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滿月的孩子之間會交流嗎?

姚振博


聽說過胎教嗎?還沒出生!

兒子幼兒園今年留一項寒假作業:水果知道答案。拿兩個橘子,分別放在兩個同樣紙杯裡,為了區分,把其中一個紙杯貼上愛心貼畫,另一個不貼,每天對著有愛心紙杯的橘子說一些正面的話,例如我愛你之類。另一個每天說一些負面的話,例如我恨你之類。幾天後兩個橘子會有極大的變化,聽好話的橘子色澤持久,而聽壞話的橘子則枯萎的比較快。曾經看過一篇報道說雪花也是一樣,聽好話的雪花會有規則的晶片花瓣,聽壞話的雪花則很凌亂。這兩個實驗都說明物體都是有感知的,何況孩子,儘管他不會表達,但他能通過你的情緒,表情,語氣,動作行為來感知,多給孩子一些正向的言行,多陪他說話。很早以前一個缺德的德國皇帝做過一個實驗,他把幾個孩子單獨放到一個房間交給保姆,只給吃飯,不跟他們說話,結果,孩子都沒有長太大就夭折了。所以語言的重要性對生物的重要性,尤其是人。多給孩子輸入高質量的信息,即便他在睡覺也可以給他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在他耳邊唱一些舒緩童謠,朗誦詩歌,說不定將來他會成為詩人或音樂家呢





開心月影


會,只要你喜歡逗孩子。我們家的二孩兒,一個月我就是隻要她沒睡著就逗她,現在三個月不到。她只要吃飽了,睡好了,她都會找人啊呀、哦呀,說個不停,要拉把把了哭,要尿尿了哭,要睡覺了哭,寶寶真的好可愛。願世間的每個寶寶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風雨兼程8958


個人只生了一個子女,經驗僅限個例。本人認為:寶寶呱呱墜地實際上就是報喜!他告訴大家:他經歷了千辛萬苦來到了人間。醫生護士給他洗澡,一切該做的事完畢後,他感到舒服安全了就不哭不鬧了,這就是交流完畢。寶寶一旦降生實際上就天天開始與母親交流,餓了就哭向母親要奶喝。有大便小便了就動,如果不理他,他的交流方法就是動或哭。滿月後更是一天一個變化,要求天天在提高,不會講話但會動會哭,手舞足蹈這些都是交流的辦法,一直到要求滿足方才罷休。在此多講兩句僅是一家經驗。本人一直注意從小進行教育,幾乎天天晚上捧著彩色的故事書與子女講故事,講呵講呵,也記不清講了多少遍,一天突然他不要我講了,用小手頭指著圖畫書一行一行的讀了起來,就這樣一下子把圖畫書中的每一個字幾乎都認了出來,不久就能讀報紙,當時還沒上幼兒園小班就能讀圖畫書。於是我僅讓他上小班後,就讓他上學去。缺點:寫字跟不上,一橫一豎寫不直,像螞蟻一樣在課本上爬,讓我看了無臉見人。謝謝滿月後可以適當交流。


韓魏玲


對於這個問題,我相信其實很多人都在心裡想,孩子是會交流的。也有很多人在心裡想,小孩那麼小怎麼會交流呢?然而,我個人覺得,不同時期孩子的交流方式是不一樣的,表達的方式也不一樣。

我是一位寶媽,從懷孕到寶寶十個月了,我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之前聽人家說,有了寶寶之後要進行胎教,和寶寶建立感情,和寶寶進行溝通交流。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很不好意思,感覺很奇怪,為什麼和寶寶溝通交流,他沒有任何反應,也感覺不到寶寶。時間久了以後,真的感覺到了寶寶真的在和我們進行溝通交流了,特別的神奇。為什麼說寶寶和我們進行交流呢?首先,當我們放音樂的時候,寶寶會在肚子裡扭動,用小腳踢肚子。其次,當我們用手摸肚子,寶寶也會動來動去。我覺得這也是寶寶和我們進行交流。

當然,寶寶出生以後和我們交流的就更多了。剛出生時,寶寶大聲哭出來,也是在和我們交流。寶寶感覺缺少了安全感,已經不在媽媽肚子裡,他在尋找媽媽。只能用哭聲來和外界交流,當出生以後放到媽媽懷裡以後就不哭了,他知道自己安全了。肚子餓了,寶寶會哭,尿了也會哭。我覺得這些也是寶寶和外界交流,你們覺得呢?

