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光绪可不可以直接杀了慈禧夺权?这是个愚蠢的问题

作为清代末年的皇帝,光绪的一生,是幸运的,也是悲剧的。他能从一个无知孩童变成名义上的九五之尊,享受大清帝国至高无上的尊贵和奢侈,他是幸运的。他力争变法,妄想依靠几个文人墨客来夺权亲政,不但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不能保全,自己也深陷权力的泥潭,最终淹死在权欲之中。作为一代君王,一个男人,他有无数次机会杀了慈禧,为何不敢去杀?大家讨论他和慈禧的关系,都希望干掉那个老太婆。


光绪可不可以直接杀了慈禧夺权?这是个愚蠢的问题

光绪和珍妃合影

先上结论,光绪从感情和实力上都不可能会去杀慈禧,这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要问:光绪为什么要杀慈禧?

很多人对光绪朝的帝后之争理解上偏差很大。

在很多人眼里,光绪和慈禧为了争夺权力似乎已经到了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可是不要忘了一个关联性问题,慈禧为什么要争权?历史上权力的争夺中,不论是皇族争权,帝后争权还是权臣当政,核心都是同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争权?

有的人夺权是想篡位或让后代篡位,比如西汉外戚王莽,东汉权臣曹氏父子,至于太后也有,比如武则天。有的人夺权是自己不想篡位,但看不上皇帝,比如霍光废刘贺。

太后也有,比如述律平。有的人则是大权在握,政敌四起,骑虎难下,一旦失去权力自身和子孙难保,比如霍光,杨坚。那么慈禧属于哪种?她自己想篡位?

别扯了,历史证实她没有。

她想让儿子上位?

她唯一的亲生儿子也是咸丰唯一的儿子(夭折的不算)是先帝同治。

她看不上光绪要废帝?

光绪是她一手带大的,在变法前没有任何史料证明她有废帝迹象,相反,她还让光绪亲政了。

她担心放权后自身和家人不保?

这个更扯淡了,她是太后,光绪他爸是她小叔子,光绪他妈是她亲妹妹,光绪亲政了屠刀能挥向爹妈?

综上所述,慈禧完全没有跟光绪争权的必要,事实上,光绪亲政慈禧也放权了。至于放权程度,我们可以看到变法中光绪一日签发上百道诏令,身无寸功的变法派直接提拔进军机处,直接授予三品四品官衔,还罢免了六部侍郎级的官员。

而慈禧的反应只是收回一二品官员任免权和京畿防务。注意慈禧是“收回”,这两项权力在光绪亲政后是在光绪手中的。

我个人认为慈禧的收权毫无问题,难道坐视光绪授予当时寸功未立只会空谈的维新派一品大员重位?

不未雨绸缪光绪强行变法带来的京畿动荡?(事实上维新派的确图谋兵围颐和园了)。可以说所谓“帝后之争”在变法前是毫不存在的,而矛盾的根源恰恰是维新派。


光绪可不可以直接杀了慈禧夺权?这是个愚蠢的问题

光绪帝画像

不过确实有人背着光绪帝琢磨过干掉慈禧的事情,这就是戊戌变法的点子大王康有为。

早在该年六月时,康有为就派人笼络袁世凯了。而到七月底,康党官员徐致靖在康的授意下向皇帝建议召袁世凯进京拱卫(奏折中有“独当一面”之语,即暗示让袁的职权与荣禄独立)。据康党用于稳住袁世凯的毕永年记载,康有为曾说漏嘴:“天子真圣明,较我等所献之计,尤觉隆重。”更说明此事是康有为主使。

八月初二,袁世凯来京谢恩,康有为遂开始计划干掉慈禧的细节。他计划让袁世凯围颐和园,然后由毕永年带一百人“奉诏往执西后”。然而一向以“知兵”自夸的毕永年怂了,不敢答应。于是谭嗣同又建议等康党中另一有“知兵”之名的唐才常来京发动(当时唐在湖南)。初三日夜,情况更急,来不及等待唐才常来京,谭嗣同在徐世昌的陪同下直接去见袁世凯,请其起兵直接围颐和园。


光绪可不可以直接杀了慈禧夺权?这是个愚蠢的问题

康有为

接着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初五日太后回城,初六日早朝宣布训政。维新派没跑掉的都被抓了。除了宋伯鲁因为行政制度上的一个bug而仅被革职、徐致靖由于莫名其妙的原因而仅禁锢(这俩人都是康党在朝比较重要的人物)外,康广仁、谭嗣同、林旭、杨深秀都未经审讯就给杀了,还饶上俩实在很冤枉的杨锐、刘光第。

所以说,杀慈禧这事情,其实和光绪帝没啥关系,都是康有为、谭嗣同这帮人“皇帝不急太监急”,自己瞎琢磨的结果。。

再者,光绪别说没有杀慈禧的动机,能力也是木有的


光绪可不可以直接杀了慈禧夺权?这是个愚蠢的问题

慈禧太后

首先从两人的政治权利上分析,慈禧这个女人,从咸丰避暑山庄驾崩到联合恭亲王,也就是著称的鬼子六,发动辛酉政变,逮捕了咸丰的顾命八大臣肃顺等人,杀得杀抓得抓,成功垂帘听政,掌握大清的实权,可见慈禧心狠手辣,阴毒,而且慈禧对官场权数掌握的炉火纯青,连张之洞,李鸿章,曾国藩这样的晚清重臣,掌握大清的兵权重权都效忠听命于慈禧,而光绪呢,身边没什么有能力的人,而且慈禧身边大内侍卫一定少不了,想杀慈禧是没那么容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