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武汉发展这么快,靠的是什么?

Y_______平源


武汉发展这么快,靠的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底蕴以及夯实的钢铁,船舶,国之重器的装备制造业以及科教文卫体等综合实力的齐头并进和城市化发展的先进理念共同发力,所以武汉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历史赋予的责任与担当的彰显!祝大江大湖大武汉,继续每天不一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跨越式发展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进!


用户482015275083


在武汉生活的人会感觉到武汉这几年发展很迅速,从经济数据上显示也是这样。2018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4847.2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速高全国1.4个百分点,高全省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00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6377.7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8107.54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比重为2.4∶43.0∶54.6。

从武汉2005年GDP为2238亿元,居全国第15位;2015年达10905.6亿元,升至全国第八位。10年间,武汉GDP总量增长了近5倍,位次上升7位;增幅达387%,位居全国33个重点城市第三位。

湖北全省的GDP总量为3.6万亿,而省会武汉一市的GDP就占了将近1.4万亿,武汉城市就占了全省将近40%的经济总量,而且每年的GDP还在以8%以上的速度增长,前途不可限量。那为什么武汉的经济发展可以在湖北脱颖而出呢?

首先是基础建设的投资。

武汉的基础建设投资在全国都居于城市的前列,无论是低地铁建设、高铁建设,道路建设,桥梁建设等武汉都是很下血本,这些就保障了武汉有很好基础环境。京广线是一条把中国北方城市和南方串联到一起的铁路干线是重要的交通干线,加上辅助的高铁项目建设,让武汉九省通衢实至名归,桥梁和铁路的开通让武汉内部的经济交流大大提高了效率。

其次武汉和大部分城市一样,投资了大量的房地产建设。

2018年武汉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2780亿元,同比增长3.5%;2018年武汉商品住宅开发投资额为1957.16亿元,同比增长6.3%;房地产投资也是武汉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房地产投资是城市发展扩张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大人才留在武汉也是有购房需求。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以斗鱼TV、卷皮网、盛天网络和宁美国度为代表的“四小龙”,以及安天、青藤云等一批“瞪羚企业”的出现,众多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密集进驻武汉成为现象级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武汉已汇聚了小米、海康威视、科大讯飞、摩拜、ofo、小红书、360等20多家知名企业“第二总部”。

目前光谷已集聚互联网企业1800余家、而互联网将会在将来的发展中更加辉煌。

传统制造业突飞猛进。

武汉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明显在往产业链的高端地带进发。以汽车为代表的现代高端制造业在过去是武汉的短板,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内的新生力量,年产汽车数以百万计,并且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量明显,每年的增幅均在120%以上,可以说是汽车行业内的最大黑马。

在新型产业领域,武汉的光电子和生物医药等发展较好。2017年,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均增长17%以上。另外在高端电脑芯片方面,武汉更是国内企业的龙头所在,位于武汉的长江存储基本代表了国内存储芯片的最高水平。

人才的回归。

人才回归有两方面,一方面试更多的人选择留在武汉工作,给武汉注入了很多新鲜的动力。2018年经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大学毕业生在汉落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11%。

还有很多校友回赠武汉,帮助武汉发展。武汉校友各类招商活动签约金额2.58万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227亿元,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96.5亿美元,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其中,百万校友资智回汉热潮涌动,校友项目签约金额1.3万亿元,占招商引资总额50.4%。

