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古代有什麼霸氣的宣言?

HonE一個人


漢帝國——”宜懸頭槁街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我強漢之威者,雖遠必誅!“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能使我中華兒女熱血澎湃的宣言,去不知道這句話是漢西域副校尉陳湯所講。另一句是軍事天才霍去病:”匈奴末滅,何以為家?“。還有東漢伏波將軍:“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這些熟悉的歷史故事歷史人物震撼人心,震撼每一箇中華兒女。僅僅”匈奴末滅,何以為家?“這震撼心人的八個字,永恆的刻在歷朝歷代保家衛國的將士們心中。大漢立國初期,匈奴經常襲擾邊境地區,燒殺搶奪時有發生,然而大漢帝國由於根基未穩不敢回擊匈奴,只能採取和親政策,以待天時,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輕一代的大漢熱血男孩終於迎來了真正屬於他們的時代,在漢武帝即位,立即著手準備對匈奴的戰爭,時不我待,年僅十七歲的霍去病,兩出定襄,功冠全軍。一生四次領兵攻打匈奴,均大獲全勝,殲滅匈奴人數十萬。這對於我國軍事史來說,真是彪炳千秋,人間佳話。漢宣帝時時期,匈奴內亂,五單于爭奪王位,南匈奴有意歸順大漢,北匈奴不滿呼韓邪單于歸順漢朝,郅支單于囚禁漢朝使節,隨後又殺害大漢派去的使節谷吉。北匈奴的種種做法嚴重傷害了大漢帝國的人民感情,以及大漢尊顏。不是不報,更不是怕路途搖遠,終於建昭三年,漢臣陳湯和甘延壽出使西域,調胡漢軍馬四萬餘眾,兵分兩路直奔康居。斬殺匈奴貴族一千五百一十一八人,俘虜一百四十五人,降者一千多人,並且砍下了郅支單于的頭顱,拿回了漢朝兩個使節的符節。歸朝後,陳湯在戰後上書中便寫下了這句令我中華兒女熱血澎湃,保家衛國的宣言。中國古代霸氣宣言非常多,僅僅兩漢時期就足以讓全世界有所瞭解中華文化的人以於震撼了。

不同時代的宣言還有,比比詣是,如春秋時期,齊恆公伐楚時說的:“以此眾戰,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隋帝國——”四方胡虜,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苗裔”。唐帝國——駱賓王討伐武曌的檄文有這麼一句: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明帝國——朱元璋的奉天討元北伐檄文的一句:“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從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末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者”。 等等舉不勝舉。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每一個個朝代,每一句宣言都足以國人去品讀去思考,世界的未來靠中國,全球的繁榮看中國。


放羊娃子哇哇哇哭


中國文化璀璨奪目,名言警句更是多不勝數

(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二)、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三)、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四)、力拔山兮氣蓋世

(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六)、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八)、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九)、挾天子以令諸侯

(十)、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

11、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12、桃園三結義

13、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14、夜不拾魅,路不拾遺

15、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16、功高蓋世而朝不忌,權傾天下而主不疑

17、穆桂英掛帥

18、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1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1、

22、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本人學疏才淺,僅知道這些,廣大網友們,接力,把你們知道的好句子添上😁


趙子卿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李白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若天壓我,劈開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來自由身,誰敢高高在上。

秦皇掃六合,虎勢何雄哉。

我若成佛,天下無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一泡優秀的牛屎


1.說到霸氣宣言第一不可不提北宋張載,他的那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他的這句話囊括宇宙,縱橫古今,這霸氣感覺天地都裝不下。

2.大漢帝國時的那句“明犯我強漢之威者,雖遠必誅。”

3.“四方胡虜,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苗裔。”

4.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為家”。

5.東漢開國功臣馬援:“男兒當為國,戰死邊野,馬革裹屍還”。

6.“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這句氣勢磅礴的詩句,出自岳飛的《滿江紅》。他是南宋著名將領,立下精忠報國之志,然而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最終被十二道金字牌召回。

7.秦末農民起義,陳勝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道是英雄無貴賤,青衣多豪俊。

8.黃巢的一句“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也是霸氣滿滿。另外他的另一首也特別霸氣“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9.李清照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情詞慷慨激昂。


雲諫


十、雖千萬人吾往矣

出自《孟子·公孫丑上》。這句話是孟子對勇敢的定義。一個人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勇往直前,迎流而上。這是一種多麼豪邁而又孤高的逆行!

