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張三丰祖師修煉精髓幾何?不妨先看此文12條,帶你入武當太極之門

撰文 道海尋真 武當三豐派聯誼會

張三丰祖師修煉精髓幾何?不妨先看此文12條,帶你入武當太極之門

太極愛好者們的福音,看此文方知《張三丰全集》成書的不易


前言

歷史上張三丰是一個非常具有傳奇、神秘色彩的玄門人物。鑑於歷史原因,其雖修道有成,但和其有關的不少信息卻散落民間或是一些資料難以得到很好佐證。清時李西月先生①通過翻檢大量相關文獻典籍,重編了《張三丰全集》。

李十分注重對史料的考證甄別,並對一些作品進行了旁徵博引、評跋批註,使該書逐漸成為一個較為完善的版本,具有相當高的學術和運用價值。

該書也為當代各界人士研習、探索健康優秀的中華道文化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文獻參考資料。就《凡例十二則》,小編做下基本的介紹,希望大家對全集成書的文化意義、基本原則、歷史脈絡等有一定的瞭解。——道海尋真言


1、該書旨在能夠對後世熱愛三豐祖師文化的人們的身心靈起到垂範和滋養的文化意義;

2、該書內容選取是以客觀務實的原則進行選編,以避免因個人穿鑿附會或不切合實際而誤導廣大讀者;

3、全集目錄分類原則及祖師箴言部分有明確標明;

4、全集收錄有明確的丹道修煉(如《無根樹道情》、《金丹詩》等)名篇以作為修煉者們的梯航;

5、陳述全集的成書要得益於當時相關文化主政者們的大力支持;

6、陳述一些篇章調整變化的原委,並鼓勵後學若有見聞祖師其他遺漏篇章可予以積極補充完善。

張三丰祖師修煉精髓幾何?不妨先看此文12條,帶你入武當太極之門

凡例十二則 原文

1、此書訪輯,知多遺漏,然其詩古文詞鑑論經訓,皆宗三教之旨,以垂百世之言,亦涵三宮所云:“《呂祖全書》輯未全而義則全也”,故曰“全集”。

2、出處顯化,凡子虛烏有、院本浮談之類,皆所不取。茲特取史志記傳、道門實録者,必為觀鑑。

3、先生法像,見於石刻者甚多,欲盡傳之,難以描寫。今茲特取立坐行眠臨成四幅,從簡賅也。

4、“正訛”、“顯跡”、“彚②記”諸篇,前後有互見者,其詳略卻自不同。閱者首尾參觀,則先生之事實益見。

5、此書得於他處所刻、黃冠所抄者,類多訛誤,惟汪本特為近善。茲刻凡系汪仙所藏,必題“圓通道人藏本”,志自來也。

6、《雲水前集》皆系先生住世時所作,編年紀月,如見平生。其有散見於各省志傳者,皆集中之作也,故不注某詩見某志。

7、《雲水後集》、《三集》,一系度汪仙時所作,一系住空青時所作,故仍以編年序之,紀神遊也。

聞他處有先生乩③談,恐其人鬼雜出,難以盡信,間有可信者,則録於“彚記”之內,正集不敢濫收。

8、此書前刻大板,各部頂批失落者甚多,並且篇頁錯亂。內有《雲水詩集》,難以清正。近有張之洞者,督學四川,捐貲繙刻袖板,校正無訛,亦且便於行篋③。凡此刊補遺,盡皆編次其中。

9、此書內有《靈寶畢法》丹經,乃修仙之捷徑。凡讀此經者,盡心修身,金丹大道有何難哉!

10、《玄要篇》詩古、道情別刻混為一卷,茲照汪仙藏本,分詩古為上卷,道情為下卷。其不與《雲水詩》相參者,《雲水》系先生事蹟,《玄要》乃先生道言也。

11、《明史》文翰類所載道書目,其中有先生《金丹直指》一卷,又《金丹秘訣》一卷,卽今《大道論》、《玄機直講》與《玄要篇》也。又名《節要》,又名《捷要》,俱見《神仙通鑑》。茲照汪仙所藏、先生自訂者名之,不復更易。

12、此書雕成之後,專望博雅君子,爰仿古人編輯搜軼,補附卷末,再有所得,依此續之。

張三丰祖師修煉精髓幾何?不妨先看此文12條,帶你入武當太極之門

張三丰祖師龍行書法墨跡(網絡圖)


注:

①李西月(1806年-1856年),清代道士。初名元植,字平泉,入道後更名西月,字涵虛,號長乙山人。

②彚(音huì)通“彙”有積聚、收集之意。

③乩(音jī):占卜問疑。

④篋(音qiè):箱子,藏物之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