還不知道怎麼去體諒理解他們,怎麼樣讓他們覺得心裡倍加溫暖,覺得兒女也懂事了,不管如何,作為子女我們更加應該體諒做父母的不容易。

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更何況是我們的父母。




迷人小番茄


按理來說每個孩子和父母是最親密無間的,世上最親密的人,為什麼很多孩子和父母關係非常冷淡疏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1.家庭氛圍充滿爭吵和詆譭,沒有恩愛的父母,從小不懂得愛,沒有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充滿爭吵抱怨和相互詆譭的家庭中。父母關係不好,導致從小家裡就充滿戰爭味,父母的爭吵,以至於相互抱怨。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真的不懂愛。

2.從小不被父母認可。很多父母喜歡逆向教育,喜歡用打壓的方式教育孩子。總覺得恨鐵不成鋼。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優秀。甚至一些文化程度很低的父母還會用一些髒話辱罵孩子。疏不知,人真正的成長來源於鼓勵,每個孩子當他的自尊心受到踐踏,他不但不會努力,更會反其道而行之,越來越差 還會從心裡憎惡父母。

3.不少父母喜歡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做比較。常常在自己孩子面前說別人家孩子誰誰很優秀,讓孩子感覺自己在父母心中不如其他孩子,甚至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

4.喜歡把自己的觀點或者理想強加於孩子身上。很多父母自己不努力,可是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所以在很多時候不站在一條線上去責罵。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希望孩子做到,還口口聲聲,為了你好。

5.獨生子女,畢竟是家裡所有人的眼睛和希望的焦點,所以很多事家長一一親力親為,沒有培養孩子的擔當和責任心。

6.有的獨生子女,在家被寵,所以只知道回報,不知道付出。稍不順心就心生抱怨。

在這裡,我找的都是家長的原因,也沒有針對獨生子女。因為我覺得和家長關係疏離這個問題和是不是獨生子女關係不是很大。而且孩子生下來是張白紙,他的人生觀,到德觀都是家長,老師,社會一筆一筆為他畫上去的,所以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需要為孩子確立第一步人生觀的時候做好基礎。因為你先做好了,他以後就會做好。

2.


童心謠


現在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能打壓式教育,更不能溺愛,不要以為把孩子捧到手心裡不受到任何傷害就是對孩子最大的保護,這是非常錯誤的教育。教育子女有四種教育方法第一:打壓式教育,

第二:溺愛式教育,

第三:引導型教育,

第四:挖掘式教育,

一定要引導和挖掘教育子女,引導子女的價值觀、事業觀、愛情觀,挖掘子女的天賦,並追隨他們熱愛的,給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