九、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出自《讓縣自鳴本志令》。曹操在赤壁大敗而歸,受到許多人的冷嘲熱諷。於是曹操在文中說出這樣一句話。這句話中表明曹操以一人之力維持漢室,有一種蔑視天下英雄的魄力。

八、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出自《雜記》。曹操手刃呂伯奢一家,發現是誤殺,遂出此語。此句亦正亦邪,的確帶有梟雄本色。只不過這句話是否為曹操所言還有待考證。

七、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出自《東谷贅言》。這句話說明朝對外決不妥協的骨氣。明朝也確實做到這一點。明英宗被瓦剌俘虜,明朝直接另立君主。李自成破北京時,崇禎自縊於煤山。

六、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出自陳湯。漢匈之間發生數次大戰,漢朝大獲全勝,將匈奴趕到漠北。強大的匈奴尚且如此,何況其他西域小國。如果叛漢,或斬首國王,或直接滅國。

五、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出自《漢宣定胡碑碑文》。漢宣帝時期是漢朝鼎盛時期。漢宣帝降伏匈奴,設立西域都護府。西域各國盡歸漢土。

四、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出自《史記·陳涉世家》。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雖然最後失敗,但是這句話在歷史上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代表中華民族血液裡流淌著的反抗精神。

三、大丈夫當如是也;彼可取而代也

分別出自劉邦、項羽。兩個人看到秦始皇的車馬儀仗,說出這樣的話。後來劉邦、項羽果然是爭取天下的對手。

二、大風起兮雲飛揚

出自《大風歌》。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開創漢朝,遂有感而發。雖然只是狀景之語,但足以見劉邦遼闊的胸懷。

一、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出自《晉書·阮籍傳》。阮籍是魏晉名士。因為司馬氏家族的黑暗統治,消極避世。但是實際上阮籍胸懷遠大的志向。他曾登覽漢楚古戰場,說出這句話。楚漢爭霸,被阮籍不屑一顧,這是何等狂狷豪放!


莫離不棄123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春秋戰國魯囯左丘明

匈奴末滅,無以家為。西漢霍去病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西漢陳湯

大丈夫生當如此。劉邦

彼可取而代之!項羽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東漢班超

志當存高遠。蜀漢諸葛亮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朝王昌齡

寧為玉碎 ,不為瓦全。唐朝李百藥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西漢司馬遷《陳涉世家》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唐黃巢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宋岳飛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明朱元璋

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南北朝時期冉閔


大白白野


中國古代霸氣豪邁的語句有不少,個人感覺最霸氣側漏的有三句。

第一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

此句出自西漢名將陳湯給漢元帝的上書,是表明擊退北匈奴郅支單于的功績 。這句話是誅殺完再說的而不是誅殺前所說。全句為:“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第二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班彪

在史記《五帝本紀》中有帝嚳“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在《後漢書》中建武二十八年班彪上書漢世祖光武帝劉秀:“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兩者合一,多麼霸氣。

第三句:“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冉閔


歷史其實很可笑


第一句話,乃漢武帝所說——南越王頭已懸於漢北闕矣。單于能戰,天子自將待邊;不能,亟來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為!

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朝大軍滅掉南越國,南越王趙建德的頭顱也被高高的懸掛在了長安宮北面的門樓上,漢武帝劉徹龍顏大悅,於是隨隨便便組織了十八萬騎兵十二路大軍,旌旗千里,浩浩蕩蕩,經上郡、西河、五原出長城,橫臨邊朔,飲馬北河,耀兵揚武,向匈奴示威,並給匈奴烏維單于下了道很屌的戰書,給了他兩個選擇:“南越王頭已懸於漢北闕矣。單于能戰,天子自將待邊;不能,亟來臣服。何但亡匿漠北寒苦之地為!'