武汉的发展离不开武汉人的建设,也有政府的支持,由于武汉队互联网和人才更加重视,在可以预见到未来,武汉将会发展的更好。


帝国烽火


武汉发展这么快,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武汉全球罕见的山水资源。1,全球规模最大的大学城为何花落武汉,毫无疑问在于武汉庞大的山水资源。武汉大学座落在武昌东湖珞珈山,号称全国最美大学。华科大座落在东湖喻家山,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前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座落在风光秀丽的武汉南湖之滨,排名中国财经类大学第一名。武汉80多所大学不是拥山就是依湖,武汉风水在全球独一无二,越来越被国内国际有识之士所认同,由此越来越多的人们拥向武汉投资兴业,导致武汉发展越来越快。2,如果东湖导致了一所大学城,那汉阳后官湖导致中国最大规模之一的汽车城的诞生。20多年前中法轿车生产基地为何落户汉阳沌口,并非心血来潮,是因为沌口有一座湖称为后官湖,水面37平方公里,湖周边群山环绕,自然风光胜过东湖,湖域面积盖过东湖,由此一个轿车项目引发一座名震全球车城的诞生。3,国内排名前三的钢铁企业武钢为何选址武昌青山,原因是那块地方不仅大,地势高,西面是长江,北面也是长江,东南面,北湖,严西湖,杨春湖,东湖环绕,四面临水的中央有一块数十平方公里的高又平坦的地被中央看中,建起了当时中国最大规模的钢铁联合企业,十里钢都,十里钢城诞生了。青山现己成为中国最著名规模最庞大的重工业生产基地,聚集有国内著名的钢铁,造船,石化,重型机械,大型锻造生产基地。四面环水把巨大的工业区与居民生活区分离开来,武钢的引入造就了一座超百万人口的青山十里钢城。


老乡2439


要回答这个问题,文案己经很多,各种数据齐全。但要看得见摸得着的信服,我见议你到三个地方走一走,体会一下什么叫武汉力量。

一:武汉经济开发区,中国集大成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及七大汽车品牌制造区,拥有全产业链的汽车工业体系结构。模具,配件,整车,东西南北成片连云的现代化车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个开发区坐车就要数小时,这里的汽车零部件发往全中国,是现代化的制造业中心和物流中心,每年6000亿的产值抵几个中型城市,还在向向万亿攀登,一个现代制造业云集的地方。

二,东湖高新经济技术区,又一个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得几个小时跑完的地区,高校工厂成片连云。芯一端一屏一网一总部,中国高新区前三强,未来科技城全国五城持有之一,每年专利数2.4万件,中国科研前三强,(专利这个数与深持平)。高新企业,科研机构扎堆,这又是一个科技云集的地方……

三,汉口北铁路编组站及高铁站。贡献了武汉三分之一的产值。上千股道叉全国的货物在此集中配置发送,全国最大的物流配送中心。车皮云集……

所以,三个云集,不服不行,让你服为止。总结一下说:历史前三,经科教巨城,书香翰墨,人杰倍出,干湖之城,水陆资源,技术禀赋,科技武汉。


轻律量先


靠的是地理位置,近代基础,国家政策,百万大学生,还有一线城市的回流,三峡大坝建成。

1地理位置:明朝汉水的改道非常关键,汇入长江的河道几乎垂直,距离最短,形成了稳定的航道,促使汉江以北的汉口变成货物集散地,慢慢发展成清代的四大名镇:汉口镇。

水路

汉口地处长江中游

沿汉江北上可抵汉江中心城市襄阳,再上亦可到汉中

西面是洞庭湖,沿洞庭湖水系湘江可抵中心城市长沙,再南可到百越之地

东边是鄱阳湖,沿鄱阳湖水系汉江可抵中心城市南昌,再南可到羊城粤地

沿长江往西可到川渝

沿长江往东可到苏沪

九省通衢

2近代基础

张之洞,汉阳铁厂

汉口:京汉铁路终点

武昌:汉粤铁路起点

合成大武汉

3国家政策:

万里长江第一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作为华中,教育资源都往武汉倾斜,变成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为的是都到华中学习,再分散到各地发展

国企钢铁厂

二汽从十堰搬到武汉沌口改名东风

光谷科研中心

4大学生:

大学生可以创造很多gdp

吃喝拉撒,衣食住行

各大学新校区是武昌郊区开疆拓土的先行者

毕业之后就地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5一线城市房价过高,人才回流选择新一线武汉

三峡大坝建成以后,武汉基本没有长江的威胁,可以大道发展

集三镇之所成的武汉地大物博

军训会之后知名度提高

沿海发展起来以后,政策开始往中部倾斜,作为中部一个哥,复兴大武汉的口号和行动已然吹响


菜鸡陈迅希


靠的是国家重大政策的叠加和倾斜及下大力气的发展基础配套设施的硬环境,和营商投资发展理念的巨大变革的软环境。

去年武汉土地财政收入1000多亿,全国第二。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前5年,武汉的财政收入87%要交给中央财政,自留13%,很多基建无法开展,财政捉襟见肘,所以才有着全国最大县城的称谓。而沿海地区5年免税加其他的利好政策使得沿海一带飞速的发展。