說到滿月寶寶,那我相信,這時候的寶寶已經具備很多的能力了。第一,哭泣的交流方式。對子很多剛滿月孩子來說,哭是他們和我們進行交流的方法,他們用哭來表示自己的需求,當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他們就不哭也不鬧了。第二,微笑和興奮的交流方式。當寶寶聽見媽媽的聲音,他會變得很安靜,微笑,有些晃動自己的胳膊,小腳還有腦袋。對於家裡的其他成員寶寶也會對他們微笑,而陌生的人靠近時寶寶就不會去微笑了。第三,發出聲音的交流方式。滿月的寶寶有時候會發出一些“啊、哦”的聲音,有時候還會“咯咯”的笑,其實這些也是寶寶和我們進行交流。他們會對我們笑,對我們哭,對我們晃腦袋,搖小胳膊,小腳,小身體。這些都是寶寶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這些的話,就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希望各位朋友都可以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大家互動起來。謝謝大家





鐵打的小青青1


剛滿月軟萌軟萌的寶寶太可愛了,感覺他們應該會交流吧,她們會用哭鬧來提醒媽媽她餓了,吃飽了跟她說話也會恩恩回應逗她也會笑只是還沒有笑聲[大笑],還有也會有身體上的交流寶寶喜歡媽媽抱在懷裡,有時候會用小手蹭蹭媽媽,還沒睡著把她放下也會不情願哭鬧來抗議,對聲音跟氣味也會識別,哭鬧的時候只要是經常抱她跟她說話的人一出聲就會靜下來,是熟悉的氣味就會不鬧了。



木麗


1.滿月的孩子互動性應該不及你心裡的期盼,畢竟這時候還是吃睡狀態,對於寶寶來說,他的交流應該就是餓了哭,哭了有奶吃。

2.滿月的孩子眼睛和耳朵已經開始發育了,對物體的出現和移動都有一定的眼睛捕捉能力,對聲音的反應也會很敏感。可以用嬰兒搖鈴刺激他,形成一點互動。

3.真正達到你心裡期盼的交流應該是百天左右,會逗笑,會哼哼,會眼睛喜歡盯著媽媽看,喜歡親近的人抱,喜歡豎著抱能看到正面的世界。

歡迎你今後再提問[微笑]


倔強的康媽


哭泣的交流方式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時,他們不會說話,所以只能通過哭泣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孩子哭泣的原因可能是想讓自己得到關注,從而瞭解到自己的需求,有時候,寶寶哭泣或許是被他們看到這個世界的景色,或者是聽到的聲音所震驚。

因此,很多時候,寶寶哭泣並沒有什麼具體原因的。可是爸爸媽媽要怎麼區分寶寶的哭泣到底有沒有實質意義呢?只要孩子沒有生病或是受傷的話,在哭泣時爸爸媽媽是不用太著急的。


天天都愛看


會的,一定會的,據科學分析及跟蹤調查,從滿月後的孩子開始和孩子講話交流,你所講的詞彙量孩子聽的越多,孩子是有反饋的,對孩子今後的智力及性格有巨大的幫助,而且這種幫助是特定時間段的,一旦錯過了,後期如何努力都是無法改變的


大何和小何


這跟平時胎教音樂或者大人跟孩子說話有關係啊,多說說話會用肢體語言和你表達啊。


AAA神秘嘉賓


會,眼神,感覺,及每個人都有的氣場,都是有交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