烏維接到這封戰書後,《漢書》中用了兩個字來形容他的的表情:讋焉。

所謂讋(zhe,音折),本意為哭泣過度,以至失聲而不能言語。不過這裡烏維應該是心驚膽落,害怕到說不出話來,哭倒是未必,畢竟人家也不是小孩子。

於是,匈奴只好灰溜溜的逃回了漠北苦寒之地,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第二句話,乃出使大宛的漢使所說——宛兵弱,誠以漢兵不過三千人,強弩射之,可盡虜矣。

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劉徹遣使臣車令等持黃金千斤及金馬一座,去大宛購買其國寶汗血馬。

大宛為希臘後裔所建之國家,地處今土庫曼斯坦一帶,是西域與中亞的連接點,為康居、大夏、烏孫等國交通之樞紐,有大小屬邑七十餘城,勝兵六萬人,實為中亞大國。所以大宛國王也是很拽的,他竟然不肯賣馬,漢使大怒,便在朝堂上大罵大宛國王,罵的大宛國王非常沒面子,於是派屬下鬱成王率兵截殺漢使,奪其財物。劉徹的真金沒換來寶馬,反而打了水漂。

漢武帝暴怒。錢倒是小事兒,關鍵面子掛不住,所謂兩國相爭不斬來使,何況兩國並未交兵,漢朝可是帶著厚禮來與大宛做文化商貿交流的,卻遭如此對待,這簡直是對大漢天威赤裸裸的挑釁與侮辱!

劉徹在廟堂上咆哮:你們說,咱們怎麼辦?

一旁,另一位曾出使過大宛的漢使姚定漢露出了輕蔑的笑容:“宛兵弱,誠以漢兵不過三千人,強弩射之,可盡虜矣。”

第三句話,乃漢使蘇武所說——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

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春,漢武帝遣蘇武攜重禮祝賀匈奴新單于且鞮侯繼位,畢竟雙方打了太久的仗了,需要休息一下。

不料,且鞮侯心懷不軌,竟然想盡誅漢使者,有大臣建議不如迫降漢使,讓漢天子丟人又丟面,豈不更妙?

於是單于連派人勸降蘇武,蘇武卻大罵道:“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汝等此舉徒令兩國相攻。可惜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第四句話,乃漢使傅介子所說——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

漢宣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漢使傅介子攜帶金銀財寶,出使樓蘭。當時樓蘭王正在匈奴和漢朝之間搖擺,但又貪圖漢朝的財物,仍然還是接見了傅介子。在宴會上大家喝的正開心,傅介子對樓蘭王說:“天子使我私報王。”樓蘭王還以為有啥秘密寶貝,趕緊支開隨從,跟著傅介子進了後賬。說時遲、那時快,突然從帳後竄出兩個壯士,兩把尖刀一起從背後刺向樓蘭王,利刃穿胸相交,樓蘭王當場斃命。

傅介子鎮定的砍下樓蘭王的頭顱,大搖大擺的走出來,對著宮外幾百劍拔弩張的衛士說道:“王負漢罪,天子遣我來誅王,當更立前太子質在漢者。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衛士們聽說,果然不敢動,於是改立太子為王,樓蘭從此親附漢朝,不敢再叛。

第五句話,乃西域副校尉陳湯所說——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請將這顆敵國元首的頭顱,高懸在京城長安的胡人街。

西漢末年,漢西域都護甘延壽與副校尉陳湯萬里遠征中亞,全滅西匈奴,並將斬獲的西匈奴郅支單于的首級送到了長安。

漢元帝看著這顆頭,美不自勝。好一顆頭,這顆頭對於漢朝的價值,無異於當今美國夢寐以求的本拉登的頭。

不久,一道更加震撼人心的上疏也發到了長安。

“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唐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藩,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陣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槁街(漢代長安街名,少數民族聚居之處)蠻夷邸,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請將這顆敵國元首匈奴單于的頭顱,高懸在京城長安的胡人街,豪壯,甚是豪壯!!

