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新西蘭人居然把銀魚吃成了瀕危?

吃貨們都知到新西蘭的物產非常豐富,海鮮更是能吃上三天三夜都不帶重樣的,生蠔、大龍蝦、黑金鮑魚、帝王三文魚、青口貽貝、南極小龍蝦等等,而且因為對自然資源的捕撈管理得當,近幾年也沒傳出過有啥物種被吃成瀕危的消息,那這個銀魚是啥情況?新西蘭銀魚(whitebait)跟我們的太湖銀魚並沒有親屬關係。它是新西蘭當地特有的魚種,準確地說,是當地的五種魚類幼年魚的統稱,在每年春季,剛處在通體透明的時候可以捕撈得到。

新西蘭人居然把銀魚吃成了瀕危?

近乎透明的新西蘭銀魚

新西蘭人居然把銀魚吃成了瀕危?

國內的銀魚


“國民信仰”的小銀魚情結

一般人都不會拿鮑魚和龍蝦當飯吃,但是,條件允許的話,本土新西蘭人還是對這個銀魚whitebait情有獨鍾。吃貨的想法總是驚人的相似,新西蘭當地的家常做法也是銀魚炒蛋,這個味道包含著太多人兒時的記憶,新西蘭的知名作家Keri Hulme稱它為“國民信仰”的小銀魚情結。據吃過的國人說,太湖的銀魚跟它比起來,肉質還是略顯粗糙。無奈,由於商業捕撈、水質下降和棲息地減少,再加之沒有可行的商業養殖,人工捕撈不易等原因,銀魚供應量大幅減少。這種熟悉的橋段,居然也會發生在新西蘭,讓人非常意外。原料銀魚的價格最高曾達到150新西蘭元/公斤(約合680元人民幣),而這還是2017年的數據。

新西蘭人居然把銀魚吃成了瀕危?

新西蘭另一種銀魚美食,銀魚炸麵餅


專家預言,2034年前會滅絕

新西蘭的科學界表示,如果不立即展開行動,停止商業捕撈行為,那麼1/5的現有銀魚種群會滅絕,等到2034年的時候,新西蘭將再也找不大一隻銀魚。科學家們近幾年來不斷請願,並擬定了不少針對銀魚保護的草案,要求停止商業捕撈,並對娛樂性的捕撈行為進行限制,但至今未能實施。

曾有養殖嘗試,但未能成行

曾有一家叫Premium Whitebait的公司在2015年的時候聲稱已經掌握了銀魚的人工繁育,準備全面推進銀魚的商業養殖。這家公司當時有相當的政治背景,並希望能在將來野生捕撈被叫停之時,挽救新西蘭人的餐桌。如今,我在網上搜索了這家公司,貌似並沒有出現下文。當時的西海岸銀魚協會的執行主席Des McEnaney曾道出問題的關鍵:養殖的風險在於,前期投入巨大且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一旦實現量產,又將無法維持現有的高價,箇中利弊無法權衡。

新西蘭人居然把銀魚吃成了瀕危?

Premium Whitebait創始人Wira Gardiner爵士


限定捕撈季,捕撈時間和捕撈工具

限制銀魚捕撈的各項措施其實很早就已經開始執行。除個別島嶼外,新西蘭全國的銀魚捕撈季開發期為每年的8月15日至11月30日。捕撈時間定為每天的早上五點到晚上8點。捕撈工具為寬口的小型手持抄網。像國內那樣開船拖著絕戶網的是絕對禁止的。

新西蘭人居然把銀魚吃成了瀕危?

手持抄網的新西蘭漁民

捕銀魚是個技術+體力活兒

都快瀕危了,捕撈肯定是有難度的。新西蘭的銀魚在南島北部西海岸的河流裡最為集中,每年多會吸引不少遊客前往。在銀魚的捕撈季,老漁民都會扛著一頂巨大的細紗抄網蹲守在河道里。只有經驗豐富的漁夫才會知道在哪裡能找到魚群。魚兒會逆流而上,站在水中,把紗網沉浸在水中,靜待魚兒慢慢地遊進網中,等時機成熟,再使勁將網提出水面。現在的魚獲已經越來越少,一週能有三五公斤的收成已經很不錯了。有的時候,已經等了很久,眼看時機馬上成熟,可是突然來了一隻水鳥,或者出現一條大魚,魚群一下就被衝散了。也有利用銀魚的趨光性的捕撈方法,但是更加考驗技術。

新西蘭人居然把銀魚吃成了瀕危?

捕撈銀魚是對經驗和體力的考驗

對於無法養殖的大眾情人食物,似乎很難找到一種大家都能隨便吃的解決辦法。就連在自然資源保護方面績效突出的新西蘭也不能倖免。單純的限制捕撈政策,只能延緩銀魚的滅絕。如果完全禁止商業捕撈,又不能堵上悠悠眾口,這實在是太難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