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明末清初四川因为人口剧减,政府实行了“两广填川”,那为什么四川不说广东话?

雷154135693


首先更正问题里一个小错误,明末清初的时候清政府实行的是“湖广填四川”,不是两广。湖广指的是湖北、湖南,不包含广东,两广才是广东、广西。

在中国历史上,因为战乱等原因而发生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有很多次,其中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有“衣冠南渡”、“湖广填四川”等。

而“湖广填四川”发生过两次,一次是明朝初年,元末农民起义推翻元朝以后,四川因为长期战乱,人口减少,从朱元璋时期开始从周围人口富裕省份向四川移民。

第二次就是题主说的在清朝初年,明末清初的时候四川因为张献忠入川、清军和张献忠之战等事件再次造成大量人口损失。所以在清朝初年,清政府也采取了种种措施,恢复四川的人口,其中之一就是从周边省份移民四川。

之所以移民没有改变四川口音,一是因为虽然说是“湖广填四川”,但是实际上移民并非全部来自湖南、湖北,而是以湖南、湖北较多,但是包括了江西、浙江、安徽、陕西等省。二是因为移民大多分散安置,因此往往是各省移民和四川当地居民混居。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一个省份的移民往往在一个地区不占优势,而且即使一省之内的移民来自不同地区口音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彼此交流不是用官话就是学习当地占优势的四川话。

这样上百年下来,大部分人的口音就被同化了。当然,也有考证说现在四川话里有部分词汇来自其他省份,这也可能是移民带来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