沒錯,南越殺我漢使,屠為九郡;宛王殺我漢使,頭懸北闕;朝鮮殺我漢使,即行誅滅,單于殺我漢使,懸首槁街。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就是陳湯這個小小的西域副校尉,要向天下蠻夷萬邦宣示的偉大信念。

第六句話,乃校尉韓威所說——臣願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齎鬥糧,飢食虜肉,渴飲其血,可以橫行!

西漢與東漢之交,王莽施政不當,導致北方大飢,人相食。有大臣建議乾脆解散邊郡軍隊,與匈奴議和。校尉韓威卻反對,他表示:“以我國之威而吞胡虜,無異口中之蝨。臣願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齎鬥糧,飢食虜肉,渴飲其血,可以橫行!”

韓威雖然是誇誇其談之輩,但言語頗為豪壯。千載之後,北宋名將岳飛乃因其典而作詞道:“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第七句話,乃司徒班彪所說——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

東漢建國之初,匈奴前來乞求和親,光武帝將此事交予司徒班彪處理,班彪於是代寫了一封國書拒絕了和親,並警告他們道:“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殊俗百蠻,義無親簄,服順者曪賞,畔逆者誅罰,善惡之暛,呼韓、郅支是也。”

第八句話,乃東漢名將馬援所說——銅柱折,交人滅

東漢初年,馬媛率軍平定交趾叛亂,並最遠曾南征到了湄公河三角洲一帶,設象林縣(今越南廣南維川茶橋地方),並在這裡樹立若干銅柱(有的說兩根,有的說五根),作為東漢與蠻族的法定國境邊界線。

他怕越南人以後又造反,把代表漢朝的銅柱給拆了,於是撂下了一句狂拽酷炫屌炸天的狠話:“銅柱折斷之日,就是交人滅亡之時”,並在柱子上上刻了六個大字“銅柱折,交人滅。”

蠻夷們攝於馬援之威,對這些銅柱又怕又恨,但大家又都不敢毀壞銅柱,便在每次路過時偷偷扔塊石頭,天長日久,竟形成一座小山,把這些銅柱都給埋了;如此既能防止銅柱意外倒塌,又能“心懷坦蕩”的繼續造反,越南人的精神勝利法果然厲害。

第九句話,乃東漢校尉耿恭所說——恭雖不降,然謹謝單于賜食

公元74年,東漢永平十七年,漢軍大破北匈奴,收復中斷聯繫65年的西域並重新設置西域都護府。漢朝遂撤軍。留下都護陳睦2000漢軍駐守西域都護府,校尉耿恭數百漢軍駐守天山北麓。

漢軍前腳剛走,後腳匈奴數萬人就跟過來把西域給圍了。都護陳睦力戰殉國,兩千漢軍全軍覆沒。只有耿恭在這一年裡憑藉漢軍的科技與戰術優勢死守疏勒城。

沒有水,耿恭便下令挖井,深挖15丈不見水。耿恭仰天長嘆,拔劍插在井前,跪地磕頭求水……於是水就冒出來了。

沒有吃的,就先是宰殺牲畜,然後是樹皮草根,最後只得把皮甲和弓弦的獸筋部分煮軟了吃。

公元76年正月,漢軍將士終於吃完了他們最後一副鎧甲,最後一張弓弩。至此,北匈奴單于也不由衷心佩服起耿恭來。此人節過蘇武,才比李陵,智勇雙全,豪氣萬千,殺之可惜啊!趁著現在他窮途末路,不如派個使者試試看招降他?條件都是可以商量的嘛,封白屋王(白屋為匈奴中一部族,後稱靺鞨),妻以公主,如何?

高官美女,條件不可謂不誘人,但耿恭能被它誘惑麼?

出乎意料,耿恭竟然答應了:既然如此,那你們就派個人進城來談談吧!

