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嘉靖:皇帝中的“插班生”,也曾勵精圖治,卻又昏庸無能

在明朝歷代皇帝中,明朝中期的嘉靖皇帝是統治時間較長的一位,其行事風格異常詭異,讓人捉摸不透。善用詭計和謀略來達到自己的統治目的,身上籠罩著一層神秘氣息,在嘉靖統治下的明王朝,雖風波不斷,卻未經歷大風大浪。

嘉靖帝朱厚熜是興獻王朱祐杬之次子,並非皇儲,正德十四年(1519)興獻王去世,年僅12歲的朱厚熜襲為興王,接管興府。正德十六年(1521),明武宗駕崩,因膝下無子嗣以及"兄終弟及"的原則,武宗的母親張太后和內閣首輔楊廷和便商議,由武宗堂弟朱厚熜作為皇帝繼承人。一個沒有受過皇室教育的藩王子嗣,就此作為皇帝中"插班生",進入了明王朝的政治舞臺。

嘉靖:皇帝中的“插班生”,也曾勵精圖治,卻又昏庸無能

這位插班生可不是什麼好惹的主,即位不久,初入皇家舞臺的嘉靖,就與群臣吵得不可開交。嘉靖帝與武宗舊臣就武宗的諡號及生父封號問題,發生了長達三年之久的爭論。舊臣認為遵照先例,嘉靖應該改認伯父為爹,親爹改認為叔父。嘉靖不肯接受這樣的作法,雙方就一直僵持著,嘉靖想要拉攏部分重臣,奈何他們不願,定要遵從舊例。

最後嘉靖三年(1524),雙方多次較量後,嘉靖帝略施計謀,一部分反對者被當廷杖責,起到了殺雞儆猴之效。嘉靖追尊生父為興獻帝后又加封為獻皇帝、生母為興國皇太后,改稱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最後,這場為時三年的大禮議事件,以嘉靖帝的勝利告終。

嘉靖:皇帝中的“插班生”,也曾勵精圖治,卻又昏庸無能

大禮議事件後,嘉靖帝的威嚴不再有人質疑,樹立自己皇位的正統性,加強了皇權專制。當然嘉靖帝並非是只懂得一點小聰明的皇帝,嘉靖在統治前期,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嘉靖效仿太祖、成祖施行"新政",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力圖革去先前的弊端。

完善內閣制度,推行制度改革。明太祖時期初建內閣體系,直到嘉靖帝時內閣制度才成體系,有了正式名稱、辦公地點、下屬人員等。其內閣大學士也從五六品官員提升到二品,甚至一品,內閣逐漸完善成型。嘉靖帝在位前期還大力推行改革科舉制度、革除外戚世封、罷天下鎮守中官等,其效果也十分顯著,多有讚美之聲。明朝名臣張居正就對嘉靖整治學政的措施高度讚許,說到"臣等幼時,猶及見提學官多海內名流,類能以道自重,不苟徇人,人亦無敢幹以私者。士習儒風,猶為近古。"

嘉靖:皇帝中的“插班生”,也曾勵精圖治,卻又昏庸無能

嘉靖帝為了塑造自己帝系正統,大力變革祭禮,郊、廟等祭祀場所大量興建,卻也是勞民傷財之舉。在北京城四郊新建了地壇、日壇、月壇,將整個北京城被放置於一幅八卦圖之中。同時祭禮改革也導致了官僚內部的權力鬥爭,對嘉靖帝后來的為政作風有深遠影響。除了興修祭祀之所,嘉靖還修建了大量宮殿、陵墓,以及內閣閣房,實乃勞民傷財之舉。

嘉靖十分重視教育,尊崇孔子,近30次撥款在全國各地興建書院。嘉靖在位期間,白話小說和戲劇都非常繁榮,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文人、思想家、哲學家。《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在這期間整理出版,《寶劍記》、《浣紗記》等經典著作也是在這時代創作的。重視文化教育的嘉靖,文學素養較高,酷愛讀書,詩詞也寫得較好,這是歷代帝王少見的。

嘉靖:皇帝中的“插班生”,也曾勵精圖治,卻又昏庸無能

嘉靖在位的明代中期,商業空前的繁榮,被認為是資本主義在中國萌芽的時期。這時期嘉靖經濟措施為"恤士民、賑災荒,振災耕、勵蠶桑,振經濟、興市場,理河道、修堤防。"水陸商通的四通八達,全國崛起了許多商業城鎮。但商業的興盛,也激起包括皇帝及權貴的貪慾,皇帝興大工,權貴對民間商業的重稅剝削,最後導致到了嘉靖後期,原本興盛活潑的商業大為萎縮。

嘉靖:皇帝中的“插班生”,也曾勵精圖治,卻又昏庸無能

嘉靖對內為政有功有過,只是隨著各個措施的施行,皇權越來越集中,又由於內閣無能臣推動改革,在嘉靖後期,嘉靖從銳意進取轉向消極荒殆。在對外政策上,嘉靖帝則以"御外侵,修邊牆;抗倭寇,安海疆"為主要措施。


嘉靖在位中期,蒙古部落強盛,屢次率軍騷擾內地,但邊防將領卻剋扣軍糧來賄賂內閣大臣,將士們飢餓疲憊加之厭倦戰鬥,常常發生譁變。譁變爆發使得明朝本不安寧的邊境,更加容易被外敵入侵,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軍就曾長驅直入北京郊區,燒殺搶掠數日,史稱"庚戌之變"。東南沿海的海防十分空虛,時常被倭寇侵犯,沿海軍民死傷慘重,最後奮死鬥爭、軍民齊心才得以戰勝倭寇,期間湧現了胡宗憲、戚繼光等著名抗倭將領。

嘉靖:皇帝中的“插班生”,也曾勵精圖治,卻又昏庸無能

嘉靖帝偶然撿來皇位,作為插班生,成就似乎中規中規,前中期曝光率較多,後期則更多是無為。雖重文化、興教育,卻又大興土木,且御外敵不力。在嘉靖在位期間,特別是"嘉靖中興"之後,皇權越來越集中,而繁榮的商業,更是激發了他的貪慾,以至於後期嘉靖的醉心於權力而漸漸淪為昏庸無能的壞頭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