闪亮大师


个人觉得武汉发展这么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区位优势

湖北素称“九省通衢”之地,是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重要战略节点,区位优势和投资预期日益彰显。京广高铁、京九、焦柳铁路纵贯南北,襄渝、汉丹等铁路横穿东西;京珠、沪蓉和宜黄、黄黄、汉十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全省坐拥七大机场,天河机场为中部地区最大空港;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北京至广州同轴电缆、南京至重庆光纤光缆在武汉交汇,形成辐射全国的现代通信网络,湖北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湖北“得中独厚”,具有天然的资源组织优势和空间配置条件,而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是湖北省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

2、科教人才优势

湖北素有“惟楚有才”美誉,科教人才优势是推动湖北武汉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不竭资源。武汉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优势,最大的潜力是创新潜力。湖北拥有普通高校120余所,各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1346家,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这些科教资源为武汉的持续发展提供大量了新鲜血液和不竭动力,而且武汉市重视科技创新以及人才资源,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凸显,连续数年位居国家科技奖获奖榜单前列。突出的科教优势,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武汉的未来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人力资本。

3、工业基础雄厚

湖北素有“工业摇篮”之称,而湖北武汉更是华中地区的工业重镇,武汉建国初期就已经作为新中国成立时内陆地区唯二拥有现代工商业的城市(另外一个是作为战时陪都的重庆),毕竟中国最早的重工业钢铁萌芽就是在武汉开始的,汉阳铁厂曾长期垄断了中国的军工生产,民国期间,半数以上的国产武器由武汉地区生产,是中国为数不多既有铁矿石,又有钢铁厂的城市。随着新中国全面工业化的开始,武汉甚至成为全国工业人才和设备的输出地。

4、集中优势力量发展核心产业

一个城市的经济若想长久发展,那么一定要发展自身的核心产业,这些产业首先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次还要能带动大量的人口就业。所以目前看来汽车和精密电子才是当今最有价值的产业,汽车是除了房子外价值最大的工业品,电子产业则是如今每个人都要使用的工业品。一个价值高,一个数量大。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和未来的前景都很可观。而武汉恰恰在这两方面都有布局,随着中国二汽的加入,武汉一跃成为了中国榜上有名的汽车城,依托便利的长江水运,武汉与制造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航运规模也逐年开始扩大,物流和制造成为了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在电子产业方面,武汉应该是较早布局储存器产业的,通俗说就是手机和电脑的内存部件,武汉每年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促成了长江储存和武汉新芯等一批高质量公司,技术水平紧追行业内巨头三星。

5、吸引人才

武汉提出打造“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通过“走进去”“走下去”“留下来”“干起来”四项具体举措,围绕建设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大力发展“菁英经济”,确保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招才政策可谓是诚心满满,陆续出台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住房、收入等新政,其中“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的政策备受关注。武汉市还宣布大学生在读期间,可以个人名义缴存公积金,解决留汉大学生住房难问题,同时全面放开大学生落户门槛;设立人才安居房建设基金;每年提供1万个以上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吸纳大学生就业,为全国探索“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武汉在全社会营造爱才、引才、重才的良好氛围,增强大学生对武汉城市的认同感,吸引更多高端就业者留汉,形成人才-企业良性循环,武汉有望在“新一线”城市人才竞争中再赢第二次人口红利。


小二论道


一、天时:中部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二、地利:处于中国中部,多条铁路包括高铁交汇,长江汉水交流……

三、人和:几十所高校聚集,大学生人才多;政府谋求复兴;有较强工商业基础;企业看好前景……

与上海、深圳相比还有差距,需要扬长补短……


胡老师XJ


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快,就跟中国军队最近十年发展的很快一样,让外界眼花缭乱。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那是因为前期缺课太多,现阶段是在疯狂补课呢。武汉这么重要的一个国家战略节点,如果长期经济发展不起来,势必会影响整个中部地区的崛起和发展,武汉的崛起毫无疑问,其功能会像上海一样对周边的经济发展有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也就有了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Apollo1128


武汉发展这么快靠的地理环境和实力。

一,地理环境,

1,中原中心城市,

2,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

3,水陆交通中心城市,

4,付省级省会城市,

二,实力,

1,中国老工业重要城市,

2,中国教育发达城市之一,

3,中国科技研发重要城市,

4,中国老工业,新型工业领引城市,

5,武汉发展的方向是结合实际,与时具进的,

6,武汉人民是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