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真相了!豪情万丈的刘禹锡写《乌衣巷》的时候,并未来过

曾有人说:一座城市若没有文学,这座城市也不会有灵性、不会有温情。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金陵怀古诗,用一只翠羽翩翩、穿堂而过的小燕子,牵起了无数人对兴亡沧桑的唏嘘感怀。金陵城的乌衣巷随之闻名遐迩,而刘禹锡这句“乌衣巷口夕阳斜”也因此成为千古绝唱。

“诗豪”刘禹锡一生写过多首与南京有关的作品,然而,当年老刘写《乌衣巷》这首诗的时候,还未来过南京。

真相了!豪情万丈的刘禹锡写《乌衣巷》的时候,并未来过

△文化寻踪节目《诗行天下》中的刘禹锡。

刘禹锡创作《乌衣巷》时并未亲身到访过

南京人早已习惯了用古诗来介绍自己的城市,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老刘创作《金陵五题》(一共五首诗,《乌衣巷》是其中一首)时,压根没有来过南京,虽然他出身在同为鱼米之乡的浙江嘉兴。

这是他为这组诗写的序言:“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

大白话就是:“虽未老刘我没有去过金陵,但适逢有人拿自己所作《金陵五题》要与我切磋,激发了老刘我的写作热情。于是,老刘我也写了一组《金陵五题》。”

刘禹锡的《金陵五题》是一组金陵怀古诗,分别吟咏了金陵城五处具有代表性的古迹,并对发生在这一历史环境中的事件进行评说。五首诗各有侧重:《石头城》通过石头城遗址,吟咏六朝的兴废;而《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江令宅》则通过历史遗存,分写了贵族、帝王、高僧、文士的遭际。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刘禹锡笔下的南京。在文学与城市的关系中,文学不一定总是被动反映,文学也有自己的塑造功能。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刘禹锡的诗歌,让南京这座城市变得更富有诗意。

真相了!豪情万丈的刘禹锡写《乌衣巷》的时候,并未来过

△文化寻踪节目《诗行天下》中的刘禹锡。

放逐半生归来,56岁终临金陵城

《旧唐书》言:“梦得(刘禹锡,字梦得)尝为《西塞山怀古》《金陵怀古》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

老刘写怀古诗号称一绝,因为写了《西塞山怀古》和《金陵怀古》,好多达官显贵想结交这位朋友。巧合的是,这两首诗都与金陵相关。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西塞山在湖北,在长江边,老刘登上西塞山,观山阅水却依然心系金陵。

其实,写《西塞山怀古》的时候,老刘依然是在和别人PK。据说当年同作此题的还有白居易、元稹、韦楚客,刘禹锡的诗先写成,众人纷纷点赞。白居易说:“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意思就是说,你都写这么好了,我再写恐怕也比不过你了。)于是,其他人也都不写了,老刘的这首诗最终获得“骊龙之珠”的美誉。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金陵怀古》这首诗,是老刘在南京写的。南京电视台每周六晚播出的《诗行天下》节目中,也详细介绍了老刘和南京的渊源。

唐宝历二年冬,刘禹锡已经五十六岁,终于奉令由和州返回洛阳,任职东都尚书省。此时距离刘禹锡初次被贬,已经过去整整二十三年。827年的春天,刘禹锡路经金陵,这一次,诗人“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的遗憾终于得以圆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