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红楼梦》的语言太美了,有人背《红楼梦》吗?

用户58654718540


与其说红楼梦语言美倒不如说红楼梦语言出神入化。话如其人。红楼梦七十多万字,想把它背下来估计是痴人说梦。

红楼梦里写了很多诗歌,我觉得这些诗歌倒是可以背下来。如黛玉的《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再如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这些诗我觉得写的很美,很值得喜欢红楼梦的人去背。

红楼梦的人物语言描写很出色,红楼梦的语言准确地反映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你又来做什么?死活凭我去罢了,横竖如今有人和你顽,比我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哄着你,你又来做什么呢?”   “我难道叫你疏远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

这些话只有黛玉说得出来,其他人是不会这样说的。黛玉嫉妒湘云,因为她爱宝玉。同时黛玉的语言又尖酸又刻薄,让人听起来总有点不那么自在。

再比如王熙凤的话。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天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一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王熙凤是出了明的泼辣,但她聪明幽默,讨人喜欢。你看看她夸人,不仅夸了黛玉还顺带把其他姑娘都给夸了一遍。这段语言描写充分表现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所以说红楼梦不必全部背下来,只需要记一记红楼梦的诗词、人物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就够了。


睡前读书


近代中国,能背下的红楼梦的人有许多。比如茅盾,比如郑振铎,据说吴晗也能背下来。

钱钟书肯定能背下来,张爱玲在她的《红楼梦魇》中说“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显然,不爱显摆的张爱玲如此娓娓道来,其背后真正的含义恐怕也能背下来。

周汝昌先生没有说过是否能背下来,但终其一生做红学研究的大家,若说背不出来,恐怕无人相信。何况对他们来说,能背下来红楼梦并不能证明有多了不起?

鄙俗如小可,一遍红楼梦也没读全的水货,但是要我背上一段红楼梦也是可以做到的,当年红楼梦里的诗词也是如数家珍那个级别。

其实在古代,四书五经杂书奇志能背下来的人多如过江之鲫,比如王安石,比如黄庭坚,若是学者级别则会更加恐怖。近现代那些国学宗师家里藏书很少,因为没有必要,全印在脑子里了。

比如白居易《卖炭翁》随便一句“市南门外泥中歇”,陈寅恪先生就可以引经据典,来分析出这一句与大唐当时的长安布局的联系,甚至还相对应出当时长安集市情况,宦官与黑社会勾结情况等等不一而足。

只是一句诗而已,通过蛛丝马迹,抽丝剥蚕,还原真相,这才是真水平。而钱钟书先生在寻常聊天时,对于那些经典或者非经典的中外著作,随口就来,毫不迟顿,要知道许多著作都不一定是名著级别,甚至三流作者的作品也在其内。

中外文史,一网而尽,恐怖如斯!


亦有所思


不仅是“背”,而且还要“倒背”,不是有红学家号称“倒背如流”嘛。嘿嘿


碧伶居士


那些歌词熟背如流。


广龙说职场


有人背红楼梦里的诗词,但它的故事情节对于热爱的人来说,不需用被,都耳熟能详,我也是一个红楼梦的热爱者,所以比较喜欢红楼梦啊!


闫方9


红楼梦为四大名著之一,共七十三万一千零十七个字,如果背诵的话有一定的难度,这个还真的没有人统计过到底有没有能背诵下来的,既然你问了,我想你可以试试去背诵一下


巭孬嫑鯤


钱锺书先生应该是可以的;

另外有矛盾先生能背诵《红楼梦》的逸闻;

还有一个是陈独秀,听老师提到过,不过时间过的有点久了,我不太确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