北單于大喜,趕緊在軍中選了個能說會道的使者,讓他進城去招降耿恭。

更出乎意料,耿恭見到匈奴使者後,根本不給對方“能說會道”的機會,半句不羅嗦,直接把人推上城頭,當著城下匈奴單于的面,迎頭就是一刀下去!

可憐的匈奴使者,直挺挺地就躺一邊涼快去了。

耿恭把刀一扔,頭也不回的命令:把這傢伙給我放血,完了切吧切吧烤了,它再難吃總比皮革好下嚥。

漢軍士兵們早餓壞了,聞令趕緊動手,聚柴生火,剝皮切肉,直忙的熱火朝天不亦樂乎。好像他們烤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頭豬。

一切準備停當,耿恭和將士們便用碗盛著匈奴血,在城頭上開起了燒烤宴會。他們一面大口吃肉,一面開懷對飲,談笑風生,視城下數萬匈奴大軍如無物。

今人在遺址上新修了一座鑲嵌著狼頭的城門

原野上萬籟俱寂,所有匈奴人都嚇呆了。耿恭營造的這個場面,實在太震撼,使他們如陷噩夢之中,千年難醒,永世難忘。從此,耿恭“吃人魔王”的稱號響遍草原,傳聞可止匈奴小兒夜啼。

這邊耿恭正在美餐,忽然想起什麼,忙站起來走到城牆邊,深深向下一鞠躬道:“恭雖不降,然謹謝單于賜食!”

寂靜,死一般的寂靜。

接著,城下爆發出一片哭爹喊娘之聲。

讀史至此,實贊范曄(後漢書作者)筆鋒傳神:“虜官屬望見,號哭而去。”他們不幼小但脆弱的心靈受到了巨大創傷。

第十句話,乃東漢外交家班超所說——願將本所從三十餘人足矣。如有不虞,多益為累。

漢明帝時期,東漢政府開始重新經營西域,班超棄筆從戎,帶著三十六位大漢勇士來到樓蘭,火燒匈奴使館,斬殺燒死匈奴使團百餘人,班超親手格殺三人,樓蘭舉國震怖,立時歸順大漢。漢軍統帥竇固大喜,欲多派班超人手,讓他趁勢搞定西域全境,班超卻表示:“願將本所從三十餘人足矣。如有不虞,多益為累。”

於是,班超就帶著這三十六位大漢勇士,折衝萬里、橫行西域諸國,取其君,欲殺則殺,欲擒則擒,前後更立六國國主,終將匈奴勢力全部逐出西域,並一舉擊退貴霜帝國七萬大軍,威震中亞、貫通東西、鑿空波斯,而以絕世之姿、一手撐天,開啟了新絲路、新世界的偉大時代。

世界級偉人們能說出豪言壯語,要麼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內心強大,要麼是因為他們手握大權生殺予奪;但以上有些漢朝中級官員也能說出這麼“狂拽酷炫吊炸天”的話來,則完全是因為身後擁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強漢帝國。

每個人都能挺直腰板豪語沖天,這才是大國氣象。


希希xi1


比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四方胡虜,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苗裔。”

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蘇武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西陲先生


歷史上最霸氣的話:

1、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自西漢開國以來,北方的匈奴一直是心腹大患,在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後,一個偉大的將領橫空出世:霍去病。霍去病在對陣匈奴時百戰百勝,封狼居胥。在霍去病凱旋歸來之時,漢武帝賜予豪華的屋舍,霍去病卻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在霍去病眼中,國永遠比家大。

2、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於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時間)在大澤鄉號召起義時說的,意思是有權有勢的高貴的人,難道生來就比別人高貴嗎?王侯將相的貴都是靠自己打拼出來的,我們應該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敢於起義。

3、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武帝的《西極天馬歌》將漢賦的"民族意識"導入更深層的領域,那就是宣揚聲威,使四海臣服。漢代賦家的民族意識突出了漢在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方面具有強大的優勢,反映出一種深遠的政治襟懷與戰略視野,顯示了漢人博大宏放的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